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枭雄之明末争霸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穿越版手榴弹

枭雄之明末争霸 第一百一十四章 穿越版手榴弹

作者:冷月破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24 15:33:22 来源:笔趣阁

张亦隆没有轻率的给出答案,事关重大。

之前穿越三人组一直都没想着要把手榴弹作为步兵支援火器,这当然不是三人看不起这种解放军着名的步兵武器,而是三人觉得相比制造鸟铳、三眼铳之类的火器,手榴弹太过复杂,而与于硕设想中的火炮相比,手榴弹的射程又太近,是一个比较鸡肋的存在。

可现在随着小胡画出的化铁炉图样,张亦隆也回忆起了七人背的诸多细节,那么有没有可能在苏木沁板申制造出符合标准的手榴弹呢?

这只是问题之一,另一个问题就是于硕问出的,将手榴弹作为新军步卒的伴随支援火器,可行吗?

理论上当然是可行的。

先说射程,作为优秀步兵军官的张亦隆自然知道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是可以将手榴弹轻松掷出30米开外的,部队中能扔到40米的也不在少数。这一距离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蒙古骑兵的骑射射程。

抛开那些小说中吹捧,就张亦隆穿越后的观察来看,就算是达阳亲自调教出来的蒙古亲兵,骑射时的顽羊角弓的射程也不过才二十余步,换算下来差不多就是三十米左右,这已经是蒙古骑兵中最精锐的了。

如果张亦隆判断的不错,一般普通的武装牧民骑射时的射程恐怕不会超过20米,这就意味着步兵站势投弹时是有距离优势的。

再说了,就算是双方射程相近,一颗现代化手榴弹的杀伤半径起码有6米,这就意味着投掷手榴弹的一方实际上的杀伤距离是36~46米。

更何况,就张亦隆所知,所有的蒙军铠甲都不可能抵御住手榴弹破片的杀伤。

就算是文艺复兴时代纵横欧洲的铁罐头们,想抵御现代手榴弹的攻击也是纯属痴人说梦。毕竟除了一般的手榴弹以外,还有种大杀器叫,加重手榴弹。

只不过作为一名合格的军官,无论是张亦隆还是于硕都深知一点,那就是要想把理论变成实战,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到这里,张亦隆缓缓说道:“首先,小胡只是画了个图样,那套七人背的实物我是见过的,以21世纪的标准来看,可以说是极其简陋,想要复制一套可以说毫不费力,胆大加心细,有小学文化就行了。”

“但是,我们现在是在17世纪的明末,更倒霉的是,我们还穿越到了手工业极其不发达的塞外草原。我们来看一下,要想大量制造性能及格的手榴弹,我们还缺什么。”

接着张亦隆举出了制造手榴弹需要什么东西。

首先自然是火药,作为爆炸性火器,就算是装填的是黑火药,一颗及格的手榴弹,内部装药量也要35~40克。这样算一下来,一颗手榴弹光装药就要一两左右。看似不多,但手榴弹是靠量来取胜的,按于硕的设想,一场战斗下来,投出去几千颗手榴弹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这对于黑火药的需求量可就不算低了。

一斤火药只能装16颗手榴弹,一千斤黑火药也只能装填1600颗手榴弹,恐怕不够一次战斗消耗的。

可现在即使算上达阳,穿越三人组手上也不过才几百斤黑火药,而且这些黑火药的质量也就是个堪用而已,就其质量而言还不如21世纪那些乡镇鞭炮厂使用的黑火药。

所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火药来源问题。

张亦隆还着重指出,除了黑火药以外,还要制作雷管和导火索,特别是制造雷管还需要先制造雷汞,在这塞外草原上去哪儿找水银?

除了水银以外,还要想办法制造硝酸,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除了雷汞以外,还要制造拉火管,这就需要制造发火药和摩擦药,这同样需要多种化学原料。

相对来说,导火索制造起来没什么难度。

简单的说,就是这套七人背确实是可以快速生产出及格水准以上的手榴弹,但前提是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最基础的资源,哪怕这种工业体系本身还是比较初级,但是得有。

可现在,在这塞外草原上什么都没有。

于硕闻言后也陷入了沉默。

在这塞外草原上建设一套初级工业体系?于硕觉得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时间够吗?

他扭头看向张亦隆。

很明显,张亦隆担心的也是时间问题。、

秋高马肥,林丹汗就要来了。

恐怕没有时间在林丹汗西征之前建设完成一套完整的初级工业体系了。

“好吧,是我欠考虑了。”于硕叹了口气,一口喝尽已经凉了的茶水,有些垂头丧气说道:“既然这么麻烦,那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从步射长弓起步吧。”

张亦隆伸手制止了他,“等等,我说了半天,你就没发现什么问题吗?”

