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四章 内讧

李唐传奇 第四章 内讧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安禄山被杀也是由储位之争引起,安禄山共有三子,长子安庆绪为原配所生,原配早丧,又续弦生安庆宗和安庆和,安庆和年幼多病,不被安禄山所喜,从小低调忍隐,唯安庆绪马首是瞻。而安庆宗和安庆绪却完全不同,生的风流倜傥,才智过人,从小安禄山便请文学大匠悉心培养,长大后送到京城为质,后被李隆基所喜,招为驸马,在长安生活期间,安庆宗广交文人,礼贤下士,博得了极好的名声,平时和安禄山的谋士高尚相交甚好。安禄山攻下洛阳后,李隆基不忍杀安庆宗,便将其放回换取洛阳被俘的宗室,后安禄山称帝,其太子之位本应属于长子安庆绪,但安庆绪在范阳镇守,不在身边,便被安庆宗钻了空子,安禄山新纳一妃段氏,封为段贵妃,宠爱无比,安庆宗便用大量珍玩讨其欢心,遂结成政治同盟。安禄山经不住其夜夜的枕边风,立储之心开始动摇。一日,高尚从河北押粮而来,安禄山便向其问起立储之事,高尚遂答道:“皇上是想要万世江山还是二世江山?”

“朕自然想要万世江山,如何又有二世江山之说?”

“若只想要二世江山,此事极易,请立刻下诏立世子为储,但如果想要万世江山,皇上就需得慎重考虑。”

“先生的意思是立庆绪为储便只可得二世江山?”

高尚答道:“秦之所以二世而亡,因其于马上治天下而致;两晋诸雄朝短,也是因其未取得中原士大夫的支持所致。以武力取天下者,若想长治,非得以文道略之不可,世子孔武,可助皇上取天下,然治天下者,恐非他所长。”

“先生如何知道世子不能以文道治天下?”

高尚叹了一口气说道:“世子取河东,纵兵掠民,大军所过之处,赤野千里,民心尽失,如此,安能以文道治天下否?膝下彪、云二子,勇猛更胜其父,安能传大燕万世江山?然皇上次子庆宗,显豁于士大夫、熟知历史兴衰,以他为帝,必得万民景仰、阀第支持,三世以后,我大燕江山稳矣!”

安禄山深然其说,又恐安庆宗无军队支持,便派其为监军,命田乾真为大将,率军五万,取淮南、江南等地,南阳太守、襄阳太守皆望风而逃,叛军兵不血刃便占领宛西、荆北一带,安庆宗命当地豪强为太守,自己和田乾真沿长江而下,企图一举平定江南,然伪太守趁机强占土地,鱼肉百姓,南阳民众在小吏许远的率领之下揭竿而起,重新占领了南阳,襄阳也随之举义旗应和,义军告之朝廷,远在太原的李月推荐留在长安的张巡和华州太守鲁灵分任襄阳和南阳太守,夺回宛西、荆北之地。这时安禄山染病,诏安庆宗回洛阳,安庆宗遂留两万军给田乾真,要其重新夺回宛、荆之地,自己率大军返回了洛阳。

安庆绪得知父亲欲立其弟,心中大恐,几次欲返洛阳,皆不得许。这一日,安庆绪闷闷不乐回到府中,其妻万燕(即铁骑堡万云天之女,嫁了安庆绪,其正妻亡故后被扶正)见状便追问丈夫,安庆绪便告之父亲欲立其弟。

万燕想想便对安庆绪说道:“妾身家父正欲赴洛阳送马,将军可随父亲同去,将军若不争取,天下人岂知将军之志?”

