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五十二章 祸起

李唐传奇 第五十二章 祸起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二个月后的唐军凯旋受到欢迎是前所未有的盛大和热烈,但主帅李月没有享受到这一切荣耀,此时的他正踏在漫漫的黄沙戈壁之中,随着驼铃声向遥远的西部进发。大唐皇帝派十八岁的太子李适为正使,李月与丞相苗晋卿为副使,出使回纥,去阻止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

这一切都起因于洛阳城破的那一天,回纥军和仆固怀恩部负责攻打洛阳的永通门,在城破后,一万回纥军杀进洛阳,但他们进城并不是与敌军作战,而是在城中大肆奸淫抢劫,永通门门附近的永通、里仁、利仁、履信、履道、崇让六坊首当其冲,洛阳城中顿时哭声一片,到处都是奔逃的百姓和抢红了眼回纥军,连一些唐军也参与了抢劫和奸淫,尤其是白马寺一带,躲避有大量的难民,几乎全被回纥军杀绝,财物全被抢走,白马寺也被回纥军纵火焚毁。仆固怀恩见势不妙,急向主帅李月汇报,李月大怒,和郭子仪、李光弼一起找到回纥军主将马多利,但马多利却言这是南下前登利可汗下的令,唐朝先皇也答应过,洛阳城破后可容回纥军抢劫三日。李月便密令军法官李即墨率五千精兵前去镇压参与抢劫的士兵,一旦抓住,无论唐、回,一概就地处决。当日就有二千多回纥士兵和一千多唐军被斩首。

回纥军主将马多利大怒,连夜率回纥军返回漠北。这时,李豫已得到密报,回纥军早在出兵前就和吐蕃甚至史朝义都有过接触,有人提议趁唐朝内乱共分大唐疆土,但碍于与唐朝的世交,回纥找不到出兵的借口。这次洛阳事件正好给回纥中主战的一方找到了最好的借口。此时李豫已经以向吐蕃贡奉丝绸和土地等不宜而毁了当年李亨和吐蕃间签的和约,尚结息与尚息东赞随即率大军攻克临洮、成州、河州等众多唐朝城池,但由于郭子仪率十万军在泾州、鱼朝恩率五万神策军在凤翔、张杰率二万军在凤州建立了防御工事,尚结息因兵少,便没有继续东进,率军返回了吐蕃。为瓦解回、土联盟之势,与回纥和解,李豫便以太子李适为正使,吴王李月和丞相苗晋卿为副使,封河东节度使仆固怀恩为中书门下平章事随行,连同礼部侍郎赵之奂、兵部侍郎黄进忠、御史中丞魏琚、中书舍人韦少华、事中李进、殿中监药子昂等一共二百多人的庞大使团,出使回纥,缔结新的和约。基于这次出使的凶险,为保护使团安全,李月派偏将南霁云率五千铁骑军保护使团前往。

使团一行已经过了玉门,漫漫的黄沙一眼望不到边,在路旁偶然可见被流沙半掩盖的白骨,看不见任何商旅的影子,只有几个孤零零的胡杨在向人们指示着前进的方向。

这正是: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由于吐蕃年年袭扰河西走廊,与西方的贸易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已经北移到回纥的境内,商旅要从云州或九原穿过北回纥,才又回到了大唐的境内,再往西行。所以一路李月他们才看不见商旅,使团在高昌歇息十日后,安西节度使元和亲自率兵将使团送到了庭州,这才依依告别返回,再往前走,便是回纥汗国的地界了,离回纥汗国的都城斡尔朵八里仅五天路程,李月遂命南霁云驻扎在边境上大唐的一侧,由王元楷率五百骑于左右护卫继续前行。这时天已将黑,众人遂扎营歇息,李月正在帐中读《汉书》,突然亲兵来报:“丞相来了!”李月刚要起身,苗晋卿便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不请自来,大将军莫怪!老夫也是闲得无聊,特来一叙!”

“那里的话,丞相是博学之人,李月正要请教一、二。”

苗晋卿看了看案上的书,笑笑说道:“大将军正在看《汉书》,老夫年青时也颇有兴趣,不说班固,班家其余也均是人杰啊!”

