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二章 剿匪一

李唐传奇 第二章 剿匪一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报!越州急报。”

“念来!”

“海临县贼袁晁已陷台州,台州刺史袁参兵败至越州,浙东观察使韩滉紧急向殿下求援。”

坐在上首的正是吴王李月,他在一万铁骑军的护卫下已从长安出来,此时大军已到了徐州境内,淮西节度使兼徐州刺史田神功赶来参见李月,自李光弼死后,他的军队便由田神功接管,由于其不能服众,很多久随李光弼的老兵纷纷解甲归田。

接到韩滉的急报,李月立刻下令婺州刺史张维瑾领二千军从台州南面向袁晁施压,又令驻守金陵的王潜出兵五千火速支援韩滉,防止越州再次失守。

五天后,李月终于回到了金陵,但台州的形势已经不能让他安坐,他刚到金陵便接到报告,张维瑾军在台州南遭到袁晁军伏击,损兵折将逃回了婺州,解除了后顾之忧的袁晁军开始向越州发动进攻,企图在李月归来前夺取浙西富庶之地。

李月当即任命萧隐为吴王少保、江惊鸿为吴王府长史、贾贲为吴王府谘议参军事、荔非元礼为金陵大都督,四人负责筹建江南东道军政结构,随后命南霁云为先锋,自己亲率一万黑旗军南下越州剿匪。

这一日,大军开到越州会稽县附近,天色已晚,李月便命大军扎营造饭,吃过晚饭后没多久,正当李月和王隼商量军务的时候,南霁云领着越州团练何士干来见李月。

“这袁晁是何许人?为何造反?现在其兵力如何?”略略叙旧后,李月便开始向何士干问道。

何士干想了想答道:“禀告殿下,这袁晁原本是沿海渔民,其人行事颇为仗义,逐渐被浙东沿海一带的渔民奉为首领,去年五月海啸,渔民纷纷转到内地为农,袁晁一族人也到了海临县,或许是地方官处置渔民不当,将袁晁逼反,现在其已占领台州全境,手下已聚有近万人,前几日攻打越州,闻殿下亲来,贼兵已经退回了台州。”

“我听说其曾用计先后杀败袁参和张维瑾,他手下可有能人?”李月接着问道。

“袁晁本人颇有号召力,投奔其的百姓不计其数,他自称四明天王,手下有一文一武两个能人颇为了得,文的叫徐明谦,曾是个落第举人,足智多谋,现是贼兵的军师,杀败袁参和张维瑾的,就是他亲自率兵所为;武的叫姚胜,两臂有千斤之力,使一柄大铜锤,有万夫不当之勇,现被袁晁封为前军元帅,这两人仿佛就是袁晁的左膀右臂,若去任何一人,袁晁便可立破,不过我家韩大人以为,袁晁造反是被逼,应以抚为上。”

李月点点头对何士干说道:“何将军远来劳顿,请早些安歇,明日还要请何将军为向导带路。”

何士干走后,李月向王隼问道:“王司马以为我军对袁晁该采用何种策略?”

王隼想了想说道:“属下以为这袁晁和史思明等叛贼不同,造反也是被逼无奈,属下同意韩大人的观念,应以抚为上。”

“霁云以为呢?”李月转头又向南霁云问道。

“末将也是出身贫苦,十分同情这些被逼无奈的穷苦人,末将只希望大将军这次尽可能少一点杀人。”

李月闻言淡淡一笑说道:“你二人之言我理解,但你们却不知道,若手段太软,一味的安抚,便给后来者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稍不满意就闹事造反,危害了地方后再投降,须要让参与造反的人知道,造反决不是儿戏,是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当然,对于真正的贫苦百姓却又不能真的下死手,但对袁晁等匪首绝不能手软,他已尝到了万人之上的滋味,决不会再安心做一个普通的百姓。所以平定这场造反,需软硬结合,先战后抚!”

