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八十一章 南征四

李唐传奇 第八十一章 南征四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洪光乘此时离西洱河仅四十里,南诏军只用一个时辰便急赶到了西洱河,其间一路追赶他们的唐军就象蒸发了一样,踪影皆无。

南诏前军刚赶到西洱河,离河边已不到一千步时,突然密林两边有无数箭矢射来,南诏前军措不及防,中箭者极多,洪光乘虽然知道中计,但并不慌张,他命令中军和后军先稳住阵脚,随即向箭势稍弱的左面猛攻过去。

等南诏中军跑到唐军刚才放箭之处时,发现放箭的唐军竟消失了,周围到处都是黑色的粘稠液体,发出刺鼻的味道,洪光乘是见过火油的,他突然意识到不妙,大声命令各军后退,但唐军的火箭已经射来,点燃了满地的火油,三万多南诏中军竟被大火团团包围住,更可怕的却是不知从何处抛来数百只铁皮火药桶,在密集的南诏军中爆炸开来,每一只火药桶的爆炸便飞溅出数百枚细小的铁丸,杀伤力极大,这时南诏军的后军又一阵大乱,从南诏军的背后杀来一军,为首大将正是突然失踪的唐将蔡明德。这时,辛云京从北、李月从西、段秀实从东将南诏团团围住。

南诏众军只听见北面、东面和西面都传来喊杀声,不知有多少唐军朝自己杀来,个个人心惶惶,一片混乱,洪光乘也被一粒铁丸击中左眼,脸上全是鲜血,他听自己前军的声音已经稀落,估计已经被唐军消灭得差不多,而后军则被唐军铁骑穿插绞杀,明显已处下风,自己所在的中军在唐军火器的袭击和火攻之下,也已经死伤累累,但却见不到敌军的踪影,他见己军败相已现,便命全军撤退,自己一催战马,向火势稍弱的一角逃去,南诏众军见主帅逃走,便纷纷跟随着逃跑,唐军趁势在后面掩杀。逃出五里后,洪光乘纠集败军突然反攻唐军,想杀唐军一个回马枪,怎奈这支唐军和前面的几支唐军完全不同,战斗力极强,个个奋不顾身,再加上唐军铁骑的冲击,杀得南诏军士气全无,南诏军就是这样,战斗力很受情绪影响,若士气高昂,个个如猛虎一般,但若士气一失,就毫无抵抗力,南诏众军见自己和唐军的鏖战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便不等主帅命令,四散奔逃。洪光乘无奈,最后只得带了五千残军逃回太和城。

李月不再追赶,挥师邓川,一举击溃南诏围困邓川的二万守军,成功救出被围困已达一个多月,几近绝望的五万唐军。南诏三战皆败,损兵近十万,阁罗凤大恐,遣使到长安求和。唐军全歼吐蕃军,夺回了姚州,打南诏又三战大捷,歼敌近十万,救出了被困的五万唐军,而全军伤亡不到三千,消息传到长安,举国欢腾,长安的鞭炮声响了整整一夜,连杨国忠也感到一扫数年的窝囊,率领百官上表要求皇上重赏李月,李隆基龙颜大悦,下旨封李月为襄阳王、剑南节度使,又按李月的要求任命高适为姚州都督,李白为姚州太守,手下众将皆官升一级,再赏众军绢十万匹,钱五千万。

天宝十三年九月,南诏与大唐几经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双方恢复姚州兵变前的状态,南诏承认唐朝为宗主国,接受唐朝册封,放弃吐蕃所给称号,厚葬在南诏阵亡的唐军将士。但事后南诏却又秘密和吐蕃达成了谅解,数年之后,因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无暇南顾,吐蕃陈重兵于神川,南诏无奈,终于再次和吐蕃结盟,共谋唐朝西南。

天宝十三年九月,李月率大军返回姚州,在姚州整兵,并重修姚州城,一个月后,广州都督何覆光率本部返回广州,李月则留三万军给高适守姚州,自己带领大军回到成都,接手剑南节度使,开始整顿军备。

李月原来认识的成都太守赵陶已经调到扬州任太守去了,醉风堂的杨掌柜一家也随着搬去了扬州,现在的醉风堂已易了主人,而现任的成都太守是杨国忠的亲信,李月也懒得理他,终日在军营中操演士兵。

这天,他找来了发明火药桶的伍长严明,对他的发明大加赞赏,破格升他为校尉,以表彰他的功绩。然后问他道:“听说你家便是制作火药的匠户,不知你家在哪里?”

