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三十章 怒打强人

唐宋传奇 第一百三十章 怒打强人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赵匡胤离开蒲州,一路上景色怡人,倒也不感到寂寞。

这天,赵匡胤来到复州,投靠时任复州防御使的王彦超。王彦超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同僚好友,并同任过岳州防御使。赵匡胤想通过这层关系,得到王彦超的重用和提拔。

王彦超出生于大名府临清县。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年仅十二岁的王彦超随后唐魏王李继岌西征前蜀。十一月,前蜀灭亡。次年,李继岌班师回朝。至渭南时,适逢大将李嗣源谋反,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中身亡。李嗣源即位,即后唐明宗。此时李继岌成了无国可投的流亡者,他的亲信皆置主帅于不顾而四散逃命,只有王彦超始终紧跟不离,直至李继岌遇害。

李继岌死后,王彦超至凤翔军重云山拜晖道人为师,出家修行。晖道人觉得王彦超并非凡夫俗子,就对王彦超说:“你是富贵之人,怎么能屈居于此呢?”于是赠送银两衣帛劝王彦超还俗离山。王彦超深感晖道人的真心善意,不久即还俗。

长兴四年(933年),石敬瑭出任河东节度使。他见王彦超为人正直忠贞,于是将其召至帐下,委以心腹之任。后汉建立后,王彦超出任岳州防御使,后转任复州防御使。

然而王彦超却没有收留赵匡胤,只是给了他十贯钱,打发他离开。

赵匡胤只得离开复州继续游历。

经过潘源县,赵匡胤看见街市上有一个赌摊,也许是为舒散一下心情,也许是想赢些钱,拿出身上仅有的钱,加入了赌博。令赵匡胤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大胜,赢了许多钱。

但令赵匡胤想不到的是,潘源人不讲理,一看赵匡胤一个外乡人赢了钱,竟一拥而上,把赵匡胤痛打一顿,抢走了钱!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赵匡胤心里难受啊!

赵匡胤做了皇帝,想起在潘源县受的欺负,曾下令将潘源县人口全部迁移、发配到边荒之地。虽然后来没有落实,但潘源县人一直避讳说这件事,以之为耻。

而对王彦超,赵匡胤也曾“找账”。赵匡胤登极后,征召各地节度使入朝觐见。王彦超到京,赵匡胤问:“卿当初为什么不收留我?”王彦超赶紧回答:“复州一个马蹄窝的点滴之水,哪能容得下神龙?万一我当初收留了陛下,也许就耽误了陛下今日之事啊!”

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接着说道:“那你还是去做节度使吧,就当是对你当初‘好心’的回报。”

离开潘源后,赵匡胤又来到了随州(今湖北随县),随州刺史董宗本也是父亲的老朋友,赵匡胤想再碰碰运气。董宗本倒还算念旧情,不但接纳了他,还让人安排了一份差事。

可很快,赵匡胤又不得不离开随州。

这回,给赵匡胤使绊子的是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董遵诲也喜欢舞枪弄棒,研究行军打仗,本来应该和赵匡胤比较有共同语言。可这位公子哥偏偏心眼有点小,很看不上赵匡胤这个外来户,平时态度不怎么友好,有事没事还总要找点不愉快。

有一次董遵诲问赵匡胤:“我曾见城上紫云如盖,又梦到自己在夜里登一个高台,遇到一条黑蛇,身长百尺,忽然这蛇化做龙,飞上天空,这是什么原因呢?”赵匡胤听了他的话,笑而不答。

又一次,赵匡胤和董遵诲一起讨论军事问题,两人观点上产生了一点分歧。赵匡胤说得兴起,驳了董公子的面子,结果惹得董遵诲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赵匡胤本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觉得关系僵成这样,再待下去也没意思,干脆打好包袱,背上行囊,重新走上浪迹天涯的道路。

赵匡胤走了,对王彦超和董遵诲来说,他们终于打发了一个并不欢迎的人。当然,他们肯定不会料到,若干年以后,他们和赵匡胤会再次相见。只是,那时的赵匡胤已经成为九五至尊,而王彦超还是那个王彦超,董遵诲还是那个董遵诲。

