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三十九章 东游

李唐传奇 第三十九章 东游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乾元三年七月底,李月在淮水施奇计大败李璘军,八月,鄂州康楚元和申州孙国良先后投降,自此李璘在江淮一带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降卒近十八万,李月重新整编后,最后得十万精兵。

稍事休整,李月大军便分兵两路,命荔非元礼领五万军沿淮河,自己亲率十万大军沿长江,一齐向江南腹地进军,紧接着淮西的田神功起义,李月命其与来王真军一起火速北上支援李光弼。随后浙东的殷仲卿和长沙的陈少游宣布脱离李璘效忠李亨,李亨遂赦其罪,又将江南道一分为三,为江南东道、西道及黔中道,江南东道设浙东、浙西两个观察使,主管地方政务;命升州刺史韦黄裳为苏州刺史兼浙西观察使,命御史中丞崔寓为长沙刺史,调殷仲卿和陈少游回京,又调淮南道节度使韩滉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调襄宛节度副使蔡明德为淮南道节度副使,淮南道节度使暂由李光弼兼任,调宗室右威卫大将军李岘为江南西道防御使;宗室礼部侍郎李揆为黔中道节度使,调长沙王李峘任襄阳刺史兼襄宛节度使,襄阳刺史张炎调任扬州刺史。这样一连串的人事调动,使得整个富庶的江南及荆州地区皆被李亨所控制,钱粮得以调入关内,朝廷的财政窘况大为缓解。

此时,李璘实际还控制着江南道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即今天的苏南地区,另外还有泉州一个飞地,由于各地守将纷纷投降,他手中只剩三万水军,部署在金陵一带的江面上,另外还有散布各地的不到一万军。

大唐水师建于贞观元年,全盛时曾有兵十三万,战舰千艘,舰种如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和海鹘等等,在征百济以及与大和国的征战中均有辉煌战绩,其中白江之战,更是唐军水师大胜倭人的经典战役。但在天宝后期,唐军水师日渐衰落,战舰的老旧及军队中的**使得现在的水师只剩舰船三百余艘,主要集中在金陵、太仓、泉州三处,襄阳和长安也有少许分布。李璘已将泉州和太仓的水师都调到金陵,准备进行最后的顽抗。李月和荔非元礼在庐州会师后得到李亨的亲笔密诏,命他暂不进攻李璘,原地听令。李月便驻兵不发,他命荔非元礼和吴昊在庐州强化训练新编的十万军,自己悄悄带着几名亲兵不知去向了。

江南的八月末,梅雨季节早过,高温也已到了尾声,正是初秋时节,每年此时,“秋老虎”必然会发威,其酷热更胜炎夏。但今年的初秋时节却意外的多雨,整个江南都处于绵绵秋雨的笼罩之下。

正是:

江南孟秋天,

稻花白如毡。

素腕惭新藕,

残妆妒晚莲。

“公子,前面就是苏州城了!”

一条大型客船,缓缓地减慢了船速,船老大兴奋地向船舱里喊道。到了苏州,也就意味着贵客许诺的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到手了,从庐州过来,行程足足走了五天。

这时,船帘被拉起,一名年青的公子从内舱里走了出来,他正是李月,两周前他与众人定下大计,虽因有皇上的旨意,但江南富庶之地确实不能再经战火涂炭,将来大唐的复苏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着江南,于是他决定亲自去一趟苏州,看看当年留下的先手能否发挥奇兵的作用。李月手拿一把折扇,上面是妻子赵绿敏亲手所绘的江南烟雨图,是李月心爱之物,他穿着一件月白色丝缎长袍,是用上品的湖绸缝制,一条白色腰带上缀有一片淡绿色的温玉,头上戴一顶普通的士子帽,和大多数唐朝的读书人一样,腰间也挂着一把长剑,但在普通的剑鞘里面却是当年李瑶用魂魄凝成的心魔剑。

“船家,前方为何如此多小船?”

