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二十六章 李存孝勇闯长安

唐宋传奇 第二十六章 李存孝勇闯长安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话说黄巢兵马总管葛从周领兵四十八万,在黄河西岸安营。晋王领五十万番兵及二十七镇诸侯在东岸安营。晋王看了黄河,即令李嗣源:“你与王重荣、韩建、曹顺、周顺率兵一万过黄河,与巢贼对面南首安营,轮流出马。”又叫存孝:“你同安休休、薛阿檀、薛铁山、贺黑虎领一万人马,过黄河与巢贼对面北首安营,轮流出马”。众将领令,统兵过黄河来。有诗赞黄河曰:

遥望黄河混渺茫,

昆仑气脉发来长。

古言斯水从天降,

巨浪洪涛过太行。

却说哨马报与葛从周曰:“今有李晋王手下第十三太保李存孝,生擒彭白虎,打死班翻浪,活捉孟绝海,杀败人马,特来飞报。”葛从周听说大惊道:“这三个好汉死了,天下难保!”下面闪出耿彪高叫曰:“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日下官出马,若要活存孝,就生擒来;若要死存孝,就斩头来。”葛从周喝曰:“孟绝海那三个好汉都被他杀了,何况你乎?”又一人身长丈五,膀阔三停,却是五军都救应邓天王,大叫曰:“末将有一计,可成大功。”从周问:“是何计?”邓天王说:“是反间计,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从周说:“此计甚妙!”

邓天王即整点人马,等到天晚,将近三更,领兵到李嗣源营前,杀将进去。一边杀人,一边高叫:“我是十三太保李存孝,今父王用人不当,有功不赏,我今反了”。众将听说反了李存孝,谁敢出来?都驾船乘夜走过黄河去了。

邓天王杀了半夜,领人马竟回本营,来见葛从周。周从周问曰:“劫营之事何如?”邓天王答曰:“全中我计了!”从周大喜道:“这是你的头功。”邓天王说:“今营中缺少粮草,小将就领人马去华州催运粮草,以救燃眉之急,不知总管意下如何?”从周说:“如此甚好。”邓天王恐李存孝来寻他,故说催粮,以便脱身。

却说次日天明,李存孝听说巢兵劫了南营,领兵去看,只见尸横岸口,血染河流。李存孝痛哭,与四将商议道:“你们守营,我过黄河去见父王,禀命一遭,回来报仇末迟。”

却说晋王升帐,只见大太保哭进营来。晋王惊问何故,李嗣源把李存孝劫营造反事情细说一遍。晋王闻言大怒,正欲发兵讨叛。守营将报曰:“李存孝在营外下马等令。”晋王说:“他既反了,为什么又来见我?”康君立、李存信二人说:“这贼以为父王不知,此来又要将老营兵马赚过河去,不如唤他进来命武士斩了,免得上当受骗!“周德威劝晋王问个究竟再斩不迟。晋王乃将李存孝叫进营帐问道:“你昨晚为何负义造反?”存孝告曰:“儿受父王厚恩,欲报未能,怎肯造反?”晋王曰:“那昨晚劫营的不是你吗?”存孝说:“当然不是!我为什么要劫大哥营帐?”晋王曰:”我险些中了反贼的奸计!你且与嗣源再过黄河,两人合兵一处再战巢兵。”

第二天,有军士报葛从周曰:“唐兵在营前索战。”葛从周曰:“何将愿去对阵!”言未绝,大将耿彪叫曰:“小将愿去!”即时披挂当先,向阵前问曰:“来将是谁?”李嗣源道:“吾是大唐李晋王世子,大太保李嗣源,你是谁人,敢来与我对阵?”耿彪答曰:“吾是大齐皇帝驾前大将耿彪!”李嗣源持戟便刺!耿彪大怒,取鞭在手,逼开画戟,喝声:“休走!”李嗣源躲身不及,中了一鞭,吐血逃走。

