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五十九章 朝秦暮楚

唐宋传奇 第五十九章 朝秦暮楚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公元895年,李克用以勤王救驾为名,出师对抗李茂贞、王行瑜。唐昭宗任命李克用为邠州行营四面都统,李克用命李罕之为其副手。等到王行瑜被诛灭后,李罕之因功升检校太尉,食邑千户。

李罕之自认为功多,私下对晋将盖寓说:“我自从河阳失守依附晋王,时间很长功效很小,现在年纪也大了,希望晋王给个小地方让我告老归田,这就是幸事了。”盖寓为他上言李克用,李克用说:“对于李罕之,我怎么会在乎一个重镇呢;我有罕之,如董卓有吕布,然鹰鸟的本性饱则飞走,我是怕他反复无常、毒余深远啊。”

898年十二月,潞州统帅薛志勤去世,李罕之即从泽州直入潞州,自称留后,并写信给李克用说:“我听说薛志勤去世,新的统帅还没有来,所以没等命令就屯兵潞州了。”李克用无可奈何

潞州在梁晋之间数度易手,这天朱全忠亲自督军,命葛从周为大将,王彦章为先锋向潞州进发。李罕之听说朱全忠大兵来犯,下令开城迎战。潞州城上号炮三声城门大开,步兵于前,骑兵在后涌出城外,当先一员大将,面目黑紫,毛发浓密,头戴猪嘴盔,身披黄金鱼鳞锁子甲,手中凤头金攥斧,跨下一匹追风逐日千里乌骓马,此人便是李罕之。朱全忠听说他力大无穷骁勇过人,便道:“前方来将可是李罕之将军?”

李罕之道:“某家正是李罕之,我劝你早早退兵,否则某家斧子不认人。”

朱全忠道:“我观你也是一条好汉,何必屈身李克用帐下,若得归顺,与本王共保当今万岁,不失荣华富贵。”

李罕之道:“什么万岁不万岁,有种与某大战三百合。”

部将郑霖道:“梁王休与这厮废话,待末将取其首级献于千岁麾下。”说着策马杀去。

李罕之挥斧相迎,仅战一个回合,郑霖便人头落地。朱全忠心中暗暗叫绝,又闻耳边有人喊道:“黑贼休狂,吃我一刀!”朱全忠一看乃是部将焦俊,焦俊手提一口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直取李罕之,二将盘马恶斗。又是四五回合,焦俊刀柄被大斧砍断,李罕之顺势横扫一斧,焦俊身断两节。王彦章见此情景催马迎战。李罕之与王彦章大战三十回合难分胜负。朱全忠见李罕之骁勇威猛名不虚传,心生降服之心,即令鸣金收兵。王彦章虚晃一枪退回阵去。

两军各自回营,王彦章跟随朱全忠来到中军大帐,王彦章问道:“方才我正欲刺死李罕之,梁王何故收兵呀。”

朱全忠笑了笑说道:“彦章岂不闻英雄惜英雄,那李罕之勇猛魁梧,我实在不忍心加害。”

军师谢瞳道:“千岁之意是要智取李罕之,而不在强攻。”

朱全忠闻言哈哈大笑:“知我者子明也,我正有收复此将之心,子明可有良策否?”

谢瞳答曰:“下官有一计,定叫李罕之弃暗投明,另寻明主。”

朱全忠道:“子明快快讲来。”

谢瞳言道:“李罕之年轻时本是黄巢军中的校尉,后归降李克用,因力大无穷勇猛善战,被封为偏将,今镇守潞州。梁王在此驻兵长久,李罕之必派人向李克用求援。可派人暗捉信使,我自有良策。”

朱全忠道:“好,就依军师之计,命五百士卒暗伏于潞州各门,以截军报。”

朱全忠所派五百精兵乡民打扮,暗伏于潞州各城门周边。时隔三日,果然有梁兵捕获潞州信使,并且搜出密信一封。朱全忠召军师谢瞳、参军敬翔一同观看。敬翔道:“此信并非李罕之的求救兵之信,而是李克用的发兵之信。晋将马溉、伊镡率三千人马正在驰援潞州。”

