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582 > 第一百九十二章开恩科

大明1582 第一百九十二章开恩科

作者:明扬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3:31:15 来源:笔趣阁

翌日清晨,吴福早早醒来,将屋内东西整理好后匆匆离开张府。

此时空气中透着一丝清冷,吴福脸上挂着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家中赶去。

“倒也是个实诚人。”张云早起得知吴福已经离去,不由得感叹道。

随即也不再纠结,穿好自己的官服便准备去上朝。

现在他好歹也是三品武官,自然是需要上朝的,不过一个月只需要参加两次罢了。

徐曦帮忙整理了一下官服,张云便踏上马车朝着宫内走去。

天刚刚蒙蒙亮,宫门前挤满了前来早朝的官员。

不过,谁先进谁后进,却是有所讲究。

起初上朝时,群臣争先恐后,拥挤不堪。

后来便制定了入朝顺序:“将军先入,次近侍官员,次公侯驸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顺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

“长宁伯早。”有不少与张云熟识的官员与他打起了招呼。

张云一一笑着回应,随即往徐宁的方向走去,直接站在他身后。

“小子见过伯父。”

徐宁偏过头朝张云笑着点点头。

随即开始闭目养神,等候宫门的开启。

张四维及其党羽,看向张云的眼神中透出一丝阴冷,恨不得吃了张云。

“轰!”

伴随一声巨响,宫门缓缓打开,两边迅速站满拿着长矛的禁卫军。

原本散乱的官员纷纷排好队伍,有序地朝着宫内靠去。

张云跟在徐宁身后,约莫走了20分钟,总算赶到了金銮殿。

入殿之后,找了个位置站定,静静地等候今日早朝的开启。

约莫过了30分钟,大殿之内的群臣总算到齐,万历这才带着冯保姗姗来迟。

“诸位爱卿有事就奏,无事退朝。”万历坐定之后,开始了常规操作。

张四维直接一步踏出:“皇上,臣弹劾长宁伯张云,私自与倭寇通商,请陛下明断。”

“对,必须严惩。”

“长宁伯,胆子太大了,简直是目无王法。”

“......”

张四维一党的人纷纷附和。

张云轻笑一声,缓缓开口道:“陛下,先皇早已开海,况且臣只是销售些茶叶罢了,张阁老怕是夸大其词。”

“难道张阁老是说,先皇错了吗?”

张四维一听张云给他扣大帽子,冷声说道:“哼,隆庆元年虽然开海,不过却是禁止和倭寇通商,长宁伯不会不知道吧。”

“张阁老,先皇的本意是不想武器等军需品,流入倭寇手中,我去贩卖些茶叶,无伤大雅罢了。”

“你强词夺理。”

万历见二人争执不下,开口道:“二位莫要争吵,张云出海是得了朕的许可。”

“不过,朕可没有说让你去日本。”

“这样吧,长宁伯罚俸半年。”

“长宁伯,你服不服?”说到最后,万历笑着望向张云。

张云低头装出诚恳的模样,沉声说道:“臣领罪。”

“皇上!”张四维看万历偏袒张云,焦急地喊道。

罚俸半年对于张云来说,不痛不痛。

半年的俸禄才多少?正经人谁靠俸禄吃饭啊。

万历听得张四维还不服气,面色一沉。

接着冷声说道:“嗯?怎么?你还有异义?”

“臣,臣不敢。”

万历见张四维服软,脸上洋溢着笑容。

接着万历开口道:“先皇的开海政策该变一变了,今后只要不是军需品,民间可以允许自由贸易。”

“现在大明就开设一个港口,先从青岛开始。”

“这件事情就交给长宁伯去办吧。”

张四维开口反驳,结果其余几位内阁成员却是支持,因此只得同意。

“还有,山东巡抚的位置空了许久,山东布政使张楚城在山东干了有些年头,就让他升任巡抚吧。”

“皇上,这件事情是不是要再考虑考虑?”张四维立马跳了出来。

“朕考察了张楚城很久,发现他确实是个良才。”

张四维还欲发话。

万历一拍桌子怒道:“要不朕这个皇帝也给你当算了?”

“臣惶恐,臣不敢。”张四维吓得赶忙跪地。

“起来吧。”

随后,万历扫视了一番群臣,笑着开口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要奏报的吗?”

