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六十三章 徐温专权

唐宋传奇 第六十三章 徐温专权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张颢、徐温专权,杨渥日夜谋去两人,但苦于没法。张颢、徐温也不自安,共谋弑渥,分据土地向梁称臣。

张颢迫不及待,竟遣同党纪祥夤夜刺渥。杨渥无从闪避,饮刃倒地。纪祥当即出帐报告张颢。张颢率兵驰入,召入将吏问道:“嗣王暴薨,军府当归何人主持?”大众都不敢对,张颢连问三次,仍无音响,不由暴躁起来。忽有幕僚严可求低声与语道:“军府至大,四境多虞,非公将何人主持?但先王旧属尚有刘威、李遇等人在外,公欲自立,彼等肯为公下否?不若暂立幼主,宽假时日,待他一致归公,然后可成此事。”

原来徐温当夜曾梦见白龙绕柱,次日入宫时恰巧看到杨渥之弟杨隆演白衣倚殿柱而立。他认为梦兆应在杨隆演身上,于是有意拥立杨隆演,遂将此事告诉严可求。

张颢听了严可求这番言语未免心慌,严可求料他气沮,便麾同列趋出,共至节度使大堂鹄立以俟。但见严可求趋入旁室,不到半刻仍复出来,扬声呼道:“太夫人有教令,请诸君静听:

先王创业艰难中道薨逝,嗣王又不幸早夭。次子杨隆演依次当立,诸将多先王旧臣,应无负杨氏,善辅导之,予有厚望焉!”

看官,你道果真是太夫人教令么?杨行密正室史氏,本来没甚练达,不过杨渥为她所出,并且她是杨行密元妃,例当奉为太夫人。严可求乘乱行权,特从旁室中草草书就,诈称史氏教令,诸将都被瞒过,张颢也未敢作梗。杨氏一脉赖以不亡。严可求诚为功臣。

严可求临变不惊机智果敢,这让骁勇善战的朱瑾钦佩不已。朱瑾亲自来到严可求的府上对他说:“我十六岁便纵马疆场,虽遇大敌毫不畏惧,今天面对张颢竟吓出冷汗;但公能旁若无人慷慨陈辞,可见我只是匹夫之勇,比公差远了。“

严可求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徐温主政,张颢明白他的用意,于是将矛头对准徐温,委任他为浙西观察使镇守润州。严可求劝徐温说:“您舍弃牙兵出任外藩,张颢一定会把杀死君王的罪名归在您身上。”徐温大惊道:“既然这样,那怎么办?”严可求说:“张颢刚愎自用又不明事理,请让我为您想想办法。”

第二天严可求去见张颢问道:“公让徐公到外地任职,人们都说您要夺其兵权而杀他,是这样吗?“张颢赶忙辩解:“徐公自己要去,不是我的意思。“严可求说:“我们一起去劝劝他。“

张颢无奈和严可求一起找到徐温。严可求假装瞪着眼睛训斥徐温:“古人还不忘一饭之恩呢,何况公是杨氏宿将。现在幼主刚立,正是多事之时,你怎么能请求外任呢!”当时彻查乱党,皆出于左牙兵。时人都以为徐温并不知道张颢弑君之谋。

徐温假装谢罪道:“既然大家挽留,那我就不去了。“

张颢哭笑不得,他知道中了严可求的奸计,于是夜里派人去杀他。严可求眼明手快用物格刀,刺客说是由张颢所遣,不杀他回去无法交差。严可求神色不变地对刺客说:“要死就死,但须等我禀辞府主,方可受刃。”

刺客允诺执刀旁立,严可求操笔为书,语语激烈。刺客颇识文字,不禁心折道:“公系长者,我不忍杀公,你快走吧!”

严可求道:“张颢遣壮士杀我。你放我走,回去如何复命呢?”

壮士道:“我奉主命杀你,完不成任务自然不能回去。使命未达,又要苟且偷生,这是我无法做到的事!现在留给我的只有死路一条!”说完拨剑自刎!严可求一惊,想要上前阻拦,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早已滚到脚边。

严可求忙向徐温告变,力请先发制人,且谓左监门卫将军钟泰章可与共事。徐温邀钟泰章入室,与他密谋诛杀张颢。

钟泰章便率死士三十人直接冲入军府,杀张颢于牙堂。此时距杨渥遇弑仅有九日。徐温将纪祥等凶手车裂于市曹,然后哭着将弑杀杨渥的全部罪状归之于张颢。听着徐温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诉说,史太夫人知道他其实也是凶手,于是胆战心惊地哭道:“哎呀,我儿子横遭杀戮,死就死了,希望将军能让我们全家生还庐州。”徐温不答,只是继续哭。

没了张颢,徐温成为淮南吴氏政权的唯一权臣,杨隆演不过备位充数。

可是那些地方实力派却不买徐温的帐。杨行密旧将、继任的宣州观察使李遇便是第一个跳出来的刺头。

李遇对着徐温派出的使者公然叫嚣:“我都没见过徐温,他凭什么主政?现在征召我去扬州,难道想让我做杨渥第二吗?”

