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七十七章 截击

李唐传奇 第七十七章 截击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等何士干走后,李月立即召开了临时军事会议,风平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李希烈盐船被沉,极可能会报复于我,从我刚得到的信息看,李希烈可能会派五千人来对付我们,其中二千人是排教帮众,真正的正规军只有三千人,现在从我们的回京路线来看,对方极有可能在山南道和河南道的交界处,也就是白河一带截击我们。虽然我们已身经百战,但防敌之心不可无,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全歼对方。为此我决定改变回京计划,现在大家听我命令。”

王元楷四人闻言一齐站起听令。

“风平道长,麻烦你率月组成员,我再给你五十骑,暂作我的斥候如何?”

“愿听大将军吩咐!”

“好!你带月组众人领五十骑,立刻上路,注意不要惊动对方。还有麻烦你告诉叶大姐,请她和其他四名月组女成员,就留在当地保护夫人,等我们歼灭了敌人后,再来接她们。”

“是!”

风平领令匆匆出去了。

“即墨何在?”

“末将在!”

“你领两百人扮做大队,走东面过白河,记住要造声势,在白河前扎营,多建空帐。待战斗打响后,你再包抄过来支援我军。”

“得令!”

“王元楷何在?”

“末将在!”

“你领三百人,绕道前往白河上游的渡口处,等敌军往东走出五十里后,再突然现身,也等战斗打响后,从西面包抄来援。”

“末将尊令!”

“莫言将军就和我一起,在中途埋伏,截击对方。”

“是!”莫言大声答道,这个好战的将军早就等不及了。

李之尧率三千兵和二千排教帮众,一路急行军赶到预定的伏击地白河渡口,等到快黄昏时,依然不见李月大队现身,正当李之尧万分焦急之时,突然有斥候来报:“在白河下游,距此约一百里处发现大队人马扎营,从营寨数量来看,约有千人以上。”

李之尧一愣:“此人果然小心,竟突然改变了线路。”

旁边一将问道:“莫非是对方察觉了我们的企图?”

“不可能,此事极为隐秘,又是连夜出发,他不可能知晓,我估计这可能是对方一贯小心的作风所为,传我的命令,全军向下游出发,务必在天亮前赶到对方营地。”

李月已经得到风平的消息,在白河上游渡口处发现敌军的大队人马,李月微微一笑,这就意味着第一步已经走对了。他和莫言率五百骑兵和五百弓弩手,悄悄地埋伏在半途,这一带草深林密,非常适合伏击,也适合火攻,由于几次大战中的成功,李月现在对火药和火油都情有独钟,即使来襄阳,他也带了部分火药和火油,以防不测,现在果然用上了。

约在一更时分,有斥候来报,敌军已经来了,约有五千人。很快,敌人的大队人马慢慢开近,李月并不下令出击,而是让敌军过去了。

“大将军!为何不动手?”莫言低声问道。

“现在敌军阵容整齐,战斗力还强,按照我们的计划,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回军。”

李月待敌军走过后,命人在树林和草上大量涂抹火油,仅留东面一个口子。这时李之尧已经过了李月的埋伏圈,他见一路上皆无动静,心稍稍放下来,毕竟李月的威名他还是听说过的。这时,一名斥候从后面飞奔而来。

“将军,在我们刚才的渡口处,发现大队敌踪!”

“不好!果然中了李月的调虎离山之计,传我的命令,后队转成前队,给我火速返回!”

众军被这两次折腾,体力明显下降,士气也低落很多,半个时辰后,敌军大队又重新返回,逐渐进入了包围圈。李月见时机已到,喝令一声,“点火!”

随着一支支火箭的射入,白河沿岸顿时燃起冲天大火,同时无数密集的箭射来,李希烈军纷纷中箭倒地,由于二千排教帮众平时只是附近渔民,毫无训练,在遇到这种真实的战争场景时,顿时大乱起来,反而把正规军的阵脚冲得大乱,无论李之尧怎样大骂,都无济于事,李之尧恨极,他起身大吼道:“李月!有种的就站出来,和爷爷决一胜负,这样偷袭算什么英雄!”

隐隐的他只听林中一声冷笑,李之尧突然在火光中发现二支铁箭,一前一后朝自己射来,他吓得魂不附体,一侧身,正要躲过第一支铁箭,不料第二支铁箭突然加速,直向自己的印堂射来,此时他重心已失,无法再避让,只感觉眼前一黑,一阵钻心疼痛从额头传来,他手一松,长枪落地,翻身栽下马来。

火势越烧越猛,李希烈军和排教帮众见主将阵亡,再无战意,各自夺路逃命,李之尧本身就是排教教主,他的阵亡直接导致了排教的溃乱,排教帮众本能地纷纷跳水逃生,李月并不理会他们,帮主已死,他们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罢了。而正规军并不跳水,他们知道,现在对方有弓兵,跳水反而会死得更快,他们见东面无火,便蜂拥挤上,准备从东面突围。

就在这时,突然一支骑兵横在出口处堵住逃兵,一名若天神般的大将上前怒喝道:“我是东宫六率府大将军李月,李希烈欲谋反,尔等若降,便饶过尔等性命。”

李月是运功喊出,在敌军听来,便仿佛如炸雷一般,这时,李希烈众军这才知道自己要截击的竟是赫赫威名的李魔王,此时李魔王的威名已传遍大唐,他的事迹,在说书人的特地渲染下,夸张了十倍,李希烈众军听罢吓得无不胆寒,在后有大火,前有强敌而自己主将已死的情形下,开始有人悄悄扔下了手中的武器。李月见敌军已动摇,又大声喝道:“我们都是大唐军人,应去保家卫国,为何在此内斗,大家听我一言,放下武器!”

这时,一名李希烈的心腹将领跳了出来喊道:“弟兄们,别听他的话,跟我杀!”

话音刚落,“嗖!”的一声,一支铁箭便洞穿他的头颅,把他钉死在地上。

“我再问一句,降不降!”

“当啷!”一把刀落在地上,紧接着十把、百把、千把,片刻之后,李希烈军已经全部缴械。李月事后清点俘虏竟有二千七百人之多。而二千排教帮众在跳水渡过白河后,便四散逃去,各自悄悄返回家中。

李月汇合了众军,押着俘虏重新返回,在襄阳城外把俘虏交给了闻讯赶来的山南道新节度副使韩滉,自己便接了赵绿敏直接返回了京城。

天宝十三年五月,李隆基借口重修东宫迁太子出宫,随后封郯王李琮为德靖太子,享东宫制,一时间天下沸腾,六月,天有异相出,国人议论纷纷,李隆基为转移国民视线,借口南诏势大,便命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领兵八万,广州都督何履光领兵二万,共十万人,征讨南诏。

南诏王阁逻凤遂向吐蕃求援,另一方面采取示弱政策,步步引唐军深入,在西洱河边,南诏和吐蕃联军大败唐军,主将李宓投河而死,剩下的五万唐军在副将何覆光的率领下逃出重围被困于邓州,消息传出,举国哗然,堂堂天朝大国,竟数败于偏邦南蛮,在太子李亨的大力举荐下,李隆基封东宫六率府大将军李月为姚州都督,率本部两万,前往南诏救援被困唐军,一时间,全国的目光都投向了南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