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九章 反间

李唐传奇 第九章 反间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内的御书房里,李亨正在闭目养神,新纳的钱昭仪正替他按摩后颈,多少年来,他做梦也想能坐上含元殿上的大位,今天终于是让他如愿以尝了。父皇的旧书房他嫌自己下跪的身影太多,已经废弃不用,新辟了这间书房。李亨虽如愿以尝,但失子之痛,仍然让他经常从梦中惊醒,日久已慢慢成疾,前月他让韦皇后和赵王明妃商议,决定将太子李照改名为李豫,这是他长子李俶曾用的名字,李郁夫妇表示赞同,李亨遂令宗正寺备案,将李照更名为李豫,封李豫长子李适为广平王,又重开东宫,李豫由此正式入主东宫。

让李亨头疼的另一件事,便是户部,他原来主事户部的时候,就知道大唐的财政已经捉肘见襟,当他正式即位后才发现国库几乎已空,原来的一点库存也被李琮收刮去了四川,当时恐怕连宫内的开支也无法维继一月,幸亏赵王李郁捐银一千万两,再加上查抄李琮和李瑁的家产,才得以缓过气来,这一点,他非常感激李郁,要知道当时银贵钱贱,李郁几乎已经将家产大半捐出了,也正是出于对李郁的感激,李亨便承诺他对李郁父子所说,立李照为太子,也算是实现他父皇当年对太后的许诺。

对李月他心里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李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太原大捷,奠实了他的登基后的最大一块基石,而且他手下的司马强、吴昊都对他有救驾之恩,就连李月本人,也是在大唐最危机的时候,挽救了李唐江山。这些大功,件件让他无从封赏,总不能让位于他吧!据说父皇也曾有这个想法。

他没有追究李月擅杀钦差的大罪,也不敢追究,李月手握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咸阳和潼关的颜杲卿和段秀实,李月仿佛就象他卧榻之侧鼾睡的醉汉,随时可能醒来取他而代之。

但目前的局势又偏偏离不开他,安禄山的造反声势浩大,几乎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北方,还有巴蜀的李琮未除,父皇还在他手中;还有江南的永王李璘,不承认自己的帝位。此外还有河南的李希烈、淮西的田神功、淮北的来王真、浙东的尚衡、殷仲卿等都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度,还有旧患吐蕃、南诏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些全都是棘手的问题。想到这,李亨不禁心烦意乱,他向钱昭仪挥挥手,命她下去。这时,他的手无意中碰到一个折子,他不禁心中一动,这是李月昨日加急送来的,除了报告首战告捷、擒敌大将李日越外,还向李亨提出一个战略建议,目前已有消息,史思明虽已降唐,但并不安分,不断招兵买马,并准备出兵太原,趁唐军主力在潼关一带的时机,扩大地盘,而现在河东一带只有李光弼军二万余人,长安新募之军还需时日训练,所以李月建议向回纥葛勒可汗借兵,河东就由和回纥有交情的郭子仪为主帅,调李光弼到潼关替郭子仪之职。

向回纥借兵,这是李亨早就有过的想法,但他后来见唐军节节胜利,遂按下了这个念头,不料李月再次提起,李亨思量再三,又和韦见素、李泌、李郁、裴冕、崔涣等商量后,决定先派史思明旧上司乌承恩出使河北,监视史思明,同时派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崔涣为使,出使回纥,商讨借兵一事,又封邠王之子李承为燉煌王,令他随崔涣使回纥和亲,迎娶葛勒可汗之女毗伽公主。

“可是陛下,葛勒可汗指明要李月大将军为毗伽公主之婿,让李承去,是否妥当?”韦见素向李亨谏道。

“可李月已有正妻,父皇亲封的敏妃,若让毗伽公主为偏室,岂不是更不妥!”

“微臣倒有一折中之计。”一旁的新任御使大夫裴冕说道。

“快快讲来!”