对于李遇的挑战,徐温派出大将柴再用带着秘密武器前往征讨。柴再用在宣州城下一连攻了多日,都被李遇击退。于是只好祭出秘密武器。

原来这件秘密武器正是李遇的爱子,柴再用将李公子置于城下,逼他对着城上哀号。这下李遇麻爪了。

李遇没有淮南首将李神福当年那种即使家属被劫也面不改色的觉悟,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此时徐温的使者何荛奉命入城,假借吴王杨隆演的名义劝降:“李公如果真的要反杨氏,请斩荛头。如不反,请即开城!”李遇别无选择,只得出降。哪知柴再用一进城,就奉徐温密令将李遇全家诛杀。

遥想一千多年(公元前203年),楚汉之争已至相持阶段。两军在广武山形成对峙,因楚军粮道为彭越所断,项羽焦躁万分。为转变颓势,项羽居然令人架起大锅点起柴火,将两年前在彭城俘获的刘太公拉到城墙上,然后冲着刘邦大喊:“刘老三,你要是再不向我缴械投降,你老爹这就要被下涮涮锅啦!“向来行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一代英雄豪杰项羽居然也要使这种下三滥的套路,可见也是被刘邦逼到了绝路。

谁知刘邦的答复更绝:“羽哥!咱俩从前都是楚怀王的马仔,可是一起拜过把子的兄弟噢!所以我爹就是你爹,你非要拿咱爹下锅的话,可别忘了分我一碗汤哈!“这一番没脸没皮的无耻言论令汉高祖的流氓本色跃然纸上。想必项王听罢也是喷出一口老血。

大凡生在乱世,若是想在历史舞台上一显身手,往往不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懂得随机应变,手段圆滑、狠辣甚至“臭不要脸“才能被时代所成就。因此楚汉之争的胜利者,并非贵族出身,拉不下脸面的西楚霸王,而是放荡不羁、痞性十足的刘老三。

柴再用诛杀李遇一门,成了他一生唯一的污点。柴再用之所以痛下杀手,是因为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就在他的军中为副将。徐家父子虽然向来以宽厚著称,但作为乱世枭雄,对待政敌同样毫不手软。

李遇满门的鲜血为柴再用向徐温交了一份合格的投名状。此后,他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击败杨吴大将刘威之子刘崇景发动的叛乱,连带着将马楚的援军一勺烩了。此时的他,俨然成了徐温的超级救火队员。

东洲之战时,柴再用的战船倾毁,他抓着长槊漂浮在河面才保全性命。战后家人举办仪式,施舍上千名僧人饭食,柴再用将饭食全部取走,犒劳自己的部下,并且说:“救我的是这些人,僧人出了什么力!”

柴再用颇受老天青睐。一日在厅上独坐,忽然有老鼠跑至庭下,拱立如拜揖之状。柴再用忙呼左右赶走老鼠,哪知连唤数声,左右亲将竟无人上前。柴再用大怒,亲自起身驱赶老鼠。就在他走出大厅追逐老鼠之际,当地突发地震,刹那间墙倒屋塌,柴再用刚刚还在依靠的床几被挤碎压烂。

柴再用能够度过一次次的政权更迭危机,还有一项保命绝计,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史官王振曾经询问他立过什么战功。依照当时武将的尿性,这是个绝佳的表功时机,可柴再用却婉拒了王振的好意,只是说:“鹰犬微效,皆社稷之灵,再用何功之有!“不仅不夸功,还把所有功劳都归之于国家和领导,自己只是奉命行事,尽了鹰犬的本份而已。如此懂事低调的干将,哪个领导不喜欢他呢?