又次日,李存孝领兵到营前索战,葛从周问曰:“谁敢出马?”耿彪因昨日战胜李嗣源,自负其勇,即时跃马出营。到阵前,只见李存孝身高不满七尺,骨瘦如柴,脸似病夫,拍马轮刀就砍。李存孝逼开刀,展猿臂,活拿耿彪过马来,一手攥着脖子,一手按着两腿,就马上曲做两截,摔下马来。军士报与从周说:“耿彪被存孝拿去,曲做两截。”从周大惊问:“谁敢再去对阵?”张龙、李虎向前进曰:“某愿往!”张龙拍马轮刀,望存孝砍来;存孝举起毕燕檛,把张龙打成两段。李虎挺枪就刺,李存孝浑铁搠起处,登时打死。从周大惊曰:“似此怎了!”旁边又闪出一将高叫:“李存孝认识大将崔受么?”拍马拈枪就刺。李存孝逼开枪,大喝一声:“贼将哪里去?”却把崔受拿过马来,只一摔,摔做一块肉泥。

却说军士报与葛从周曰:“崔受被他拿去,摔做一块肉泥!”满营军士,唬得魂飞天外。葛从周叹曰:“李存孝勇不可当,莫若走回长安。”下面闪出一将张权禀曰:“李存孝一勇之夫,不谙阵法,吾明日必擒此人!”从周依言。

次日,张权领兵出营,布成一字长蛇阵。存孝披挂上马,直向阵头冲来。张权问曰:“尔乃何名?”存孝曰:“大唐飞虎将军李存孝也,尔尚不知我名耶!”张权曰:“识得此阵否?”存孝曰:“管你什么阵,快下马受死就是!”张权大怒,拍马轮斧便砍,战不一合,被存孝一搠,打得头骨粉碎,翻落马下。阵中四十八员健将,见张权落马,大喊一声,一齐跃马直逼存孝。存孝全无惧怯,左冲右突,前刺后打,把四十八员健将尽数打死。安休休四将望见阵势已破,贼兵散乱,遂招集两支军马合为一处,直杀入贼营。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后人有诗赞存孝曰:

杀大将,连人带马;

追小卒,弃甲丢枪。

鞭中金盔,脑顶天庭俱粉碎;

戬伤铁甲,毫毛骨肉尽分张。

浑铁搠动摇,恰似蛟龙现爪;

毕燕檛举起,犹如猛虎攒羊。

愁云黯黯尸横野,怨气腾腾血染场。

只为长蛇一阵,惹得祸起萧墙。

正是,杀入长安无敌手,天叫巢贼一时亡。

葛从周不敢与李存孝交战,慌忙上马奔逃,其余兵将十伤**,剩得些无名小卒跟随。李存孝乘胜追击,径到潼关。回头看三处人马,俱没有了。李存孝问:“我军人马还有多少?”四将答曰:“只有十三名,连我等五个,共有一十八骑。”李存孝道:“这十三名小军也是好汉!且过潼关去看,径杀到霸陵川。”

葛从周星夜奔入长安,上奏黄巢曰:“臣奉我主敕命屯兵黄河。臣遣孟绝海、班翻浪、彭白虎索战,不想李克用部下十三太保李存孝出战,两番交战损却三将。败军方才回报,李克用又率二十八镇诸侯拥至黄河岸边。连日交锋,被李存孝杀死健将无数,驱兵一掩,我军措手不及,大败而归。听后军报说,李存孝随后追臣,已经抢过潼关,至霸陵川地界;若入长安,决难抵敌,乞主上早早区画,慎勿迟延。”

黄巢听得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且传旨令守门军将,把长安城门紧闭,待明早宣集群臣商议。”

却说葛从周领兵入城时,李存孝等十八骑将校也径入城中。行至永丰仓前,李存孝曰:“此是屯粮之所,不如先断贼兵咽喉。”遂令将校放火焚烧仓廒。须臾之间烈焰腾空,长安城内照得上下通红。