“臣听说葛勒可汗还有一女,年方十五,正等待陛下册封,不妨让李承迎取该女。”

李亨沉吟了一下,“也罢!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传朕旨意,册封葛勒可汗次女为北伦公主,命燉煌王李承赴回纥迎娶北伦公主。”

几天后,长安城开始流传着一些李月的小道消息,说李月有太上皇密旨,可登大位,但因不得其位,借杀御使钦差来泄私愤,其实是藐视新皇。开始时,小道消息只在一些酒楼及烟花之地传播,但到后来,消息越传越广,事情越传越严重,竟到了李月欲拥兵废帝,长安城也由此开始不安起来。

这日,兵部侍郎杜鸿渐下朝回到家中,此时已是掌灯时分,由于兵部尚书由李月领,另一名兵部侍郎段秀实目前身在潼关,故兵部的具体事宜都由杜鸿渐来操作,握有实权。门卫见老爷马车到家,纷纷上前伺候,这时又一辆马车由远而近,有人认出驾车之人,连忙向杜鸿渐禀报:“老爷!好象是吏部崔大人的马车。”杜鸿渐知道这个吏部崔大人必然是崔漪。

崔漪,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有制诏之权,也是一权臣,他便是被李月所杀崔众之兄,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崔涣之侄,现在崔氏势大,已经压过了长安另外两个望族韦氏和裴氏。崔氏、韦氏和裴氏还有皇族李氏被称为大唐的四鼎,从高祖时起,其宗族便遍布于朝野,掌握着大唐的国运,李亨就是得到崔氏和韦氏的全力支持才能顺利登位,而不需等到李隆基的退位诏书。四大世家以外,从前还有个长孙氏,后来逐渐凋零。除去高高在上的李氏,其余三大世家素来治家极严,所以也人才辈出,以致百年繁荣不绝,几乎每年的进士科举,几大世家及其门生都要占去很大一部份,前相陈希烈就曾是韦家的门生,夫人韦氏也是韦家之女。这次崔众被李月所杀,悍然侵犯了崔氏的尊严,崔众仅为一文人,只因不懂军规便被一武夫所杀,激起了崔家的极大愤慨,连赵王李郁和太子李豫也要上诏请罪,不料却被李亨强行压下,众人也隐忍不发。随着流言的传播,崔氏家族愤慨之心再次兴起,崔漪便是崔家的对外联络人,此时他下朝后便径直来找杜鸿渐。

崔漪的马车来到杜府,他下车后,竟发现杜鸿渐站在一旁等候,显然杜鸿渐也尚未回家,崔漪急忙拱手道歉,“真是抱歉!杜大人还未进府,是我的疏忽,不该此时来访,改日一定罚酒三杯!”

“崔大人既然愿被罚,不如现在就罚如何?”

崔漪一怔,随即会过意来,和杜鸿渐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崔大人请!”

“好!久闻大人府内藏有美酒,今日就不客气了。打扰!打扰!”

崔漪刚要进府,只见府内迎面走出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年见到崔漪,有些迟疑,便侧身站在一旁。

“崇儿有事要出去吗?”后面的杜鸿渐见了问道。

“不是,爹!娘让我出来看看。”

“崔大人,这是犬子杜崇,崇儿,这是吏部崔大人,快来见礼!”

杜崇连忙向崔漪跪下欲行大礼,却被崔漪一把扯起来,

“不用如此见外,快快起来!”

将杜崇拉起后,崔漪又打量了他几眼,不禁赞道:“果然是玉树临风,杜兄好福气!”

说完从怀里摸出一枚玉戒,递给杜崇:“这是昨日贵妃娘娘给的,权作见面礼吧!”

杜崇不敢接,眼睛直看着父亲,杜鸿渐犹豫了一下便对儿子说道:“既然是崔叔叔的心意,你就接过来吧!”

杜崇低头接过,向崔漪躬身致谢后对父亲说道:“孩儿去读书了。”

“去吧!”

“犬子现在国子监读书,今年已中举人,准备明年考进士,以后还请崔大人多多关照!”

“好说!我们朝内现在实缺甚多,杜大人可要抓紧啊!”

杜鸿渐佯做不懂他的意思,将崔漪让进府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