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枭雄之明末争霸 > 第一百零一章 开训!(上)

枭雄之明末争霸 第一百零一章 开训!(上)

作者:冷月破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24 15:33:22 来源:笔趣阁

本来按照穿越三人组订下的章程,新兵要从队列开始训练。这当然不是什么形式主义,在明末,要想对抗蒙古骑兵,步卒必须结阵,既然要结阵,不训练队列怎么?再说了,未来新军还想着要走上排队枪毙的光明大道,队列训练更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对于标营来说,时间恐怕不够从队列训练开始了,所以张亦隆想着是把武艺训练和队列训练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训练时间。

张亦隆让姜玮领着擅用弓箭和长枪的新兵去郭宅里挑选武器,这算是标营士卒的特权之一。

自己则把擅用短兵器的20余人招到身边,“据我所知,朱家大明军中喜用长枪,你们这些擅用短兵器的是刀牌手?”

这20余人的回答结果让张亦隆有些意外,22人中,12人是刀牌手,10人居然是长刀手!

张亦隆打发12个刀牌手去郭宅取兵器,把10名长刀手留了下来。

“你们说是自己是长刀手?明军中好像没有这个兵种吧?”

为首一个身形看似削瘦,实则精干的汉子上前一步,抱拳道:“大人,我们不敢瞒您,一般的明军是没有这个,只不过,我们10人是蓟镇的兵。”

“蓟镇?”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张亦隆脑中就蹦出一个名字:戚继光。

本来张亦隆是想问你们是不是戚家军,可想到发生在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距现在也不过三十年而已,所以换了个问法:“你们可是南兵?”

领头的精干汉子再次抱拳,只是这次笑的有些凄惨,“看来大人也知道蓟州兵变之事,我们不是南兵,更不是戚家军。当年王保那厮以戚家军&039;倡乱&039;为借口,将他们大半诱杀,其余都遣散回浙江了。自那以后,蓟镇就再无南兵了。我等实是当年戚少保编练的步兵营士卒的后人。”

“后人?”张亦隆越发觉得奇怪了,真是什么样奇怪的人都能在这片塞外草原上出现啊。

“当年戚少保在蓟镇编练了7个步兵营、7个骑兵营、7个车营和3个辎重营,曾经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近边墙半步。”说到这里,精干汉子不由得长叹一声:“自戚少保去职后,他创立的步、骑、车、辎等营也被蓟、昌、保、辽等镇瓜分,我等的父辈就留在了蓟镇。我等的父辈还是按戚少保所立营制操练,除了长刀以外,还要习练鸟铳,可到了我们这一辈,蓟镇已无鸟铳兵的了,我们又不愿改练三眼铳,只就好专用长刀了。”

张亦隆更加感到好奇了,专练长刀?

“蓟镇的协守副总兵刘大人让我们一百余人专练长刀,战时掩护炮手。几年前,朝廷征调蓟镇兵马北征辽东,我们几十人就携家带口逃到这里来了。”

张亦隆没兴趣询问这些长刀手为什么要逃走,就明末官军的欠饷情形,不逃的才奇怪。

张亦隆现在头疼的是另一件事,“那你们各自的兵器呢?”

仔细搜索记忆后,张亦隆发现无论是在郭宅还是胡家,搜获的俱是单手使用的腰刀,还有少部分弧度更大的曲刃马刀,没有发现一口双手长刀。

精干汉子一脸尴尬,“大人有所不知,到了这里之初,因为实在是手上没钱,能卖的东西全都卖了,故而……”

张亦隆摆了摆,示意自己明白了,“你叫什么?”

精干汉子这才想起来忘了介绍自己,赶紧抱拳施礼:“大人,我姓刘,名东方。算是蓟镇小旗出身。”

“刘东方,好名字。”张亦隆看了看他身后的九人,“这样吧,你是小旗出身,应该识字吧?你现在去郭宅那边,画个图样,写明尺寸和重量,我马上让金炉社去打造。”

刘东方再次抱拳:“大人,想打造一口合用的双手长刀非一日之功,我怕会耽误大人的计划。”

“哦,对!”张亦隆一拍脑袋,对啊,现在是明末!自己怎么又忘了,想在21世纪弄把能用来砍人的好刀,也就一两天的事。可在明末草原上,就算是能工巧匠,恐怕耗时也要以月为单位。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听这意思,眼前这位刘东方是有办法解决此事的。

“回大人,”刘东方说这话时有些不好意思,“在这周边,能弄到现成双手长刀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太平堡。我们当年所卖的长刀听说最后也都流向了那里。”

“你是说,从太平堡买刀是最快的?”

