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十三章 决战

李唐传奇 第十三章 决战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东都洛阳,这个仅次于长安的大都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洛阳之所以被各朝各代看中,是因其在战略地理上有中原图大之势,得洛阳,也就得了中原,当然也因为它无纵深防御,所以屡屡被战火摧毁,又屡次重建。

在本朝,高宗和则天皇帝都非常喜欢洛阳,长期在这里生活,被封为东都,和长安一样,它也设有各级官衙,只是比长安低了一级。安禄山本人也非常喜欢洛阳,攻下洛阳后,便决定定都于此,也正是这样,丧失了最佳战机,被李月所乘,重新在潼关布防。

大燕国之军,主要分为三块,一是洛阳驻军,约十万,另外就是范阳的留守部队,也是十万左右,再就是分布各地的零星部队,约五、六万。太原战役后,史思明占领范阳,把十万留守军队纳入囊中,

崔乾佑又带走二十万大军,加上这次安庆绪西行,现在洛阳几乎就是一座空城,仅五千守军,由大将蔡希德率领。

这日,蔡希德突然得报南面五十里处发现一支骑兵,约五千骑,不知是何处部队,蔡希德大惊,现大军都被派往新店,连皇上也去了,偌大洛阳城,仅五千军,如何应对?

但蔡希德也是用兵大将,他立刻发信到前线,催安庆绪马上返回。又将城外民众全部迁入城内,吊桥高挂,又布下疑兵,似乎有数万军守城。

所来骑兵正是李抱玉一军,他们脱去军服,扮做马匪,绕道南面佯攻洛阳。李抱玉也知道,自己一来兵少,二来无任何攻城器械,就想攻下高大坚固的东都洛阳,实在是不太可能。所以他的目的就是佯攻,把安庆绪引回来。李抱玉军驻扎在城外,为迷惑敌军,军营里整天乱哄哄的样子,城上的蔡希德看在眼里,并不理睬,尽管有手下请战,皆被蔡希德所拒,倘若中了敌军的诱兵之计,那洛阳可就可能不保。

过了两天,李抱玉终于得报,安庆绪东归,遂领五千骑兵向南撤去,绕道返回安邑。安邑县县令石纹现已投降大唐,前来联系的是唐将方剑,为防万一,他并没有将计划告诉石纹,直到李抱玉率军返回后,才由李抱玉把计划告诉了石纹。

石纹也是进士出身,他虽闻此大事,但却并不慌乱,只是担忧安邑县民众的安全,在和大家商议后,最后拟出了一个方案。

安庆绪在得知洛阳被不明身份的骑兵偷袭后,不禁又惊又怒,遂决定立刻返京,崔乾佑担心其安全,欲增兵护送,但安庆绪断然拒绝,若能战两万军者,我军早就腹背受敌而败。

崔乾佑还是不放心,派大量斥候在沿途搜查,最后确实没有异样,才放安庆绪回京,这时崔乾佑也发现了唐军的变化,有军队北上,唐廷的消息,他也得知了,虽然没有能把李月调走,但唐军的军心也多少受到了影响。雨一直下个不停,但崔乾佑已命己军暗暗准备,就等最好的时机出击唐军。

安庆绪一行走得并不快,他这几天也因连日的阴雨感冒了,几十年硬朗的身体,在登基后倒变得赢弱起来,想想这几个月的放荡生活,安庆绪心中不禁一热,他此时非常渴望回到后宫。

“传朕旨意,今夜不再驻扎,直接过安邑县。”

车仗又行了一个时辰,再走三里,就是安邑县城了。这时,有人来报:“安邑县县令石纹在路旁接驾。”

安庆绪挥挥手道:“不用见了,命他给士兵准备一些干粮便是。”

说完便将石纹等人晾在一旁,车仗继续前行。埋伏在城头的方剑远远的看见浩大的车仗已经靠近,他便命令手下将火药桶准备好。安庆绪的銮驾在队伍的中间,由数十辆一模一样的十六驾马车组成,眼看着浩浩荡荡的敌军开进了城内,安邑是个小县,城内百姓仅一万多人,所有的百姓都已被疏散到城外,因为皇帝的路过,家家均关门闭户,只有一些由方剑手下扮成的衙役在路上来回巡视。

方剑见中间的銮驾已上了吊桥,他不知道哪一辆坐有安庆绪,便低低一声命令:“点火!”

