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徽宗即位

唐宋传奇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徽宗即位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7 22:37:53 来源:笔趣阁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古时候的这一天,全国家家户户都要贴上钟馗像,挂上艾叶菖蒲,饮雄黄酒,这一切其实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或者伍子胥,而是出于迷信的目的——避邪。因为在先秦时代,民间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这天出生的人一定是个晦气的人。从科学来说端午节是毒月恶日的说法纯属胡扯,但有位皇帝端午节出生,他的一生却真的很倒霉,这个皇帝就是宋徽宗赵佶。

据明人《良斋杂说》记载:宋神宗有一次去秘书省,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画中人物文采风流,儒雅俊俏,神宗皇帝再三惊讶。这期间后宫的一位嫔妃怀孕,神宗皇帝梦到李后主来参谒。后来这位嫔妃生下的孩子就是端王,也就是之后的宋徽宗。所以人们就说,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投胎转世,因为李煜的南唐被宋太祖所灭,于是就投胎为宋太祖的子孙,也把宋朝搞亡。徽宗皇帝被金人俘虏后,金人对他就像当年宋太祖对李后主一样。这个故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如果宋徽宗真的是李后主转世,他还要二次受辱吗?他真的转世报仇也转到金国辽国呀!转你宋国来当仇人的后代吗?

宋徽宗出生的时候因为是五月初五,宋神宗为了赶走晦气,就把他送到宫外寄养。哄自己入睡的不是亲娘,教自己说话的不是亲爹,宋徽宗的童年可想而知是多么痛苦。等到长大一些的时候,他才被接回宫里。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后人这样写他:

善写墨君竹,能挥薛稷书;通三教之书,晓九流之法。朝欢暮乐,依稀似剑阁孟蜀王;爱色贪杯,仿佛如金陵陈后主。

宋神宗留下许多子嗣,向太后为什么偏偏看上赵佶,并全力扶持他登上皇位呢?原来赵佶从小聪慧,诸事皆通,学识出众,很有才华。加之少时起便留连花丛,很会得女人欢心。各藩王就藩之后,他不同于其他藩王安静地待在家里,而是时常进宫陪向太后说话,逗得向太后很是开心。做一件事不难,但要坚持做一件事就不容易了。长此以往,向太后心里就觉得这孩子孝顺,懂事。而且赵佶喜好书画,喜欢“搞艺术”,向太后也善书行草。两人有共同爱好。

宋哲宗病入膏肓后,向太后悄悄让小黄人去泰州天庆观找徐半仙测字,徐半仙给了一个蜡丸让小黄人带回来,向太后打开一看,上书:赵佶,吉人也。其实赵佶一点都不吉,徐半仙完全是胡说。

还有一个原因说是赵佶与向太后身边的一位侍俾郑氏有染。向太后在思考皇位继承人的时候,郑氏在一旁为赵佶说了许多好话,因此赵佶这位艺术家才当上了皇帝,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向太后,看到自己亲手选定的继承人最后将宋朝带入另一种境地,心里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不过宋徽宗的艺术成就还是不错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笔势劲逸,意度天成,自号瘦金书,他的花鸟画自成“院体”,《宋史会要》评价说:“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

却说徽宗系神宗第十一子,系陈美人所生,神宗崩,陈氏亡。徽宗追尊为皇太妃,尊先帝后刘氏为元符皇后,立夫人王氏为皇后,特进章惇为申国公。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被贬任知府。徽宗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当年七月,向太后还政后不久,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相,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

赵佶是个属狗的皇帝。大臣范致虚是个谏(贱)官。有次范致虚写信给赵佶说你是个狗皇帝,而开封人喜欢吃狗肉,您应该下令禁止屠狗。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也是对您最起码的尊重。赵佶一听立即准奏!于是禁止屠狗的方案很快在京城得到实施,各级政府机构设立举报箱,实名举报屠狗卖狗的行为,举报者赏钱两万。

有位太学生偏好吃狗肉,可他到肉店里只看见羊头没有狗头,他转身想走。屠夫从柜台下边拿出一块肉说:我这里有转基因羊肉,你要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要的就是它。到了除夕,巡防队下来检查,屠夫叫娘子把肉撤下来。娘子问:为什么呢?屠夫道:应付检查呗,因为狗肉不能上席面。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由来。不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而是不许卖狗肉!

这道法令让底层百姓苦不堪言,也让很多屠狗夫失业,民间怨声载道。但满朝文武没人敢反对这道法令。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不吃狗肉,这道法令对他们没有影响。其二,这道政令是大臣范致虚建议、皇帝亲自首肯的,谁愿意得罪皇帝和权臣呢?直到有个大人物出现,这道法令才被彻底废弃,这个人就是李纲。

公元1112年,来自江苏无锡的考生李纲喜中进士,因为文章写的好,徽宗觉得他是个人才,于是任用为御史。李纲为人正直,他一上任就给徽宗递牌子求见,而且谈论的话题就是关于能不能吃狗肉的问题。宋徽宗认为吃狗肉就是不尊重君父,是大逆不道。李纲说了9个字:“神宗属鼠,宋不畜猫乎?”