“我就是有感于班超出使西域的勇气,才寻汉书一看的。”李月合上书,笑笑说道:“丞相以为这次我们出使吉凶如何?”

苗晋卿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但我估计形势不妙,虽朝中有人说是因你在洛阳杀回纥兵才引唐、回两家的不和,但我却以为并非这样简单。”

“丞相请坐下说话!”李月连忙拉过一把椅子,他在洛阳杀回纥兵,竟引发了如此大的政治后果,也是他始料不及的,大哥李豫也因此罢去了他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

苗晋卿清了一下嗓子继续说道:“和历史上的其他草原民族一样,回纥人也是逐草而居,他们其实也是匈奴的一支演变而来,继承了草原民族残忍掠夺的劣根性,我大唐强盛之时,他们自然卑躬屈膝,接受册封,安史之乱对我朝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回纥兵所过之处,看到的皆是残破的城池和凋敝的民生,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还能让其保持对我大唐的敬畏,去年葛勒可汗死后,与唐交好的太子叶护被他弟弟登利所杀,现在的登利可汗年青气盛,助唐打了几次胜仗,便愈加骄横,其人是个极有野心之人,亲眼目睹了大唐的万里河山,如何会不动心,洛阳事件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罢了,早在年初,他们就和吐蕃及史朝义有过接触,据说还和史朝义有过秘密协议,不过因史朝义势微,他们才又与我朝合作,也由此可见登利此人言而无信,毫无诚意可言,这便是我的担心,即使与他们达成和解协议,也是因为他们贪图我大唐的厚赠,能将协议维持多久便不可而知了,所以老夫以为,我大唐的安全还是得建在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之上啊!”

李月闻言,默默地点了头。

“丞相说得极是,我大唐的安全确实还得建在强大的军事实力之上!”门帘一掀,一人走了进来接口说道。

来人正是太子李适,苗晋卿见了急忙起身见礼,李适摆摆手,对李月躬身说道:“我已来了很久,适才不忍打断丞相的话,皇叔莫怪!”

李月笑笑拍拍他肩膀说道:“我早知道你来了,还在门口让我亲兵噤声。”李月是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侄儿的,很象自己大哥年青时的样子,只是因为大哥对他管束极为严格,所以和他来往不多,但尽管如此,每次见到他,总是会送他一些小玩意,让李适欢喜无比。

李适也是非常崇拜自己的这个仅年长十岁的叔叔,在国子学读书的时候,他总是炫耀自己这个名震天下的叔叔,让别的皇室子弟羡慕不已。他一咋舌说道:“原来皇叔早知道了,这个本事,皇叔一定要教我不可!”说完拉住李月的胳膊,摇晃不止,李月只微笑着不答。

苗晋卿在一旁看着这对叔侄,微笑着捻着长须,他以前也做过国子学教授,说起来,李适还是他的学生,见李适闹得有点过分,苗晋卿便沉下脸来微微地咳了一声,李适见苗晋卿拉长了脸,顿时安静下来,恢复了太子的威仪,苗晋卿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来!太子殿下也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你对这次出使是怎么看的。”李月也想试探一下李适的学识,便向他问道。

李适想了想说道:“父皇在我走之前,再三叮嘱,不可坠了我天朝的威严,我想也是指回纥人欺软怕硬吧!韩太傅告诉过我,这次出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让我朝能腾出手来对付吐蕃,然后再和回纥人真正的较量。”

“韩端木果然是目光长远,一针见血,不过,太子你自己的看法呢?”李月用鼓励的目光望着李适说道。

李适精神一振,低声说道:“我以为回纥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和唐打仗,只要我们争取到回纥的主和派,或许就会有希望达成一个较好的协议。”在李月面前,他始终有点畏缩。

李月与苗晋卿对望一眼,拍拍他的肩膀赞许地说道:“太子说得非常好,这也是我的想法。”

苗晋卿亦笑着说道:“我看可行,来!我们商量一下具体细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