谢瞳道:“此来正好,千岁可先派大将劫杀马溉、伊镡,再冒充马、伊二将之名诈入城中,潞州可破矣。”

朱全忠道:“此计甚妙,即命胡真、丁会二将率五千精兵劫杀晋军援兵。”

却说马溉、伊镡二人率三千援兵前往潞州,行至一山涧,忽见山坡之上梁兵杀出,顿时箭弩齐发,滚木擂石顺坡落下,晋军折去许多兵将。胡真、丁会纵马杀来,马溉、伊镡率兵迎战。未战几合,马溉、伊镡皆命丧马下。晋军士兵见主将已死,纷纷下跪投降,被俘者有一千余人。此时葛从周又率三千精兵来到,命他们换上晋军士卒军衣。然后打马溉、伊镡二人旗号直往潞州。丁会、胡真押解降卒回营。

潞州守将李罕之正在巡城,忽见远处行来一支晋军人马,旗号打的是“马”、“伊”二字。队伍行至城下,有守城士卒问道:“来者何人?”

兵马之中有校尉答道:“速速告之李罕之将军,晋王麾下马溉、伊镡二位将军率援兵来到,快开城门。”

李罕之在城垛上听得明白,便下令开城门,这队身着晋军衣装的梁军士兵纷纷进城。

一回儿士卒来报,说刚才进城的不是晋军而是梁军,西门、北门接连失守。李罕之立即上马提斧与梁兵交战。李罕之连斩梁将数人冲出南门,早有梁将朱珍布下陷马坑,李罕之掉入坑内被梁兵捕获,当晚潞州失守。

梁军士卒将五花大绑须发蓬乱的李罕之押至中军大帐。朱全忠坐在帅椅上假意问道:“蓬头垢面者,你是何人?”

李罕之道:“我乃晋王麾下大将李罕之也!”

朱全忠假装惊叹道:“哎呀呀,原来是李罕之将军,快快松绑!”

左右士卒便将李罕之绑绳解下,李罕之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朱全忠一本正经地说:“本王出身草莽,怎肯乱杀绿林兄弟!”

李罕之听后一愣,朱全忠道:“我闻将军昔日乃黄巢麾下,当年朱温亦是大齐将官。黄巢不仁,如今我效忠朝廷扶保天子。将军何不与我共谋大业。”朱全忠又走到葛从周面前为李罕之介绍道:“昔日黄巢麾下名将葛通美,如今也是报国忠良。罕之同我与通美皆是绿林弟兄,我实在不忍心加害你呀。”

李罕之回忆往事不由心中酸楚,于是跪倒在地说道:“罕之今遇梁王如遇明主。我愿为千岁马前驱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朱全忠把李罕之扶起说道:“罕之能与我等共谋大事,真乃朝廷之幸。”众人也接连道喜。朱全忠设宴为李罕之接风,次日进驻潞州。朱全忠立即任命李罕之为昭义军节度使。

唐朝中后期政治的特征之一,是藩镇割据。这些藩镇的节度使割据山河,俨然一方诸侯,在当时都是威风八面、牛逼哄哄的人物。但是节度使们也有他们的难处。他们除了管理本镇一应兵马钱粮军民事务之外,还得时常应付朝廷的讨伐、邻镇的侵扰,更要时时防范自己手下的骄兵悍将,甚至身边的父子兄弟,一不小心连自己的小命都得搭上。

说到骄兵悍将,幽州镇尤为典型。安史之乱以后的幽州镇共有25任节度使,其中仅有5人平安地度过了任期,其余20人中有11人被杀,1人自杀,5人被驱逐,3人自行出奔,结局大多很悲惨。在这不得善终的20人中,刘济被自己的儿子刘总毒死,李匡威被成德节度使王镕杀死,李匡筹被沧州节度使卢彦威杀死,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则为李存勖所杀。

