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六十一章 昭宗被杀

唐宋传奇 第六十一章 昭宗被杀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话说朱全忠诛杀谏臣崔胤、郑元规以后,逼唐昭宗李晔迁都东都洛阳。这皇室家眷及妃嫔宫女足有千余人,平日这些宫娥彩女隐居后宫,外面的臣公兵将很难见到她们,这一路上倒让他们一饱眼福。

时隔数日临近洛阳,朱全忠无意之中看见皇后凤辇之上坐一妇人,三十多岁,长得是千娇百媚妖娆动人。朱全忠心中暗想:莫非这就是正宫皇后何氏?护卫皇后车辇的枢密使名叫蒋玄晖,此人原是朱全忠亲信部吏,被安置在皇帝左右。朱全忠把蒋玄晖叫到身旁问道:“那凤辇之上所坐的夫人可是何皇后?”

朱全忠好色成性世人皆知,蒋玄晖一听就明白了朱全忠的心思。他说:“正是娘娘千岁,位居后宫之首。”

朱全忠道:“若得和皇后**一宿,平生足矣。”

蒋玄晖心领神会地说:“梁王既然有心,下官成人之美可助千岁。”遂附耳嘀咕几句。朱全忠大喜,对蒋玄晖说道:“此事若成,汝乃大功。”

昭宗行至华州,人民夹道呼万岁,昭宗泣谕道:“勿呼万岁!朕不能再为汝主了!”说至此泪下沾襟。左右莫能仰视。

这时韩建也来迎驾,期间举行宴会,昭宗在群臣退后独留朱温和韩建,并且举杯对二人说道:“迁都之后国步小康,社稷安危系卿二人。”何皇后也举玉杯向朱温敬酒。此时晋国夫人可证悄悄对昭宗耳语,韩建马上踩了朱温的脚,朱温佯装喝醉而退去。

韩建出去后对朱温说:“天子和宫人窃窃私语,幕下有兵仗之声,我害怕您不免大祸。”朱温因此特别感激韩建。

此后韩建积极参与朱温的废立之事,总算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从长安至洛阳途中,昭宗身边尚有小黄门及打球、内园小儿二百多人,对于这些人朱温也不放心,命人灌醉后全部坑杀。然后换上年貌、身高相当的二百人顶替,昭宗初不能辨,后来才有所察觉。

当昭宗到达洛阳时,唐廷的六军侍卫之士已经散亡殆尽,昭宗身边卫士及宫中之人均为朱温派来的人。

昭宗已入牢笼,专仰诸人鼻息,事事牵制,抑郁无聊,乃封钱镠为越王,罗绍威为邺王,希望他们能热心王室,报恩勤王。又密书绢诏,遣使至西川、淮南,分投告急。诏中大意:“朕被朱全忠逼迁洛阳,迹同幽闭,诏敕皆出彼手,朕意不得复通。卿等可纠合各镇速图匡复”云云。王建杨行密等接到绢诏,乃移檄往来声讨全忠,均以兴复为辞,但是不发一兵。

李晔见左右大臣都依附于梁王麾下。惟有太监张承业为人正直,不屈身于朱全忠。昭宗用刀割破手指,拟下血诏一封交于张承业后言道:“今朱全忠欺朕太甚,悔恨不听公公谏言,请公公持此血诏交与晋王李克用,请他派兵勤王。”话音未落,张承业赶忙跪倒磕头,哭泣着说:“皇上放心,承业拼死前往河东请晋王发兵。”

李晔道:“朕已命人为你备好八百里快马,爱卿可于黄昏时分离城。”张承业拭干眼泪,藏好皇帝血诏离开内宫。

黄昏时分,张承业便装打扮来到城门。把守士卒并未搜出什么,准备放行,张承业翻身上马,一个当值校尉猛然看到张承业脚穿官靴,于是将他拦住说道:“汝足登官靴,定是有人差遣,还需细查!”张承业举起马鞭抽向那个校尉,然后催马冲出城门。

张承业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过黄河,入晋阳,来至晋王府。李克用闻故交来此,与众人迎接。李克用见张承业一路尘土,忙问道:“张公公风尘仆仆,不知有何大事?”