李纲的意思是说:你属狗就禁止屠狗,你爹属老鼠,大宋子民都不能养猫吗?这句话让宋徽宗无法回答,最终撤销了这道法令,狗肉又重新进入百姓餐桌,众多狗屠夫重新就业。

除了不许卖狗肉,赵佶还睁着眼睛说瞎话,硬说他是十月十日出生的。他也不怕后人说他是怪胎,在娘胎里呆了十五个月。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当上皇帝以后,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刘氏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但徽宗喜欢,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

刘艳名远播天上人间,赵佶夜夜专宠,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刘接连给赵佶生下三个皇子一个女儿。小刘累坏了,亦或和老公赵佶情深缘浅,竟然一病不起,她拼尽气力把对人生的眷恋和对老公的热爱写在一张绢上,吩咐小宫女等她气绝之后,让赵佶自她的脖颈间解下绢巾。小刘走了,赵佶摊开绢巾,只见上面写着:在分离的那一瞬间,让我再看你一眼。不知来生能否相见,也不知何时能回到你身边。

徽宗17岁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后,册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此时,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二贵妃,二人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徽宗为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二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及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赐给他。徽宗如愿以偿,甚为欢喜。据记载,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显而易见,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因此徽宗更偏爱郑氏。徽宗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王皇后去世后,徽宗于政和元年册封郑氏为皇后。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受宠爱的还有两个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刘贵妃出身寒微,却花容月貌,入宫即得到赵佶宠幸,由才人连升7级而至贵妃。刘贵妃曾亲手在庭院中种植了几株芭蕉,当时她说:“等这些芭蕉长大,恐怕我也看不着了。”在旁的侍从闻言慌忙上奏徽宗,徽宗很不在意。谁知过了两天刘贵妃真的撒手西去。徽宗悲痛不已。

宋徽宗喜欢微服私访,不是访贫问苦而是寻花问柳猎艳猎奇。有次赵佶在路上遇上一个寒酸的书生,自号落魄子,恰巧与赵佶同年同月同日生,连时辰都一样,赵佶动了恻隐之心,就写了封推荐信给四川领导,领导一看是皇上的亲笔信,不敢怠慢妥善帮他安排工作,并且让他住上政府的房子,落魄子不再落魄,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仅仅过了两天,落魄子就死了。四川领导不敢怠慢,连忙把落魄子死去的消息飞报给赵佶。赵佶十分吃惊,把落魄子的生辰八字报给风水馆,风水先生说他命太硬,把自己克死了。

徽宗虽然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艺术方面,却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富艺术气质的皇帝,他广泛涉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书画方面的造诣更是无与伦比。

徽宗十六七岁时就成为知名度极高的艺术家。即位前徽宗经常和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大年(赵令穰)以及黄庭坚、吴元瑜等人交往。这些人都是当时颇有成就的书画高手,对徽宗艺术修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史称徽宗“能书擅画,名重当朝”,评价之高不难想见。

宋徽宗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的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

赵佶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第一个学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第二个学生画了古寺的一角,背景上画了山峦起伏的密林。第三个学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径,尽头一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掩没不知寺院在何处。“深山藏古寺”着意在“藏”字上做文章,给人以“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享受。“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绘画讲究藏得自然,藏得巧妙,藏得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宋徽宗对花、对鸟都有极为精细的观察。有一次,一群孔雀在宣和殿前的荔枝树下啄食荔枝果,赵佶心血来潮,叫画师们每人画一幅荔枝孔雀图给他评赏。他看完画师的作品后不满地说:“你们虽画得不错,可惜都画错了,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举左脚,而你们却画成了先抬右脚。”起初画师们不信,反复观察后,果如赵佶所言。

宋徽宗如果不当皇帝,一定是个相当不错的艺术家。他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精,花鸟鱼虫无所不爱。他的书法自成一格,后世称为“瘦金书“,他的水墨丹青,追溯起来,竟是国画写意的开山祖。

只可惜他屁股下坐的偏偏是龙椅!

宋徽宗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蔡京、童贯等人在把国内搞得混乱无比之时,又极力怂恿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自宋朝建立后,收复燕云地区一直是宋太祖以来历代大宋帝王的梦想。徽宗好大喜功,更想完成祖宗未竟之业,以建立“不朽功勋”。

早在政和元年(1111)九月,徽宗派童贯出使辽国以窥探虚实。童贯返程途经燕京时,结识了燕人马植。此人品行恶劣,但他声称有灭辽的良策。童贯将他带回,改其姓名为李良嗣。在童贯的举荐下,李良嗣向徽宗全面介绍了辽国危机和金国的崛起,建议宋金联合灭辽。在李良嗣看来,辽朝肯定会灭亡,宋朝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出兵收复中原王朝以前丧失的疆土。徽宗大喜,当即赐李良嗣国姓赵,授以官职。徽宗不仅花天酒地,而且好大喜功,虚荣心极强。如果侥幸灭辽,列祖列宗梦寐以求的燕云之地就可以收复了,而他就是彪炳千秋的一代明君了。从此宋朝开始了联金灭辽、光复燕云之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