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十七章 风起一

李唐传奇 第十七章 风起一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李隆基一怔,回头望去,见诸子席中长子李琮站了起来,他有点不悦地问道:“琮儿有什么事?”

“禀父皇,儿臣觉得两人尚未比过兵器,言胜尚早,殊知人各有所长,安不知李国臣将军在兵器上未必会输给李月,取其末,舍其本,儿臣觉得不妥。”他这几天见李郁父子连连得势,早就不满之极,现又眼见李月要夺武魁,心中再也忍不住,不顾是否扫皇帝的兴,出言反对。

李隆基听后也觉有理,便问李国臣:“李将军以为如何?”

“臣是军人,只知道臣败了,败得心服口服!”

李隆基点点头对李琮说道:“琮儿听到了吧!连当事人都认为自己输了,所以你就不要再说什么了。”

李琮无奈只得坐下,暗暗向杨国忠使了个眼色,杨国忠也不愿意李月夺走状元,再加上他和安禄山不和,一直想取得西北军的支持,他见到李琮的眼色后,便站了出来,向李隆基跪下:“臣也有话要说。”

杨国忠刚兼了兵部尚书,武举正是他的职权范围,李隆基只得耐住性子问道:“爱卿有何话?”

“臣想说,武举并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的一项制度,代表皇上的意志,焉能由他们自定胜负,况且为将者岂能只看武艺决定胜负,那还要士兵做什么,为将者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臣见本届武举名将云集,便想出了一个新的规则。”

李隆基见杨国忠说得确实也在理,便问道:“爱卿既然为兵部之首,可定规则,不知有什么新规矩,说给朕听听。”

“臣想给两人各一千步兵,从长安到九原,进行拉力赛,先回长安者为最终胜者,皇上以为如何?”

李隆基年青时也带过兵,知道拉力赛跑其实就是一种意志、兵法、带兵的综合较量,他欣然同意道:“就按相国所说!”

说完又转身对李月二人说道:“你们各领一千军,先回来者为胜,胜者朕不仅要点他为武状元,还加封为正四品太子右卫,你二人需努力!”

“皇上圣明,但草民还有一个请求。”

李隆基内疚于李月,便立刻说道:“但说无妨!”

“草民是布衣,恐手下军士不服!”

“好!朕就赐你[如见朕面]金牌一块,命你暂领都尉一职,另外你二人可从八强中的其余六人中任选一人为副。”李隆基还是有点担心李月,就给了他一个助手。

“谢皇上!”

“朕给你们二人二个月时间操练士兵,四月初十正式出发!”

天宝十二年的武举,便在众人的期待中落下了帷幕。

天宝十二年初,尚书左仆射兼右相、晋国公李林甫薨,三月,杨国忠参其欺君罔上,李隆基准奏,遂削其爵,毁其棺、流放其子侄宗族于云南。平素与其亲近者均惶恐不安,礼部尚书秦汉“乞骨骸”(即告老退休),帝准之;又贬驸马都尉太常卿张垍为卢溪郡司马,贬垍兄户部尚书张筠为建安太守。任韦见素为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由杨国忠兼任,杨国忠上书乞代李林甫的安北副大都护一职,帝不准。

朝后,杨贵妃因武举校场打赌输与其姐,心中郁闷,便求李隆基提前举办长安武林大会,李隆基欣然许之,定于四月初一举行,命长子李琮全权筹办此事,为讨杨贵妃欢心,李隆基命特制一金牌,由贵妃手书[武林第一高手],赐高手排行榜第一名获得者,消息传出,天下各大武林门派无不跃跃欲试,连一向不参加的铁剑观也宣布派人参加比赛,一时间长安城风云聚会,山雨欲来。

就在众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武林大会的时候,此时,在大唐最有权势的相国府内,杨国忠正在书房和他的首席幕僚苏喻密谈。前几天,在众人眼里他风光无限,参倒了李林甫,拔除了一批钉子,又把户部揽到手中,可杨国忠心里却不安,因为他真正想要的安北副大都护却没拿到,看来在唐玄宗眼里,他还是不如李林甫,他目前已兼四十职,却没有一个武职,全是文职。杨国忠明白,目前他得意,全是因为妹妹杨玉环的缘故,一旦杨玉环色衰失宠,就将是他到头之日,李林甫的下场让他不寒而栗,眼看李隆基活不了多少年了,而太子李亨又恨自己入骨,不行!一定要把李隆基的后事抓在手上。

“相国息怒!难道相国不明白皇上的真实意思?”苏喻低声说道。

“你说说看!”

