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比武从军

唐宋传奇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比武从军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赵匡胤来到邺都,那镇守邺都之人正是郭威。这天郭威的心腹王峻在城内摆下擂场,张榜招募勇士。

不过半日,邺都城打擂消息传开,不少壮士都想来擂场一试身手。主擂者名叫韩通,看他怎生打扮:

头戴一字青巾,身着杏黄箭服,乌靴战裤簇新新,拳棒精通独步。暴突金睛威武,横生裂眉凶顽,手提哨棒鬼神惊,不愧名称二虎。

韩通在擂台之上整整一个上午,无人敢上,到正午才有人揭下榜文。只见他二十多岁,面如重枣,浓眉鹰目,鼻正口方,颔下略有须髯,身长九尺开外,虎臂熊腰,宽肩厚背。这红脸汉揭下榜文跃上擂台。有旗牌官问道:“这位壮士尊姓大名。”

壮士答道:“在下赵匡胤,涿郡人氏。”怎生模样:

乌绫帕勒黑毡帽,

罩体披袍是皂青。

蓝布卷袱腰内结,

裹脚布鞋皆用青。

手执一根酸枣棍,

威风凛凛世人钦。

红脸关公争相似,

火炼金刚不让称。

主擂者一听赵匡胤大名不由吃了一惊。原来韩通就是在大名府行院里被赵匡胤打走的韩二虎。离开大名府后,他到开封投军,隶属郭威帐下。948年二月,河中、永兴,凤翔三镇连衡反叛,隐帝任命郭威为枢密使,率军征讨叛乱。韩通跟随郭威冲锋陷阵,身被六创,被提拔为都虞侯,从此成为郭威的心腹。郭威出镇邺都,奏请韩通担任天雄军马步都校。冤家路窄,不想今日遇上赵匡胤。他心里有点害怕,表面上却装着十分开心的样子叫道:“原来是赵公子驾临,自从大名府一别,转眼就是三年,赵公子别来无恙?”匡胤笑道:“你既认得我,可知当日在大名府打了你,如今还害怕么?”韩通心中暗想:“我前番虽曾挨他的打,连妻子也不知道。今日主帅和手下将士都在这里,若是灭了锐气,日后怎好出头?”便道:“公子,过去行院里戏耍,故意让你几招,你好在贱人面前炫耀。你怎么不知好歹?如今比武招军,不会再容情了。”

匡胤笑道:“韩通,我看你光棍样儿,对着众人面前,恐怕害羞,不肯认帐。我也不与你多说,只教你再受几拳,与众人看看何如?”

韩通听了大怒,叫声:“红脸贼!你怎敢大言不惭?今天你自来寻死,休要怨俺。”说罢,举起哨棒当头就打,匡胤举棍扑面相迎。两个打在当场斗在一处,真个一场大战。但见:

一般兵器,两个雄心。棍打棒,棒迎棍,不亚蛟龙空中舞;我擒你,你拿我,俨如虎豹岭头争。初交手怎辨雌雄,只觉得尘土飞扬,疑是天公布雾;到后来才分高下,一任你喊声振举,须知人力摧残。

当下两个各施本领,战斗多时,不觉斗了三十回合。匡胤一记扫脚棍,早把韩通打倒在地。

王峻见赵匡胤武艺高强,甚是喜欢,便将赵匡胤叫到近前问道:“赵壮士,方才本官见你大棍舞得精湛,你还会些什么?”