幽州镇位于唐帝国疆域的最北端,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其辖区因与邻镇争夺常有变化,但其核心辖地为幽、涿、蓟、瀛、莫、檀、妫、平、营九州之地。它东邻大海,北接大漠,西靠太行,南为平原,纵横二千余里,是唐朝实力最强大的藩镇之一。因平州卢龙县设有卢龙军,节度使由幽州节度使兼任,两镇实为一体,所以幽州节度使也称卢龙节度使。

刘仁恭之父为刘晟,寄住在范阳,为卢龙节度使李可举的镇将,刘仁恭也在李可举军前效力。光启元年(885年),刘仁恭跟从李全忠攻打易州,以挖地道的方法破城,被人称之为“窟头“,不久后升为裨校。刘仁恭为人豪爽放纵,有智谋而且志向远大,说梦见自己四十九岁时十分高贵。当时的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十分厌恶他,外放他为景城令。当时瀛州爆发暴乱,守吏被杀,刘仁恭招募壮士千余人平定暴乱。于是李匡威又让他带兵戍守蔚州。

景福二年(893年),李匡威为其弟李匡筹所逐,刘仁恭回师攻打幽州,可是为李匡筹所败。刘仁恭逃往太原归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克用待之甚厚,赏赐他田地豪宅,且拜他为寿阳镇将。

刘仁恭不断透过李克用的智囊盖寓游说李克用攻击卢龙军,并且说自己可以做向导。李克用果真派兵攻打李匡筹。

乾宁元年(894年),李克用攻陷幽州,李匡筹逃走。刘仁恭与符存审入幽州,封府库等待李克用,李克用非常高兴。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攻打关中藩镇王行瑜,表奏刘仁恭为检校司空、卢龙军节度使。

公元899年,刘仁恭羽翼渐丰,也想问鼎中原,趁着朱温与杨行密周旋的空挡,出动蕃汉兵马号称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罗绍威的魏博镇。如狼似虎的燕军攻陷魏博镇下辖的贝州,将城中一万多户百姓全部杀光,给朱、罗联盟献上了一份血淋淋的厚礼。

朱温此时已逼退杨行密,听说盟友吃紧不敢怠慢,立即派朱友伦、李思安、张存敬等将率兵抢先屯驻内黄一带,同时自己也率军回援。三月梁燕两军在内黄以北展开大战。飞槊大将李思安阵斩燕军猛将单可及(这货曾让李克用吃过憋,人称“单无敌”),活捉都将70余人,杀死2万多人,夺得战马2000匹。刘仁恭收拾败军还想再战,没想到葛从周率军从山东疾驰魏州,然后乘着内黄大胜之威,再次进击刘仁恭。此战张存敬与葛从周等人密切配合,连破燕军八座大寨,燕军仓皇逃窜至临清一带,面对前有御河,后有追兵的囧境,燕军冒死做客水晶宫,结果被淹死无数。刘仁恭最后带着少数残兵逃回沧州。

朱温是个得理不饶人的角色,并不会因为刘仁恭知难而退就饶过他。第二年又派葛从周和张存敬等将共同进攻浮阳。梁军在浮阳城外竖起数十个围栏,将刘仁恭的大儿子刘守文围困了好几个月。刘仁恭派大军前往救援。结果被葛从周、张存敬组团在乾宁军南的老鸦堤偷袭。这一仗梁军打得干净利落,直接斩杀敌军5万人,活捉马慎交以下燕将一百多人,并获战马一万匹。这一战彻底打垮了冉冉升起的刘氏政权。

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朱全忠大举进攻卢龙,刘仁恭听说后急得心如刀绞。长子刘守文次子刘守光都赶到燕京,父子三人无计可施。长子刘守文道:“自从高思继被杀后,我等已无力再战朱温,而晋王李克用亦处困境,难以与我幽州相互照应。为今之计只有向梁王求和,归附于梁。”

刘仁恭叹道:“我与那朱全忠素来无仇,如今大局所迫,只有与晋王分道扬镳,求个自保了。”刘仁恭不得已,纳降表归附梁王,并且助梁军钱草车粮甚多。

李克用得知刘仁恭归附梁王,如同雪上加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