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二十一章 青城

李唐传奇 第二十一章 青城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一个多月前,从京城来了一批宦官和侍卫,据说是去青城真妙观颁旨的,路过成都时曾在醉风堂用餐,那为首宦官对醉风堂的酒赞不绝口,并让刘掌柜送三十坛好酒到青城真妙观去,当夜,刘掌柜就和一个伙计出发了,送到青城山后,刘掌柜结完帐本应回成都,但那刘掌柜突然游兴大发,要去探青城之幽,走到那真妙观的后山处,刘掌柜看见一石屋,正想上前,突然从两旁跳出几个道士和镖师打扮的人,说这里是青城禁地,让刘掌柜速速离去,当他刚下山没几步,突然感到脑后一麻,就晕了过去,快要失去知觉的一刹那,听见有人说,这胖子只有三十天的活头,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山脚,刘掌柜害怕,就赶紧寻到伙计,连夜赶回成都,这几日刘掌柜总有短暂失明的现象发生,找了不少郎中,也不见效果,他不禁想起那只能活三十天的话来,心中极为害怕,幸亏长乐和李月相救,否则他就必死无疑。长乐和李月听了刘掌柜的叙说,心中对那石屋都起了疑心,这时李月突然问到:“刘掌柜可有子女?”刘掌柜忙答到:“有!有!有三子,长子刘迎正现在锦官书院读书,次子和幼子均还小,小仙长的意思是?”

“我估计那帮人见刘掌柜三十日后未死,必会再来加害,所以想让刘掌柜把酒楼交给儿子,三日后诈死,以瞒过欲害你的人”李月说道。

“好!好!我马上去安排”,正在这时,有伙计进来,说少爷来了,还有赵公子也来了。很快一个颇为精明的年青人上走上楼来,后面跟着个另一个满面愁容的年青人,刘掌柜赶紧起来介绍,前面那个精明的的年青人正是他的长子刘迎正,后面的却是成都知府的儿子赵春,是他儿子的好友。刘掌柜赶紧替二人介绍长乐和李月,当听说长乐是当年给刘掌柜算命的神算时,那赵春眼睛突然一亮,忙躬身行礼道:“请仙长给我算一命如何?”,长乐和李月见赵春虽为知府的公子,却知书达礼,不禁好感大增,李月冲那刘掌柜施了个眼色,刘掌柜马上明白过来,急忙拉着儿子到后堂去了。这时长乐对赵春说道:“公子想怎么算?”赵春想想说道:“就算我这个名字中的[春]字吧!测姻缘”。长乐笑笑说道:“公子鼻直口方,命里应该是良缘,只是山根处略破损,最近可是为此事烦恼?”

“正是!请仙长测字”,赵春兴奋地看着长乐。

“公子名字中的[春]字秦头太重,看来公子要当心秦姓女子”,听到长乐的话,那赵春顿时呆了,他有一表妹,从小父母双亡,一直寄养在他家,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这几年他表妹出落得亭亭玉立,深得赵春父母喜爱,就想把她许配给赵春,赵春也很喜欢表妹,这事本无波折,可最近,赵春一个同窗想把他妹妹说给赵春,赵春也看过,长得妖治艳丽无比,冲赵春一笑,顿时把他的魂给勾走大半,所以赵春开始犹豫起来,一边是清深的表妹,另一边是勾魂夺魄的美人,实在让他难以取舍,今天听长乐一说,他仿佛挨了当头一棒,因为他同窗的妹妹正是姓秦,只见赵春的脸一阵白一阵红,终于下定决心,他对长乐深施一礼道:“多谢道长提醒,赵春险些走错路!”其实赵春只是一时被同窗妹妹的美色所迷,这两天已经开始反悔,而长乐只是在他反悔的天平上略略施了把力,加速了他的醒悟。

这时,刘家父子也已回来,两人的眼睛都是红红的,见赵春诧异,就把他父亲的事略略讲了一下,赵春想想说道:“听父亲说,这次来宣旨的人和李林甫有关系,所以还是慎重点,按小仙长的建议做吧!这件事情我会帮忙”。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连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其周围青山四合,俨然如城,故名青城。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意为天下名山中,青城山是最幽深恬静的一个。

在收了刘掌柜200两银子的谢礼后(刘掌柜是要谢5000两的,被二人推辞),两人路上的食宿明显改善了很多。这一日,渐渐地路上的道士多了起来,大多是十几人一伙,领头的基本都是上了点年纪的道长,明显是去青妙观道贺的。这时,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青城山了