好在赵匡胤是个豁达的人,做了皇帝后,董遵诲已经官拜骁武指挥使。一次赵匡胤召见他,见到赵匡胤,董遵诲惶恐万状,趴在地上请罪。赵匡胤让左右将他扶起来,对他说:“你还记得当年说的黑蛇化龙的事吗?”董遵诲又拜谢在地说道:“臣当时年轻愚笨,没有认出天子,今日如果能饶我一命,将来定当以命相报。”赵匡胤听后大笑。不久,有人告发董遵诲,列出他许多不法罪状。赵匡胤又将他召来,把这些告诉他,董遵诲极为害怕。最后赵匡胤对他说:“你放心,许多罪比你大的我都赦免了,不会嫉恨你过去的事。只要你以后改过自新,朕会破格重用你的。”董宗本原来在辽地,因犯了事带着儿子逃出辽地,妻妾都陷在幽州。赵匡胤命人到边境,贿赂辽地的边民,将董遵诲的生母赎回送给董遵诲。赵匡胤这一系列的做法,使董遵诲感激万分,发誓以死相报。后来他被任命为边境长官,很有政绩,所镇守的地方多年安宁。

所以说有句话叫作“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你得真信。

却说赵匡胤离开随州,一路上策马加鞭驰驱道左。这天赵匡胤肚子实在饿极了。看到菜地中清脆的莴苣,赵匡胤实在忍不住,也管不得什么礼数了,一头扎进菜地,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这时庙里的一位老和尚看他偷吃莴苣,忙问他是何缘故。听完赵匡胤的叙述,老和尚笑了。老和尚询问:“莴苣好吃嘛?”赵匡胤说:“很脆,就是有点苦!”老和尚哈哈大笑。老和尚烧火做饭,把仅有的几升米全部拿出来,让赵匡胤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饭,赵匡胤去洗澡,换上老和尚的僧袍,舒舒服服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向老和尚辞行。老和尚又送给赵匡胤几个菜饼。赵匡胤非常感动,战乱之年一个菜饼就能救下一条性命呢。赵匡胤拍拍胸脯,说:“他日我若得志,必然为大师修建一座大寺庙(宋太祖后来为老僧修建一座大寺,即宋朝皇家寺庙普安寺)。”老和尚告诉赵匡胤,邺都城中枢密使郭威正在招兵。身处乱世,只有从军才有出头之日。

这天赵匡胤经过一座花园,那园内更无别样树木,只有数十株桃树,树上挂着十数个碗口大小的鲜桃,生得红白相匀,滋润可爱。赵匡胤心想:此时已是冬季,怎的这树上还有鲜桃?不知他用什么法儿留养至今。心下正然羡慕,口中流起涎来。不知不觉,顺着马儿进了花园。到那桃树之下,弃镫拴马,不管他有人没人,摘下一颗咬上一口,又香又甜水浆满口。原来这桃名为雪桃,三月开花至冬而食。遇了雪花飘洒分外娇艳,真个观之有余食之可口,种类奇异闻于天下。

当时匡胤把这雪桃缓缓的吃了下肚,觉得心爽神通遍体畅快。遂又摘下一个,还未进口,只见门里走出一个丫鬟,看见有人偷桃也不声张,返身进门报与家主知道。

那家主也是个女中豪杰,三十开外性如烈火,相貌丑陋粗蠢不堪,人送外号母夜叉。当时正在房中闲坐,听说有人偷桃登时发怒,即忙提了两根棒锤跑进园中,只见她:

两鬓蓬松,发梳三绺,双眉帚簇,目射重光。香粉搽匀,黄牙遍满,排开七寸金莲,执定两般兵器。

匡胤正把雪桃送往嘴中。母夜叉大喝一声道:“那里来的贼囚,敢在这里偷桃?与我快些拿下!”后面跟随的丫鬟,一齐发喊,却不敢上前。

匡胤满面赔笑,口称:“大嫂休便出言,俺乃远方过客,因见园中鲜桃结得可爱,不顾无人粗心造次,一时闯进园来吃了两个,该多少钱给你就是。”母夜叉粗眉直竖怪眼圆睁,喝道:“贼囚!你说这些混话,还在梦里哩。你以为这是民间果园?这是进贡皇上的雪桃,土产方物谁敢妄动?若有人左手摘桃,便剁左手;右手摘桃,便剁右手;若吃一个,就要敲牙击齿;吃两个,要你狗命。”一边说一边赶上前去,照顶门便是一锤,匡胤侧身躲过。那母夜叉又是一锤,匡胤又复躲过。叫声:“大嫂,古语道:‘不知不罪。’又道:‘既往不咎。’俺虽一时不是,已经自认其过,你便这等认真,却要怎的?”母夜叉大恼道:“你私偷禁物,已得大罪,还敢多言!”抡动铁锤没头乱打。匡胤亦是大怒,乘着一锤打来,将身一闪,趁势把脚一扫,早将母夜叉翻倒在地。匡胤一脚踏住,伸手攀了一根桃条,连头带脸乱抽乱打,只打得母夜叉喊叫如雷。匡胤喝道:“泼婆娘,还敢欺客么?”母夜叉道:“你这红脸贼囚!偷了桃子反是行凶,今日就打死老娘,断然不输口气。”匡胤更加大怒,提起桃条又是一顿狠打。母夜叉熬当不起,只得哀告道:“红脸好汉饶了我罢,任你摘桃去吃。”匡胤呵呵大笑道:“你这泼妇,既是告饶俺便放你。以后欺生一定打死。”母夜叉披头散发爬将起来,两个丫鬟搀了便走,回到屋里号啕大哭。

匡胤又吃了几个雪桃,上马出门望前行走。约过二里之程,又见路旁有一座界牌,上面写着“千家店”三个大字。即时下马进店,把马与包袱交与店小二,须臾饭毕。适值店主进来叙谈,匡胤遂问店主尊姓。店主道:“小老姓王,单生一子。这店业是祖遗的,靠着神天,倒也兴旺。”正说之间,小二慌忙进来叫道:“当家的,明日乃是十月十五日,大王到来务要抹谷。”那店主听罢,只急得搓手踯躅咿呀嗟叹。匡胤不知就里,问道:“老店东,方才小二说的这话,在下实不明白,如何叫做抹谷?你急什么?”店主道:“客官有所不知,离这里二十余里有一座山,名叫太行山。山上有位大王,叫做抹谷大王。”匡胤道:“这个名儿,他倒称得希罕。”

店主道:“说起来真是希罕,此人生来好吃狗肉,整治得五味调和薰香可口。他定下这个号令:每逢初一、十五两期,煮就了狗肉,叫那喽罗抬到村庄镇店,挨门逐户都叫出来,就在那嘴上揩抹闻香,可怜没有到嘴下喉,就要献纳谷米。上户的抹一抹,要纳谷三十石;中户的抹一抹,要纳谷二十石;下户的抹一抹,要纳谷十石。送到山寨,养赡这些人马,所以叫做抹谷大王。匡胤听罢大笑道:“原来有这许多缘故,老店主且免踌躇,他若明日抹到这里,在下出去替你顶名揩抹,也使我见见那位大王。”店主道:“客官要去,必须小心在意。但你我亦须认个亲戚,才好顶名。”匡胤思想道:“也罢,只说我是你的舅舅便了。”店主道:“不妙,不妙,小老偌大年纪,怎么有你这个后生舅舅?还是你做我的外甥如何?”店小二道:“当家的,这位客官既肯替你顶名,哪里在乎老幼?明日见了大王,只说这位舅舅是您外婆老来生的,却不是好?”三人一齐大笑。

当下三人说笑了一回,不觉已是黄昏时候,那店主与小二各各告辞出去。匡胤铺开行李安宿一宵。

次日起来,早饭已毕,只听得外面哄哄涌涌,惊天动地,连声高叫道:“大王到了,店主出来抹谷。”那店小二飞跑进来,陪了匡胤走出门来。只见那大王骑在马上,众喽罗两旁簇拥,马前喽罗捧着朱红食盒,都是狐假虎威,唬叱小民。匡胤举目看那大王,果然是条大汉:

头戴素缎扎巾,身着紫罗箭服,腰系鸾带,足蹈乌靴。浓眉目朗如星,高鼻面圆似月,长髯飘拂,身体高强。错疑天将降凡尘,却是山王离哨寨。

众喽罗高声叫道:“王店官,大王到了,快些出来抹谷。”匡胤道:“我外甥得了瘫痪,不能起来,所以叫我在此顶替抹谷。”那大王道:“老王是你外甥?你今年多大?“匡胤道:“你别管我多大!你们若要抹谷,快拿上来我抹。”那大王即命喽罗提出那狗肉腿子,拿到匡胤跟前叫道:“老王的舅舅,这是法制的五香狗肉。抹一抹,消灾降福;抹两抹,祛病延年。你可快些儿抹。”

匡胤接过狗腿就是一口。那喽罗一齐乱嚷道:“阿哟!叫你抹一下,谁叫你当真吃起来了?这里规矩:抹一抹,纳谷三十石;吃一口,就要六十石了。”匡胤道:“你们这般小人,忒也量浅,常言道:‘卖饭人不怕大肚汉。’你既有心抹谷,只拣好的拿来,我老爷吃得快活,莫说六十石,就要六千石,只管跟我前去取便了,何必这般着急?”那大王见匡胤身材雄壮相貌不凡,谅是难缠,想道:“破着两腿狗肉着他吃了,只与老王算帐便是。”随叫喽罗道:“此人既说大话,只管拿与他吃,我自与老王算帐。”喽罗答应一声。遂把前腿、后腿并蜜罐儿,一齐递与匡胤道:“老王的舅舅,你说要吃得快活,大王特地叫我拿来与你吃了,好去量谷。”匡胤见了大喜,拿起前腿撕做几块,把来吃了,喽罗又把后腿拿将起来递与匡胤。不想匡胤正要寻他短处,故意把手一松,那后腿掉在袍服之上,匡胤皱眉大骂道:“你这狗男女!为何污了我衣服?”一掌过去,把那喽罗打倒在地。

大王见了大怒,喝声:“红脸贼!你敢打我手下?”随即揎拳捋袖跳下马来,照匡胤脸上就是一拳。匡胤把头一低,用左手架过,也就还了一拳,大王也便躲过。

当下大王拉开架势,丁字脚儿立着,叫声:“红脸贼!你有本事敢与我比试一回,看是谁输谁赢?”匡胤听了,走过那对面站住,先把两腿弯了一弯,踢一个双龙飞脚,离地就有八尺多高。然后拉开架式,踊跃腾挪,更觉武艺高强。叫声:“狗贼!凭你有甚本事,只管使来,我老爷誓必把你踏成泥土,决不甘休!”那大王大怒,先把左拳一伸搭着了右手,斜行拗步抢将进来,左脚一跺,右脚望着匡胤面门便踢。匡胤侧身闪过,顺势一晃,大王脚面上着了一掌。那大王见输了一掌,就把架式改过,收回飞脚,换了长腿,先使个泰山压顶。匡胤又复闪过。大王又使个饿虎扑食,夜叉探海。这两个架势,都被匡胤躲过。那大王即便一拳一拳的乱打,一脚一脚的乱踢。匡胤乘他胡乱之际,伸手把他左脚接住,往后一推,那大王仰面朝天跌在地下。匡胤就像桃园里打母夜叉一般,赶上前去用脚踏住胸膛,举起拳头望着鼻梁上就是一拳。又把那大王周身痛打,恣意奉承,但见他一起一落,就如捣蒜一般,只打得大王哎声不止。那些喽罗惧怕匡胤力大高强,谁敢上前解救?这千家店上的居民百姓,恐怕打出祸来,慌忙挺身而出,一齐上前把匡胤抱住,说道:“汉子住手。这是我们地方上的寨尊,你行粗鲁不打紧,只怕要移祸于我等,你还是忍耐三分,才是保命全生的正理。”匡胤听了这话,只得把手住了,喝一声:“狗贼!本待把你打死,且看众人之面,放你去罢。”那大王得了性命爬起身来,不顾鼻青眼肿,也不去别处抹谷,跨上了马带了喽罗,飞跑回山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