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柴荣卖伞

唐宋传奇 第一百二十二章 柴荣卖伞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后梁贞明六年九月二十四日,邢州隆尧县的破落地主柴守礼家,随着一阵婴儿的哇哇啼哭声,柴守礼的妻子给丈夫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柴守礼高兴得合不拢嘴,为儿子取名柴荣。

柴荣的祖上可是有名的人物,唐太宗的妹夫柴绍是他的远祖。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到他父亲这一代时,家道渐渐衰落下来。

古人结婚早,柴荣的结发妻子姓刘,也是将门之女,幼时就许配给柴荣,她一连为柴荣生了三个儿子。后汉末年,隐帝刘承佑因猜忌郭威,将他在京的亲属全部诛杀,柴荣的元配刘氏以及三子也被杀。后周建国之后,郭威追封刘氏为彭城郡夫人。柴荣继位后,又追册其为贞惠皇后。这是后话。

因为孩子多家庭条件又不好,柴荣不得不外出卖伞为生,昔人有古风一篇,单道为商的苦处:

人生最苦为行商,

抛妻弃子离家乡。

餐风宿水多劳役,

披星戴月时奔忙。

水路风波殊未稳,

陆程鸡犬惊安寝。

平生豪气顿消磨,

歌不发声酒不饮。

少资利薄多资累,

匹夫怀璧将为罪。

偶然小恙卧床帏,

乡关万里书谁寄?

一年三载不回程,

梦魂颠倒妻孥惊。

灯花忽报行人至,

阖门相庆如更生。

男儿远游虽得意,

不如骨肉长相聚。

请看江上信天翁,

拙守何曾阙生计?

这天,柴荣推着一车雨伞去关西贩卖,到得一处名叫销金桥的地方,因为行路太累,上桥前他便停下休息,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只听得身边有人叫道:“卖伞的伙计,快醒醒!把税银交出来,你再慢慢地睡罢。”柴荣明明听见,故意不去应他。众人哪里耐得,七手八脚的来推柴荣。柴荣把脚伸了一伸,口中呐呐的骂道:“大胆狗头!怎敢如此无礼,前来惊动老爷?”众人听了,尽皆大怒道:“卖伞的贼徒!装什么憨?快快打开银包,称出税银,好放你过桥去。”柴荣立起身来说道:“你们这班死囚!我老爷好好的在这里打盹,要什么税银?”众人道:“你难道不知道么?我们要的是过桥税银,你休假做不知。”柴荣道:“你们在此抽税,我且问你:系是奉着哪一个衙门的明文?哪一位官长的钧旨?”众人道:“你新来户儿不知路头。我这里叫做销金桥,董大爷独霸此方,专抽往来商税,凭你值十两的货物,要抽一两税银;百两的本钱,须交十两土税,分毫也不可缺少。你这一车子伞,收你二两税银。你若足足的称出来,万事全休;若说半个不字,叫你立走无常,阴司里去打盹。”柴荣一听心中火发,大喝道:“好死囚!什么叫做立走无常,阴司打盹?”说罢抡开拳头上前就打。众人见柴荣动手,发一声喊,各各奔上前来,齐举拳头乱打。柴荣哪里放在心上,只把两个拳头望四面打来。不消数刻,早已打倒了十余个。众人见他拳势沉重,一个个挣扎起来,哄的一声,往四下里逃生去了。

众人如飞的跑去董达家中报信。刚到半路,只见那董达策马扬鞭而来。众人迎将上去哭诉道:“大爷,不好了!那贩伞的大汉,违拗了我们桥梁上的规例,又把我们众人打坏了大半。我等逃得快,脱了性命,特来报知大爷。乞大爷作速前去拿住这个凶徒,一来与我们报仇,二来不使后边的人看样。”

董达闻言大怒道:“有这等事么?谅那汉子有多大的本领,擅敢破坏我的规例?”急忙快马加鞭如飞赶来。那董达举眼看时,正见柴荣推着伞车在前面走。于是一马当先赶到背后喝道:“死囚!你漏税行凶伤我爪牙,待往那里走?”说着提起马鞭照头便打。柴荣大怒,放下伞车迎上前去,揪住他鞭子只一拉,董达跌下马来。他立即使个鲫鱼跳水势,一下子立将起来;又使一个饿虎扑食势,要拿柴荣。那柴荣闪过一步,让他奔到跟前,乘势用脚一撩,就把董达撂翻在地。即便提起拳头,望着董达乱打。那董达跟随的众人一齐发喊,各拾了砖头、石块,望柴荣身上打来。柴荣哈哈大笑道:“来得好,来得好,叫你这班毛贼都是死数!”遂舍了董达,退后几步,向腰间解下宝带,迎风一捋,变成了一条神煞棍棒,分开门户望前乱打,不一时,早把几个人打翻在地。众人招架不住,又发声喊,扶了董达上马,一齐往正南方逃走。柴荣随后追赶。

不说柴荣追赶董达。却说有一位好汉姓韩名通,外号“韩瞠眼”,祖贯并州太原人氏,年方一十八岁,生得形容丑陋,力大无穷。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这一日却从销金桥过。见桥上停着一辆伞车,抽税的人一个不见。韩通上得桥来,口中呐呐的骂道:“这些狗日的,怎么一个也不见?我且休要管他,且把这些雨伞拿去,换些酒呷也是好的。”遂推了伞车下桥而走。来至一座酒店,韩通进内叫道:“掌柜的,我有一车雨伞在此,与你换几壶酒来呷呷。”店家把眼一看,一车雨伞,少说也有一两百把,加上小车、行李,凭他怎么吃都够,遂把酒食送与韩通。韩通也不推辞,将酒食畅吃了一回,抖撒肚子,将身立起说道:“掌柜的,余下的你且记着,我改日再来吃。”店家道:“今日吃了一半,你再来一回就是了。”其实韩通没看到柴荣行李中的银两,那些银子够他吃几个月!