赵匡胤道:“在下愿为大人打一趟长拳。”王峻命其练来,只见赵匡胤回至擂台中央,撩袍挽袖,打了一套长拳。这套长拳打得出神入化,三十二势,势势逼人;七十二招,招招制敌。擂台之下观众连声叫好。打完长拳,旗牌官连喊三次,再无人敢上擂台。王峻当即封赵匡胤为偏将,军前听用。韩通与匡胤化敌为友,从此兄弟相称。

韩令坤、张光远、罗彦威听说赵匡胤成了郭威军中偏将,也都前来报名投军。王峻多多益善,将他们全部安排在军中当了小官。

却说史弘肇等人被杀不久,刘承祐又遣供奉官孟业,赍密诏至镇宁,令李洪义杀史弘肇余党步军指挥使王殷。再令行营指挥使郭崇威、曹威,谋杀郭威及监军王峻。

孟业领了密旨哪敢怠慢,带了几个随从飞马赶路,经奔澶州来见李洪义。这李洪义乃是李太后之弟,幼主刘承佑之舅,此人靠关系当上节度使,实则懦弱无能毫无本事。他接到密诏一看,不由吓得脸色苍白心惊内跳。那郭威的元帅府守卫森严侍卫如云,虎将王殷率兵驻在城内,他如何打得过?弄不好不但完不成圣旨所托,自己身家性命也要倒贴上去,他双手发抖捧着密旨,沉吟半天不言不语。

孟业冷笑一声问道:“国舅爷,你办这事没把握吗?”

李洪义摇头道:“那郭府侍卫如云,王殷勇武非凡,这事不可冒然行动,只宜……只宜……设法智取。”

孟业道:“应该当机立断事不宜迟,一旦走露风声就更难办了。”

二人正在商议,守门旗牌官来报:“都指挥使王殷将军求见。”李洪义一听吓得面色发黄。王殷平常很少来此,如今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到来,难道他已得知消息?只得命令下人领孟业到跨院书房暂歇。

孟业刚走,只见王殷满面怒气戎装按剑,带了二十来个卫士拥上厅来。李洪义吓得几乎瘫倒在地。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朝廷内发生执政大臣被杀,而且满门抄斩,不可能瞒过人们的耳目。王殷这时接到京内友人密函,告知杨邠等人及家属被杀的消息,让他提高警惕。侍卫又说京城来了一位官员,飞马径投李洪义衙门里去了。王殷便带侍卫到李洪义帅府探听虚实。

进入大厅,看见李洪义惊慌失措的样子,估计其中必有秘密,于是厉声对李洪义说:“朝廷内出了大事,你知道吗?”

李洪义浑身发抖地扶着桌子说:“知……知道。”

王殷见他如此骇怕,心中更为动疑,便怒喝道:“京师派何人来了?”

“御前供奉官孟业。”

“孟业来此何干?”

“这,这……。”李洪义欲言又止。王殷“仓郎”一声拔剑出鞘,喝声:“快讲!”

李洪义吓得都尿裤裆了,只得说:“这……这件事,我正准备找将军商议。”说着,从袖筒中取出密诏,双手递给王殷。

王殷看后把诏书收入怀内,仰天长叹道:“昏君,昏君!受宵小蒙蔽枉杀元勋大臣,可怜汉室江山危矣!”又瞪眼对李洪义喝说:“你身为皇亲国戚,不思报国,却要助纣为虐,败坏汉室江山,有何面目见高祖于地下?”

李洪义道:“我怎敢如此,见了密诏,正想找将军商议对策,将军却先到了。”

王殷道:“孟业何在?让他来见我。”

李洪义便派人去叫孟业。不多时孟业来到,看见王殷站在厅上,吓得扭头要走。

王殷即将孟业随从尽皆扣压。然后押解孟业、李洪义径往邺都,这时郭威也接到京中消息,得知杨邠、史弘肇、王章遇难,在京家属全部被杀。这时王殷又赶来以密诏示之。威见诏大惊,乃召魏仁浦、郭崇威、曹威及诸将,告以密诏之事。且曰:“我与诸公披荆斩棘,从先帝取天下,先帝升遐,亲受顾命,与杨、史诸公弹压经营,忘寝与餐,才令国家无事。今杨、史诸公无故遭戮,又有密诏到来,取我及监军首级。我想故人皆死,亦不愿独生,汝等可奉行诏书,断我首以报天子,庶不至相累呢!”

