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四百五十九章 强大的支撑

民工联合部。

开始清查所有的工厂,包括中华重工。

几名工作人员,随机从各工厂抽查工人,召开座谈会。

在专门的会议室中,工人们好奇的眼神,略微拘束的动作,可以看见紧张。

工作人员与很多工人交谈过,熟络的请众人坐下,面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大家都是工友,有什么话都可以说,这次请诸位来,也是为了帮助诸位。”

“我知道。”有胆子大的工人笑道。

“知道就更好了。”

工作人员发出了一张张的表格。

“可以匿名,也可以不匿名,根据表上的内容回答即可。”

“但是我得提醒各位工友,这是为了你们自己的权益,到底要不要认真维护自己的权益,就看你们填的表格是否真实。”

其中工作人员严肃的说道:“工民联合部保证,绝对会维护每名工友的权益,但是呢,如果工友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放弃了自己的权利,那么工民联合部也是爱莫能助的。”

随着工作人员的话语,工人们的神情变了。

表上的问题并不复杂。

“工钱有没有按时发放。”

“有没有管事以权压人,违背规章制度,隐性报复工人。”

“工厂的效益是否良好,能否长期的维持下去,让工人们有长期稳定的工作。”

“掌柜和管事们有没有认真负责,保持住工厂的盈利方式。”

“对于新技术的研发,工厂有没有合格。”

“工人们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与工厂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既维护自己的权益,又保障工厂的良好运转。”

“工人是否认为工厂是自己的家。”

最后一题。

“如果中华重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的运作中,结果运作失败了,工人们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随着报表的问题越来越深入,许多的工人开始了思考。

后世。

同样的道理。

只有老百姓才最希望工厂越办越好,而不是像利益阶层,更喜欢从公中获取自己的私人利益。

所以在工厂倒闭的时候。

只有工人们主动的保卫工厂,而管事们早已赚足了利益。

两者并没有区别。

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不过两者的立场决定了,两者的利益不相同。

在工人们填写报表的时候,就是工人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

每个人都在认真填写。

甚至有工人把整张报表都写满了,向工作人员申请更多的纸张,文字里满是对工厂的热爱和期盼。

民工联合部,从各个厂区进行调研的时候,内部也在进行大讨论,从管理体系的选拔到内部资金的使用都在进行辩论。

工厂以人为本,人们把厂当家。

农民有多珍惜自己的土地,工人就有多爱护自己的工厂。

例如密云冶铁一厂。

诸多的高炉中,有三座低调的炼料炉。

“我们就像是炼丹士。”

一名技术人员笑道。

“想要发现新材料,只能不断的尝试,说不定哪天运气好,就有了突破。”

“这可真是赌运气啊。”

旁边的人感叹道。

在炼料炉的周围,有许多的材料,各地取来的煤灰、麟角、砂、丹、水硫……

在凳子的台面上,摆放了一部《五行元素总表》。

翻开的大图上,一个个的材料上标注了圈,还有一些则是空白。

“幸亏化工厂区搞出了这张图,不然我们都还不知道,世间竟然有这么多东西的存在。”

“虽然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可如果把上面的材料都炼一遍也没有结果,恐怕我们就再也找不到方向了。”

当前的技术人员点点头,然后又忧虑的说道。

军工厂区提出了需要更多性能的铁料,以满足新式火器的研究,五炼铁、九炼铁等好些种材料的铁已经跟不上需求。

于是密云分区指定了密云冶铁一厂,集中分区的技术人员,集思广益解决军工厂区的要求。

这些从各厂调来的技术人员们,已经用三座炼料炉,尝试各种材料的混合摸索,以及不断调整材料的比例。

在毫无头绪,压力紧张的氛围中,整整坚持炼了小半年。

各种乱七八糟的材料都炼,无所不能用,的确炼出来不少特性的材料,但始终没有满足军工厂区的需求。

在众人头疼的时候,发现了化工厂区的《五行元素总表》,众人这才发现还有不少的稀罕材料。

为已经走投无路的技术人员们,提供了更多的道路。

“成了!”

其中一座炼料炉的铁料出炉,经过各道工序成型后,技术人员们检验了材料的硬度、让性等,惊喜的说道。

取名为七炼铁、十二炼铁等的新铁材料,很快被军工厂区使用。

改进出了与历史上,明中后期仿制葡萄牙佛郎机炮一样,从后装入炮弹的后装炮。

重九千斤的重炮,以及重五百斤的轻炮。

在威力和轻便性上,分别做出了新的突破,五百斤的轻炮,加上轮子可以满足军队的急行军。

炮兵营的大炮,最终定型为五类火炮。

大威力远距离的攻戎炮,此类炮数量稀少。

运载方便的车载炮,此类炮大量装备。

一次性发射上百枚铅子的百子连珠炮,此类炮主要装备步兵营,弥补步兵营的火力。

重量轻,装填方便,速度发射快的流星炮。

最后是可以曲线射击的虎蹲炮。

从湖广南部,也就是后世的湖南,商人第一批运来的,只有五百余斤的燧石。

很快使用到了自生火铳,哑火率直接降低到了一成以下。

根据技术人员们拿去各地,在各地不同温度和环境的试验中,北方越是寒冷的地区,哑火率越高,最高达到一成五,在南方的哑火率更低,普遍只有又五成左右。

比起原来高达六七成的哑火率,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可以成为军队使用的武器。

洪武三十年十月,第一批五千杆的自生火铳,投入到军中,首先装备给王府卫队。

很早就已经发明出来的燧发枪,终于开始大规模投产。

“好事连连啊。”

朱高炽受邀,前往军工厂区,参观各项新式装备的成果,随同而来的还有大量军官。

各类炮其实都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原型。

包括地雷,水雷等等。

哪怕是手榴弹,中国宋代就有了原型,只不过采用的是火绳,需要点燃后投出。

在宋代之后,十五世纪西方第一批手榴弹,和宋代的技术原理是一样的,同样需要点燃火绳。

一颗没有装火药的手榴弹,朱高炽拿在手里,里面有按照回字形装入的拉火绳。

垫片,铜丝簧,铅管,导火索等。

无法言明的方式,朱高炽来了兴趣,拉开后,往远处的空地上丢去,当然了,没有发生爆炸。

“主要靠……摩擦点燃火药。”管事笑着介绍道。

“今年下半年,各项成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断的突破,离不开各厂区工人们的努力。”

朱高炽笑道。

“我代表工人们说句话,这都是应该的,为了工厂,不就是为了自己。”管事说了句漂亮话。

朱高炽没有出声,对这名管事的印象变差了。

小王爷的不高兴,人们感觉到了,那名管事脸色也紧张了起来,不敢在乱说话。

在厂区,朱高炽见了工人们。

“吃的怎么样?”

“工作辛不辛苦?”

胆大的工人笑道:“工作当然辛苦,咱是钳工,高炉旁永远是大汗淋漓的。”

正当管事们忐忑的时候,那工人又笑道:“不过咱是工人,干的就是这份活,一家老小都指着我呢。”

“能养活一家老小,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我其实不觉得辛苦,越干越有劲。”

朱高炽竖起了大拇指。

少年是社会的希望。

但成年人永远是社会的顶梁柱。

朱高炽并不认为工人在讨好自己,因为原来的他,不也是这样的么。

再辛苦的时候,只要家人活得好,能为家庭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他就不觉得辛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