黄巢闻报,急招群臣问曰:“谁敢领兵擒贼灭火!”御弟黄珪奏曰:“臣敢领兵救火,就擒李存孝。”黄巢曰:“御弟肯与出力,朕赐卿一匹浑红马,羽林军三千。”黄珪谢恩出了午门,随即披挂上马,领兵来寻李存孝。又吩咐皇城守门军不必下锁,待他擒得李存孝,即便回来。

李存孝与众将看见火势猛烈,料必有巢兵来救。忽然李存孝坐下战马鼻流鲜血倒在地上。存孝见了大慌曰:“半夜天黑,没有马怎生是好?”正忙乱间,只见灯光闪烁人马无数,簇拥着一员大将杀来。大将怎生打扮,但见:

头戴紫金冠,身披黄金甲,腰系白玉带,背插虎头牌。左边袋内插雕弓,右手壶中攒硬箭。手中丈二铁杆枪,坐下赤兔红鬃马。

来将正是黄珪,乃近前大喝道:“你是何人?”李存孝曰:“我乃大唐飞虎将军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也!你是何人?可通姓名。”黄珪应曰:“我是大齐皇帝御弟黄珪!”言罢拍马拈枪就刺。李存孝逼开枪,一手拿过黄珪,望火里一摔,登时变作红龟;然后翻身上马叫曰:“我今已得骏马!黑夜寻不见城门,众兄弟跟俺来。”原来这马认得旧路,把李存孝驮到正阳门来,城门未关【想是等黄珪回城】。李存孝唤众将校曰:“兄弟快来!城门未关,可以进去!”众将听令,个个勒缰紧紧随着,竟来至五凤楼前。

且说黄巢同文武官员正在此楼高处观望救火,急候黄珪消息。顾问左右,左右启曰:“大王倒未见回,李存孝人马反杀进楼下,怎生是好?”黄巢顿足大惊道:“卿等何计可施?”众文武曰:“此人谁可抵敌?我主只可招安,封他极品官职,方才得退。”黄巢亲自望下呼曰:“唐主无道不识贤良,尔等枉立功劳!将军若肯归顺,任选高官!”李存孝见他头戴平天冠,身穿杏黄袍,身材魁梧,估计是黄巢。回顾将校曰:“今已见巢,不可错过,尔等哄他说话,待我取出弓来一箭射死这贼,万全之功何用厮杀?”安休休遂呼黄巢曰:“陛下既要吾等归顺,不知封何官职?”黄巢曰:“尔众兄弟,俱封一字并肩王。”众人山呼万岁。李存孝取下宝雕弓在手,认扣填弦,开弓如满月,只听“嗖”的一声,箭出似流星。有诗为证:

五凤楼前势俨然,

英雄误入策非全,

神威信是无人敌,

一箭先射黄巨天。

李存孝一箭射中黄巢的平天冠!黄巢一时惊倒昏闷在地。文武各官扶起,只见一箭拴在冠顶之上,巢却未死。被此一惊半晌方苏。李存孝望见黄巢中箭,疑是已死,便领众将校出了皇城。

却说黄巢被李存孝一箭射中平天冠,差点死去,甚是忧惧。次早升殿,急宣尚让、葛从周等人商议:“李存孝赶进城中,烧毁仓廒,杀死御弟,至五风楼前射朕一箭方才退去。今出城,若与各镇诸侯合兵来攻,为祸不小,将如之何?”