郭崇威等听着,不禁失色,俱涕泣答言道:“天子幼冲,此事必非圣意,定是左右小人诬罔窃发,假使此辈得志,国家尚能治安么?末将等愿从公入朝,当面洗雪,荡涤鼠辈,廓清朝廷,万不可为单使所杀,徒受恶名!”

枢密使魏仁浦进言道:“公系国家大臣,功名素著,今握强兵,据重镇,致为群小所构,此事岂说辞能够自解?事已至此,怎得坐而待毙!”

翰林天文赵修己亦从旁接入道:“公徒死无益,不若顺从众请,驱兵南向,天意授公,违天是不祥呢!”

郭威道:“诸位美意敢不领情,只是郭威德薄福浅,谋事不成日后事败,岂不辜负了诸位一片赤诚!”

只听堂下一人朗声说道:“元帅不必狐疑,诸将所讲,乃金玉良言,应当机立断,共谋大事。某敢保出师必捷,王业必成也!”

郭威看时,说话的原本是幕僚王朴。

王朴,字子让,山东东平人氏,生得面如美玉,目若朗星,身高六尺,相貌堂堂。他幼年曾受异人传授,上晓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英才绝伦,现在郭肆帐下任参谋之职。郭威对他言听计从,深为器重,而麾下清将,对他也莫不心悦诚服。

郭威见王朴站出来说话,心中踏实了许多,于是说:“先生有何成算?怎知大事必成?请幸教本帅。”

王朴上前一步,娓娓而谈:“某夜观天象,见帝星十分昏暗,汉室江山气数已尽,而邺都一带,旺气正盛,征兆十分明显,元帅兴在此时。故而在此国运衰微之时,幼主昏残之际,明公顺天应时,倡举大业,必将雄兵一起,天下响应,王业必为大帅囊中之物耳!”

王朴一席话,说得郭威心花怒放,愁云为之一扫,即命左右将孟业斩首,留养子柴荣镇守邺都,命郭崇威为前驱,自与王峻带领部众向南进发。王峻私谕军士道:“我得郭公处分,俟克京城,听汝等旬日剽掠!”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郭威集结了北方边防线上的各路部队,向首都汴京开进。这些部队都是后汉防御契丹的主力部队,当然是后汉最精锐的部队,以这支部队去打余下的部队,胜算是非常大的。郭威的首批造反部队从邺都(今河北大名)出发,一边开进一边继续补充新的造反加盟者,没有经过战斗就控制了黄河渡口。过了黄河后,义成军节度使宋延渥迎降,又不战而控制了开封的北当口濮阳。到此,郭威只用了三天时间,而汉隐帝才刚刚得到郭威没有被杀而造反的消息。开封城内的人大多认为郭威带领的是精锐部队,比城内守军要强得多,不宜硬碰,只能坚守城池,以待援军。李太后则告诉汉隐帝,郭威是被逼反的,如果能赦罪的话没准就不反了;就算不能,此时先下一道诏书,看看他的反应再说。

这些建议其实都比较合理,承祐且惧且悔,忙召宰臣等入商。窦贞固首先开口道:“日前急变,臣等实未与闻。既除三逆,奈何连及外藩?”

承祐叹道:“前事原太草草,今已至此,说亦无益了。”

当时郭威的家人都在开封,郭威奏请刘承佑把他身边的小人李业等绑到军中,这事儿就算了。刘承佑还可以继续做他的皇帝,郭威也继续做他的邺都留守。

刘承佑即把郭威的奏章拿给李业看,李业奏曰:“郭威、王峻的反状已经很明显了,不过二人的家属皆在京师,可先除内患!”承祐即差刘铢领兵抄杀郭威、王峻家属。铢为人极其惨毒,领兵至彼二家,老幼无一得免者,其中包刮郭威的两个儿子、柴荣的三个幼子及夫人刘氏。

未几接得紧急军报,乃是威军已到封邱,封邱距都城不过百里。宫廷内外相率震骇。

刘承祐抖擞精神,向四面八方发出诏书,令各地节度使火速勤王!令人振奋的是,泰宁节度使慕容彥超最先赶到。

慕容彦超是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弟弟,曾冒姓阎,号阎昆仑。早年担任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军校,累迁至刺史。后坐法当死,因刘知远相救,免死流放房州。入朝前驻防兖州,他对刘承祐说:“臣看北军如同蠛蠓【小虫】,当为陛下生擒渠魁,愿陛下勿忧!”

