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五百一十六章 越来越正确

一名都司衙门的佥事,一名调查部的工作人员,加上一名锦衣卫,从司狱司衙门提出了一名犯人。

“你叫什么名字。”

审查以调查部为主。

虽然知道对方的详细资料,可调查部的工作人员还是按照流程询问道。

锦衣卫第一次与调查部合作,犹如外人一样,安静的坐在一旁,好奇的留心调查部的工作程序。

调查部自从在北平兴起后,逐渐与按察使司衙门深度合作,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机构。

目前的权属并不清晰,但是人们知道,调查部的权利很大。

随着皇太孙的监国,类似调查部这样的组织,越来越走到台前,根据皇太孙的说法,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兴起,需要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

年轻人手上与脚上拷着铁链,固定在椅子上,他也被锁在上面,限制的死死的。

没有人敢小觑他。

这位在江淮河畔连杀两人,重伤四人,轻伤三人的狠人。

锦衣卫想起来就惊叹。

靠着一把刀杀的喇虎打手们逃散,一个人杀穿了江淮河畔,无人敢阻。

官差们都不敢上前捉拿,还是他自己放弃了抵抗。

果然是从前线回来的基层武官,手段了得,只可惜了,犯下如此大案,有理也变成无理,不但前程没有了,性命也保不住。

“我叫做武震孟。”

“今年十九岁,是步兵甲字营一哨三队队长,杀人是我做的,任何处罚我都接受。”

年轻人主动说道。

杀人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以及他需要承担的后果,没有后悔的想法。

铁证如山,事实清楚,其实没有什么好审的,只不过影响力太大了,整个京城都闹翻了天。

军人,前线的战斗英雄,救母杀人……

一个个的噱头,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不但报纸上刊登,苦主们也要报仇。

“其实你有更好的选择。”

调查部的工作人员惋惜的说道:“你在北平呆过数年,应该相信我们。”

工作人员一脸的遗憾。

“这件事伱做的鲁莽了。”

“我知道。”

武震梦脸色如常,对方的惋惜,让他心里觉得被重视,因此解释道:“但是不如此,不能解我心头之恨,我不怕死,这辈子我不欠谁的,谁也不要想欠我。”

简单的一句话,人们动容了起来。

这位看起来普通的军队基层武官,一下子就变得不普通了,吃百家饭长大的卫所崽子,狠劲只是藏在心里。

“可你好不容易找到了母亲,难道不想想她以后怎么办,该有多伤心。”

年轻人低下头。

良久。

年轻人抬起头,终于态度松软,说道:“我对不起她,我是个不孝子。”

“小时候不懂事,等长大懂事了,可她已经吃了多年的苦,受了这么多年的侮辱,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才能弥补,只有杀了那些欺负她的人,我觉得很公平。”

“而且必须要我来杀。”年轻人恢复了镇定,“想必父亲在天之灵才能得到慰藉。”

众人无法评价。

这件事上,年轻人做的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可做都已经做了,还能说什么呢。

很快,报告送到了朱高炽处。

事情闹得太大,朱高炽已经得知了,他不知道具体情况,下令调查清楚。

“事情就是这样子。”

调查部的廖荣,亲自向朱高炽做报告。

“目前案子最大的难题,是别人握着那妇人的卖身契,咬死了是买来的女子,当初签了契约的。”

“我大明律承认卖身契?”

朱高炽冷冷的说道。

受时代的局限性,大明并没有让皇室取消奴婢,但大明律规定,普通人家是不能有奴婢的。

哪怕是功臣勋贵的奴婢,也只能是皇帝赏赐,而不是自己私自拥有,否则就是违背了大明律。

大明的社会,最后是钻的漏洞。

普通乡绅以长工的名义,高官则以家人的身份。

但是随着明朝社会的发展,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加上人口陷阱的农业社会,大量的人口陷入贫苦。

普通人需要活着,因此有了大量的人主动卖身给官绅,造成了这条法律并不能完全施行下去。

从大明律而言,哪怕是掌握有卖身契,但也只是雇工,不能算作是奴婢。

社会上的事情无法一言概括,充满了许多的矛盾和妥协。

唯独在这件事上,那人做的的确太过了。

都以自己的标准去杀人报复,那还要法律做什么,杀人偿命,如今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哪怕是同情他的人,按察使司也要求按律行事。

