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户的反击

学部。

“夏商周先民,因为对农业的不了解,所以摸索能种植的植物,有了百谷之说。”

“经历先民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先民们已经储备了更多的知识,形成了五谷杂粮。”

“到了唐宋时期,在前人的肩膀上,有了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形成了南稻北麦为主,其余农作物加入轮作的农业生产法方式。”

“大明因为发展工业化,开始反哺农业,结合先民的技术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农机,开始建立大农场种植模式。”

学部的官员,向朱高炽介绍。

朱高炽的桌面上,是第二套学部制定的教材,手里翻看的是历史课本。

随着学校的建立,加上朱高炽的推广,工业化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是必然的产物。

府学,州学,县学都将没落。

朱高炽给出的补偿和安抚手段就是吸收为教师。

古代学校的归属权,布政司和按察使司都有部分的职能,并且在官员考核的功绩中。

如今被朱高炽分离出来,联合教育部,改组成为了学部,专门负责学校的事情。

第二版小学教材。

六个年级中,先后有礼课,乐课,马课,武课,户外课,数理课,历史课,自然课等。

“最初代的教材对比起来,显得杂乱无序,顺序上不够严整,新版的教材优化了些缺点。”

“每个年级的课本,有连接性和完整性,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

“科技上也是如此。”

“以农具为代表,每个时代都在发展和创新,发明出更高效率的工具。”

“数理方面同样,秦汉数理大师发明出来的数理理论,围绕相关的数理题目,唐宋数理大师在前人的肩膀上,扩充或者延伸,乃至更高水平的数理理论,进行了全套的梳理,制定出由简入繁的教材。”

朱高炽对第二版教材很满意。

后世是中断了的。

如果没有中断,承上启下,那么教科书上许多中国古代数学家,理学家,科学家等,他们的名字和理论就会出现在课本上。

正因为中断,别人在大踏步的进步,自己不但连原来的水平都没有保留住,反而在落后,结果就是直接学习别人的当时成果。

须知清朝不是落后西方,是落后整个世界。

英国人在亚非拉各国的战争,各国的战绩都吊打清朝。

一八二四年,英国对缅甸宣战,英军最初是集结了六十六艘战舰,和一万一千兵力,还有大量来自印度的仆从军。

结果这场战争整整打了两年,英国才艰难的取得了胜利。

整场战役英军已经阵亡人员就超过了一万五千人,军费开支更是超过了一千三百万英镑。

一八三八年,英国对阿富汗宣战,这场战争英军直接战败了,被阿富汗的原住民消灭了将近五千人,驻阿英军几乎全灭。

一八六七年,英国向祖鲁宣战,这一战英国出动了五千名英军,还有超过八千的仆从军。

使用的武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滑膛枪和野战火炮,而祖鲁人用的是手杖、梭镖、长矛,还有什么牛皮盾牌等原始武器。

结果呢。

在伊斯坦德尔瓦纳战役,祖鲁人在三个小时内用长矛歼灭了英军一千多人。

西克人,毛利人,南非联盟,三哥……

近代世界各地区的对英战争。

唯独清朝对英战争。

战果是丢人丢大发了,世界的笑柄。

别的地区,哪怕还在部落的地区,战绩都要超过清朝。

清朝误中华,岂是空洞之言。

这种局面下。

后人能怎么办,只能全部学习别人的东西。

自家在清朝以前,先民取得的成果虽然同时期令后人骄傲,但是清朝三百年时期,别人的文明进,自身的文明退,差距拉的犹如天地之别。

最终也导致教育上脱离了自身的文明发展。

这就给人一种印象。

后世许多人常说古代是个没有发展的社会,两千年其实都是一个样子,朱高炽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形容。

批判一个东西,首先要了解,而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只有了解后,才能做到正确的批判,而不是荒谬至极的言论。

朱高炽对于自己在大明发展工业化社会,从来没有怀疑过能否成功。

因为大明不是大清。

大清代表不了中国古文明社会的模样。

“把入学年龄降低到六岁,学校的压力很大吧。”朱高炽笑道。

“是的。”

学部官员跟着笑道:“六岁的孩子不明事,能做的事只是根据大人的要求,属于动物求生的本能。”