尚让奏曰:““臣有一计,今闻李晋王统领大队军马,已在霸陵川安营,日夕只是饮酒为乐,并不整理军务,军无约束,臣以为陛下只能与李克用决一死战,才能挽回败局。”黄巢闻言大悦,决定御驾亲征。但见:

金瓜密布,铁斧齐排,方天画戟成行。龙凤绣旗作队。旗旄旌节,一攒攒绿舞红飞;玉镫雕鞍,一簇簇珠围翠绕。飞龙伞,散青云紫雾;飞虎旗,盘瑞霭祥烟。左侍下一代文官,右侍下满排武将,虽是妄称天子位,也须伪列宰臣班。

黄巢领兵出城,刚走不远,大军来到一处密林前。此时前队军士来报:回禀万岁,前面有一黄衣老僧,手执拐棒,当道而立,不肯让道,请万岁定夺!黄巢一听大怒,催马来到前面,只见道中果真有一黄衣老僧拦住去路。黄巢急命手下军士上前喝退,但那老僧就是不肯让道,反而紧走几步来到黄巢面前吆喝。黄巢大吃一惊,仔细观看老僧,见其模样很象当年的法明和尚,不由激凌凌打了个冷战,心想朕现在贵为大齐天子,还怕什么妖魔鬼怪。于是大喝一声:“来人,快把这野僧给朕拿下!”左右军士刚想上前,忽见那老僧跳将起来,举起拐棒望黄巢头顶一打,黄巢急忙躲闪,只觉腰间一动,连忙伸手一摸,挂在腰间的宝剑已经不见了,再看那黄衣老僧早已逃进树林,一眨眼的工夫就无影无踪了。黄巢迁怒于刚才几位军士,命人将他们全部斩首。正是:

巢贼亲征李晋王,

黄僧夺剑数当亡;

皇天眷德分明报,

强暴何曾得久长!

却说晋王正与众诸侯饮酒,只见中军帅字旗摆了三摆。德威即问军士曰:“有风无风?”军士禀曰:“无风自动。”周德威即袖占一课,禀晋王曰:“此事不祥,臣观长安道上杀气冲天,今晚必是黄巢领兵来劫营寨。”晋王曰:“此事怎了?”德威复占一课笑曰:“此是唐主洪福,大王不必挂心,黄巢把天下送还唐主也。他若只在长安不出,几时攻得城门?待臣提调三军,离了霸陵川,存个空营,悬羊擂鼓,饿马摇铃,四面八方埋伏军马。他不来便罢,若来到此见是空营,必自慌逃乱,这时伏兵齐出,叫他片甲不回。”

晋王大喜,即解腰间宝剑交与德威说道:“令剑在此,各镇诸侯、十三太保、部下一应将卒,敢有不服调遣者,先斩示众。”德威叫晋王领兵十万南首埋伏。李嗣源、李嗣昭,领兵十万北首埋伏。赫连铎、韩建、曹顺、周顺领兵十万东首埋伏。康君立李存信领兵十万西首埋伏。各听中军炮响,一齐杀出,如有私放黄巢者,斩首号令。众军诺诺连声,各领兵分路而去。

却说黄巢与葛从周带领人马,不分昼夜来到霸陵川,黄巢曰:“今晚三更时分好去劫营。”

葛从周曰:“不可妄动,且差小军前去探听他有准备否?然后进兵。”巢曰:“此言极是!”即差小军前去,不移时小军回报曰:“晋王营里打八更了!”黄巢大怒道:“自古至今只有五更,哪有八更之理?”葛从周曰:“晋王今宵合休矣!”黄巢曰:“怎见得?”葛从周曰:“晋王是个酒色之徒,只顾饮酒为乐,不思整理军情,以致军士不肯用心,错打更数。”即喝令众军用心努力,一声炮响,众军杀进营来。只见:

地上插旗惟伏兔,

营中打鼓是悬羊。

黄巢大惊,从周曰:“中了贼人之计。”急令诸军快走。于是众人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正走之间,不觉天色渐明,忽听得周德威营中一声炮响,领兵杀出,四面八方,团团围住巢军。只听得喊声大振金鼓齐鸣。正是:

战鼓咚咚,好似春雷震地;旌旗闪闪,犹如晓雾漫空。昨夜里,黄巨天喜入生门,这时节,葛从周难寻活路。

黄巢部下众军心惊力乏,不敢恋战各自逃生。周德威后面只顾杀来。葛从周等策马投南而走,不料南首晋王领兵杀出。君臣倒戈望北面逃,不料李嗣源催兵杀来。君臣又投东而走,只见赫连铎等四路军马杀将出来。于是从西路杀出,正遇康君立等一支兵杀来。葛从周同黄巢力战康君立李存信,方得脱身。

黄巢杀出霸陵川,望长安大道而走,且与众将曰:“喜得一夜不曾见飞虎将军。”众将答曰:“李存孝不来,君臣尚在一处;李存孝若来,彼此都是死路。”言末尽,只见草坡中闪出那飞虎旗来。尚让、傅道昭、柳彦璋、柳彦随、葛从周见了李存孝旗号,各自逃生。这几将后来投入朱温部下,此处不提。

却说李存孝人马出了皇城,正行间,哨马报道:“黄桑店有邓天王人马阻路。”李存孝怒曰:“这贼假装我的容貌劫营,害我差点被父王斩首,原来却在这里!”只见邓天王身高丈五,披挂齐整:戴一顶紫金冠,披一副黄金甲,穿一领绛红袍,弯一张皂雕弓,插几支狼牙箭,坐的是骆驼大的黄骠马,使的是二丈四尺方天戟。恍忽天神下降,犹如陆地金刚。

存孝高叫曰:“来将莫非是假装我的容貌劫俺大哥营寨的邓天王么?”

邓天王答曰:“然也!”存孝曰:“好生下马受死!”邓天王大怒,拍马挺戟就刺,被存孝逼开戟,喝声:“奸贼哪里去?”只见旌旗战马空归去,活捉天王过马来。

李存孝把邓天王拿到营中,叫六将斩了他的首级去见晋王。邓天王放声大哭。李存孝说:“你这大汉如何怕死?”邓天王哭道:“李存孝有所不知,我这一哭不是怕死,只因某家还有两件大事未做,故此大哭。”李存孝迷惑不解地问道:“是哪两件事没做?说给本太保听听!”邓天王收住哭声说道:“李存孝你听着,我的家中还有八十岁的老母,倘若我就此死了,家中老母就无人送终尽孝,这是第一件;第二件是怪我当初枪法没有学全,因此方天戟略施展一下,就被太保所擒,所以不服!”李存孝听罢问道:“噢,原来是个孝子!你是哪里人氏?”邓天王道:“我是山东曹州人氏。”李存孝听后心中暗想:我若杀了他,他老母怎么活啊!李存孝也是个大孝子!想罢便说道:“邓天王你听着,本太保今天暂且饶你性命,但你回去休要再保黄贼了,直接回山东曹州老家里去,一来可以侍奉你八旬老母,二来把你的枪法学全了再来找我,如何?”说完命手下将方天戟黄骠马归还他。邓天王上马回到自己阵前叫道:“众弟兄,愿意随李将军保大唐的到对面去,不愿意的回家务农去吧!”说完,邓天王催马径回山东曹州老家去了。

李存孝听说父王李克用的大队军马就在此处安营扎寨,于是下马直奔中军大帐而来。李存孝一见李克用便嗑头跪拜道:“儿臣拜见父王,愿父王千岁千千岁!”李克用连忙问道:“李存孝,何故捉放邓天王?”李存孝说道:“父王恕儿臣作主,因那邓天王哭泣家中还有八旬老母,死后无人送终;又说他学艺不精,回家学成后再来与我一战。所以儿臣活捉了他,后来又放了他,请父王恕罪!”李克用听完哈哈大笑:“吾儿不仅英勇无比,又有仁爱之心,此乃孤王的福分,大唐之幸也!”众诸侯也纷纷祝贺道:“十三太保果然英勇神武天下无双!此正是我大唐之福!复唐大业指日可待。”李克用闻言大喜,随即传令大摆宴席为李存孝贺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