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二十一章 盐铁

李唐传奇 第二十一章 盐铁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刘宴一怔,随即摇了摇头。

“你还记得多年前在襄阳时你对我说过的话吗?”李月微微一笑对刘宴说道。

刘宴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不禁站起来说道:“殿下真的打算在江南实行盐铁专卖吗?”

李月郑重的点了点头。

刘宴大喜,朝廷实行盐铁专卖是他多年的心愿,但因涉及太多人的利益,朝廷始终没有能够实行,他也知道,李月一定是得到了李豫的许可,让江南一地先做试验,若成功,皇上必然会在全国推广,突然想到此事事关重大,刘宴不由脸色凝重起来。

“殿下,实行盐铁专卖不难,我们只要控制住江南产盐地的源头便可,但若只在江南一地实行,必然会造成全国各地方间的价格差,还有私盐的冲击,如何管住投机之人,才是关键,否则这个办法早晚也会失败。”

李月也赞同的说道:“非常之法也必须有非常之手段,我可用严厉的法令来管束,使投机盐利之人心存畏惧,让他们得不尝失,还有你盐铁监的职责便是监管,收税等具体事宜可让户曹事来做,不仅是盐,铁、茶也是一样,对一些非寻常人家用的上等精铁和上等茶也要课以重税。”

“殿下,仅用严律来管也非长久,不妨采用一些务实的办法,我有一个手下曾给我献了一计,目前我们的盐引仅用在最初的一步,若将一份盐引再补充很多小的副卷,每一份都能细化到每一家售盐之店,使用和盐引同一号码,店家再用同一号码作成凭证给买盐之百姓,若我们将来发现其中一个号码的数量和实际盐引数量不符,便可根据号码查到问题的根源。”

“可如果店家不给百姓凭证又如何是好?”

“那自然要用一些鼓励性的措施让百姓交出这些凭证了,比如交出凭证可得一些赋税上的实惠,百姓有好处,自然会踊跃。还有告发贩卖私盐的可给予重奖,多种手段齐下,虽然不能完全禁绝私盐,但也控制住了十之八、九,铁、茶也是一样,可用同一办法。”

“我明白了,看来很有必要在户曹事建立一个专门的司税署,各州的税吏皆归其管辖,不再从属于州县,州县无财政,自然由我金陵来下拨。”

刘宴闻言大骇,急忙说道:“殿下,此事且慢,事关重大,须和各位大人仔细商量才行。”

“我自然知道,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而已,刘大人巡视各地,另外还有什么心得?”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目前江南一地的商业不甚发达,远逊于长安,且大多为零星商人,其实从商应比收田租赚钱,东贱西卖、北贵南买,完全可以大有发展,同时也可将各地之钱带到江南,我官府再从中收税,兴商以养农,长此以往,江南富甲天下之日指日可待。只是现在商人的地位太低,很多大户都不屑为之,这需要殿下慢慢施以引导,鼓励大户从商,再用律法规范,从商人的得利中收税,岂又不是远胜于盘剥那些升斗小民?”

李月闻言一拍桌子振奋地说道:“好一个‘以商养农’,金玉之言也!这个思路或许可以解决目前我最大的难题。”他兴奋得站起来在房内走了几圈,对外间的司笔侍从说道:“去!把萧大人和韩大人请来。”

待萧、韩二人过来,李月又把刘宴之言向他们转述了一遍,萧隐闻言也兴奋地说道:“我这几日也在为殿下的‘限田令’而发愁,殿下要求限制大户的田地,我知道若是此令一发布,必然会引起宣然大波,不说那些大户,就是各地的官员拥有超过永业田者也居多,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口分田、职分田和公廨田以及大量的黑田,公私难辨。但若不限他们的田,官府手上又无田给无地之人。所以最关键是要给这些大户找一个出路,从商倒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以前几年免税的办法来抵他们上交的土地补偿,同时也可让他们发展壮大。再就是盐铁专卖宜早不宜迟,还有改为授二十亩丁田的法令也要尽早公布。”

江南的财政不足,早就让萧隐头疼不已,如今知道有增收的良方,如何让他不高兴。

李月又看了看一直沉默着的韩滉问道:“韩大人在想什么?”

