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五十四章 凯旋

李唐传奇 第五十四章 凯旋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天宝十二年,唐军封常清部在大勃律大胜吐蕃,歼敌二万余人;李月部在沙洲播仙镇大胜吐蕃军主力,前后歼敌六万余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出兵四万攻打吐蕃的洪济、大漠门得手,夺取九曲地区。三线的全线胜利使得大唐终于取得了至唐初以来对吐蕃的最终胜利,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

消息传到长安,举国欢腾,唐玄宗当即下旨,封封常清为御史大夫,授一子为五品官,赐第一区,其去世父母也获赠封爵。升李月为六率府大将军,正三品,统领东宫六兵府,手下诸将皆有封赏。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加封西平郡王。

一个月后李月率军回朝,沿线受到了河西百姓的热烈欢迎,虽西北苦寒,但并未影响到人们对子弟兵的热情,或送一枚鸡卵,或端一碗苦茶。这些都让李月深受感动,使得这几天来萦绕在心中的阴影一扫而空,脑海里又想起了当年和长虚、长乐的对话:“除恶即是扬善,你若有妇人之仁,将来又不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死在你一念之间。”是啊!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己军、对百姓的犯罪,自己只看见吐蕃军被烧死的惨状,却忘了吐蕃军屠杀百姓时的残忍。李月突然明白了,铁骑军为什么会对吐蕃败军那样不留情面了。李月看着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他也被感染,他接过一个小女孩递来一晚凉茶,一饮而尽。

如同上次平阿布思叛乱一样,李月再次成为长安城万众瞩目的英雄,雄壮的唐军走过朱雀大街时,无数百姓落下眼泪,他们仿佛又看到开元盛世时无战不胜的大唐雄师。李月!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年青将军,仿佛是一缕清晨的阳光,成了千千万万大唐百姓心中的希望。

李隆基率百官亲自到朱雀门外迎接李月和他的二万大军。

“参见皇上!祝皇上万寿无疆!”

“祝皇上万寿无疆!”二万将士齐声欢呼,声势极为壮观。

李隆基心中爽快,眼都笑成一条线,“传旨!赏全军每人绢二十匹,钱二千,阵亡者加倍。”

“谢主隆恩!”

随后李隆基大摆宴席,文武百官纷纷向李月敬酒,李月并不推辞,酒到杯干,一连饮下上百杯而面不改色,引得众人齐声叫好。

“爱卿!朕闻你在军中被吐蕃人称为‘魔王’,可是真?”

“禀皇上,吐蕃人称我为魔王恰巴拉仁,实在为是形势所逼,迫不得已,有损天朝的形象,望皇上恕罪。”

李隆基笑着命人拿出一幅图,李月上前看去,只见一名高大的金盔将军带着狰狞的面具、披头散发、浑身是血,外形十分恐怖,旁边的吐蕃军伏尸累累,人人面带恐惧之色,正狼狈而逃。画旁上书:李魔王杀阵图。

李月看画大吃一惊,这正是沙洲解围战的情形,画得十分逼真形象,仿佛画者亲眼目睹一般。

“皇上,这时何人所画?”

“朕问你,此画可象当时情景?”

“仿佛画者亲睹。”

这时,百官们也纷纷围上观看,赞扬者少却批评者居多。

杨国忠离喜跪下奏道:“此画确实有损大唐天朝形象,不宜鼓励,画者也应重责。”

“这是朕所画,难道也要责朕吗?”

众百官闻此言,纷纷闭口不言,心中暗暗心惊,也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说出来难听的话来。

杨国忠闻言,虽然心中暗悔,但在百官面前,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皇上虽有嘉勉之心,却不应画出来,让外朝误解我天朝风范,臣以为,我朝还应以宽大仁恕为上。”

“你的意思是让朕画一幅‘贾颧求和图’吗?”李隆基冷冷地说道。

杨国忠闻言,脸色顿时变成了猪肝色,瞬间又变得煞白,大殿上一时鸦雀无声,杨国忠刚想分辨,一抬头,李隆基已经拂袖而去了。

这时一名太监来传旨:“朕不胜酒力,众卿可自散去,‘李魔王杀阵图’就赐给李月,另赏其银五万两、绢五万匹,钦此!”