第二天,李月拔营向南进发,一路畅通无阻,下午就进入了台州地界,很快一条大河横在前方挡住了去路,过了河便是海临县了。

“你看前方大河水流湍急,河面宽广,贼军以渔民起家,必擅长于水战,所以我猜对岸必伏有敌军,欲趁我军渡河之时半路截杀。”李月指着河流对副将吴昊说道。

“大将军既然猜到,那必有对策吧!”

李月淡淡一笑随即下令道:“传令各军,沿河扎营。”

很快,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河对岸的林中果然有些黑影开始不安地躁动了起来。

“报告军师!唐军没有过河,就在对岸扎营了。”

“知道了,再探!”

“是!”

当斥候走后,姚胜忍不住对徐明谦说道:“军师,难道唐军已经知道了我军在此埋伏?”

徐明谦没有回答,反问姚胜道:“你可知道唐军主将是谁?唐军的战力如何?”

姚胜冷笑一声道:“和唐军打了几仗,我看也稀松平常。”

“那你可知道吴王李大将军?”

“我只知道唐军有个极厉害的人物叫李月李魔王,使一杆丈二长的方天画戟,号称天下第一高手。”

“你是从说书先生那里听来的吧!这个李魔王就是吴王,唐军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姚胜闻言,猛的打了个冷战,但眼睛里却流露出了一丝渴望的神情。

徐明谦看见眼里,知道姚胜的心思,不禁微微一叹道:“果然是无知者无可畏,你还当李月会和你单打独斗吗?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吧!”

一句话把姚胜激得暴跳起来:“我这就去挑他,看他与我斗否?”

徐明谦一怔,猛然醒悟道:“是了,李月在对岸扎营,就是要引我前去夜袭。”

想到这,他不由微微冷笑道:“久闻李月擅用弓箭,我倒要试一试。”

一更时分,李月正在帅帐内和谭元凯商讨平匪后台州的治理问题,只见谭元凯对李月说道:“大将军,我是温州人,温州和台州其实差不多,向来民风淳厚,同时也容易爆发团体性的抗争,一般说来,最好任用本地大姓治理,但袁晁此次造反已将贫苦百姓和大户推到了对立面,若再用本地大姓为州治,恐怕反而难管。最好的办法是找一熟知本地民风且年长之官员的外地官员,其要善于调解矛盾,慢慢地自然就把本次造反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李月点点头,表示赞同谭元凯的意见,这时一军士进来报道:“禀大帅!敌军百艘小船沿河而下,已经进入我军的射程范围。”

“好!告诉吴将军,随时可以放箭!”

说完李月便站起身来,向帐外走去,李即墨急忙替李月披上外衣,李月还没有走到河边,就听见了“嗖!嗖!”的放箭声,数千唐军已经在向河中的敌船放箭。

见李月走来,吴昊急忙过来说道:“大将军!我觉得有点不对劲。”

“为何?”

“就算河水再急,二百步内也应隐隐可以听到中箭者的惨叫声,现在却毫无声息,我怀疑敌军有诈。”

李月一怔,疾步赶到河边,仔细向河中望去,他的目力和听力都要高于常人,李月细看一阵后,突然举手下令道:“停止放箭!”

“大将军!我的怀疑可对?”

“你说得不错,船上中箭之人都一动不动,对方显然已看破我的诱敌之计,却反用草人来赚我的箭,好一个‘草船借箭’和张巡的‘草人借箭’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徐明谦果然是个人才。”

“大将军,徐明谦虽有谋略,但已挽回不了大局,明日过河后,我们直取台州,以正面作战,一战便可平息匪患。”

李月想了想却摇摇头说道:“我从平定阿布思开始便在外征战,如今已近十年,这十年来我深深的感到,自己最大的软肋就是人才缺乏,现在我已实领江南东道,百废待兴,人才的迫切性就更是摆在面前。我并不在意袁晁,但却非常看中这个徐明谦,他若不能为我所用,倒是我此战最大的遗憾,吴昊,你可明白?”

吴昊明白李月的心思,便对他说道:“大将军若真想得这个徐明谦,不妨从长计议,台州晚破几日其实也并无大碍。”

李月点点头便断然下令道:“传我的命令,明日暂且退兵越州。”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