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南

李唐传奇 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南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李月在占领江南东道以后,正式将节度使府迁到金陵,上表奏请恢复赵显为金陵刺史,原扬州刺史赵陶然调常州刺史。同时派荔非元礼为主将率八万军北上,从徐州攻打睢阳。十月,荔非元礼克睢阳,史思明也派大将骆悦率领八万军开赴陈留,与荔非元礼军对峙。这时,由于唐军在河东惨败而却在东线获胜,使得整个战局变得扑朔难料,谁也不敢先下手。十一月,史思明出巡东方,其子史朝义在大将骆悦的支持下,在郑州发动政变,杀死了史思明和心腹大将李归仁,随即,史朝义在洛阳称帝,此时唐朝赦令已出,各地拥兵大将开始各怀鬼胎,如河北的李怀仙、河东张忠志、相州田承嗣等各自拥兵自重,并不听从史朝义调遣,史朝义再无力攻唐,两军处于对峙状态。

李月本人并未离开江南,他深知李希烈的野心,一旦江南空虚,李希烈必然乘机而入,在节度使这个位置上,李希烈是坐得最久的,也是因为他羽翼已丰,朝廷拿他无奈的缘故。李亨为了削各节度使的权,采纳了丞相张镐的建议,在几大节度使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分,设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并大量任用宗室,但由于大多数宗室都是膏粱子弟,手握一定重权后便变得更加骄横、鱼肉百姓,其中最残暴的便是川东节度使李奂,不仅对百姓横征暴敛,而且荒淫无度、滥杀无辜,最后逼得梓州刺史段子璋率百姓暴动,企图杀死李奂,李奂遂污蔑段子璋造反,李亨派吏部尚书崔光远为钦差大臣调灵州将军方剑进川平乱,

不久段子璋兵败自杀,崔光远上书李亨,指段子璋暴乱是因李奂为祸川中导致,李亨便将李奂调回,让他做了左威卫大将军的闲职,命另一宗室济北王李勉任川东节度使兼梓州刺史,又命方剑为松州团练使,防御吐蕃。

十月,李亨因唐军惨败,下诏自责,遂改年号为上元,这时江南平定,朝廷派到江南各地的官员开始陆续上任,赵绿敏母子及林之惠也随苏州刺史韦黄裳一起来到了江南,韦黄裳是韦见素之族弟,韦见素前不久病逝后,由礼部尚书韦陟升中书令、任右相,同时也接任了韦见素家族长之职,亦是太子李豫的忠实支持者。韦黄裳原任司农寺少卿,后调任升州刺史,考虑到江南日趋重要的经济地位,便调韦黄裳任浙西观察使兼苏州刺史,韦黄裳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赴金陵拜访李月,他虽为浙西观察使,但却受李月节制。

李月的节度使府在金陵城内的莫愁湖湖畔,是原节度使雷宁在金陵的别院,因赵绿敏非常喜欢莫愁湖,李月便选址于此,离赵绿敏的娘家金陵刺史府也不远。赵绿敏到金陵后,便抱着李晨去见自己的母亲,赵夫人见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喜悦之情不言而喻。当晚,李月带着妹妹李影及林之蘅一起来到刺史府聚会,一家人尽享天伦之乐。林之蘅自嫁李月后,一改以往的刁蛮习气,稳重知礼,对赵绿敏敬重有加,也被李月和赵绿敏的父母所喜,赵绿敏更视她为姐妹,其中与李月的孪生妹妹李影最为投缘,两人整天形影不离,林之蘅来金陵后,李影一人留在京城孤单,竟也跟了过来。

赵绿敏的二哥赵漠和李月同岁,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去年进京参加武举得了功名,李月便命他随荔非元礼北上,在他帐下做一名果毅都尉。

“相公!你今天可喝了不少酒。”赵绿敏一边给李月脱去外衣,一面略为埋怨地说道。

“难得这次聚会,心里高兴多喝了几杯,娘子不要见怪!”