“我觉得相国目前圣眷虽隆,可却是表象,骨子里其实皇上还是不信任啊!”

“为什么?”杨国忠被说中心事,急急问道。

“关键还是几个皇子的争位问题啊!”

“你认为目前太子位子不稳?”

“自从前太子李瑛被废,现太子就只是个过度角色,上次的韦坚案就已经证明了这点,不过李亨确实低调、隐忍,一时难抓把柄,但天意难测,不到最后,谁也不知花落哪家。”

“苏先生的意思是:郯王李琮还有希望?”

“我觉得皇上是在太子和郯王两者之间徘徊,不知相国注意到没有,皇上年初派诸子去劳军,惟独把太子和郯王留在了京中,还有上次武举状元皇上准备封的职位是东宫右卫,而这次武林大会,皇上又命郯王全权负责,这里面的玄妙,相国可知?”

“请苏先生明言!”

“皇上在搞平衡啊!在暗示大家,两人皆有可能。自古帝王之术,莫过于平衡二字”

“那寿王如何?”

“若在十年前,我可以说得大位者,非他莫属,可现在没戏了,相国自然懂我意思!”

“你是指小妹?”

“不仅是贵妃娘娘,李林甫一死,他的势力皆树倒猢狲散了!”

“我明白了。说起上次的武举,那个李月确实让人可恨,竟挑了我的心腹爱将,哼!”想到李月挑下了杜乾运,他就心中大恨。

苏喻吓一跳,忙说道:“我倒劝相国不要去特意去为难那个李月。”

“为何?”

“我上次劝相国不要只独拨给他一千老弱兵的事,相国忘了吗?”

“你是说皇上欠他情,我若冷待于他,皇上会说我宰相无量吗?”

“当时是这样想的,现在看来,我还是想得浅了一点,相国听我细细讲来,我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一是这个李月是赵王李郁之子,赵王和皇上的旧事,想必相国也知道,所以这个李月其实是个无足轻重之人,相国不必在他身上多费神,由他去,最后还有皇上把关呢!

二是相国有没有想到高力士,听说那李月对高力士有恩,若相国为难于他,将来若被高力士抓住辫子,因小失大啊!

三就是太子,虽然皇上明言最后胜者才封为东宫右卫,但我想,皇上的本意就是想把这个李月给太子,太子相必也知道皇上的意思,若我们故意为难李月,难保太子不乘机说相国不知兵,这样相国的希望不就完全落空了吗?所以我劝相国暂时放过李月。是明智之举,为他而得罪高力士和太子,不值得!”

“苏先生果然高见,我就先放过他一马,不过我派的人就不必撤回了,否则他的眼里就不会有我。”杨国忠话题一转又问道:“苏先生怎么会知道我怕人说我不知兵?”

“相国求安北副大都护而不得,我若连这个也不知道,怎么敢当相国的首席幕僚。”

“苏先生既然知道,可否教我!”

“我想先问相国,究竟把宝压在谁的身上?”

“太子恨我入骨,自然是郯王了。”

“太子以前恨相国,若相国支持他,他就自然不恨了,所谓[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就是此意,不过话虽这样说,我还是劝相国押宝在郯王身上。”

“为何?”

苏喻叹口气说道:“还是因为高力士,目前他全力支持太子,自古宦官、外戚两权不能并立,他岂能容你,你支持郯王,他或许不会在意,但你若支持太子,他必在背后伤你,李林甫虽然狠毒,但这点他也清楚,所以才会弃太子、转而支持寿王,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才最终压错了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