柴再用不仅低调,还很宽厚,他闲时喜欢组个乐队在府中后花园举行才艺表演。哪知道余音绕墙声闻于外,有人透过门隙往里窥探。柴再用眼尖,看到后院门外有人,忙命人大开院门大气地说:“以后要看表演尽管进院观看,不必再从门缝中看,恐怕门缝里的风伤到你的眸子。”一席话,让邻人心里暖暖的。

柴再用生活中无比低调简朴,出入车马随从一向不超过十人,作为当世良将且手握重权,柴再用大方地效仿郭子仪敞开门扉,风轻云淡地化解了帝王的猜疑。

却说徐温的雷霆手段瞬间慑服了硕果仅存的刘威等将,他们忙着进入扬州恭贺新主,顺便到徐温面前表达忠心。徐温笑脸盈盈,用菩萨心肠款待众将,就像杨行密生前对待他们一样。

不过狡诈如曹操的徐温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诸将的怀疑。918年,大将刘信围攻虔州(今江西赣州市西南),久攻不下,就派人劝说城中守将体面出降,还将此事上报徐温。徐温大怒道:“刘信以十倍之众,攻不下弹丸之城,反而想着劝降,让吴国凭什么立威呢?”说完命人将刘信使者暴打一顿,边打边说:“我这是打的刘信。”随即徐温增派军队全力攻下虔州。

事后有人诬陷刘信作战不力,徇私纵敌,并预言刘信欲反。刘信听到这些诬告,慌忙抛下军队去见徐温。

徐温不听刘信辩解,提议要与刘信赌博。刘信拿起骰子高声祈祝:“刘信如果真的背叛吴国,愿为恶彩;如无二心,一定是浑花。”结果刘信掷出的六个骰子全是红面。徐温见状颇为羞愧,亲自给刘信斟酒陪罪。

不过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徐温始终对刘信心存怀疑,不久借口将刘信召入扬州,任为左统军,削夺了兵权。

李德诚原为南吴国中书令,自然也逃不过徐温探子的眼睛。当徐温听说李德诚喜欢在晚上秉烛夜游的报告后,果然心生疑虑,可是又抓不到更多的把柄,就将李德诚外迁江州。李德诚人老成精,在润州干得好好的,突然被调走,立刻想到可能是自己做了什么让徐温猜忌的事情。

于是李德诚派自己最喜欢的四儿子李建勋专程去给徐温问好,并嘱咐他如果徐温需要的话,就留在其帐下听用。徐温带着一肚子问号接待了李建勋。当李建勋说出父亲因为消化不良,每晚都要遵医嘱散步,可晚上光线不好,故需秉烛而行的事后,徐温虽不全信,但也基本消除了疑问。随后,李建勋也不等徐温提出留用自己的要求,主动说想在徐伯父帐下效力。这下徐温心情大好,李德诚都把最看好的亲儿子送到自己手下当人质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再仔细端详一下,立即喜欢上了这个“少好学能属文,尤工诗“的淮南才子,索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建勋。李建勋后来成为南唐相臣,就是从此发迹的。

徐温知道自己的墨水不多,于是养了很多门客,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其中最信任的是严可求和骆知祥两人。严可求擅长出谋划策,骆知祥擅长聚财兴利。

在严、骆二人的尽心辅佐下,徐温政尚宽平,赢得了吴地百姓的拥戴。

出身贫寒的徐温,对于乱世求生的百姓充满同情,曾经为百姓做过四件实事:

其一是分发救命粮。当年徐温随杨行密攻打宣州,破城后,诸将都拼命抢掠宝货,只有他带兵占据粮库,取出粮食煮粥分给城中饥饿已极的百姓,活人无数,时人争相点赞。

其二是派送暖身衣。徐温母亲去世时,将士们做了很多偶人前往坟前祭奠。并且给偶人制作了精美的服饰。这些华服用过后打算烧掉,徐温对众人说:这么好的衣服全是百姓辛苦织就,与其将它烧掉,不如祭祀后分给衣不蔽体的百姓。他相信这样做母亲泉下有知也会同意的。

其三是实施清正令。徐温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每次处理政事时都要让僚属帮他详解相关文件,然后据此作出判断,处理的结果大抵合情合理。徐温曾对属下们说,现在国家粗安,我们应实行清明公道的政令,好让百姓睡个安稳觉。

其四是不做糊涂人。某位将军酒后对徐温的奖赏表示严重不满,结果他的满腹牢骚被人报告给了徐温。徐温听说后没有像其他权臣那样稀里糊涂地把将军杀掉,而是主动承认错误,并迅速把将军提升为刺史。

作为权力顶峰的角逐者,徐温的“温情”着实让人感动,也为徐氏代杨铺平了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