“是的,大人。”

“好,既然这是你的提议,那么我就命你负责此事,所需要的银两,你直接和姜标统去要,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只要能节省时间,现在的张亦隆是不怕花钱的。

“从此地赶往太平堡往返需要十日左右,如果堡中没有大的变故,买刀需要二三日,我估计有十五日差不多了。”

张亦隆挥手示意让他赶紧去办此事,越快越好。

剩下九人暂时没刀可用,那么就跟着弓箭队去练习箭术,新军所有人必须要会至少会使用一件远射兵器,这是硬性要求。

把长刀手打发走,张亦隆把人数最多的长枪队员叫了过来,姜玮也递过来一杆一丈四尺长的点钢枪。

接枪在手,张亦隆才真正感觉自己现在身处明末乱世中了。

姜玮也持枪在手,高喊道:“列阵!”

54名长枪手迅速列出二个27人的长枪阵。

每行5人,共5列,剩余2人则位于最后。

“刺!”姜玮喊出口令,二个长枪阵齐齐喊出一声“刺!”

“刺!”

“刺!”

“停!”张亦隆喝止了姜玮,手持长枪走到两个长枪阵前,“这种小枪阵不行。”

在张亦隆的指挥下,54人排成两列,每列27人,所有长枪手靠的更近。

阵形排好后,张亦隆站在队前,“我观你们刚才所刺之枪,高低上下各有不同,大概是因为你们来自不同的卫所,所习练的枪术也各有不同。但在新军这里,枪术必须统一。”

说着,张亦隆就摆出一个标准的预备用枪式,边动边讲:“身子半面右转,左脚向前踏出一步,脚尖正对前方,两脚距离略宽于肩,双腿微屈,上身略前倾!”

“注意!枪尖要与自己的咽喉齐平!左眼与枪尖为一线,目视敌军双眼!”

“突刺时,右脚用力蹬地,力量要由右脚直到腰部,再加上腰部的推力,最后与两臂共同用力,将长枪向敌要害猛力推出!左脚向前踢出一大步,右脚则顺势向前滑动!注意!一定要脚跟先着地!”

随着张亦隆的讲解,手中的长枪迅猛的向前刺出!

枪尖带走的风声清晰可闻!

所有长枪兵的脸色都是一变。敢说自己擅长用长枪的就都不是外行,无论是之前他们在军中习练的是沙家杆子,还是杨家枪法,都没有见过如此凌厉的刺击!

被这样的一枪刺中,轻者重伤,重者立毙!

紧接着,张亦隆就在这些标营士卒面前,完整的展示了一套名动天下的解放军刺杀术。

“前进,杀!”

“后退!杀!”

“左转!杀!”

“右转!杀!”

“跃步!杀!”

三丈范围内,张亦隆手持长枪,展现出惊人的移动速度和突刺力度。

迅捷、精准、致命、简直就是用长枪布下的结界!

方寸之地,身前无人!

擅入者,死!

这就是整套刺枪术给这些明末士卒带来的极大震憾!

收枪立定,张亦隆看着眼前这些完全一副目瞪口呆的新兵。

“这就是你们今后要习练的刺枪术!这就是你们日后横行天下的本钱!听清楚了吗?”张亦隆用一声怒吼让这些新兵的心神重回现实。

“听清楚了!大人!”这次新兵们的回答要整齐的多。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从站姿开始,张亦隆手把手的教这些长枪手练习着这套300多年后才会出现的刺杀术。

按之前穿越三人组的讨论,新军普通步兵营中的长枪兵只需要练习前进、后退、突刺三个动作,如果时间允许就再加上一个防左刺即可。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缩短训练时间,而且对于方阵中的长枪兵来说,这三个动作已经足够了,防左刺更多的是考虑到日后会与清军交战,想要在步战中击败重战的清军步兵,防御动作是必不可少的。

但对于三人直属的标营来说,这三个动作就不够了,一方面是由于标营要随三人前往夺占太平堡,需要单人或是三五人在城镇中作战,自然就需要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技击之术,另一方面,作为穿越三人组手中的精锐,标营也要具备在小规模战斗中迅速压制新军步兵营同等兵种的能力。

所以张亦隆不仅会传授步兵营长枪手的四个标准动作,还会再加上跃步突击、防左右侧击二个攻击动作和防右刺、防下刺二个防御动作。

在双方有同等的训练条件和训练时间的前提下,一名标营长枪手起码要具备击败两名新军步兵营长枪手的能力。

这就是穿越三人组对于标营的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