张承业答道:“千岁不知,朱全忠挟持天子,有谋逆之心,万岁破指草诏,请千岁再度发兵南下勤王。”说着从怀中掏出皇帝血书交与李克用,李克用打开血诏,上书:

“皇兄见诏,如临君面。朱全忠目无朝纲,请皇兄速发勤王之师,解京城之急,万望垂救。”

李克用看完血诏老泪纵横,对众人言道:“孤王南征北战功绩显赫,奈何万岁数次将我问罪,此番再度发兵,福祸难测呀。”

张承业道:“这回乃皇上血书,破指之时,万岁也有愧色,老千岁一世英明,事关紧急,还望以大义为重。”

李克用长叹一声道:“只为承业一片忠君报国之心,老夫再入中原一遭。”

朱温听说李克用起兵勤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遣判官李振至洛阳,与蒋玄晖、朱友恭、氏叔琮等共谋弑君大事。

是年仲秋,昭宗夜宿椒殿,蒋玄晖率牙官史太等百人夜叩宫门,托言有紧急军事面奏皇帝。

后宫夫人裴贞一听见敲门声音急切,只好披衣起床,趿着鞋出来开门。门刚打开,迎面涌上了六七盏灯,当即耀眼生花,好大一会儿才看清楚一张张凶神恶煞的面孔,不由心慌地问道:“急奏用得着带这么多甲士吗?”一句话没说完,哎呀一声惨叫,史太已经当头一刀砍来,裴贞一被砍翻跌落在地。

众人一涌而入,蒋玄晖高呼:“皇帝在哪儿?”深夜中这一句喝问声震屋宇,响彻云霄。

朱友恭领兵一齐拥入,昭仪李渐荣见官兵持刀杀入,知道大事不好,高声喊道:“宁杀我曹,勿伤大家(大家指皇上)!”昭宗见杀机四起,赤脚跑出寝门,未出百米,便被史太追上。李渐荣赶忙扑到昭宗身上以身挡刀。史太一刀落下,李晔与昭仪李渐荣一命呜乎。昭宗卒年三十八岁,在位一十六年。

这时蒋玄晖提着刀刃走到何皇后所居房室,何皇后吓得跪地求饶,蒋玄晖道:“梁王有令,今夜有奸贼刺杀万岁,特请娘娘别宫暂住。”何皇后吓得不知所措,只得答应。何皇后随蒋玄晖来到一处宫室,见左右无有宫女太监,仅朱全忠一人坐于宫室床上。何皇后吓得两腿发软,不能独自行走,蒋玄晖一把将何皇后推到朱全忠面前。

何皇后跪在朱全忠面前说道:“恳请梁王千岁救我性命。”朱全忠将何皇后扶起说道:“娘娘受惊了,我已命官兵缉拿叛乱贼兵,此宫今夜安全,全忠愿与皇后共保富贵。”何皇后身不由己,朱全忠便与她同枕共眠。

昭宗被弑杀于洛阳椒殿院,何皇后受辱于后宫,满朝文武无计可施,只得任由朱全忠肆意淫威。朱全忠与何皇后通奸数日后,装作好心劝慰道:“臣与娘娘有此姻缘,当忠心辅保大唐,可立娘娘所生皇子为太子。”何皇后哪敢多言,只是一一应允。

朱全忠大乱皇庭,宫廷内外无人不知,谢瞳、敬翔、张全义等几位谋士得知赶忙往宫中进见。朱全忠一见众人便问道:“几位军师数日未见,今日为何一同来此?”

敬翔道:“王爷所为京城都已传开,对千岁的基业大为不利呀。”

朱全忠一摸脑门问道:“唉呀,本王大意了,这便如何是好?”

敬翔道:“惟今之计,只有惩办元凶才能平息众怒。”朱全忠暗想元凶便是自己,杀死皇帝的朱友恭等人都是奉命行事,现在怎忍心嫁祸于他?但人心所向毕竟重于朱友恭一条人命。朱全忠便对众人说道:“先帝大丧之日,本王自然灵前谢罪,并缉拿元凶。”

大丧之日,朱全忠假模假样为先帝设了灵堂,何太后及众嫔妃宫娥竟无人敢高声痛哭,惟有朱全忠率文武官员伏地恸哭,且哭声悲痛,泪流满面。朱全忠跪地哭道:“逆子负我,竟敢弑杀君王,使我受万代恶名,我当大义灭亲,匡扶朝纲。”朱全忠谋逆昭彰,而文武大臣无人敢言,不过是小声哽咽,心照不宣而已。

何皇后所生辉王李柷年仅十三。何皇后降诏封李柷为太子,在昭宗皇帝灵柩之前即位,何皇后为太后,奉居积善宫,史称积善太后。

新君即位,封朱全忠为相国,总领百官,兼领二十一镇兵马节度使。朱全忠奏称:“逆子朱友恭纵容军士祸乱宫闱,应以重罪惩戮。”李柷年幼不知政事,只得准奏。

朱全忠遂令张全义率兵缉拿朱友恭,朱友恭被押菜市口斩首之时,忽然向围观者大呼呼道:“朱温砍我人头瞒惑人心,但能欺人,不能欺天,如此奸贼,不得好报!”朱友恭言罢即被斩首。正是:

认贼作父得官高,

助纣为虐谋阴招。

世间生死皆自作,

恶子却被贼父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