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枭雄之明末争霸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木炮

枭雄之明末争霸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木炮

作者:冷月破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24 15:33:22 来源:笔趣阁

张介接过丫鬟小红递来的毛笔,在一张白纸上认真的画了起来。

老实说,他画的实在是太过简陋,只能大概看出来是矿场是个山沟,矿奴们居住的地窝子是在山沟底部,外边围有一圈木栅,只有一个门可供出入。

黑衣打手住的房子是在半山腰,韦老大的住处更高一些,已经接近山顶了。

至于说防御工事,看出来,只有在进山沟的山口处有一道木栅,木栅后面有一个简易木制高塔,上面应该是有了望哨。

此外就是韦老大所住的小院外还有一道木栅,木栅后同样有一个简易的木制高塔,上面有了望哨。

除此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御工事了。

对于这一点,张亦隆和于硕都能理解,毕竟只是一个黑社会控制下的奴工矿场,防范的是里面的奴工逃跑和造反,恐怕他们也想不到会有一支军队前来进攻。

董一振也问了一个问题,山沟口的木栅多高多粗。

张介可能没想到这个问题,想了好半天,浓黑的眉毛都皱在一起了,才回答道:“那个木栅不算粗,也就二人高吧。”

看得出来,回答的很是勉强,董一振也就没再问下去。

张亦隆又问了问打手们有什么兵器,这次张介能提供的情报就比较有限了。他只看到黑衣打手们平常都是佩刀悬剑,大多数人还拥有一支长枪或是长柄刀,几乎每人都有一张以上的角弓。

张亦隆也没在意,让丫鬟小红把张介带到厢房休息。这方面的情报等一会自然就能从那二个倒霉打手身上拷问出来。

张亦隆把众人招呼到桌前,指着张介画的图说道:“你们有什么看法?”

于硕和胡新明都没吭声,张亦隆这话明显是在问董一振等人。

董一振是目前新军步军的二把手,他自然要第一个发表意见,“三位大人,如果我们单纯只想要救人的话,直接从正面强攻就是了。”

说着董一振指着山沟前的木栅说道:“我估计这只是一道单纯的木栅,上面应该没有射孔之类的,能对我们攻城造成威胁的,只有这个木制高塔,上面就算能站几个人,在毫无掩挡的情况下,也不是我们弓箭的对手。”

“那如何破栅呢?”张亦隆又问。

“二个办法,一是用套马索套住木栅然后拉倒它。二是用大车改造一个攻城锤,这种木栅,经不住几下的。”

“能拉倒吗?”胡新明有些好奇,这种攻城方法还是比较少见的。

董一振、岳双元和魏立庆这几个明军军官都笑了起来,看来他们都知道这种办法是可行的。

最后还是董一振出来解释了一下,“这种木栅,在大明那边很常见,一些规模不大的土匪都喜欢用这种木栅。就是把树砍倒后一头削尖插在地上,过几年换一次,能插的密实一点的就算有本事的了。”

“从那少年的话里来看,加上他们百多个矿奴,整个矿场也不到二百人,除去不干活儿的打手,只用奴工们伐木树木栅的话,我估计中间的缝子大到能开弓放箭,更不会用皮条绑紧或是加钉横木。”

“所以我更担心攻城时间久了,他们聚集在木栅后放箭。这种木栅一般插入地中不过二尺,用套马索套中后是可以拉倒的。”

岳双元补充道:“我们之前在清剿土匪时经常碰到类似的木栅,要是在山地就麻烦一些,要是在平地上,就是用精骑冲上去套住拉倒。”

于硕指着山顶上的木栅问道:“那这里的怎么办?”

董一振一笑,“这道都不用攻,咱们打破第一道木栅后,但凡有点脑子的就不会想着什么据栅而守,而是赶紧带着女人和财物翻山逃跑。”

“可真有那种死硬到底的怎么办?”于硕追问了一句。

“好办啊,要么困死他们,要么就顺风放火。”

看得出来,这几位明军前军官,没少干剿匪的活儿。

于硕没理会他们几人,转身问张亦隆,“张哥,你打算什么时候进山剿匪?”

张亦隆想了想,“张介说他跑了一天一夜,那么理论上明天天亮时送铁矿石的车队就能到,卸货和算帐需要一天。回程的话,我估计他们不会太赶,满打满算,从明天算起,他们需要三到四天才能回去。”

于硕点点头,“也就是说,我们有二天的准备时间?”

张亦隆表示同意:“差不多,毕竟我们行军至少也要两天。不过,要是只抽调精锐的话,全军骑马,我估计有一天差不多了。”

“那我们就不用什么套马索和攻城锤了。”于硕嘿嘿一笑:“我们弄门炮去攻城吧。”

“炮?”所有人都惊呆了,尤其是几位前明军军官,两天内能铸出一门炮来?

