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三十九章 畲民

李唐传奇 第三十九章 畲民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紫笋茶之厚利,众人皆知,所以在争论半天后,三十份名额顺利分出,大家这才尽兴而去,全然忘记了最初时交田的恐惧,第二天众人纷纷来县衙办理交田和投资手续。

这时于掌柜对韦应物说道:“我知道紫笋茶的销售基本是宣州的‘巴蜀商行’所垄断,去年‘巴蜀商行’就派人来和小人联系过,要不要小人去一趟宣州,把我们的打算和他们谈谈。”

韦应物闻言淡淡的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把货卖给‘巴蜀商行’,那样虽然不愁销路,但利润也太薄,对我双溪县的发展不利,不过他们能给个好价的话,谈谈倒也无妨,就麻烦于掌柜跑一趟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韦应物命蓝县丞开始着手办学之事,韦应物深刻地认识到,双溪县的贫瘠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教育太落后,民智未开所致,偶有读过书的人都离乡不返,所以只有广兴教育方才是改变双溪县落后的治本之举。韦应物下令全县凡五岁以上十四岁以下孩童和少年皆要入学。所有学费皆免,食宿由官府负担,全县最大的学堂就由张家的老宅改成,可容纳五百学童一起读书,先生则由县里从各州请来的举人担任,所耗的钱财全是韦应物用所接收的张家家产和以后双溪商行的利润支付,正是此举对将来的双溪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畲民即今天畲族的先民,唐时称畲或南蛮,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及福建一带,皆依山而居,玄宗时官府曾将大批畲民迁出山区,成为大唐民户,但依然有部分畲民还住在山中,双溪县的畲民就是其中之一,在双溪县共有畲民约一千户,分布在九个山寨之中,每寨几十户到上百户不等,其中最大的一个山寨叫依云寨,住有畲民约三百户,本来韦应物准备在迟些时候再考虑解决畲民的外迁,不过九月分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不得不提前面对这个问题。

这天韦应物和往常一样,准备下乡授田,突然有一名衙役赶来报告:“大人!不好了,畲人下山抢牛了。”

韦应物吃了一惊,急忙率人赶到了事发现场,这里已经聚集了几百人,大家群情激动,皆纷纷嚷着要上山要牛。

“县令大人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百姓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里正连忙上前向韦应物禀报详情:“今天清晨,几户农民将所借的十几头牛准备还给官府,走在半路时,突然冲出一群畲民将牛抢了去,以前从未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可伤到人没有?”

“没有伤到人,平时畲民和大家相处倒也正常,畲民常下山用猎物和农家交换盐和粮食,这次发生这种事情,我估计是山中断粮了。”

“你说得不错,我也认为可能是山中出现了粮食危机,里正你去把百姓都劝回家,此事就由我来解决。”

待百姓都散后,韦应物对雷万鸣说道:

“你替我准备三百石粮食和五石盐,我要亲自上山寨。”

“大人,我和你一起上山吧!我身上也有畲人的血统,算得上是半个畲人。”

韦应物一行在历经了三个时辰的艰难跋涉后终于抵达了位于山南麓的依云寨,一路上他们发现了牛的蹄印,最后没入了依云寨中。

“嗖!”

一支响箭从寨中射出,直钉在韦应物他们面前,韦应物手一止,停下了运粮队,雷万鸣上前用畲民土话喊了几嗓子后,寨中慢慢开始有了动静。很快寨门被打开,涌出一百多畲民战士,为首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打扮朴素,但韦应物还是从他的气度中判断出他应该就是畲民的首领。

“大人,他就是双溪县畲民的头领盘固。”雷万鸣在韦应物身后悄悄的介绍道。

韦应物点点头,他突然发现在盘固的身后,站着一个男孩,正是他曾经救过的那个少年,少年也认出了他,正用复杂的眼光看着韦应物,韦应物的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希望。

雷万鸣上前用土语给盘固介绍了韦应物和此行的目的,这时旁边的少年向盘固低语了几句,盘固警戒的目光开始变得柔和起来。

“韦大人不辞辛劳亲自来给我们送盐和粮食,草民十分感谢!”这盘固竟然用十分熟练的官话说道,他一转身大声说道:“不是敌人,是客人!”寨中顿时鼓乐声大作,显然这盘固做了两手准备。

