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五十五章 出使三

李唐传奇 第五十五章 出使三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李月淡淡一笑道:“她现在在金陵,我来回纥,她并不知道。”林之惠是叶护太子的亲妹,自己最敬爱的大哥被另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给杀了,林之惠已发誓,只要登利可汗和他的子孙统治回纥,此生就再不踏入回纥一步。

登利可汗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失望之色,瞬时又消失不见,他又笑笑向李适说道:“你们的先皇曾命我与你的父亲结为兄弟,所以我也算是你的叔叔,这次来回纥,我的结拜大哥给我们回纥送了什么礼物?”

李适明白这是登利可汗向自己索要出兵的报酬了,便微微欠身答道:“按照我们两国的协议,我大唐准备向贵国提供七万匹绢。”

“什么!才七万匹绢,我们回纥可是为大唐牺牲了五千名武士,上万匹战马,七万匹绢怎么能补偿?”

“可当初两国的协议上写得很清楚,平乱后,大唐向回纥一次性提供七万匹绢作为补偿,我们带了副本,大汗可愿一读?”

“大唐此言诧异,当初协议上所言,七万匹绢只是抵马银,并未把我回纥武士算进去,我回纥武士的命再贱,也不至于一文不值吧!”站起来说话的是外相帝德。

登利可汗听了,连连点头说道:“我闻大唐乃礼仪之邦,以理服人,我五千回纥战士,背井离乡死在异国,从道义上说,大唐也应给他们家人一点补偿吧!”

李适见对方钻了字眼,把广义上的马银补偿,狭义地解释为补偿马的银钱,好在父皇早有准备,知道对方一定不会满足七万匹绢的,便问道:“那贵国以为多少才算补偿呢?”

“我看至少要二十万匹绢,且取消大唐对我回纥的册封!”

李适大惊,取消对回纥的册封,等于是回纥脱离了大唐属国的名义,这是万万不可的,父皇临行前也再三叮嘱过,绝不能答应。李适一急,脸上涨得通红,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这时李月笑笑说道:“大汗可不要小看这七万匹绢,我们可以一次性提供,也可以按贵国的需要分次提供,我听说我朝的丝绸到大食乃至更西之国可有十倍之利,若将西方稀罕之物再贩到大唐,更有暴利可赚,如此一去一回,我看七万匹绢恐怕就变成了七十万匹绢都不止了,大汗,我说的可对?”

“大将军的意思是,大唐愿意和我回纥设立互市?”登利可汗避实就轻问道。

“大汗,我看不如这样,既然有很多事情双方有异议,不如大家坐下来谈谈,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太子殿下,你说呢?”

李适暗暗感激李月替他解围,闻言便点头说道:“我们这边,由我们大唐丞相苗晋卿为全权谈判代表,不知贵国派谁来谈判?”

登利可汗也点点头说道:“那我们这边就派外相帝德为我的全权代表,明日就开始谈判。另外三日后,是我回纥首领菩萨的诞生纪念日,我国将有隆重的活动,欢迎大唐贵客参加。”

“如此便多谢了!”李适允道。

当晚,李适三人简单的开了个会,商讨第二日的谈判,李适首先给李月和苗晋卿说道:“父皇给我的底线便是绢二十万匹,且不得改变回纥是我大唐的属国地位,其余皆可由我视情况来决定,可现在回纥狮子大开口,又要和我大唐平起平坐,这可如何是好?”

“太子殿下别急,据老臣看来,登利可汗也确实想和我朝议和,否则他就不会主动索要回报了,有了这个前提,其他钱物多少都可以谈,下午大将军已经点明了回纥通过贸易可获巨利的事实,二十万匹只是他的还价,完全有商量的余地,他们肯定还有其他条件,我们可逐一商谈,只要他有心议和,最终必有一个两赢的结果。”

李月也赞同地说道:“苗相说得对,我也认为对方必有其他的条件,不妨都听了以后,在全盘考虑。”

三人简单的商量之后,苗晋卿便告辞而去,他还要和其他谈判人员再商量一下谈判细节,而李月则去安排防务,下午他也听出来了,葛伦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自己只带了五百人,而随行的一百多羽林军根本就不能指望。