张云一步向前,拱手道:“皇上如今幸得皇子,正是应该普天同庆。”

“臣奏请皇上,请开恩科!”

万历冲着张云一笑,缓缓开口道:“准了!”

这次张四维一党的人倒是没有阻拦,反而开始争抢起了主考官的位置。

毕竟,谁当主考官便能够收获不少的新鲜血液。

万历为了平衡,三个主考官分别是耿定向,沈鲤,沈一贯。

耿定向是张居正的老乡,同时也是正三品的副都御史,沈鲤不必多说吏部侍郎,正三品。

沈一贯礼部侍郎,正三品。

尺寸大小刚好合适。

而且这三方分属三个阵营,耿定向是张居正的党羽,沈鲤居中谁也不靠,沈一贯则是倒向了张四维。

“你们礼部早些拿出个章程出来,争取明年开春就能殿试。”万历吩咐道。

随即便朝着金銮殿外走去,径直奔向郑贵妃寝宫。

群臣低着头恭送万历,见他走远这才抬起头,开始议论起此次科举考试。

张云轻笑一声一步踏出,朝着家中走去。

“徐光启,你可别让我失望啊。”回去的路上,张云低声喃喃道。

他请求万历开恩科,完全就是为了徐光启,不想让他在华亭蹉跎。

礼部的动作很快,立马制定好了章程,消息很快靠着驿站传到大明各处。

松江府,华亭县,郊外。

“子先兄,子先兄。”

此时,徐光启刚挑完水正准备温一遍书,就听得有人叫他。

徐光启一看来人,笑道:“子美兄,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他的同窗好友,杜陵,字子美。

杜陵气喘吁吁地说道:“皇上幸得龙子,今秋重开恩科,你的机会来了。”

“真的?!”徐光启一把抓住杜陵的手臂,激动地喊道。

上次乡试他母亲病重,他不得不留下照顾,因此耽搁了。

“真的!你的机会来了。”

“这次你肯定能够高中。”杜陵笑着说道。

“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杜陵听后,打趣道:“怎么?不请我进去喝杯水吗?”

“哦哦,你看我都糊涂了。”

“寒舍简陋,你可莫要见笑。”

随即二人朝着屋内走去。

杜陵拿起碗直喝了三碗,这才解渴。

“痛快!”杜陵满意地笑道。

随即就要告辞。

“光启,谁在外面啊?”

“伯母,我是子先的同窗,我叫杜陵。”

杜陵听得徐母问起,赶忙回道。

接着便把自己的来意说出。

听罢,徐母激动地握着徐光启的手:“你这次可得好好给我应考,莫要辜负了恩人与你爹的期望。”

“伯母放心吧,以子先兄的学识,乡试还不是手到擒来?”

“你要是再这么说,我可要生气了。”徐光启佯装怒道。

“母亲,你先好好休息,我与子美兄还有些事要谈。”

“去吧,去吧,你们年轻人好好谈一谈。”

二人随即来到院中。

“子先兄要是高中状元,可莫要忘了我这个老朋友。”

“去你的,你要是再开我玩笑,我真生气了。”

二人打闹一番,接着徐光启正色道:“你呢?要是这次不中,可有什么打算?”

杜陵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咱们应天府的读书人太多了,我能考中秀才已经侥幸。”

“哪里还敢奢望其他。”

“你也莫要灰心,你现在也就二十五岁,这个年纪连秀才都还不是的人,大有人在。”

“罢了,罢了,我也是看开了,要是这次不中,我就老实地当个富家翁算了。”杜陵自嘲道。

“你又何必自甘堕落,那商人自古以来可都是轻贱啊。”

杜陵摇摇头,笑道:“你也莫要劝我了,陛下颁布旨意,允许海上自由贸易。”

“这里边可是大有可为,我准备北上前往青岛,干一番大事业。”

徐光启见杜陵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劝,只得拱手恭贺道:“那我就恭贺子美兄大展拳脚。”

“我也祝贺你金榜题名。”

随后,二人又交谈一番,杜陵便告辞。

他还得回家再温一遍书,虽然希望渺茫,但是谁还不是抱着个侥幸活着呢?

徐光启注视着他离开的背影,直到背影消失,这才回到屋内拿起书籍开始温习起来。

其实书籍的内容他早就烂熟于心,如今不过是给自己找些心里安慰罢了。

这次科举他志在必得,不容有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