于硕神秘一笑,“是的,我是想要弄门炮出来。”

一直保持沉默的魏立庆小心翼翼的问道:“于大人,我知道你们三位大人神通广大,可两天内铸出一门铁炮来,还是很难的吧?”

于硕笑得像是一只胖狐狸,“谁说要铸铁炮了?”

“啊?”在座众人再次发出一声疑问。

“别卖关子了!”张亦隆没好气的瞪了于硕一眼。

于硕哈哈大笑了起来:“我前天在木行看到二根相当不错的桦木,我打算做二门木炮出来。”

“木炮?”董一振马上就明白了于大人想做什么了。

实际上明军也有类似的武器,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叫木发贡,有的地方叫木将军,一般是用是用硬木制成,优点是轻便易携,适合山地作战,缺点是不能连续发射,否则极易炸裂。

而且由于炮身材料所限,木发贡的射程和威力都不及铁炮和铜炮。

“我看了一下,那两根桦木挺粗的,也比较直,外面再套几道铁箍,我估计发射出的铁弹丸应该可以击穿那种木栅吧?”说着,于硕看向剿匪经验丰富的前明军军官们。

几人一起点头,别说是用坚硬的桦木了,就算是用松木做成的木炮,击穿这种简陋至极的木栅也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好,那我就不和各位客气了,小胡负责从新兵中挑选能战之兵,小于负责长夫军团和你说的那两门木炮。其余几位按各自职责行事,姜玮,你协助于大人准备一下出征的各类物资。”

“是!大人!”在座众人一起起身施礼。

杨大乖的审讯能力确实很牛。

天刚亮,一份完整的口供就送到了穿越三人组桌前,还配了三张图,分别是山沟口的木栅和木塔、矿奴地窝子外的木栅和韦老大居所外的木栅。

口供的内容大多数可以与张介的说法一一印证,可见这二个家伙确实是实话实说了。

当然,相比张介的讲述,这二个家伙提供了更多的细节,例如黑衣打手的准确数量是67人,当然现在就只剩下64人了。再例如他们的日常补给确实是从太平堡运来的,而且和他们有合作关系的很有可能是四大姓中的王家。

此外就是补充了各种细节,例如韦老大手上有五支三眼铳,还有十几斤火药,韦老大的院子外面的木栅只是摆设,真正坚牢的是石制的院墙和屋子。

甚至连矿场平时储存的粮食够吃十天却需要下山沟取水这种细节都有。

传看完口供后,张亦隆对着二位战友叹气道:“就算我,也对杨公公的手段不得不服,真心佩服。”

于硕也是一声长叹:“连打手们每天吃两顿饭,哪个时辰轮班睡觉这种细节都有,我现在有些同情那二个倒霉蛋了。”

胡新明看了眼于硕,“你先别同情别人,你那个木炮靠谱吗?”

于硕正色说道:“二位战友,怎么了?还怀疑我本专业的能力?”

说着,就沾了茶水在茶几上比划了起来。

木炮可以说是一种很有历史的管形火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突火枪时代,明代军中就有使用木炮的传统,叫法各异,但其突出特点是轻便易携,多用于南方水乡和北方山地作战,算是一种轻型山炮。

清代虽然少见,可民国却有不少地方自制各种不同的木炮用于自卫或是械斗,红军、东北抗联都使用过类似木制火炮,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所以于硕肯定的给出了结论,用木头制造火炮是可行的。

而且就他在木行看到的那两根桦木长度合适,粗细也正好,粗略量了一下,能钻出一个100毫米左右的炮膛,两根桦木长度都在4米左右,加工成一根3米左右的炮身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为了保证强度,于硕还计划在桦木炮外再加固三根铁箍,至于说炮架就免了,直接用铁箍把炮身固定在一起马拉大车上,就用大车帮着桦木炮瞄准。

张亦隆吃惊的看着茶几上的水迹,“我说小于,你确定能行?你算过这炮的射程和威力了吗?”

于硕摸着刚用新磨的剃刀刮的光溜溜的双下巴,若有所思的说:“我这个桦木炮是有讲究的,其原型是清代1400斤的野战炮,也就是红衣炮中的一种,如果是铁炮的话,内装火药可达5斤,铁弹重达10斤。射程嘛,我估计在500~800米之间。不过,考虑到桦木炮的材质,恐怕不能装那么多的火药,假定减到3斤火药,铁弹丸重量也减至7斤左右,那么我估计平射的射程还能达到300~500米。”

听到于硕这么肯定,张亦隆和胡新明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单从纸面性能来看,这两门桦木炮完全可以对付那伙矿霸了。

不过,张亦隆还是哀叹了一声,“小于啊,你可一定要打准啊,这一炮出去就是几斤火药,肉疼啊!”

于硕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