真妙观位于青城山南麓,扼在上青云山的必经之路上,共有道观上百间,道士四百余人。这几日各地道士云集,让真妙观疲于应付。好在观主史崇玄颇有能力,所来道士虽多,还是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首先在山脚下搭露天大蓬数个,安排流水席,只要是道士均有缘入席,重要一点的道长,则被请到真妙观内单独招待,大部分住宿都安排在了镇上,现在镇上所有旅馆都被真妙观包下,若还是不够则在青城山其他庙、观内借宿,所以人虽多,却也不乱。长乐和李月刚来到山脚就被迎宾的道士请进了大蓬,他俩也着实不客气,大吃一顿后就悄悄上山了,他们并未走大路,而是利用绝顶的轻功从侧面上山,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刘掌柜所说的石屋,这是一间全用青色条石垒砌成的石屋,没有窗,只是左右各一个气孔,门用铁皮包裹。石屋周围站着六个持剑的道人,并没有看见侍卫或镖师打扮的人。这时候,李月向长乐望去,长乐微微一笑,手一摊开,六片叶子就被吸到掌中,长乐手一挥,六片叶子飞出,只见六个道人软软倒在地上,李月走上前去,手在门上一拍,一声巨响,门被击得粉碎,李月迎面看到的是一双愤怒的眼睛。

在同一时候,真妙观三清殿内,数十位来自各地有名望的道士依次而座,在他们面前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道士,戴着描金道冠,紫色道袍,狮鼻阔口,一双凤眼不怒自威,正是观主史崇玄,只听他高声地对大家说道:“各位道友远到而来,令敝观蓬壁生辉,《一切道经音义》虽为敝观所编,实托皇上圣明和李相关照下才得以完成,至于我史崇玄,只是在我大唐的大治天下图里小小的描上了一笔,却得到朝廷和各位道友的如此抬爱,实在惭愧!惭愧!”

“你若真知道惭愧就不会把我囚在石屋里半年了!”这时一个声音从殿外传来,闻此言,所有的宾客都站了起来,朝殿外望去,只见从大殿外走进一花白胡子的老道,身后跟着一老一少两名道士。

花白胡子的老道走上殿来,团身向众宾客一躬道:“贫道无方,原为真妙观观主,那《一切道经音义》是我率众弟子三十年呕心沥血所编,而不是你们面前的此人”说道这里,无方用手一指史崇玄,逼视着他一字一句说道“而不是此人所说的那样,为他所编!”一席话石破天惊,众人不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候就听史崇玄哈哈大笑,指着无方说道:“我来问你,要是我派人把你心爱弟子杀了,那这仇人是我还是那动手之人,同样,这《一切道经音义》在真妙观问世,那首功该不该是观主我史崇玄?”各宾客闻言也均点头称是。这是无方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史崇玄骂道:“你一派胡言,我率弟子编书二十载后你才来,这《一切道经音义》有哪一个字是你所写,你说!”

那史崇玄手一背,转过身去说道:“确实我未写一个字,当年太宗皇帝率军打下我大唐江山,可曾听说他杀过一人?在上位者谋心不谋力,你们二百余人的吃穿用,这些银两何来?你们所用的上等纸墨何来?你们所引用数千官藏典籍何来?再说,我也把你无方的姓名题在其中,你还有何不知足?”

无方冷笑着说道:“好个把我的名字列在其中,我来问你,所列一百二十名编书者中,前六十名均为你带来的弟子,他们可曾写过一个字?”

史崇玄大喝道:“无方!那你想怎样?”。这时,大家基本都明白两人所争其实就是《一切道经音义》的冠名权。眼见二人僵持不下,一名老道站出来说道:“无量佛!贫道崆峒山玄清,各位可愿听我一言?”众人听见崆峒山玄清的名字皆为之动容,这玄清已经九十余岁,曾为多位先皇讲道,也常为当今皇上讲述养身之道,被当今皇上誉为“帝师”,在道界内得高望重,是一言九鼎之人。

见玄清出面,无方、史崇玄均躬身答道:“愿听仙长调停”。见大家均无意见,玄清微微一笑说道:“无方大师主编三十余载,居功至伟;史观主前后奔忙,主持大局,也功不可没,所以我建议在书封页正中设主编二人,只是史观主为皇上所钦点,故名字放在前面,无方大师就委屈放在后面,然后在主编下面设编者二百五十名,前二百名为实际编书之人,可由无方大师确定,后五十人为协助编书之人,则有史观主定夺。”二位看这样可好。二人均大喜,齐口答应。那史崇玄得到首名,李相那里可以交代,皇上那里也由他去风光,自然满意,虽那无方名在其后,也确实是他真正主编,至于弟子,史崇玄明白,真正出力的并不超过十人。而无方的名字由第六十一人变成主编,心头之火也就消了不少,更主要是与自己辛苦编书的众弟子基本都能上榜,这才是他所想要的。玄清见二人满意,又说道:“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真妙观太小,二位将来实难相处,待此间事了,无方大师可愿跟我回崆峒山否?以便贫道朝夕闻道”,无方低头施礼道:“愿跟仙长回山”。

史崇玄心中暗骂:“这只老狐狸,把无方弄回去,将来这《一切道经音义》的注释权就归崆峒山了”,但他史崇玄无法,已经和无方闹翻,只能眼睁睁看无方和他的弟子们离去。史崇玄心头大恨,他突然想到,是何人把这无方老道放出来的?刚才看见无方的身后跟着两人。史崇玄向大殿外望去,两人踪影皆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