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再乱

李唐传奇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再乱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邺郡大捷后,史思明深知兵贵神速,立刻命大将李归仁,统兵十万,进攻常山郡,取太原;命其子史朝义南下取郑州、荥阳,转而再取洛阳,并紧叮二人,只要地盘,不计人命,等取天下后再治之。他自己则领八万精兵,进山东迎战李光弼,范阳后方则交给大将李怀仙镇守。

鱼朝恩兵败后,因被箭所伤,命滑汴节度使许叔冀和郑蔡节度使季广琛守荥阳,自己逃回洛阳疗伤,在他给李亨的上书中,把主要责任推给郭子仪的不肯救援和许叔冀的率先脱逃,同时指出各节度使不听调度也是导致这次惨败的重要原因,自己已按皇上的授意尽了全力。唐军六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了朝廷,当时李亨正在和群臣会筵,以庆祝崔贵妃的儿子出世,听到唐军几乎全军覆没,李亨呆若木鸡,大殿里顿时鸦雀无声,足足半柱香的功夫,李亨才重重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第二日,李亨下旨:郭子仪救援不力有其因,故不予问罪,只免去其一切职务贬为庶民,命河东节度副使仆固怀恩代之;许叔冀临阵脱逃,导致惨败,免去滑汴节度使之职,下大理寺问罪;其余各节度使除上党节度使程千里外,皆免去节度使一职,回京待任他职。许叔冀闻己已被治罪,且史朝义已克郑州兵临城下,遂向叛军投降,献出荥阳,季广琛急脱得逃,李亨急令河南节度使李希烈屯兵许州、宋州抵御史思明军南下,李希烈也深恐叛军南下,立刻派大将陈寿领三万军守宋州,自己亲率五万军屯许州。史朝义见南下有阻便转头东进,先破陈留再取睢阳,随后掉头西进,兵逼洛阳。鱼朝恩随即在洛阳再上书,称自己伤势沉重,恐负圣恩,便荐越王李系自代。

李亨便在早朝上和百官商讨东京留守事宜,崔光远率先出列:“臣推荐蜀王李月出征,史思明所惧者,只李月便是!”兵部尚书李麟也出列奏道:“臣也赞同崔大人所奏,李月最为合适。”

“不妥!不妥!臣以为现在巴蜀新定,非李大将军不能稳定局面,臣以为可另派其人。”李亨闻言看去,正是左相崔涣。右相韦见素立即出列反驳道:“臣却以为川中已定,留一大将镇守足矣,先叛军势头正盛,非李月不能抵挡。”

李亨摆摆手说道:“李泌劝朕暂缓出兵,朕不听,现悔之晚矣!朕已派人去寻他。众卿心系大局,朕深感欣慰,李月虽是最佳人选,但巴蜀过来路途遥远,他亦是朕的最后依仗,朕也不想轻出,现朕意已决,就命越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东京留守,神策大将军卫伯玉副之,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在东线作战。”

韦见素见李亨不用李月,反用越王李系,知道他是想让李系乘机掌军权,心中暗叹,退回朝班,崔涣则暗暗高兴,斜眼看着韦见素,得意不已。

乾元二年五月,李亨命越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东京留守,又命神策大将军卫伯玉辅佐,领关中的最后五万军,赴洛阳抵挡叛军,此时洛阳还有五万败军及郭子仪的五万朔方精兵,唐军尚可支撑。

就在唐廷调兵遣将守洛阳之时,史思明正领八万精兵和李光弼在山东鏖战,史思明三战三捷,连克魏州、青州、齐州,北庭行营节度使、大将李嗣业在魏州保卫战中身受重伤,不久而逝。虽然民众奋起助战,但李光弼终因兵少,不得不退回徐州。史思明深恨山东百姓帮助唐军对抗自己,便命令士兵大开杀戒,每攻陷一城,皆杀光城中老弱男丁,以壮丁为挑夫,并将城内妇女*殆遍,仅魏州一城便一次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三万余人,残暴无比。

这时,睢阳(今商丘)已被史朝义攻下,史思明在数次攻打徐州不利后,他便命大将周挚守衮州,继续攻打徐州,自己便率军西进,攻打洛阳,史思明抵达洛阳后,见史朝义久攻洛阳不下,勃然大怒道:“我命你只要地盘,不计人命,但你却怀妇人之人,处处替草民考虑,虽有雄兵十万却不敢用其利,以致进兵迟缓,被唐军援兵抢先赶到。你可知罪?”

史朝义不服辩道:“若百姓都被杀光,将来取了天下,又有何用?”

史思明见儿子敢顶撞自己,不由愈加恼怒,他命将史朝义在三军面前剥光上衣,亲自操鞭抽打,直打断三根皮鞭后方才善罢甘休,他将史朝义赶回郑州,自己领大军昼夜不停地攻城。

李归仁奉命取河东,先在常山一举击溃刺史颜真卿的守军,连克常山、朔州等十几个州郡,随后派大将张忠志偷袭饶阳得手,太守卢全诚殉国,这时河东节度使仆固怀恩派大将马璘和回纥大将乌利多南北夹击,击败叛将张忠志,收复饶阳,回纥大军全线押上,大败李归仁,收复朔州,李归仁遂退回常山,他见河东道腹地空虚,便诱唐军和回纥军主力来攻打常山,等唐军大队赶来,自己却主动放弃常山,用闪电战绕过太原,突击上党,上党节度使程千里不敌被擒,李归仁劝程千里不降,便将其斩首,李归仁占领上党后,又连克潞州、晋州,包围太原,仆固怀恩立刻回兵太原,因兵力过于分散,反被李归仁伏击,只领五千军退守太原,情况极为危急,这时回纥可汗命太子叶护,率大军南下,支援仆固怀恩,李归仁在太原一线,与仆固怀恩和回纥军交战数十次,各有胜负,始终无法攻下太原,两军逐渐稳定下来,对恃于太原,回纥军的参战,打乱了史思明速取河东,会猎洛阳的战略部署。

乾元二年八月,洛阳终于被史思明攻破,再次沦陷,越王李系和鱼朝恩及洛阳尹崔漪仓皇逃回长安,卫伯玉率败军退到蒲州,史思明吸取安禄山的教训,在攻陷洛阳后,马不停踢,直扑潼关,潼关守兵不到两千,而此时关中再无一兵一卒,调李月回防已远水不解近渴,朝中一片混乱,李亨甚至准备再次放弃长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兵部侍郎辛云京突然从咸阳接汉中北上的三万援军昼夜行军,和时间进行赛跑,终于先一步赶到了潼关,潼关守将赵此早已逃跑,潼关此时已成空关,辛云京刚赶到潼关,便已远远看见叛军先锋的旗帜,辛云京连连庆幸不已,半日后史思明大军赶到,他立刻命令猛攻潼关,唐军用火油、火yao及连弩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一连战了三天三夜,史思明军伏尸数万,终未能取下潼关。这时有人认出关上主将辛云京,史思明才知李月早有准备,只得收兵返回洛阳。

李亨群臣得知潼关保住,大喜过望,认可辛云京两次守潼关的大功,遂赦辛云京擅自调兵之罪,加封其为太原尹、金城郡王,这时群臣一致要求调李月回防,连崔涣也不再反对,李亨便发八百里加急,再次封李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本部征讨史思明,同时封荔非元礼为怀州刺史兼北庭行营节度使,随李月出征,调右羽林军大将军李抱玉为潼关大帅,接替辛云京镇守潼关;乾元二年九月,李月返京,除本部外,又带来八万川军,得这支生力军,李亨方才心安,他命李奂领川东节度使,高适领剑南节度使,共守巴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