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五十四章 劝佛

李唐传奇 第五十四章 劝佛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李月是在第三天早上到达幽州的,安庆绪出事后,万燕便再没理过李月,她叫嚷着要跟父亲同去幽州,但被万云天断然拒绝,让她依计行事,但情绪激动的万燕反而对其父产生了逆反心理,不再理会李月。

李月刚到幽州城门处,就发现这一带竟聚有数十万的灾民,数十个大粥棚沿着城墙一字排开,每个粥棚旁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李月还发现除了三个粥棚外,其余的的粥棚全部由僧人主持。李月一眼就看见最大的一个粥棚旁边站着一个中年僧人,正是苦宁大师,李月来到苦宁面前,翻身下马,笑着说道:“苦宁大师!开始赈灾了吗?”苦宁回头一看,见是李月,脸上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曾全力击过李月,或许他认为李月还不知道,但却一直觉得脸上无光。但毕竟是高僧,刹时就恢复了常态,他合掌向李月说道:“阿弥陀佛!李月施主也来了,多亏李月施主的高见,佛宝展出才两天,就已经募到粮食三万石,听说已经轰动了附近的三个道,还有大量的善人正络绎不绝地赶来,这都多亏施主了!”

“何谢之有,少林寺心系苍生,这才让人佩服,不过我记得你们只来了三十几个僧人,那现在看起来却象有数百人之多。”

“李月道友有所不知,第二天我们掌门便让少林寺增派五百名僧人赶来,出此之外,又动员了河北一带近五千名僧人来帮忙,当然条件是让他们免费瞻仰佛宝,现在不止幽州,莫州、涿州、檀州、平州等二十几个州都有我们设的施粥大棚,还有数万名来参拜的善人沿途施舍,我估计眼前的灾情是可以缓解了,但从今冬到明春,还有半年,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要是下几场雨就好了,否则三十万石也可能不够啊!”说到这里他把李月拉到一僻静处。

“我们掌门想要问你,那安庆绪受伤可是你弄的,否则不会那么巧?”

“他学艺不精,自己从马上跌下,干我何事?”李月似笑非笑的答道。

“现在河北各处都贴有重金求医的告示,李月道友可是为此而来?”

“正是!”

“果然被我师兄猜中,解铃还需系铃人,真是高明啊!好了,道友可去办正事,我不打搅了,如果能保住舍利,我们少林寺全寺僧众都将感谢道友的大恩。”苦航他们见所募粮食远远超过预想,开始后悔起来,但安禄山消息灵通,一早就把苦航大师请到大帅府去了。

李月辞别苦宁,来到城门处,径直向那求医告示走去,告示下守着三名士兵和一个军官,他们见一年青道士走来,正要询问,才发现那告示不知怎的,竟到了那个道士手上,三名士兵吓一大跳,忙抽刀把李月围住,那军官喝道:“你想干什么?”李月微微一笑道:“揭了告示,自然来治病,可有什么不妥?”原来告示贴出去后,倒是有几个被重金诱惑的游方郎中来揭过告示,结果最后全被安禄山砍了脑袋,本地的郎中都明白,几乎所有的河北名医都在安禄山军中,他们都治不了,哪里还能轮到自己,再说如果那安庆绪的伤不重,怎么可能用十万银悬赏,这可是本朝以来最大的一笔悬赏了。所以,在那几个游方郎中被砍了头后,几天来再无一人来揭榜,故几个军士见了,也难免大惊小怪。那军官盯了李月半天,手一挥对几个士兵说道:“你们看住他,我去禀报。”

“不一会儿,二十几军士随那军官前来,看服饰象是安禄山的内务兵(即负责安禄山府中家人安全的士兵),有一个军官看了李月一眼,简单询问几句后便说道:“请道长随我来!”