承祐呼彦超为皇叔,慰劳一番,令出朝候旨。彦超退出,碰见聂文进,问北来兵数,文进约略说明,彦超失色道:“似此剧贼,倒也未敢轻视哩!”

俄顷有朝旨颁出,令慕容彦超为前锋,侯益为后应,出拒郭威。彦超即领军出都,至七里店驻营,掘堑自守。

彦超出兵后,苏逢吉语刘承祐道:“昔日杨光远背叛唐主,杜重威出卖晋帝,陛下就不担心慕容彦超万一阵前投敌,岂不误了陛下大事。”

刘承祐道:“爱卿认为应该如何呢?”

苏逢吉道:“陛下可令聂文进、后匡赞为监军,慕容彦超狗胆包天也不敢降敌。”刘承祐一听立即赞同。

承祐欲自出劳军,禀白李太后。太后道:“郭威是我家故旧,非死亡切身,何至如此!但教守住都城,飞诏慰谕。威必有说自解,可从即从,不可从再与理论。那时君臣名分,尚可保全,慎勿轻出临兵!”

承祐心想:老太后啊,你儿子已将郭威的妻小杀了个精光,你还想人家顾念君臣之礼?这想法没错,刘承佑出召聂文进等扈驾,竟出都门。李太后又遣内侍戒文进道:“贼军向迩,大须留意!”

聂文进答道:“有臣随驾,必不失策,就使有一百个郭威,也可悉数擒归!太后何必多心!”

聂文进比慕容彦超还要瞎闹。

刘承祐驾至七里店,慰劳彦超,留营多时。这一下郭威为难了。因为自己一路上打的都是‘清君侧’的旗号。现在君侧的小人没来,君自己来了,怎么办?郭威不好意思动手,而慕容彦超也没有主动动手。

到了傍晚,南北军仍然不动,双方各回各家,各找各娘了。

刘承祐启跸还宫。彦超送承祐出营,复扬声道:“陛下宫中无事,请明日再莅臣营,看臣破贼!臣不必与战,但一加呵叱,贼众自然散归了。”【彦超以为他是张飞!】

刘承祐很是欣慰,留下聂文进、后匡赞监军,自己还宫酣睡。

次日,慕容彦超阵前大喊大叫,可郭营那边既没人来应战,也没人来投降。郭威为占领道德制高点,坚持绝不开第一枪:我来诛宵小,非来敌天子。慎勿先动。

又一日,慕容彦超升帐点兵,左右文武分列中军帐两侧。慕容都督扫视一番,见左右有两个空座,慕容彦超传令帐外:“尚有将官未到,再击点将鼓。”一通点将鼓之后,仍不见将佐到齐,彦超问中军官道:“何人点卯未到?”

中军官答:“乃监军聂文进、后匡赞未到。”

慕容彦超道:“再击点将鼓!”又是一通点将鼓,仍不见聂文进、后匡赞二人到来。慕容彦超顿时二眉倒立,拍案怒道:“聂文进、后赞身为监军,连点三卯不到,犯我军法。传令中军将二将绑缚来见!”

少时过后,聂文进、后匡赞二人果真被押赴中军大帐,慕容彦超问道:“连点三卯,汝二人竟然不到,是何缘由?”

聂文进道:“末将只因昨夜与诸位将军相会,一时高兴贪饮几杯,故而醉酒耽误点卯。”

“哼!”慕容彦超怒道:“会合三军,竟如酒宴儿戏。中军官,延误点卯该当何罪?”

中军官道:“一卯不到,军棍二十;两卯不到,插箭游营;三卯不到,辕门斩首。”

慕容彦超道:“将聂文进,后匡赞推出辕门斩首!”

不知二人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