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十六章 武举

李唐传奇 第十六章 武举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接下的几天里,李月又找荔非兄弟喝了两回酒,荔非兄弟还特地介绍李国臣给李月认识,那李国臣三十余岁,面严肃、寡言语,颇具大将风度,两人虽话语不多,但离别时已有惺惺相惜之意。

天宝十二年春,安庆绪献俘于京(注一),帝引见于禁中,赏赐巨万。加安禄山尚书左仆射,赐实封千户,奴婢十房,庄、宅各一区;又加封为闲厩、五坊、宫苑、陇右等群牧都使。

二月初一,天宝十二年的武举正式开始,近万名各地的武者齐聚京城,以博功名。

李月以箭试第一名,马术一百六十五名(未骑赤血魔),通过了初试。通过初试者为五千名,约占总报考人数一半,由于武举是乡试和省试的合并,所以对中举放得较开,约有一千个名额,通过初试的五千人分成一千组举行复试,每组的第一名即取为举人。当第一轮复试结束后,一千名本届武举的举人皆产生了,由于本届武举,各军方都异常重视,所以基本上八成的武举人名额都被军方占据。从初试到复试的第一轮都是封闭进行,但从复试的第二轮淘汰赛开始,就在长安城内的各个校场公开进行,这是开元初期唐玄宗规定的,用以激励国人的尚武之心。于是每逢武举,各个校场总是人头涌动,广大的市民皆来观战,和长安武林大会一样,也是长安城的一个盛大活动。从第三轮淘汰赛开始李月骑上了赤血魔,他不敢小看大唐的英雄们,一个疏忽就可能落败而被淘汰,虽然李月非常慎重,但由于他超群的实力,还是不费劲淘汰了所有的对手,轻松进入了八强,进入八强后,只剩他一人不是军人了,其余都是各军中赫赫有名的悍将,分别是西北军中的李国臣、荔非元礼、李抱玉、范阳李弘义和李归仁、京师杜乾运、剑南花敬定。

二月初十,武举八强赛正式开始,八强赛在皇城内的南衙大校场内进行,由兵部侍郎李麟主持,在这一天内,将决出最后的胜者,由唐玄宗亲点为武状元,唐玄宗李隆基携杨氏三姐妹带领文武百官们也来观战,各地节度使也遣派副使来作为代表,由于皇帝来观战,校场周围戒备森严,买到券的百姓也须先到兵部备案,验明身份后方可入场观战。南衙大校场可容纳观者一万余人,均已坐满。在校场北面是唐玄宗和文武百官及家属的座位,东面和西面是禁、卫、府三系的座位,只有南面才是平民百姓的位子,票价已卖到一百五十两银子,且有价无市。根据抽签结果,李月遇到的是杜乾运,荔非元礼对李国臣,李抱玉对李弘义,李归仁对花敬定。

盛大的歌舞表演结束后,军士便在校场中央用长绳围出四块空地,四对选手将同时进行比赛,随着三通鼓响,八名选手缓缓入场,顿时助威呐喊声响彻天空,连杨氏三姐妹也被气氛所染,支持各自心仪的选手,杨贵妃支持杜乾运,因为这是他族兄杨国忠的心腹爱将,她姐姐虢国夫人却支持李月,两人便打起赌来,旁边的大唐皇帝面色平静,毫无表情,他何尝不知道这其实是西北军和东北军的一次对垒。

李月单手举起天魔戟,静静地指向对手杜乾运,李月的这支天魔戟一亮相,顿时引起了全场的一阵惊叹,而杜乾运使的是一把大刀,据说是得到了苏定芳的家传刀法,刀法精奇,为京师第一猛将,他本身已官至左骁卫大将军,参加武举不过是想镀层金,再就是为其主子杨国忠脸上争点光。

杜乾运约四十余岁,长着一张国字脸,身穿亮银铠甲,倒也威严。而李月则穿着一身黑色铁甲、头戴黑色铁盔,这就是他的铁骑军军服,但穿在身材高大的李月身上却显得异常冷峻,再加上瘦长的赤血魔,一人一马一戟站在那里顿时气势如山,所有有点眼力的军人们都暗暗点头称赞,好一名霸气无匹的少年郎,众人议论纷纷,均在打听李月的来历。

一声钟响,比赛正式开始,只见六匹马纷纷冲上去各自战成一团,而西北场地上的李月却静静地站着,并没有动,杜乾运一挥长刀,一道银光闪过,催胯下马直取李月。就在接近李月时,杜乾运一声大喝,声如巨雷,挥刀拦腰向李月劈去,引得场外观众响起一片惊呼,与此同时,李月的天魔戟动了,他并不封挡刀势,而是直接一戟向杜乾运心窝刺去,快若闪电,杜乾运的刀还没劈上李月,而李月的戟已经到了,杜乾运无奈只好抽刀,用刀杆向上一架,试图把李月的戟抬起,不料杜乾运一抬之下,那长戟纹丝不动,依旧向自己的肋下刺来,杜乾运大骇,他根本没想到李月的天魔戟这样沉重,变招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顺势一躺,人平躺在马背上,这时李月左手持戟,在两马交错的刹那,右手抽出心魔剑,轻轻向杜乾运的刀杆上砍去,只听“喀嚓”一声,杜乾运的大刀竟被砍成两截,两马跑开,杜乾运怔怔的拿着断成两截的大刀发呆,他心里明白,李月刚才有一百个机会把自己挑下马,但却手下留情,只以断刃的方式给自己留了一点面子。