“我在想任何法令的出发点一定是要公平,否则不满的种子便会深种于人心,他日若变,这些种子便会积少成多、积弱至强,即而爆发。盐铁专卖我无异议,对百姓的影响不大,无非是从各大盐、铁商手中把应拿的一份要回来。但鼓励大户从商,我江南的小商人势必会大量破产,他们怎么办?再有只夺大户的田,那官吏多余的田怎么办?若让他们也从商,岂不是会令用权入市,更是不妥,若不管,又岂不是变成‘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所以,我的意见是盐铁专卖先行,土地改革后做,不能一步到位,首先应清理官员的家产,授百姓以部分实地,让大户们无佃农可用,那时再动手推行限田令,这样阻力就会小很多,至于财政不足,我想徐明谦该从高丽和大和国回来了。”

这时萧隐又补充说道:“剥夺地方财税征收权,必然会严重影响地方的利益,朝廷也会过问,不如也暂缓推行,待清理完各级地方官吏后,再和限田令一起强制推行,也不能全部拿走,可按一定比例分一点给地方。”

李月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二位都说得有理,限田令就暂缓推行,盐铁专卖令十日后发布,由盐铁监负责草拟方案,可拨军五百人充盐铁吏,相应律法由谘议参军事拟定,同日颁布。”

永泰元年一月,盐铁专卖令的颁布顿时轰动了江南乃至全国,与盐铁专卖令同时发布的还有户籍令(即分户标准),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盐铁专卖令的影响并不大,但户籍令却涉及到了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令无数人家苦乐参半,户籍令中已明言,将来的授田便以户为标准。为了将来能够多获得田地,分家便成了很多人家最大的对策,这恰恰是户籍令推出的初衷,如细则中第二条中明确规定:二十一岁成丁,每户原则上拥有丁男不得超过二人,情况特殊可由州府批准,再报金陵户曹事备案。

户籍令要求各地无论流民、本地民皆要重新统计建立户引,重新明确了唐初以来建立的年龄标准,即:民始生为黄,4岁至15岁为小,男子16岁至20岁为中,21岁至59岁为丁,60岁以上为老,户引每年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

又规定男子年龄未到中者不得娶妻;未到丁者不得分家独立成户;仅独子者不得分家;需赡养父母者可算一户半;有子女需抚养的寡妇不嫁者可算一户,无子女需抚养的寡妇和被休弃女子不嫁者可算半户;无子从女者可算一户半。一时间,永泰年之初,江南各地娶新妇者不断,到官府分家者不断,成为当时一大笑谈。

和户籍令一起推出的还有劝学令和劝勋令,命各地童子达小后应当入学,每村至少应有一书塾,费用为各官府承担,但不作强求,各地此项做得好者,官员可多得“一善”的考评。劝勋令主要是鼓励大户多做善事或捐粮以获得授勋,白丁得授勋将来可和田亩挂钩。

和户籍令及劝学令百姓的苦乐参半相比,盐铁专卖令却更显得多了一丝血腥,永泰元年二月,金陵水师查获扬州私盐船一百余艘,杀私盐贩子二十四人;三月,有人告发余杭县丞贩卖私盐,金陵监察室和盐铁监同时介入,抄没三户人家,杀余杭县丞等七人。四月,越州查出十户盐店私自改盐引副卷数量或进私盐公卖,店主被杖击五十棍,游街示众后入狱三年,一时间,私盐贩子纷纷退出江南十五州。而精铁和上等茶叶等物更是因易于管理而无法逃税。三月以后,随着盐铁税的陆续入库,金陵府的财政开始逐月好转。永泰元年一月,远赴新罗、大和进行贸易的徐明谦率二百多艘商船抵达太仓,用唐锦、绫、茶、纸、笔、墨换回了大量的高丽青瓷、人参和大和的稻米以及无数白银、黄金和铜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