来到安禄山府上,有一皮肤黝黑的昆仑奴(即被贩卖来的非洲黑人,唐称昆仑奴),上前接过李月的缰绳,李月大为惊讶,这赤血魔自他收服以来,除了自己和长虚,还从未允许别人碰过它,现在居然跟这个昆仑奴走了,李月向昆仑奴的背影望去,只见他正对赤血魔喃喃地说着什么,还轻轻拍了拍它的脸,李月满心疑惑地跟着军官进了内府。

到了客堂,那军官让李月稍坐,自己便匆匆进去禀报去了,一丫鬟给李月上了茶,正当李月慢慢喝茶的时候,一阵佩铃声传来,李月抬头,见一大群丫鬟婆子还有几个伺妾打扮的女子扶着一名老太太进来,李月立刻猜到这一定就是安庆绪的祖母,安禄山的母亲。他忙站起来给老太太见礼。

“道长请坐!我孙子出事,烦劳道长了。”果然是安禄山的母亲。

李月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出家之人,救助帮人是本分,何谈烦劳二字?”

“现我孙子刚睡下,还烦请道长先歇息片刻,待他醒后再行医治”

“不碍!”

“不知道长在哪里修行?”

“终南山。”

“可是铁剑观?”

“非也,只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道观。”

“道长过谦了,我看道长长相非凡,必有过人之处,我是信佛之人,对道知之不多,故失礼之处,请多多包涵!”

“其实道和佛一样,都是劝人向善,都讲因果报应,老夫人既然信佛,也应该懂点道。”

那安禄山的母亲见李月谈吐不凡,不由心生好感,决定就算李月治不了孙子,她也不准儿子再杀人了,佛宝就在城内,儿子这样杀人不忌,佛祖可是要报应的。想到报应,她突然想到一事,听儿子说,这佛宝来幽州,就是冲她来的,她自从前年在少林寺见过佛宝真身舍利,就一直念念不忘,但这次佛宝真的来了,她却有一种莫名的担忧,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她就问李月:“道长可否知道佛宝真身舍利一事?”

“老夫人是说城内的水陆大会?”

“正是,听说这佛宝是少林高僧特来幽州进奉给老身的,老身这几日感到心绪颇不宁静,还请道长分解一二。”

“那少林寺众僧带佛宝来河北,先去了燕北铁骑堡,就在那里,老夫人的孙子出了事!”

“道长意思是说我孙子出事是和佛宝有关?”

“如果不是的话,怎么会那样巧?当时我也旁边,亲眼目睹,令孙的出事,只能用[天意]二字来解释,天道循环,因果报应,一缘一啄,皆为天意,老夫人可信?”

那老夫人一呆,她从年青起她就深信佛理,李月的话说到她的心里去了,这次孙子受伤,她也多次问过出事经过,也觉得实在太巧,孙子的骑术之精她是知道的,从未有过从马上跌落的事,更不用说被踏伤了,她心里也隐隐觉得是天意,但这只是她的潜意识,现在突然被李月说破,她一下子就把几天来对佛宝的忧虑和孙子的莫名受伤连在了一起,她忙问李月:“请道长教我!”

李月慢慢说道:“老夫人可知,那少林寺的佛祖真身舍利子,乃太宗皇帝所赐,当时少林全体僧众跪迎五百里,把佛宝迎入寺内,供奉在少林寺历代高僧和达摩祖师的灵位之上,一百多年来,虔心呵护,一日不缀。前朝则天皇帝当政时,感少林之诚,曾想把天竺刚进献的另一佛门至宝,佛祖指骨舍利也交由少林寺供奉,但少林寺众高僧却二次拒旨不收。”说道这里,李月看了一眼安老夫人,安老夫人正听得心醉,见李月打住,忙问道:“是啊?佛门至宝别的寺院求都求不来,少林寺为何不要?”

“那少林寺在给则天皇帝的奏表上这样说:[佛宝的无量佛法须用无量功德来供奉化解,少林寺建寺不过数百年,功德浅薄,供奉一个佛祖真身舍利已是对佛祖的不敬,如果自不量力,再接佛宝那就是亵渎佛祖,少林寺必遭天谴,虽万死也不能赎其罪],则天皇帝深感其理,就把佛祖指骨舍利转由法门寺供奉了。”

李月见安老夫人已呆住,心里冷笑一声继续说道:“我虽不属佛门,但佛道理同,这个祸起贪妄的道理我却明白,象我等凡人,能看一眼佛宝已是三世修来的佛缘,若妄起痴念,如何会不遭报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