杜乾运也是一员名将,他抛下断刀,下马认输。场外的观众见李月仅用一个照面就打败了京师第一猛将,无不吃惊,继而呼声大起,纷纷鼓掌喝彩。虢国夫人赢了,脸上笑吟吟地看着妹妹,杨贵妃只装作没看见。又过了一刻钟,其他的几场比赛也均分出了胜负,李国臣胜荔非元礼,李抱玉胜李弘义,李归仁胜花敬定,和杨国忠有关系的两员大将杜乾运和花敬定都败下阵来,杨国忠脸色阴沉如水,极为难看。

中间穿插的是歌舞表演,在休息半个时辰后,四强赛再战,根据新的抽签,李月对李抱玉、李国臣对李归仁,其中李国臣对李归仁一战最引人注目,因为这是代表朔方军的李国臣对代表范阳军的李归仁,也隐含着两个军方势力的较量。李月对李抱玉也是轻松获胜,只用了一个回合就把李抱玉的长枪震飞了。而李国臣对李归仁之战却异常惨烈,两人交手五十余回合后,双方同时中招(每人的兵器都用细布包裹,沾上白灰,以防误伤),但因李国臣是刺中对方的要害部位而被判胜。

至此,天宝十二年的武状元将最后在默默无闻的李月和西北名将李国臣之间进行,决赛将在下午申时正(即15时)进行。

因李月的出色表现,在各赌场中他和李国臣的赔率已是五五开,几乎长安城所有的人都在议论李月,包括他的背景、马、兵器,各种传闻的版本满天飞,却没有一个是完全正确的。

申时正,决赛在肃然的气氛中开始,一万余人的校场内鸦雀无声,只听两阵激烈的马蹄声,一黑一白两匹雄健的马由东西入口同时奔入,待两人相距两百步时,李国臣张弓搭箭,三支箭如流星般向李月射去,李国臣在西北号称第一神箭,两百步外可射垂柳,但去年开始郭子仪却称他为第二箭了,众人问及原因,郭子仪只是笑而不答。

李月见三箭来势凶猛,不禁暗赞李国臣了得,待箭要及身,李月轻舒猿臂,把三支箭轻轻捉住,抛到地上,顿时全场掌声如雷。李月微微一笑,摘下黑龙弓,取出三支铁箭,纵马往回跑,离李国臣约五百步远,正当所有的人都在诧异时,李月突然在马上扭身,一回头,三支铁箭如黑色闪电般向李国臣射去,一箭取马、一箭取腹、一箭取头。李国臣见三支箭被李月抓住,他摘下了长枪,正要催马上前,却见李月跑远,他也微微诧异,突然看见三支箭向自己射来,他大吃一惊,没有人能在五百步外射箭的,三支箭并不是一起来,而是连珠箭般依次射来,李国臣心下稍安,毕竟李月还不能同时发三箭,最前面一支箭是取自己的腹部,李国臣用长枪拨开,却被震得手疼,他吃惊的发现,对手射来的竟是铁箭,不容他多想,第二支箭就到了,是取马,他不敢硬挡,刚想用巧劲引开箭时,第三支箭突然加速,后发先至,超过第二支箭直奔自己头部,李国臣眼前一黑,无论是用枪挡还是躲闪都已经来不及,他本能地一缩头,眼睛一闭,那箭“噗!”地一声贯入头盔,但箭势未停,串着头盔一直钉在了百步外东入口的大门上,箭头竟射穿两寸厚的木板。这时第二支取马的箭也射中了马,却没有射入,事后李国臣才知道那支箭其实并没有箭头,是虚招。

校场中一片寂静,甚至很多人都没看清是怎么回事,但那支串着头盔钉在门板上的箭却清楚的告诉众人,李月赢了。李国臣突然明白了郭子仪的意思,他长叹一声,跳下马来,不用再比了,李月已经留情了,他设计的连珠箭迷惑了自己,以奇兵胜出,若在战场上,他的头早就被射穿了,这样的箭术,闻所未闻。

李国臣跳下马来举手认输,直到这时,校场上才一片惊呼随即掌声大作。李月走到李国臣面前,跳下马来,轻轻拍拍他的肩膀,两人的手紧紧握住。两人牵手走到主台之下,一齐向李隆基跪下。

李隆基兴奋地站起来说道:“我大唐人才辈出,这样的比试朕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刚要点李月为状元,这时,身后突然有人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注一:安庆绪献俘是天宝十三年,因剧情需要提前了一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