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枭雄之明末争霸 > 第二十八章 草原隆中对(下)

枭雄之明末争霸 第二十八章 草原隆中对(下)

作者:冷月破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24 15:33:22 来源:笔趣阁

事实证明,张亦隆想多了。

在兴奋过后,杨大乖迅速恢复了冷静,作为土默特部小台吉的智囊,他的任务不只是为自己和九千岁向崇祯和清流复仇,他还要保证土默特部能在这个草原隆中对里获得最大的利益!

脸上重新换上职业化的微笑:“张先生,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你的是意思是你们要控制太平堡,然后组建属于你们自己的军队,然后帮助我们土默特部渡过难关。作为交换,我们土默特部不仅要帮助你们组建这支军队,还要提供维持作战的粮饷。对吧?”

张亦隆点点头,他自然也注意到了杨大乖的情绪变化。

“那我们土默特部的收益除了能继续在草原上活下去以外,主要是二点,”杨大乖比出一个兰花指,看得周边所有人一阵恶寒,“一是能够统一蒙古右翼三万户,二是能占有察哈尔部的一部分土地和部民,我没听错吧?”

张亦隆再次微笑点头,心头却有一万只神兽奔驰而过,对面这家伙一下子就抓到了问题的关键。张亦隆这个计划最大的问题就是土默特部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特别是在创业初期,土默特部就好像现代的天使轮投资人一样,要投入一大笔钱,但投资的这家公司能不能最终成功上市圈钱,还是未知数。

他在心中长叹一声,看来这古人也不好忽悠啊。特别是这位杨公公,不愧是跟着九千岁混过的!厉害!

“那你们三位如何保证我们土默特部付出的钱粮不会打了水漂?达阳大人和我都相信你们三位的人品,但是你们真的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组建起一支能上战场的步卒?而且就靠着三五千步卒就能扭转我们的劣势?”在抛出一连串问题后,杨大乖瞥见身边达阳的脸色有些难看,就把话题往回拉了一下:“张先生,我希望你能理解,达阳大人不是小气的人,只是现在土默特部确实处于备战状态,希望你能明白。”

张亦隆把自己面前的矮脚桌清理了一下,吃手把肉的小刀对着三个装奶食的木碟,“假定这把刀是林丹汗,这三个木盘是右翼三万户,那么想挡住这把刀就需要三万户联合起来,那么谁来当这个三万户之主呢?如果是现在的土默特部为主导,鄂尔多斯部恐怕不会同意,但如果我们率三五千步卒加入你们并展现出强大的战力,土默特部成为右翼三万户的首领就顺理成章了。只要打退了林丹汗的进攻,我们就可以顺势提出维持和发展这支军队的钱粮由右翼三万户分担。简单的说,就是你们雇佣我们帮你们打仗。”

杨大乖仍不打算退让半步,“可随着你们人数的增加,需要的土地自然也要增加,还是要和右翼三万户抢夺草场,对吧?”

“对,”张亦隆伸手指着小刀,“但我们四方可以共分察哈尔的领地,然后我们用自己那份交换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的草场。”

杨大乖扭着看向达阳:“达阳大人,看来张先生是想在草原上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小朝廷。这事如何处置,你是台吉,你决定吧。”

达阳用询问的眼神看向张亦隆,张亦隆点点头,“虽然杨公公说的不算全对,但也差不多,要想组建一支能打的军队,首先就要有一套支撑它的东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达阳陷入了长久的思考,毕竟这相当于在右翼三万户的腹地出现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而且这个政权还拥有极强的作战能力,会不会出现杨大乖所说的“引狼入室”?

看着达阳陷入沉思,于硕伸手捅了捅了张亦隆,压低声音说:“你确定要搞的这么大?”

张亦隆这次真的叹气叹出了声:“你以为我想啊?无论是土默特部还是鄂尔多斯部,他们这些草原部落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办法提供足够的粮食和马料,要想训练一支数量足够且能战的步兵,我们需要的是土地和能种地的农民,而且这里也没法制造火器。”

胡新明看着对面土默特部四人,小声说道:“于哥,你看对面四人,就算是一部的台吉,身上也没穿啥重铠,我在营地里也没见到有披甲的战马,估计他们的兵器自给率不会太高。”

于硕回忆了一下,从自己和这帮蒙古骑兵遭遇以来,确实感觉他们缺乏足够的防护,想到这里也不由得苦笑了起来,连足够的钢铁都没有,自己设想的火器部队更是空中楼阁。

看来还真是要玩把大的啊。

思考了足足一刻钟后,达阳这才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怀疑:“张大哥,我想问一下,如果将来你们真的发展起来,拥有了足以媲美蒙古右翼三万户的实力,难道不会像《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与孙权一样,面对强敌时还能合作,强敌一退就要自相残杀?”