却说柴荣追赶董达不着,回至销金桥。举眼四望,不见伞车的踪迹。柴荣心里疼的要命,却又无可奈何。

忽然一声霹雳,大雨倾盆,把柴荣淋得落汤鸡似的。柴荣冒雨前行,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旅店。柴荣银两都放在车上,袋里一文钱也没有。店主人看外面大雨倾盆,先让他住下再说。柴荣又累又气倒下就睡,就如死人般一动不动。

那店主人恐怕客房中漏湿,进来逐房照看。来到柴荣房内,只见炕头上点点滴滴的雨漏下来,叫声:“客人醒来,你的铺盖儿漏湿了。”连叫数声,不见答应。走至跟前,用手推了两推,绝无动静。揭开被来一看,只唬得三魂失去,七魄无存,只见那柴荣仰面朝天寂然不动,真似三分气断,一旦无常。那店主慌了,只叫声:“苦也,客人你坑杀我也!你到我店里住,房钱没交一个,如今一命呜呼,叫我到哪里去买棺材?”

店主正在自言自语,无法支持,只见柴荣慢慢翻转身来。店主见他未死,方才放下心来,叫道:“老祖宗,休要唬死了我。你要什么汤水吃,待我整治取来。”柴荣道:“承店主美意,别的不想吃,只把米汤儿赐半碗。”店主出去,即忙端整一碗,与柴荣饮了,服侍安睡。此时天雨已住,店主出去料理店务。到了次日清晨,店主记着柴荣病体,走进里边问长问短。那柴荣渐渐想起饮食来吃。店主经心用意,递饭送粥,随时伏侍。

经过了五六日,病体好了一半,慢慢硬挣起来。强坐无聊,以口问心,暗想往事,道:病了几日,才得轻安。欠下房钱,毫无抵还。如今病虽好了,只是腰下无钱,三餐茶饭从何而来?再住几日,店家打发出门,叫我何处栖身?

左思右想,忽然忆起道:我有一个嫡亲姑母,现在邺都。听说姑丈做了邺都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甚是威武,何不投奔那里安身立命?但是欠下房钱,店主怎肯放我起身?就使肯放之时,无奈盘费也无,如何去得?

正在两难之际,只见店主走将进来,叫一声:“客人,你今日的容颜,比昨日好了许多,身子也渐渐好了起来,应该出外经营,方好度日。”柴荣听了,长叹一声道:“老店主,小弟正在为此烦恼,所有资本连同雨伞不知被哪个杀贼推走,我现在身无分文,因此气成此病。今幸灾退,又蒙老店主大行阴德,念我孤客调养余生。欲待经营,又无资本。惟有一处可以去得,乃是一个姑父现在邺都,意欲投奔于他。又无盘费,更兼欠下老店主许多房钱,一时难以起身。因而在此思想。”那店主听了此言,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总道他身边有钱,这几日才殷勤侍候,谁知他分文也无。若是赶他出门,这几天的房钱、饭钱却又打了水漂。店主心里叫苦,不知道是留好还是赶他出门好。

柴荣又住两日,店主也不叫他吃饭,反而叫小二看着他,提防他逃走。柴荣心里暗暗苦笑:即使逃得了旅店,出去之后又怎么生活呢?

又过一日,柴荣受了小二无数冷言冷语,忽然想道:“我有一把祖传金刀,太宗皇帝赏给妹夫柴绍,价值连城。自己平日防身用的,今日穷甚,可拿到典铺里,押当些银子,还他饭钱,也得到邺都投亲,待异日把钱来赎回未迟。”主意定了,就与小二说了,小二欢喜。就与柴荣一起走到销金桥当铺里来,将刀放在柜上。当铺的见了道:“兵器不当,只好作废铜称!”柴荣见管当的装腔,没奈何,说道:“就作废铜称吧!”当铺人拿大杆来称,一把刀,重二十八斤,又要除些折耗,八分一斤,算该二两银子,多要一分也不当。柴荣暗想道:“二两银子,如何能济得事?”依旧拿回店来。

店主见了道:“你说要当过兵器还我房钱,怎么又拿了回来?”柴荣道:“我是祖传金刀,二两银子太少。”店主心中巴不得送出瘟神,眼前讨个干净,就是舍了这几日的房钱,也比死在小店里强,还免得买口棺木与他殡殓。于是道:“当铺给你二两,我也给你二两吧!邺都既有令亲,急须前去投奔才是。就是欠下的店帐房钱,也是小事,待你日后得了好处,再来还我不迟。说完留下宝刀,叫小二取了二两银子给他。

柴荣无奈,只好打点起身。那店主款款的在旁催促。邺都本有一千余里,只说六百里路途,巴不得他早早出行才得了帐。柴荣叫声:“老店主,小弟在此多蒙厚情。此去略有好日,一定过来赎刀,与我好生保管。”说罢别了店家,望邺都大路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