“那些乌蓬船都是准备进城卖菜的,现在苏州的‘水八仙’上市了。”

“什么‘水八仙’?”南霁云好奇地问道,他长在西北,从来就没听过。

“水八仙指的是苏州的八种水生蔬菜: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角,借苏州的足肥足水,味道十分鲜美,大家可以去尝尝,我回去的时候也要带点回去。你们看,那条船上却是螃蟹,虽然还不到吃蟹时节,但城里一些富贵人家就已经忍不住要尝个早鲜了。”

“那为什么大家都挤在这里呢?”这回却是王元楷问道。

“前方便是苏州盘门,看来盘查较严,大家都在等候,不过我们这种大客船可优先进去的,大家坐好,我要撑船了。”

“船家,为何大客船可优先进去?”李月问道。

“说起来公子不信,一般进城费小船为十文,客船为三十文,象我这种大客船为一百文,但这却不是真正的原因,盘查的士兵要的是额外的油水,这些民船无油水可刮,自然靠边了,象公子这样的人才是他们的重点,若公子等候太久,掉头走了阊门,损失的自然是这些兵丁了,所以我们这种大客船可优先通过。公子记住了,一两银子他们简单搜查,不动女眷;二两银子只上船盘问,不碰行李;五两银子则随便通过。好了,我们马上就进水门了。呀!不好!今天城楼上挂的是黑幡,过路钱要加倍了。”

船老大见李月不明白,苦笑着解释道:“一般挂的是红幡,表示正常,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有战事等等,就会挂出黑幡,过是可以过,但要加倍收费,因为他们的风险也在增加,这是几十年来的规矩,一直没变过,若公子愿多给,他们的长官还会视情况作保,这样就不会遭到内河盘查的骚扰了。公子放心!他们不会随便破坏规矩的,否则就失信了,开元以来都是这样的。”

李月的坐船缓缓进了城门水道,几柄长钩立刻伸过来,将船拉到驳岸边。这时,从城门暗道里跑出几个官兵,为首的是一名校尉,看来最近油水不多,连校尉都惊动了。

那校尉见李月气度不凡,不敢怠慢,很客气地问道:“公子可是要进城?”

李月微微的点点头,向王元楷使了个眼色,王元楷取出一锭大银约五十两,递了过去,那校尉的手如被烫了一般,急忙接过银子塞进怀里,陪笑着说道:“公子稍等,我取一个令牌给你。”说完从暗道跑上城楼,很快拿来一枚铜牌给了李月,随后一扬手,水闸缓缓升起,放李月的客船过去了,待李月的船走远后,他立刻眉开眼笑地对左右说道:“今天撞了大运,老子请客!”

“大哥,这艘船是从哪里来的?如此牛气!”校尉旁边的一名伙长问道。

“是从庐州来的,那船老大我认识。”

“上命不是严令淮南一带的船都要严查吗?”

“查个屁!老子守城十几年了,破坏了规矩,以后都不走盘门了,我们吃什么?”

“大哥远见!”

进了盘门,那船老大对李月说道:“公子出手可真阔绰,他们一年也难碰到几次,有那个铜牌,除非是兵曹大人亲查,否则谁都会买帐,这块铜牌给我吧!我走的时候要缴还的。”

李月笑笑,让王元楷把铜牌给了船老大,又过了几个盘查点后,船驶进了一条水巷,在一个私人码头上停了下来,这里便是望春茶庄的后门,码头上早已站了十几个人,为首的正是桑明源。

李月让王元楷给了船老大一百两银子,船老大千恩万谢地去了。

“属下桑明源参见公子!”桑明源见李月上岸,急忙跪下说道。

“桑执事请起,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我们已好几年没见了吧!”

“是啊!那年公子和夫人来后,就再没见过了。”

李月把南霁云和王元楷介绍给桑明源后,便随他进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