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582 > 第二百八十八章歌舞升平

大明1582 第二百八十八章歌舞升平

作者:明扬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3:31:15 来源:笔趣阁

?1李轩战死的消息,很快传到平壤城,起初李昖甚至都不知道这人还是王族子弟。

还得是他儿子提醒,这才想起,好像王族之中是有这么一号人物。

李轩也成了第一个死在战场上的王族子弟。

当然,也有一些人王族死在家里,死在床上,死在逃跑的路上。这些事情不太光彩,李昖自然不会拿出来说。

如今,总算是有一个稍微正面些的王族子弟,李昖恨不得拿起大喇叭对着朝鲜循环广播。

看吧,我王室子弟一样为国捐躯,你们手底下的更不能放弃,你们要英勇抵抗,只有这样我的统治才会长久。

为了彰显李轩的功劳以及表达对他的重视,消息抵达的当天,李昖就追封李轩海城君,并且表示按照封君之礼来操办李轩的葬礼。

可惜,李轩无后,不然说不得这封君还能再传下去。

平壤城。

平壤城门口,一队身穿铠甲,全副武装的朝鲜军士正整齐列队,队列前的李昖,柳成龙等人翘首企足,目光随着远处行驶而来的车队而缓缓移动。

待车队停稳后,几人十分急切,赶忙迎了上去。

车帘缓缓掀开,一个身披铠甲,头戴钢盔,约莫四十七八岁的男子走了出来,头盔下的鬓角已经花白,额头的皱纹犹如小山一般凸起,虽然个子很高,但是背部佝偻,犹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一般。

男子的怀中还死死地抱住一个木箱,好似什么宝贝一般。

“李将军,海城君的尸首呢?”早就在此地等候的李昖等人赶忙冲上去发问。

李舜臣面无表情,将箱子递给他们,淡淡的道了一句:“他的尸体我已经埋在了能够望见汉城的地方,这是他身前穿过的铠甲。

这就当做衣冠冢吧。”

说完,又将目光移向李昖的身后。

这是一名极为年轻的青年,只见他五官分明,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丝丝凌冽,一身气质不怒自威,就好似天生的主角一般,此人正是朝鲜的王世子李珲。

李轩与他算得上交心的朋友。

李珲注意到李舜臣的目光,赶忙朝他点点头。

不待李珲说话,李舜臣率先开口:“世子殿下,这是李轩贴身之物,他说,以后就不能陪您光复朝鲜了。”

说完,朝腰间掏出一把几公分的小刀,刀鞘通体金黄,上面的雕刻之物栩栩如生,在宝刀的刀把上,还渗着丝丝血迹。

李珲颤抖着接过,端详一阵便收入怀中。

一旁的李昖见李舜臣对自己的态度,还不如自己儿子,有了一种被冷落的感觉,心中顿时火起,正欲发作。

柳成龙赶忙抓住李昖的手臂,冲着他摇摇头,他这才暂时按耐住内心的怒火。

紧接着他上前一步笑着说道:“李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

本王在王宫中备下美酒佳肴,正好为李将军接风洗尘。”

“多谢大王,属下还有要事在身,这接风就免了吧。”李舜臣转过头看向李昖,收敛笑容,摆手回道,“走,咱们去见李提督。”

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直接冷到了极点。

李昖袖子里的指甲嵌入肉中,一双眼睛死死地瞪着李舜臣,一幅随时都准备爆发的模样。

这李舜臣的情商也是真低,亏得他早早投身军旅,不然在汉城搞政治,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你就是瞧不上李昖,也不该当众驳斥他的面子吧。

李昖好歹是朝鲜名义上的王,而且历史上李昖在位了41年,算得上朝鲜在位比较久的王了,李舜臣直接将他得罪,甚至还捎带上了李珲。

李珲很快注意到气氛不对,赶忙出来调解:“父王,李将军公务在身,他说的是先去面见李提督,然后再去参加接风宴。

是吧,李将军。”

说完,李珲朝着李舜臣使了个眼色。

“啊?嗯。”李舜臣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点头应下。

李昖听得此话,面色这才缓和一些,松开握紧的拳头,笑道:“那李将军先去忙吧,本王先去宫中准备。”

说完,李昖先行离开,柳成龙紧随其后,他走过李舜臣身边时,还停住脚步,长叹一声。

“李将军,你刚才也太无礼了,刚才我父王盛情想邀,你怎么能够当众驳斥他的面子。”李昖刚走出没多远,李珲就对着李舜臣呵斥道。

虽然斥责,但是更多的还是对于李舜臣这位宗室将领的关心。

李昖一向多疑,若是让他认为自己儿子与宗室大将交往过密。等到战争结束后,等待二人的只是三尺白绫,一杯毒酒罢了。

李舜臣这时候也回过味来,惊出一声冷汗。“多谢世子提醒,在下险些自误。”