第二天,唐、回谈判正式开始,回纥果然在二十万匹绢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四个附加条件:

1、取消回纥对大唐的附属国地位,双方以平等国家相处。

2、大唐向回纥开放贸易,双方在边境互设市场。

3、允许摩尼教教士在大唐自由传教。

4、大唐对回纥取消火药贸易禁令,同时允许回纥工匠到大唐学习制造火药的方法。

对于回纥的要价,唐朝代表当即表示,最多把绢的数量提升到十万匹,对第一、第三、第四个附加条件则表示反对。而回纥方面则只勉强把绢的数量降低到十八万匹,其余的条件则态度非常强硬。

自从平川后,李亨便采纳了李月的建议,将全国的火药匠户进行统一管理,所有的火药均由国家统一收购,若有非匠户身份进行火药生产的,将会被严惩,李豫即位后,采取了更严格的控制手段,将全国的火药匠户均迁到长安高陵县,每一批火药都录有匠户、仓库、发配、收领的一条龙记录,任何一批火药出问题,都可以查到源头,并且火药严禁贸易,有胆敢走私火药者将被处予抄家甚至杀头的大罪。

反对摩尼教教士在大唐自由传教则是苗晋卿的意见,作为一个老政客,苗晋卿深深的知道,无论道、佛、儒都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精神工具,安史之乱之所以最后失败,就在于它没有一个自己的政治纲领,得不到最下层百姓的支持,它的失败,并不完全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更重要是政治上的失败,而摩尼教等异端宗教进入大唐后,重则会危及统治的基础,会被有心人利用,让人们心生二心,从而威胁到大唐的正统思想;轻则扰乱地方秩序,不利于地方官员的管理,当年玄宗皇帝禁摩尼教,正是担心这一点。

不过对于第一条,李月却认为可以作为妥协的条件,自古以来,唯强、德兼备方可服人,回纥之所以不愿作为大唐的附属国,也正是由于大唐的衰弱和回纥强大的错位,已没有让人真心敬服的条件,强加于人,也毫无意义,这一点苗晋卿也表示赞同。

谈判在第二天继续进行,这时绢银的数量已经降到十五万匹,双方的真正矛盾和焦点却在三个意见相左的附加条件上,双方均毫不让步,这时登利可汗怒道:“既然想和我回纥和解,却丝毫不肯让步,大唐诚意何在?若十日之内再达不成协议,我回纥也不要你们的东西了,你们自己请便吧!”

李月也毫不客气的反驳道:“我大唐给予回纥还少吗?自回纥兴起,我大唐便大力支持,每年赐予的金帛不计其数,回纥出兵相助,双方早有协议在先,我大唐依然不计较回纥的无理,还和你们重开谈判,何谓无诚意,我看,毫无诚意的倒是你们!”

”大胆!你竟敢对我如此说话!”登利可汗大怒,凶狠地瞪着李月,李月也毫不示弱地逼视着他。整个大厅里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这时,李适站起来说道:“大汗,我等万里迢迢来到贵国,绝对是抱着十分的诚意而来,作为这次使团的主使,我可以提出两个折中方案,一个方案是我大唐给回纥绢银十五万匹,同意第二个附加条件;另一个方案是我大唐给回纥绢银十二万匹,同意第二、第三个附加条件。大汗看如何?”

李适一语即出,李月和苗晋卿都深感诧异,他们并不知道,就在昨晚他俩走后,回纥的国师睿息专程来拜访大唐太子李适,在一番深谈后,李适竟同意了睿息在大唐传教的请求。

登利可汗闻言大喜道:“若大唐再同意我方的第一个条件,我就接受太子殿下的第二个方案。”登利可汗并不在乎火药是否能得到,早有回纥商人给他搞到过一些火药,但因为不得用法,威力根本不如传闻地那样可怕,要不是军方坚决要火药,他还真不想提出这个条件,在他看来,与其要火药,还不如要些同样是禁品的精铁更合算。

李适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双方都有诚意,不妨再谈谈,再说我使团长途跋涉,也确实累了,需要好好休整一下。”

登利可汗大笑着说道:“好!今晚我们就痛饮一番,明日请贵客参加我们回纥的骑射盛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