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九十一章 相恃

李唐传奇 第九十一章 相恃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李亨心中狂喜,他连忙跪下说道:“儿臣不敢妄想!只求父皇病体早日痊愈,带领群臣重振我大唐雄风。”

李隆基微笑着点点头:“你有如此孝心,朕心里甚是欣慰。你可知你数次推荐李月,朕为何不用他吗?”

“儿臣不知。”

“我太宗皇帝百年前就预言,此子将来会挽我大唐于危难,所以朕想把他留给你,成为你手中最锋利的宝剑。另外朕也知道,若关内兵调光,恐有人就会有不臣之心,留李月在,可保无恙,你可知道,李琬就是他所擒下。朕也知道他恐怕已经把李琬的兵拿到手中,这样也好,让朕多了一扇屏障,也可以心安一点。”

“那父皇何不直接将他调入京中守卫?”

李隆基淡淡地说道:“朕也知道此子可靠,但他毕竟年轻,若让他在京中独大,恐怕他也难以把持自己,听了别人的怂恿,犯下大错。所以朕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把他放在华州比较好。”

“那郯王怎么办?儿臣实在有点担心。”

“现在是非常时期,朝内求稳不求乱,等平叛以后,再处理不迟,朕谅他也不敢乱来。亨儿,现在朕交给你一个任务,当前民心不稳,对大局不利,你要务必将民心替朕给稳下来。”

“儿臣尊旨!”

第二天,唐军派哥舒翰为大将率四十万大军镇守潼关的消息传遍了长安,由此恐慌的民心逐渐开始平静下来,物价也随之跌落。

天宝十四年八月,李隆基以兵败为由,派监军边令诚于军中斩杀了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又派大将哥舒翰为兵马大元帅,调集陇西、河西、关**四十万大军镇守潼关。另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主将,大将李光弼为副将,率朔方军进军井陉,拱卫太原。

安禄山占领洛阳,正欲乘胜取潼关,突然得报,范阳被云州义军袭击,涿州、檀州、妫州、平州四州已失,幽州被围,军粮大半被焚毁,常山留守大将李钦凑被杀、高邈、何千年被擒,安禄山闻言大惊失色,他深忧范阳安全,便改变了策略,不再西进,止步于洛阳,自己亲率大军从南路赶回幽州,又命围困太原的史思明,暂时放弃太原之战,从西路包抄义军后路。

由于安禄山大军返回河北,颜杲卿兵少,便放弃了城池,率军机动作战,四处袭扰叛军,屡屡得手,把安禄山大军拖在河北。史思明放弃太原,北上包围了朔州,太守张巡率五千军坚守朔州达两月之久,由于粮尽,张巡最后率两千残军突出重围,退守云州,颜杲卿得知后路危机,便领义军返回常山,与张巡遥遥呼应。这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已兵发井陉,击败了史思明留守在太原以北的部队,收复了太原周围十几个州郡,威胁到史思明后背,史思明便派大将蔡希德攻打常山,自己率军西进连克广平、巨鹿、上谷等郡,欲断唐军后路,但兵至饶阳时,由于饶阳太守卢全诚坚守城池,史思明军急攻不下,被阻于饶阳。

这时由于颜杲卿在常山保卫战中被流矢所伤,已昏迷不醒,全军被迫退回云州,和张巡汇合。蔡希德军遂占领了常山,安禄山再从洛阳发二万精兵给蔡希德军,命他回师支援史思明,又派大将牛庭介从范阳率一万军支援史思明,一时间饶阳势急。郭子仪几次上书要求暂时放弃太原,直取范阳,以解潼关和饶阳的压力,李隆基均不答应,并严令郭、李二人不得擅离太原,否则与高、封二将同罪。

李月接到云州急报,便悄悄离开华州,率五百人火速赶赴云州,命段秀实代己统帅大军留守华州。

路过太原时,李月特地去拜访了经年不见的郭子仪,郭子仪见到李月,不禁大喜过望,他紧紧地抱了抱李月,才将他领到自己的营帐。

“长虚现在可好?”郭子仪首先关心的便是他的这位先祖。

“师兄在上次和你见面后没多久便仙化了。”

郭子仪闻长虚仙化,不由有些伤感,又替长虚的解脱感到欣慰。

过了一会儿,郭子仪一拳砸在李月的肩窝,笑着说道:“我让你还俗后,就来军中找我,你如何不来?”

“我自然要先回家探望父母,不料后来的事就有点身不由己了。”

“幸亏你没来,否则你来我军中,现在最多也只是个都尉将军,哪象现在,居然当上了襄阳王,你的事情我一直在关注,毕竟你也算我半个郭家人,虽然我早就看出你决不是池中之物,只是没想到你小子飞黄腾达得这么快!告诉我,这次为何要来我处?”