李月回家,自然又受到了另一次隆重的迎接,赵王李郁一连摆了三天的酒席,以示荣耀。最高兴的莫过于赵绿敏了,夫君能立如此奇功,实在是让她扬眉吐气,但她看了‘李魔王杀阵图’后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她不愿意自己的夫君被描绘成这样凶残的模样,更重要是夫君亲自上阵,太危险了。一连两天她都忧郁不乐,李月对赵绿敏的心思非常明白,他暗叹一口气,轻轻搂着她,告诉他自己回来时,沿途是多么受到老百姓的拥戴,只有对敌人狠,才能更好地保护老百姓。赵绿敏也点点头,“我知道夫君所做的事都是为大唐好,不过夫君既为主帅,不应亲上战场啊!若有三长两短,让妾身以后怎么过!”

李月笑笑,取处出冰蚕衣,做实验给赵绿敏看,无论刀砍剑刺都不能透,赵绿敏方转忧为喜,亲自将冰蚕衣给李月穿上。小夫妻俩久别后的恩爱就不用说了。

“月儿,你知道吗?你不在京城的几个月里,京里发生了很多大事。”

李郁父子三人在密室里又召开了秘密会议。

“什么事?”李月暗暗吃了一惊,但他依旧不露声色地问道。

“太子可能要被废了。”

“何以见得?”

“最近有消息说,皇上和太子因户部开支问题,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太子对皇上这十几年来的挥霍的过度军费极为不满,皇上因此还和太子吵过几次。”

李月点点头道:“这其实就是两人的执政理念不同,一个好大喜功;一个讲求实际。财政收支便成了爆发点,大哥!我大唐的财政收支应该不容乐观吧!”

李照摇摇头道:“岂止是不容乐观,应该用严重恶化来形容,这十几年来,均田制逐渐被破坏,土地大量集中在少数豪强手中,而他们又不纳税,赋税收入逐年减少,财政收支从天宝二年开始便出现赤字,偏偏今上改革军制,以募兵制替代府兵制,财政支出骤增,再加上连年用兵,几年下来就把大唐历年积蓄的老本挥霍一空,还有他本人的奢侈浪费就不用再说了,现在钱贱银贵,好多地方都开始用银结算了,最后倒霉的还是普通百姓,税赋已经加到了极至,再无财源,可是户部还有大量去年的军费尚未支付,更不用提今年的了,前几天皇上赏你军的钱财,我还不知道从哪一块挤出来呢!今上留给太子的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空壳了,太子怎能不怒!”

“照儿说得不错,现在很多地方确实已经是民不聊生,上个月因京城年初的旱灾使得京兆一带颗粒无收,米价暴涨,你知道街上有多少要饭的人吗?最后今上下令放粮十万石赈灾,但到了杨国忠手里,却是用平价卖给老百姓,老百姓苦也罢了,偏偏富贵人家却变本加厉的穷奢极欲,一面是穷人饿死街头,一面是富人酒肉馊臭,你说天下安能不乱,有的时候我也真希望他早点死,让太子即位算了,也许百姓能好过点。”

“太子现在不在其位,自然是心忧天下,当年李隆基初即位时也何尝不是如此。等真正坐了那个位子,内忧外患,你说他能坐享太平吗?我怀疑甚至还不及其父。”

“那小月认为如何才能做好那个位子呢?”

“一言难尽!总之是要先解决藩镇的割据局面,然后逐渐缓和社会矛盾,徐徐图之,我可以在马上帮父亲取天下,怎样坐天下就看父亲的手段了,不过父亲在士大夫中极有威信,这是父亲能做稳江山的最大优势,想长治久安,还得靠文人来治国啊!现在天下已经乱到这个地步,离我们那一天不远了,我得加快速度才行。对了,最近还发生了什么事?”

“还有就是南诏兵败、皇上自尊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重修兴庆宫,永王李璘任江南道节度使。”

“等等!刚才父亲说什么?永王李璘任江南道节度使?”

“是的!”

李月不由长叹一口气说道:“看来皇上真的要废太子了,不过太子根基已稳,想废又谈何容易!”

“那小月觉得他会立谁?”

“我看他谁都不想立,否则就不会重修兴庆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