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变天一

李唐传奇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变天一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数百名五品以上的大臣,在相国王屿的带领下,来到丹凤门向皇上请愿,要求调回太子监国,包括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九寺、五监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阁僚都出动了,崔圆、裴冕、房琯、苗晋卿、杜鸿渐、张镐、崔漪、崔光远、李泌、萧华、崔器、管崇嗣、张翰等重臣纷纷登场。此举立刻轰动了朝野,无论民间还是宫内都议论纷纷,李辅国第一个通知了李亨,李亨尚在病中,身体十分虚弱,闻如此多的百官请愿调回太子,且所有重臣都态度一致,他不由一急,咯出几口血来,张皇后急忙扶他躺好,过了好一会儿,李亨才缓过气来对张皇后说道:“非朕不愿,只是豫儿根基已稳,系儿就做一个富贵王爷吧!”说完便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张皇后轻轻退出,急忙回宫召见越王李系,李系闻言大惊道:“这如何是好?箭已在弦上。难道要收回不成?”

张皇后冷冷一笑道:“你真没用,一点小事便把你吓成这样!这有何难?禁军在我们手上,皇上的玉玺也在我手上,我便代他下诏让位于你,皇上未死,他们敢抗旨不遵吗?你现在回去,先把那帮大臣驱散了!”

等越王走后,张皇后立刻命令马英俊和陈仙甫守住皇上的寝宫,任何人也不得放入。

李系召来王仲升命他立刻带领羽林军强行驱散请愿的百官,王仲升无奈,只得带兵去了。就在这时,李若幽跑来报告,东市和西市多处地方同时起火,恐有人趁机捣乱,请示越王殿下要不要在京城实行戒严,李系当即同意,立刻在全城实行戒严,由彭元曜带四千羽林军执行,彭元曜一楞,本来羽林军就不多,这样再分兵去戒严。他便小心翼翼地建议道:“戒严之事,可否由朱雀门的南衙军来执行?”

李若幽立刻反对道:“南衙军兵力太少,且易被兵部干涉,多有不便,不如还是自己人来为好!”

李系想想也道:“兵部是段秀实主导,李大人所言不错,彭将军,还是由你来执行戒严!”

彭元曜刚想再说,却被李系一瞪,吓得连忙应声去了。

却说段秀实,得即墨带来的一千精锐后,立刻下文给两京武库署,要求调拨一千套羽林军的装备,两京武库署令正是李月的三哥李严,他认得即墨,知道事情紧急,立刻拨出一千套羽林军的装备给即墨他们换上。这时戒严令已下,即墨他们便混入了戒严的部队,段秀实命即墨他们分兵两路,一路在东宫附近执行戒严,守住东宫;另一路则去把守玄武门,玄武门是禁军进入宫城的要道,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历次宫廷政变都必须先得拿下玄武门,当年就在这里,唐太宗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夺得了皇位。王仲升刚任左羽林大将军不足半月,对羽林军的人事并不熟悉,见即墨他们的服饰与己并无二样,便以为他们是彭元曜的部下,遂不去管他们。

段秀实又派心腹姚一帆和郑意各领二千南衙军,分别把守长安明德门和皇城朱雀门,在双方一连串的布置之后,天便渐渐黑了下来,百官在中午的时候便已散去,在羽林军的暴力驱敢下,不少官员都受了轻伤,御史台大夫房琯和御史中丞崔器竟先后晕厥过去,等张皇后赶到时,群臣早已散去,只留下地上的斑斑血迹。张皇后气得大骂李系无智,竟得罪了众多重臣,明明一句影响皇上龙体便可办到的事情,却偏偏要用暴力解决。

今夜的长安城显得格外紧张,这是李亨即位以来的第一次戒严,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平时热闹喧嚣的青楼、酒店也纷纷歇业关门,只有一些野猫和野犬在街头寻找食物,连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寻得一处隐蔽之地躲藏起来。大街和巷弄之间只听见士兵和衙门捕快的脚步声,不时有呵斥声传来,这一定是某户悄悄开门探望时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了。一些略有见识的人都隐隐猜到,大唐可能又要变天了,但对决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帝王的更替与他们无关,只要不是史朝义杀进城来就行。

李郁和妻子相对而坐,忧心不已,他们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毕竟这里面有他们的两个儿子,白天他们已经得到段秀实的消息,让他们觅地躲藏,于是一家人又躲到了赵王别府(现在已经改名为秦宅),这和当年李琮政变时是何其相似,只是主角之一换成了自己的儿子。

亥时(晚上21点),张皇后发表皇帝诏书,宣称太子失德、即刻废为庶人,立越王系为太子,皇上因病重不能理朝,已决定让位与李系,天下大赦,以贺新帝。就在张皇后发表诏书之时,一支大部队已悄悄从明德门进入了长安,这便是李月来了,他派大将南霁云率五千铁骑留下来保护太子李豫,自己便率领一万步兵和五千铁骑悄悄地赶到长安南的曲江池边,等待最后的时机。是夜,李月见时机已到,便率领大军向长安城明德门进发,奉段秀实命守明德门的姚一帆见李月大军开到,立刻开门放李月进城。

这时,数百名太监手持旨意准备到各从三品以上官员府第及各宗室王府中去宣旨,但到玄武门时却被阻拦不准外出,大太监陈仙甫闻讯急忙赶来,他拿着皇后懿旨命守门大将火速开门,否则将被严惩不殆。守门的大将正是乔装改扮成羽林军的李即墨,此时他已将驻防东宫的五百军士都调过来,太子一家早被转移到安全之地,他见一名太监在大声叫门,口气极为凶恶,便张弓一箭将陈仙甫射死在地,城楼上顿时乱箭齐发,数百名准备去宣旨的太监顿时被射死大半。几个逃得性命的太监跌跌撞撞赶去报告张皇后,张皇后这才知道事情不妙,王仲升的四千羽林军大半都在玄武门外的宫城内,大明宫这边只有一千名当值的羽林军。

唐朝的宫城分为太极宫和大明宫(兴庆宫其实是李隆基的别墅),在没有大明宫前,玄武门便是太极宫的北门,禁军的驻地便在玄武门外的西内苑,守住玄武门等于扼住了禁军入宫的道路,后来在太极宫的东北面又修了大明宫,从安全上考虑,进大明宫必须也要先经玄武门,再从一旁的大门走,所以守住玄武门,等于扼断了禁军进入太极宫和大明宫的两条道路。由于彭元曜被派去戒严,王仲升便派一千人去守大明宫,本人和李系率三千人在太极宫承天门处,这里是连接宫城和皇城的入口,他怕守皇城的南衙军生变,故严守此处,只待张皇后送出诏书后,他们便可以敲响景阳钟,紧急召集百官和宗室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