于硕摇头,“你说的挺有道理啊,我虽然是炮兵出身,可是手榴弹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玩意儿,你说这些原料确实是短时间内制造不出来的,所以……”

于硕忽的停了下来。

等等,张亦隆那一堆话里确实是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张哥,你说了半天,缺的就是一个制造手榴弹发火装置吧?那我们可不可以绕开这个麻烦,换个发火方式行不行?”

张亦隆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他的手指在书桌上划来划去,显示他的大脑正在飞快的思考着这一问题。

沉默持续了足足一刻钟。

还是于硕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张哥,你说单纯制造导火索和拉火管的话,会不会简单一点?”

“导火索是最简单的,拉火管嘛,我还需要查一下资料,如果我记错的话,拉火管要用的发火药和摩擦药,应该不难弄到。”

“那,我们干脆就不要用拉火管了行不行?用线香直接点燃导火索,然后扔出去!”于硕此言一出连自己都吓了一跳,这种形同儿戏的投掷方法真的可行吗?

张亦隆闻言索性站了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脑海中飞快的盘算着。

用线香直接点燃导火索,然后像投掷制式手榴弹一样把它投掷出去,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当然是可行的。

事实上张亦隆知道,此时此刻在地球的另一边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正打得热火朝天,在这场战争中,就出现了专业的掷弹兵部队。

这些专门挑选出来的强壮士兵负责在步兵近战和攻坚时投掷出装填了黑火药的圆形铁制手榴弹,这种堪称原始的手榴弹的引爆方式就是插在上面的火绳。

投掷之前,掷弹兵要先吹旺手上的火绳,然后点燃原始手榴弹上的火绳,再将其掷出。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算是最早的时间引信型手榴弹了。

想着想着,另一个名词跳入了张亦隆的脑海中:第一次世界大战。

没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1914年,交战的欧洲军队就大量使用了简易型手榴弹,除了用空的铁罐头盒装满炸药并插上导火索当手榴弹以外,法军还使用一种更加简陋的手榴弹,那就是在一块木板上绑上一块插上导火索的炸药块,为了提高这种可以说是简陋到极点的手榴弹有更好的杀伤效果,在炸药块外还要再绑上数段钢丝绳。

张亦隆没有想起法军这种简陋手榴弹的实战效果如何,但最起码也能当个进攻手榴弹用用。

穿越三人组如果要是研发手榴弹,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除了装填物是黑火药而不是高能炸药以外,用七人背生产出来的穿越版手榴弹在各项性能上都要远远优于一战中的各种简易手榴弹。

既然如此,就可以大胆一试了。

在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以后,于硕的眼睛也亮了起来,“这么说,可以试一试?”

“可以,先让金十六他们试试化铁炉,要是行的话,我们就可以看看怎么制造导火索了。”

于硕现在却有些担心了,“可是黑火药数量不足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啊,如你所说,一颗手榴弹就要一两黑火药,要想制造大量的手榴弹,肯定要先解决火药供应问题。”

张亦隆看向窗外,虽然糊着窗纸看不到外面的夜色,但张亦隆的思绪已经飞到了远方的群山,“自力更生吧。我还不信了,这么大的塞外草原,我们还制造不出来点黑火药了!”

解决了主要矛盾后,于硕也脑洞大开,“既然要让步卒投掷手榴弹,那么第一排就不能单纯让长枪兵列阵了,搞不好有飞散的破片把自己人打倒就麻烦了。”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用盾!”于硕倒了点残茶在桌上,用手指画了起来,“我们现在手上的都是小型的圆盾,这种盾更适合在马上使用。可我们的新军是以步兵为主,这种小盾就不太适合了。我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可后来咱们讨论后确定了新军步卒要以长枪兵为主,我就没再提这个问题,毕竟长枪手只要穿戴了重甲就足以免疫蒙古骑兵射来的箭矢了。”

说着,于硕粗壮的手指在桌子上画出一个长方形的盾牌,“现在我们要是想防意外飞散的手榴弹破片,步兵方阵的第一排就要用这种步兵用大盾牌了。这些盾牌手还可以一手一杆三眼铳。”

“不过不能是现在这种火门枪式样的三眼铳,无论威力还是射程都太渣了,要换成类似五雷神机那样的重型火绳枪,这样即使是有少数蒙古骑兵能突破手榴弹雨,也会被密集的铅弹雨直接放倒!”

张亦隆都有些目瞪口呆了,这家伙的脑回路是不是转的太快了?

于硕根本不理张亦隆的惊讶表情,继续用茶水在茶几上画着,“为了解决战场上运送大型步兵用盾牌和重型三管火绳枪的问题,每个步兵队都要配备数辆马拉大车,这样就能保证把所有装备及时送上战场。”

惊讶之余,张亦隆有些感叹,这位看着大大咧咧的片警看来是真的想要在明末乱世中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

于硕说了半天,见张亦隆没啥反应,好奇的问道:“你觉得不可行?”

“不!”张亦隆给出了极其肯定的答案:“你这个方案的可行性非常高!我马上就按你的想法修改营制。不过,具体行不行,还要实战演练来检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