“禀大将军,我家就在北面不远处的阴平县老君山脚下,我们村都是以制火药为生,主要还是因为得到老君山道人们传授的一些技术,大将军若想得到更好的火药技术,不妨去老君山找那里的道人,他们才是制火药的高手。”

“那你能带我前去吗?”李月听完严明的话,大感兴趣,他在战争中大量使用火药,已经尝尽了甜头,故对火器有着浓厚的兴趣。

第二天,李月带着一百多亲兵起身前往阴平县,一路上鸡犬相闻,村舍宁静,此处的生活极为安逸,百姓的生活明显要比中原富足。旁边的严明见李月对乡间情景很有兴趣,便介绍说道:“我们老家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遭受兵灾了,虽然税赋沉重,好在土地富饶,我们百姓的生活倒也平静,只求不要发生战争。”

“我看此处生活不错,那你为何要去当兵?”

严明闻言垂泪答道:“我十二岁那年随我爹去汉中购物,后来遇到官兵,和父亲走散,我就被抓去当了兵,我已经离乡七年,也不知道爹娘他们怎样了?”

严明的话勾起了即墨的伤心事,他搂着严明的肩膀说道:“我的孩子若在,也快和你一般大了,你放心,大将军一定会让你回家看看。”

李月一行人走了两个时辰,便来到了阴平县(今天的四川江油一带),众人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座巍蛾的大山,严明指说,那便是老君山,传说是老君得到升天之地,又走了一刻钟,一行人便来到了山脚下的一个村子前。

在村口玩耍的孩童看见来了一百多骑兵,心中害怕,连忙回村通知村长去了,李月众人来到村口,见村口挤满了来看热闹的百姓,不由忖道:“此地果然太久不遭兵灾,故村民们都不惧官兵,要在中原,村子里的人早跑得不见踪影了。”

这时,人群中上来一名约五十岁的老者,拱手对众官兵朗声说道:“我是本村村长张才,不知各位将官来我村何事?”

严明看到张才心中激动万分,连忙从马上跳了下来,跑到张才面前大声说道:“张大爹!我是明娃子啊!你还认识我吗?”

张才楞了一下,突然从人群中抢出一名妇人,跌跌撞撞跑到严明面前,又猛然立住,严明也认了出来,他缓缓跪倒在地,抱住那妇人的腿大哭道:“娘!我是你的明娃子啊!”

那妇人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声大叫,一把搂过严明的头:“我的娃子,你还活着啊!”喊完便死死搂住严明,放声大哭起来,后面众人见状,皆为之心酸。村中人议论纷纷,都说失踪了七年的明娃子居然回来了,好象还当了军官。这时严明的父亲和弟弟也出来,一家人围在一起抱头痛哭。

过了一会儿,张才来到严明身边,对他们一家说道:“严老弟、明娃子,现在先别慌哭,那边还有好多官兵在等着呢!”

严明擦了擦眼泪对父母说道:“爹、娘,你们先回去,我办完公事再回家来看你们。”说完对张才介绍道:“这位就是襄阳王、剑南节度使,李大将军!”

张才不知道襄阳王,但他却知道剑南节度使那可是四川最大的官,不禁双腿一软,跪下叩了三个头说道:“草民张才,叩见大将军!”后面的村民见村长跪下,都不约而同的跪了下来,一些孩子不懂事,来回嬉笑,却被他们的父母死死摁住,也跪了下来。

李月见状,连忙说道:“大家都起来吧!张才,我有事要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