只见十个火药桶从城楼上抛了下来,顿时一阵猛烈爆炸,将护城河上的吊桥炸得粉碎,由于新式火药已用尽,李月军中的都是老火药,威力逊色了很多,尽管如此,还是将几十驾马车惊得大乱,安庆绪在数百名亲兵的拼死护卫下,从车中出来,骑马沿东门向城外冲去,刚出东门,突然喊杀声大作,无数唐军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安庆绪无奈,只得重新退回城内。李抱玉等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向滞留在城外的一万多叛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攻,由于没有指挥,安庆绪的仪仗军很快便崩溃,四散奔逃。

安庆绪心中叫苦不迭,忙命人紧急向崔乾佑求援,自己把已进城的七千兵力集中起来,准备随时突围,李抱玉在击溃城外的敌军后,又借助方剑的内应,当夜便攻下了北门,杀进城来。安邑城内顿时火光冲天,两军开始了艰苦的巷战。

安庆绪见无法回洛阳,只得在数千亲卫的死命护卫下,开了南门,向崔乾佑驻军方向逃去,唐军紧追不舍,双方且战且走,慢慢的安庆绪手下只剩下两千多人,而唐军也剩下三千多骑。

随着残军的不断逃回,皇上被截杀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营,叛军开始人心惶惶,崔乾佑得知皇上被唐军重军伏击,现生死不明,不禁大惊失色,遂命大将安太清,率三万骑兵,火速去救援安庆绪,又命营内严禁谈论此事。

安太清刚走,早等待多时的李月见叛军已有了异动,知道必是李抱玉开始行动,遂一声令下,前军和中军的十万大军向叛军大营杀去,不到一千步时,随来的投掷机猛然向叛军大营投掷了数百只火药桶,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天空,叛军大营前的防御工事被炸得七零八落,崔乾佑也不慌张,指挥大军迎战唐军,双方在狭长的平原上混战在了一起,数十万人大混战的场面极为壮观,也极其惨烈,天地也为之变色。此时唐军的两万朔方军主力已随郭子仪北上,又有近十万军为半年内新招募的农民,无论组织及战力,都要逊于叛军,再加上崔乾佑指挥有方,用兵如神,所以不是趁叛军军心不稳,鹿死谁手,也未为可知。

唐军布蝎阵攻击对方,左军李嗣业和王难得率领二万军为左钳;右军由王思礼和李若幽也率领二万军为右钳;中军则由李光弼率领荔非守瑜及白孝德率五万军为主力。而那支最可怕的蝎尾,自然是李月和他的一万铁骑军担任。

李月亲率一万铁骑军,在敌阵中纵横杀戮,一次一次冲击敌军的中军,但崔乾佑凭借兵多,以密集的盾阵和枪阵竟抵住了唐军铁骑的犀利进攻,两军平分秋色,战成了胶着状态。

这一仗一直杀到天黑,双方都损失惨重,唐军的后军也被迫投入,这时两军士兵的体力都已透支殆尽,双方全凭一股士气在苦苦支撑,谁也无法撤退,谁先撤退就意味着溃败。

李月的铁骑军已攻破了敌军的左翼,亲自射死了敌军大将安元焕,重新转攻中军,但崔乾佑的三万核心中军也是精兵中的精兵,训练多年,尽管铁骑军的进攻猛烈,但始终不能攻破,看着敌军强大的战力,李月心中暗叫侥幸,没想到叛军的战斗力竟如此强大,崔乾佑确实调度有方,堪称名帅,这次郭子仪带走两万朔方精锐,而李光弼却空手而来,若不是李抱玉等奇袭安庆绪导致叛军军心不稳以及分走部分军队,那今天他李月极可能就要饮恨沙场了。

就在天即将黑尽的时候,突然东面尘土飞扬,一支唐军猛然杀来,直插崔乾佑后背,来的正是李抱玉等率领的三千多铁骑,他们见有大军来接应安庆绪,便抛下安庆绪,直接杀奔战场而来,这三千骑兵虽不多,但在两军都精疲力竭之时,无异于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尤其是方剑,勇猛无比,竟将敌军高高的帅旗砍倒。

随着敌军帅旗的倒下,唐军士气猛涨,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唐军倾斜,首先崩溃的是叛军的后军和前军,前军大将薛嵩领二万军欲击溃李月的铁骑,不料反被包围,随着帅旗的倒下,他的军中开始有士卒逃跑,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大规模的溃逃终于发生,薛嵩喝令不止,最后自己也被李月亲手挑杀。

十几万大军在前军和后军溃逃的影响下,终于被唐军击溃,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逃跑的叛军,唐军顺势追杀,除了崔乾佑在两万精兵的护卫下和安庆绪一起逃脱外,连前去支援安庆绪的三万叛军在内,共十五万大军被唐军所歼,降者不计其数,但这一役,唐军也付出了近四万人的代价,大将荔非守瑜也不幸阵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