说完,他对着李珲一拱手,径直往李如松大帐中走去。

李如松对于明军折了一阵后,也是深感痛心,此刻正在帐内闭目养神。

正巧听得李舜臣来见,他赶忙出帐迎接。“李将军,令侄忠勇无双,让李某十分佩服,你节哀顺变吧。”

李舜臣听得李如松的安慰之语,对他道了一声谢,紧接着便说起了正事:“李提督,如今我们和倭寇已经对峙了快两月,不知何时发起总攻。”

李如松严肃的表情顿时和蔼了几分,温声说道:“李将军莫急,这倭寇比我们还要急些。

如今,我天军已经直插九州岛,半个九州已在我大明之手。”

李舜臣闻言,露出惊诧的面容,试探性地询问:“果真?”

李如松笑着点点头,紧接着又继续说道:“你去告诉邓将军,让他务必时刻观察倭寇动向,切莫放走了倭寇。”

话音刚落,李舜臣便对着李如松一拱手,离开了大营。

当天傍晚时分,几人一齐参加接风宴席。

宴席上平壤城中的达官贵族们,谈笑风生,还有身姿妙曼的女子上前助舞,一副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模样。

殊不知,如今山河破碎,他们的同胞还在饱受倭寇的蹂躏。

在宴会期间,还不断有贵族来与他喝酒,李舜臣强忍着恶心,与这些贵族们虚与委蛇。

直到深夜时分,李舜臣出了宫殿,回到自己的住所这才卸下伪装。

“呕,呕!!”他扶着旗杆,一口气将今天吃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

一旁的亲兵见了,赶忙围上来:“将军。”

“没事,没事。”李舜臣转头看向几人,挤出一丝笑容,摆手道,“去给我打盆清水,然后再让伙房给我下碗面条。”

说完,李舜臣迈着轻快的步伐,往自己的住所奔去。

不多时,清水与香喷喷的面条便端了上来,他先是用清水洗了把脸,随后拿起筷子将热乎乎的面条顺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李舜臣擦擦嘴,穿着铠甲,倒头便睡。

翌日清晨时分,李舜臣早早起床,匆匆洗漱一番,叫上亲兵,直接快马加鞭返回黄海道。

汉城前线。

邓子龙原本正为失利而懊悔,但李舜臣带回的消息,让他将失利的坏心情瞬间抛之脑后。

“好好好...长宁军战无不胜,再加上配备了最新式的装备,这下可有倭寇受了。”邓子龙一脸笑意,冲着帐下副将笑道,“传令下去,从明日开始,每天派人去汉城下喊话,就说九州岛已经沦陷,让倭寇放弃抵抗。”

帐下副将忙不迭拍起了他的马屁,邓子龙连连摆手。

甚至,他还想让张云从九州岛弄些倭寇过来喊话,这样效果说不准更好。

一念到此,邓子龙立马给李如松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的带给他。

李如松想也没想,便同意了邓子的提议。

很快,便有一艘小船突破日军的封锁,急匆匆地往九州岛奔去。

与此同时,由于明军的派遣懂日语的人喊话,很快就在汉城中的倭寇中传开了,顿时汉城内的倭寇那是人心惶惶。

汉城,议事大厅。

小西行长坐于首位,其余五人分立两侧。

此刻,五人中最急的当属岛津义弘,他的封地可就在九州呢。

于是岛津率先发问:“小西君,田中君,明军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他现在想明白为啥丰臣秀吉会同意和谈了,原来是老家都快被人掏了。

小西行长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温言说道:“岛津君,这都是明军的阴谋,他想要让咱们自乱阵脚,九州岛这么大,不会有事的。

况且,关白不是还在国内吗,你就放心吧。”

说完,他将目光移向田中一郎,田中知道小西行长的意思,赶忙起身解释:“小西君说得没错,我刚从国内来,我向诸君保证,九州岛没有沦陷。”

田中一郎此话一出,岛津义弘心情稍安,坐了下去,

田中倒是也没有心理压力,这九州岛他来的时候确实没沦陷啊,南方还在岛津家手中,他自然也不算骗人。

小西行长一拳砸在桌上:“狡猾的明军,想让咱们自乱阵脚。你们现在就下去,约束好自己部下,不要让消息在蔓延了。”

“嗨咿!”岛津等人起身点头应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