年轻人的结果还没有明确,但是江淮河畔,乃至所有青楼场所,受到了清查。

京营、五城兵马司,调查部,锦衣卫联合督办。

查到有任何拐卖妇女的场所,从重从严处罚,这个市场遭受到了半毁灭性的打击。

没有人是清白的。

抄没的家产赔偿给被解救的妇女,那些使用拐卖妇女的人,全部被判流放,流放地为大员岛。

“以往流放不是辽东吗,怎么改成大员岛。”朱元璋都关注此事,好奇的问道。

“流放辽东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朱高炽解释道:“辽东现在可不是荒芜之地,他们犯了罪,去辽东过好日子,哪里叫流放呢。”

辽东使用阉工,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都由他们干了,从内地移民过去的人,只需要安稳的生活和工作。

有了阉工的存在,辽东的建造效率已经追赶上了北平。

“大员没有官府,而且那边听说有食人族,就这么送过去,恐怕立不住脚。”

当人们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就会出现食人的行为。

在中国的周边,存在大量这种的行径。

大员岛除了最开始少部分内地移民的开荒,以及隋唐宋的商人开发,到了宋朝,又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驻守。

然后是明朝,除了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还在基隆、淡水两地屯驻军队,以防止倭寇的侵扰。

而真正得到大开发的,还要属郑成功,随着明朝的灭亡,大量的人口涌入了大员。

屯田、学校、工商业等行业的发展,因此让大员有了文明的底蕴。

目前的大员。

除了岛上的食人族,还有就是瘴气。

瘴气一直是最大的问题。

“金州的医学发展迅速,前年的时候就有了治疗瘴气的中药,经过几年的实验,已经有了更有效的药汤。”

朱高炽笑道。

瘴气最开始是南方。

先民们靠着与自然的斗争,砍伐树木垦荒田亩,一片片的城池和乡村建立,从大自然手中赢得了生存权。

然后瘴气逐渐从南方消失,例如岭南瘴气的文字记录,在北宋时期还有大量的记载,到了南宋时期逐渐少了,乃至明朝已经很少有记录。

大员也是如此。

在明朝前期还有不少的记载,经过明末清初的人们开发,大员的瘴气记录也就少了。

随后是安南。

历史上朱棣出征安南,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有炎热湿瘴。

士兵战死的少,病死的多,伤病让军队失去战斗力,也让士兵们无心留在安南。

当然。

真正的原因,是官员不行。

稳定的地方对于官员的素质低一些,像安南这样新收回的地区,必定需要精锐的官员。

军队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官员。

犹如朱棣打下安南的第十三个年头,到当地巡视的御史说了这样的话。

“我们永乐朝派往安南出任地方官的,都是两广、云南的举贡生,也就是说这些原本都是地方官里的‘孩子’,他们不懂得社会和人心,不熟悉大明律法,如此之官治理一方,怎么能治好呢?”

派遣这样初出茅庐的书生去安南当官,缺乏经验,能不出问题吗?

那么是朝廷无官可用吗?

还真无官可用。

军队断层,危害是巨大的,官员同样如此。

永乐朝,十分的缺乏官员阶梯。

打天下重要,治理天下同样重要。

因此虽然打下了安南,可因为缺少治理的人才,终归又失去了,所以朱高炽才重视人才,不只是军队的人才,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拉拢。

在大员的布局,就是预先的手段。

朱高炽向朱元璋继续说道:“有了治理病患的良药,那么士兵们就敢战斗,大员的食人族又算的了什么。”

长期的斗争中,必定会有伤亡。

因此这些拐卖妇女的人们,就去大员赎罪吧。

从京城周边开始清理,逐渐往外延伸,清查出数千余人,全部流放大员岛。

整个江淮两岸都安静了,那些名女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声称赞朝廷仁德。

大名鼎鼎的扬州瘦马,是多少人的血泪。

这并不是值得称赞的事情。

“铁。”

“铜。”

“金。”

“银。”

“砂。”

“麟角。”

“水银。”

“丹。”

“黄色。”

“水硫。”

……

《五行元素总表》,已经收录了三十九种元素。

朱高炽看着手里的技术报。

这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让人忍不住露出笑容。

虽然有些错误,但总是在发展不是么,不停的发展下去,《五行元素总表》就会越来越正确。

牛痘技术也已经成熟,开始从金州向外推广,还有就是痢疾的有效药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