“你和父亲都决定让我哥哥从军,我娘挺担心的,这几年唐军败多胜少,死的人太多了,要是哥哥有个什么闪失,二嫂和几个侄儿女可怎么办?”

“赵漠也坚持要参军,我也没办法,本来我要安排他去江宁县任县尉,可他不肯,非要从军不可,只好让步于他,不过娘子放心,唐军兵败主要看主将,你夫君我不是从没败过吗?”

“你真是厚脸皮,‘老鼠上秤,自称自夸,’打了几次胜仗,就尾巴翘上天了。”

赵绿敏的脸依在丈夫的胸前,动情地说道:“夫君可千万要小心啊!不然我们母子可怎么活!”

李月轻轻揽过妻子的腰,妻子虽已为人母,但依然和当年一样的美丽、苗条,李月心中一荡,遂低低地说道:“今晚我就睡在你房内了。”

“可是今晚你应睡到蘅妹那里的。”

“我不管!还有小影和她睡呢!”

“好吧!让我去给蘅妹说一说,还有相公答应的,明天带我们去苏州,不许赖哦!”

“我知道了,你快去吧!”

第二天,李月起程前往苏州,接受浙东观察使韩滉的述职,之所以把与韩滉的会面也安排在苏州,是考虑让韦黄裳也一起参加会商。

李月的座船沿运河南下,除李月的主船外,另还有两艘兵船护卫,由王元楷与李即墨各领二百人于一前一后担任护兵,另外太湖帮也派出了大量的暗哨,防止李璘余党行刺李月。

江南一地虽曾有南朝的繁盛,但自隋、唐两朝以来,全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开元二十八年之时,江南十五州的人口仅二十二万户,占全国的四十分之一,税赋更微不足道。天宝以后,北方数次大灾,李隆基命北方灾民就食于江南,使得江南人口大增,税赋也开始占到全国的半成。安史之乱后,北方百姓为躲避战乱,开始大举南迁,到乾元元年时,整个江南道已经达到一百二十万户,增加了六倍,而且现在仍然在猛增,虽然如此,但总人口在全国占的比重还是仅有一成。移民的大增,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开始大量出现,好在江南土地肥沃,水量充足,只要勤于耕种,就算赋税沉重,也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形。目前,全国的产粮和税赋重地主要集中在两湖、荆宛、关中、四川、河南、两淮、江南,李亨分割江南道、控制两湖、荆宛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李月以四川换江南东道仅十五州,对于李亨来说,并没有吃亏。

赵绿敏正在和李月谈论两岸的景色,李晨幼小,故没有随行。林之蕙正和李影窃窃私语,她俩都是第一次来江南,沿河的景色和民俗都让二人感到十分新鲜。

第二天上午,船已快到了无锡县,从无锡县进太湖,走胥江便到了苏州。李月正在给林之蕙讲述无锡的典故:“有锡出,天下乱;无锡出,天下清”故名无锡,林之蕙看着儒雅的夫君,眼里流露出迷醉的神色,连李影在一旁偷偷的笑,她也没有看见。

“夫君,好象有人在喊冤。”赵绿敏从后舱走了过来说道,今天她有点晕船,所以一直卧着休息。

李月点点头,他早就听见了,似乎是两个小女孩的声音,他遂下令道:“停船,靠岸!”

由于李璘初定,江南的吏治尚乱,地方官也多良莠不齐,地方豪强勾结官府欺凌百姓之事层出不穷,以致于拦轿告状之事时有发生。金陵、润州、常州的官员,李月早拜托岳父赵显推荐,所以还算不错,而苏州一带由于韦黄裳刚刚任职,尚来不及清理。

“报大将军,喊冤的是两个小女孩,为姐妹二人。”即墨过来报告道。

“带她们上来”

很快,两个小女孩被带了过来,这是两个不到十岁女孩子,姐姐约十岁左右,妹妹大概只有八岁,大一点的女孩见到李月,便立刻跪下喊冤,小一点的女孩则跟在姐姐身后,怯声声的跟着叫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