在载歌载舞中,依云寨敞开大门,欢迎贵客的来临,盘固请韦应物上坐,随即端来热腾腾的牛肉招待,盘固有点尴尬的说道:“在大人来之前,已经杀掉一头牛,其余我们都将送还,不瞒大人,寨中已断粮多日,这两年能打到的猎物已经越来越少。”

韦应物微微一笑说道:“我来双溪县已经快一年了,现在才来拜访盘寨主,实在是失职,这次我送来一些粮食和盐,希望能解寨中燃眉之急。”

盘固感动的说道:“我们早已耳闻韦大人是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前段时间还救过我的儿子,现在又送粮来解救畲民,我们实在感激不尽。”说完退后两步,竟给韦应物跪了下来。

“盘寨主请起!”韦应物连忙将盘固扶了起来。

“我没有想到盘寨主的官话竟然这么流利?”

“哦!我这是少年时在福州学的,那时官府将我们从山上迁下来,还送我们去学堂读书,就是那时学的官话。”

“那盘寨主为何现在却来了双溪县?”言外之意就是你既然那时已经下山,怎么现在又回到山上。

盘固淡淡一笑说道:“我们畲民内部起了矛盾,我的祖父就带领我们这一支迁到了双溪县。”

韦应物想了想便郑重地说道:“如果我想让你们再下山为民,盘寨主可愿意?”

盘固迟疑了一下对韦应物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要和其他八寨中的长老商量一下,韦大人可住一晚,明日再答复你,你看可好?”

“那好,我就等你们的答复。”韦应物随即派两人和畲民一起先将牛送了回去,自己就住在了山上,

一夜无话,第二天盘固一大早就来见韦应物。

“韦大人,我们都同意下山,条件是希望能和汉民一样对待,也就是同样给予我们授田。”

“这个没问题,你们的田我早就准备好了,予每户二十亩,另外我再拨一千亩茶田给你们,作为畲民的公共财产,我还专门为畲民办了四所学堂,希望你们的孩子也能入学。”

盘固闻言大喜:“我这就随大人一起下山,到县里办理相关手续。”

一个月后,畲民都陆陆续续迁下山来,韦应物将畲民编成二个乡,任盘固做里正,从此所有双溪县的畲民都正式入了双溪县的户籍。

过了几天,于掌柜从宣州返回,还带了两名‘巴蜀商行’的要人,韦应物便将畲民的事交给雷万鸣去处理,将‘巴蜀商行’的人请进了县衙,‘巴蜀商行’一共来了两人,一名中年胖子,另一人低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约六十余岁。

双方坐定后,于掌柜指着中年胖子给韦应物介绍道:“大人,这位便是‘巴蜀商行’的大掌柜,张大官人。”

“哦!原来是‘巴蜀商行’的大掌柜,真是失礼了!”韦应物听说‘巴蜀商行’的大掌柜亲至,心中动了一下,看来紫笋茶的利润要比想象的丰厚得多。

“哪里!在下张求财,我听说韦大人想要大力开发紫笋茶的产量,所以一方面想来商量一下合作事宜,另一方面也想提个建议。”

“张大官人请直言。”

“不知大人可知道紫笋茶的市价,在京城现在是一斤茶叶十两银子,那是因为紫笋茶不仅为茶中极品,更重要是产量极少,一年不过一万多斤,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双溪县要大量生产,我看紫笋茶的市价肯定会立即爆跌。”

“张大官人的意思是要我们不要生产此茶吗?”韦应物冷冷的问道。

“那倒不是,我们来的目的就是想商量一下,如果双溪县每年供应给我们五千斤上好的茶叶,我们保证每年给双溪县二万两白银,而不是钱,韦大人看如何?”

“五千斤茶叶,那不过是二千亩茶园的产量,我双溪县可种植茶园上万亩,那剩下的八千亩怎么办?”

这时,旁边一直沉默的神秘人突然开口说道:“你们可以用别的名字销售,如果愿意,我们也可以包销,不过一斤上好的干茶只给八百文,这样如何?”

“阁下是何人?说的话可能做主?”

“我忘记给大人介绍了,这位是我们‘巴蜀商行’的真正大东主,他自然能做主。”张求财急忙替韦应物介绍道。

“哼!阁下既然有心谈判,却遮遮掩掩不以诚相见,要我如何信得过阁下的话?”

“罢了!十年过去了,也总不能这样隐藏一辈子吧!”说完,他徐徐地取下斗笠,露出一张苍白的面容来。

韦应物见了大吃一惊,不禁脱口而出:“是你!你、你还没有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