朱高炽点点头。

孩子刚出生其实是动物。

只有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培养,才会成为脱离原始阶段。

西方征服者不把土著当做人,因为他们认为土著没有文明,只不过是人形的动物。

中国古文明发展的早。

原始部落逐渐发展出各种先进的文明,而十五世纪,世界还有大量的地区保持着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

不只是非洲和美洲,也包括东南亚。

“学部的计划,是从洪武三十一年起,各地学校将会施行三休制,每旬放假三天,全面更换第二版课材。”

“减少专业课教程,增加社会类课程。”

“小学改为六年制,入学孩童年龄为六岁,毕业年龄为十二岁,中学仍然为三年制。”

“根据小王爷的指示,在各行省将会建立百所学校,教学楼的建筑,交给工程部负责。”

“为了保障师资力量,学部正在加快培训教师的进度,许多府学和州学的士子踊跃报名,会经过三轮考试。”

“首先是第一轮资格考试,考验士子的知识含量,通过后获得培训资格。”

“然后是在北平各学校观课,学习新式学校的教学模式,会进行第二轮考试。”

“最后一轮就是教师级别考试,获得了通过才能获得教师资格,由学部分配教学工作。”

学部的计划很完善,朱高炽没有了疑问。

想到了孩子,朱高炽也想去看看郭彩莲,在世子府处理完公事,提亲返回了后宫。

郭彩莲的心机不深。

当她怀了孕,明显可以看得出有些张牙舞爪起来,不再像之前的小心翼翼。

朱高炽亲自剥了石榴放到盘子中。

“孕期的时候,既要保证自身的休息,也要时不时的走动下,这样对胎儿才有利。”

郭彩莲幸福的吃着朱高炽剥好的石榴仔。

“你喜欢吃石榴,适当的可以吃点,但也不能多吃。”朱高炽仔细的说道。

“臣妾不会多吃的。”

郭彩莲开心的说道:“殿下来了,我才喜欢吃,只喜欢吃殿下剥的石榴。”

听到郭彩莲的话,朱高炽露出笑容。

他不想要个强势的媳妇。

外头的事情已经够他头疼了,在家里更希望安静些。

北平并不平静。

随着土地革命的推动,矛盾也开始越来越深,都是让朱高炽不得安宁的因素。

密城市,稀乡间。

大工厂,小衙门。

北平多田亩的民户,再一次遭受了重创。

“军户经济合作社要收地,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不只是我们北平在施行,其余行省也在施行。”

年轻人向老父亲解释,“只是北平发展的早,所以施行的最快。”

“天下哪里有如此与民夺利的行径,和强盗有何区别。”立场不同,自然看不见旁的,老者拄着拐杖痛骂。

“报纸上说世子仁德,老夫看来不过是欺名盗世之辈。”

“父亲。”

年轻人劝阻。

老者也不敢多说,只是望着自家的田亩,老眼中满是悔恨,无奈,“这是祖业啊。”

“时代在变化,任何事物都在变,这是大变之世啊,不能习惯变化,不能主动变化的,都会被社会淘汰。”

年轻人读过书,在府学里读书,如今已经去了学校当老师,眼界更为开拓。

“虽然儿子心中也不服,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以儿子的想法,不如早点放弃。”

夏收的时候,动用了所有的关系,佣金也是提高了又提高,终于保证了田亩的收购。

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虎视眈眈,就等着自家田亩没有夏收成功,立刻出手补救,夏收完后会没收田亩。

到了今日,大豆也不种了。

随着中华重工的放开招工,没有限制,只要去报名的,人人可以分配到工作。

老者已经知道自家完蛋了。

存在了上千年的佃户,将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里。

老者自家种不了地。

所以老者恨啊。

“中华重工能安置这么多人吗?”老者怀疑,“老夫看啊,就是为了抢夺了我们家的土地,等抢夺走了我们家的土地,又把人清理出来种地。”

年轻人不懂了,回答不上父亲的话。

按照中华重工现在的做法,各地至少要招收几十万工人,这还了得,一时间哪里有这么多工厂。

不只是他们家看不懂,许多人都看不懂。

但无论看不看得懂,他们家没有其余的选择。

军户经济合作社没收田亩之前,不会等着田亩荒漠,而是提前告诫,提前没收。

“老夫要状告你们!”

老者看到再一次上门的军户经济合作社工作人员,指着对方的鼻子大声吼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