第二日,安庆绪和严庄领两万铁骑随万云天一同开赴洛阳,途中,得知安禄山病重,已诏安庆宗回洛阳,极有可能宣布立其为储,而惟独不叫自己,安庆绪心中大恨,心中杀机顿起。

这天,离洛阳还有三十里,安庆绪见前方旌旗招展,原来是安庆宗和高尚正一起返回洛阳途中,安庆绪便藏于军中,命万云天请二人前来交割战马,安庆宗和高尚不知是计,欣然前往,酒宴间,安庆绪突然领刀斧手杀出,于席前将二人砍死。安庆绪遂收了二人军马,仍打安庆宗旗号进入了洛阳,不料事机不密,还是被安禄山得知了实情,这时严庄对安庆绪说道:“得天下者,必做常人所不能之事,唐太宗皇帝杀兄取位,天下却奉其为圣主,殿下若想得位,则须当机立断,若有妇人之仁,你我授首之日不远矣!”

安庆绪思量再三,终于决定带剑入宫,见机行事。安禄山因体肥,身染严重痈疾,他自知已不能长久,便诏安庆宗即刻返回洛阳,不料却得密报,长子安庆绪已把安庆宗杀死,安禄山哀痛之极,这时,安庆绪入宫,安禄山遂问其安庆宗之事,安庆绪竟坦然实说,安禄山大怒,亲自举剑欲杀安庆绪,一旁的万云天护主心切,在夺剑时误伤了安禄山,安庆绪见父亲受伤,自知难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亲手杀死了安禄山及其宠妃段氏,随后宣告安禄山病故,自立为帝。

禁卫大将军牛廷玠知道真相,遂起兵造反,为安禄山报仇,两军在洛阳城内一场混战,众士卒趁机劫掠,洛阳民众死伤者不计其数,牛廷玠终因兵少,最后被安庆绪杀死在南门外。安庆绪惟恐其他诸将再反,便将史思明召回洛阳,收其兵权,软禁于宫内。后来,史思明得大将李归仁相助,逃回了范阳,自募兵十五万,从此不再听命于洛阳,伺机为安禄山复仇。蔡希德兵败后,怕史思明杀他,不敢回河北,而是直接回到了洛阳,安庆绪为收其心,率文武大臣亲到郊外迎接,蔡希德感激涕零,遂发誓忠于安庆绪。安庆绪又听取严庄进言,派使节四处安抚在外征战的大将,崔乾佑、田承嗣、安太清、孙孝哲皆表示效忠安庆绪,惟独攻打宛西、荆北的田乾真因与安庆宗交好,故意迟迟不回复安庆绪,自己抓紧时间攻打襄阳,企图割据山南以抗安庆绪,襄阳太守张巡苦苦支撑,在襄阳民众的支持下,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叛军的进攻。这时太原大捷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襄阳士气大振,大量民众纷纷报名参加唐军,张巡与田乾真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太原之战,对交战双方的战略影响都是巨大的,这是新登基的李亨和另一名新登基的安庆绪的第一场战役,结果唐军大胜,李亨在长安得知,不禁大喜过望,遂听取李泌的建议,命礼部拿出历年库藏的花灯,在长安城举办了规模空前盛大的花灯会,向民众彰显大唐的希望,李亨这高明的一招,立刻在关内激起爱国的热潮,民众踊跃报名参军,五日之内,竟募兵二十万。同时李亨的正统地位也随太原之战被正式确立,人民已不再怀恋那个屡战屡败的李隆基,李亨终尝君临天下的滋味。

而叛军在太原之战后,便开始收缩战线,将东攻汴州的崔乾佑调了回来,布重兵二十万于洛阳以西的新店,准备与南下的唐军进行战略决战。这时,各种战报、调令象雪片般在双方的朝廷内外传递,两方都极为重视这一场决定双方未来的战役,大量的物资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潼关和洛阳,大唐皇帝李亨命李月为主将,郭子仪为副将,调集潼关及长安的十万大军以及李月和郭子仪从河东带来的八万军队,共十八万大军在灵宝迎战以崔乾佑为首的二十万叛军。

这时是至德元年七月,酝酿了近五个月的新店大战终于爆发,大唐帝国四千七百万双眼睛都在看着这场将决定历史的战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