李月笑笑说道:“你说得那么多,让我如何回答,我现在表字迎春,子仪大哥可直接呼我表字,我这次前来,只是路过太原,便想顺便看看大哥,同时还想向大哥请教一下现在战争的局势如何?”

听李月问到局势,郭子仪的眼光不由一黯,他长长叹了一口气,背着手转身看着营外,不再做声。半晌他才缓缓说道:“我劝皇上放弃太原取范阳,断安禄山根基,如果此计能行,叛军无民众支持,一年便可平,可惜皇上不纳,说现在优势在我,不用行此险计。虽然看似我军数量占忧,可迎春你是带过兵的,我唐军战力之弱,连区区的南诏都打不过,更不要说是训练多年的范阳军了,再加上安禄山手下人材济济,文有高尚、严庄,武有史思明、蔡希德、崔佑乾等,所以我并不看好唐军,唐军现在所恃,无非是潼关之险,若潼关一失,我朝危矣!现在潼关大将是哥舒翰,虽然此人倒也知兵,但实际的指挥权却在皇上手中,若皇上听信小人谗言,强令哥舒翰出兵,我军必败。”说到这里,郭子仪忍不住又长叹一声。

“郭帅分析透彻,言之犀利,只是皇上不听,奈何?”一个雄壮的声音在帐外响起,李月回头一看,只见门口走进一员大将,身材高挑,黑瘦而精干,李月一眼认出,正是当年他曾遇到的李光弼。郭子仪见李光弼进来,忙向他引见李月,李光弼盯着李月看了半天,突然说道:“我听荔非元礼说起你的事迹,确实让人佩服,荔非元礼说你我是旧识,我虽看你有点面善,但实在想不起我们曾在哪里见过?望大将军提醒我一下。”

李月微微一笑说道:“李将军的母亲可安好?还记得八年前的长安西郊之事否?”

李光弼想了一下,又仔细看了看李月,突然恍然大悟,他指着李月喊道:“你可就是那个小道士?”

“正是我!光弼兄别来无恙否?”

李光弼大喜,连忙向李月跪下,大将军当年救我母亲,事后我母亲常常说我知恩不报,可是我实在找不到恩公了,没想到世事竟如此奇妙,我今天又有幸见到了恩公。”

李月连忙将李光弼扶起,这时旁边的郭子仪忍不住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光弼竟认识李月?”

李光弼就把当年李琮要夺他家的藏宝图而绑架了其母亲,后来被李月所救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郭子仪,郭子仪听了也感慨不已。

“恩公不是驻扎在华州吗?怎么来了太原?”

“光弼兄也叫我迎春便是了,我这次是私自离军,却不是来太原,而是赶去云州?”

“云州!”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失声应道。

“不错,云州,我和两位不是外人,就不瞒二位了,云州义军首领颜杲卿原来是我的副将,被我安插到了云州,他手下的义军其实也是我从前所募,其实和朔方军也有点关系,二位还记得阿布思手下的朔方军吗?这些义军就是他们。”

郭子仪听了,这才明白过来:“迎春远虑,果然名不虚传,要没有这支义军袭击范阳,潼关早就丢了,对了,我听说颜杲卿受了重伤,现在迎春赶去一定是去作战吧!”

“是!我实在放心不下,就算不能有所建树,但至少也要把他们带出来。”

“迎春可需要我们怎么协助?”李光弼在一旁问道,他突然又想起皇上的严令,不禁又有点气馁。

李月微微一笑说道:“我想向光弼兄讨一个人。”

“可是荔非元礼?”

“正是!”

“那我就把他们两兄弟一起给你吧!如果他们愿意,就让他们以后都跟着你了!”

李月大喜,向李光弼一躬说道:“如此就多谢光弼兄了!”

郭子仪也笑笑说道:“要不要我把李国臣也给你!”

李月心中感动,握着郭子仪的手说道:“子仪大哥如此厚爱,迎春心里领了,只是大哥现在也是用人之际,我若只顾自己,实在是不仁之举!国臣还是跟着大哥吧!若不是荔非元礼多次来信要来跟我,我也不能向光弼兄开这个口啊!”

当天,李月便告辞了二人,领军北上,临别时,郭、李二人紧紧握住李月的手。

“兄弟珍重!”

李月放声大笑说道:“我相信再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并肩作战!”说完纵马向北奔去,慢慢地不见了踪影。

“此子必将是我大唐的栋梁!”郭子仪看着李月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