面对这个直白的问题,张亦隆也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表面看不难回答,实则是最难的,没有之一!

这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合作双方自然能互相依靠,并肩作战,但强敌一退,到了争夺利益时,就要刀兵相见了。远的不说,就拿可预见的未来来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灭南明,可以说没有吴三桂就没有后世定都北京的大清国。有此大功的吴三桂也混到了位极人臣的异姓藩王,一度号令整个江南,结果最终还是在康熙年间和大清刀兵相见。

张亦隆自知没有化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能力,但自信可以缓解矛盾的爆发,所以他最终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志在乱世求生,未来如有余力,最有可能的是领兵南下入关。绝不与右翼三万户争夺草场、部民,我以生命起誓!”

空话说完了,就要开始说点实质了,在张亦隆看来,盟友一定要有利益上的合作,要有互补性,最好是有极强的互补性,这样在未来撕破脸前双方才会有更多的顾虑,撕破脸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所以张亦隆开始说利益和互补了,利益好说,简单粗暴,打败察哈尔部和大金,大家分草场、分牧群、分部众。说到互补性,就要复杂的多。

张亦隆提了三个互补性,一是军事上的步骑互补,出于节约时间和成本的考虑,双方各自分别侧重发展步兵和骑兵,作战时要相互配合,至于说具体怎么配合,再议。二是经济互补,双方一种田一游牧,种田的为游牧的提供粮食和饲料,游牧的为种田的提供各种牲畜和肉奶食。三是手工业合作,种田的要为游牧的提供各种手工业制成品,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武器、鞍具、衣饰等,游牧的则为要种田的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毛皮、食盐、矿石等各种原材料。

最后张亦隆总结了一句:“当年刘备和孙权的联盟之所以最终破裂,就是因为他们们只有共同的敌人,没有共同的利益也没有可以互补的地方。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有共同的利益,互补性强,只要用心维护,盟友关系会维持一直维持下去!”

当然,张亦隆的这些提议都只是一个大方向,具体的合作方式还要等待未来双方确定要如此合作后才能再商议,现在讨论细节纯属是浪费时间。

至于说商业上的互补,不用张亦隆强调什么,继续维持现在的模式就行了。

尽管只是一些大方向上的提议,还是把对面的土默特部四人给震住了。特别是第二条的经济互补,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乐木吉试探的问:“就我所知,汉人种地,收成也不高,种出的粮食除了自己吃,哪里还有多余的用来当饲料?”

张亦隆神秘的一笑,只是可惜手里没把羽毛扇,否则就可以扮演一下诸葛孔明了,“山人自有妙计,到时候管家自然就知道了。”

达阳左右看了看,胡德尔金和乐木吉都摇头表示自己没什么可问了,只有杨大乖不理会达阳的注视,盯着张亦隆问出了他最后一个问题:“张先生,如果咱家没看错的话,你是汉人吧?那么你怎么会想着引兵南下入关呢?不管怎么说,大明还是汉人政权。”

“谁说我引兵南下入关时,中原还是大明的天下?”

杨大乖闻言沉默了好一会儿,忽的放声大笑,尖厉的笑声差点穿透蒙古包顶,他扭头对达阳说道:“达阳大人,以咱家的愚见,这三位大人真是最好的盟友,只要他们能说到做到。”

达阳看向张亦隆。

张亦隆没有正面回答:“按《三国演义》里的说法,诸葛孔明刚一出山也要火烧博望坡、再烧新野,这才让赢得了刘备全军的信任,所以达阳兄弟,要不你我先定一个小目标?”

身边的于硕听到小目标三个字,不由得低笑了一声:“一个亿可不是小数目。”

“什么小目标?”对面土默特部四人都投来了询问的目光。

“让太平堡为土默特部的备战做点贡献。”在于硕和胡新民看来,此时的张亦隆的笑容特别像一只狡猾到极点的狐狸,一只看着猎物落入自己所设陷井中得意洋洋的胖狐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