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四十二章 镇压

李唐传奇 第四十二章 镇压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李延是李武俊的第三子,长得孔武有力,因为是庶出,便被派到太仓来管理田庄,李武俊在太仓县的田庄共有三千顷之多,其中三百顷为君授,其余皆是其几十年来慢慢强占贱买得来,整个田庄有奴婢一千余人,佃户二千户,几乎占了太仓县人口的三成,在田庄内李延的话便是律令,俨然一个独立王国,为抗拒限田令,李延秘密从各地募集了五百亡命之徒充作田庄私军,日夜操练,和华亭、昆山、长洲的三县的豪强地主私人武装互为呼应。自从上次焚毁太仓官仓后,李延的私军便一直藏在田庄内隐匿不出,这天他突然接到父亲的指示,要求他近期在长洲县做一次大的血案,并嫁祸给李环,虽然不知道父亲的用意,但苏州府最近驻扎了二千官兵,让他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收敛。思量再三后,李延决定在十天后的五月初动手,这时正是麦熟的时候,一般农民都会歇在地里。

这天夜里天刚刚黑下,空中彤云密布,看不见月光和星辰,正是夜间行事的大好良机,一支约五百人的队伍驾着十艘大船从李武俊田庄后面的码头悄悄划出,直向芦苇深处驶去,李延坐在最前面的一艘船上,他身着一身都尉的戎装,手中横握一杆大铁枪,足有八十余斤重。江南一带水网稠密,湖泊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河流穿插其中,时已到初夏,湖河中长满了芦苇和蒿草,船行在其中,很难被人发觉,以前的几次行动,李延率领的私军都是从水中从容逃走的。但这次李延却没有料到,他们刚刚一出田庄便被南霁云派出的斥候死死的盯住了,在斥候发出消息后,十里外的一支千人骑兵便悄悄的尾随跟来,马蹄皆包着厚实的麻布,行走间听不见战马的动静,二个时辰后,李延率领的五百私军穿过梁丰县,在一路射杀了十几名发现他们行踪的农民后便来到了长洲县境内,他们的目标锁定在李环田庄附近的沙浜村,这个村的二百户农民原本都是李环的佃户,后来得授田后纷纷脱离了李环的田庄,曾经与李环的家丁发生过冲突,屠杀他们是最容易让人怀疑到李环的头上。五百人悄悄上了岸,直向村中摸去,开始有犬发现动静并大声吠叫起来。

此时就在数百米外的一片树林里,南霁云率领一千骑兵已经知道敌人的企图,另一支监视李环的千人骑兵在方子明的率领下也赶来和他汇合。

“将军,杀不杀!”

南霁云心中此时十分矛盾,他知道如果等敌军屠村后再行动,所带来的效果更好,但他却无法坐视敌人的残暴行为,这便是军中诸将对南霁云的评价,无论对敌对民都过于妇人之仁。

“传令各军,准备出击!”

“将军,殿下可是命令我们事发后再出击啊!”旁边的副将方子明急忙上来阻拦道。

南霁云低声厉喝道:“殿下并不知道敌人要屠村,一切后果由我来承当,我自会去给殿下解释,这里我是主将,你敢不听令吗?”

“末将不敢!”

又过了片刻,南霁云见对方所有人都上了岸,便低声命令道:

“方将军,你领五百人断敌人的后路,记住,尽量捉活的!”然后,南霁云大喝一声道:

“弟兄们,跟我杀!”

两千铁骑军从林中杀出,如一片奔腾的黑色洪流狂泻而出,眨眼间便从李延的马头冲过,将目瞪口呆的五百私军与沙浜村分割开来。

李延大吃一惊,连忙回头喊道:

“不好,有埋伏!大家快撤!”

说完不顾他人,掉转马头便抢先向大船跑去。

南霁云远远瞥见敌人主将欲逃,便张弓搭箭,只听一声弓弦响,一支狼牙箭射穿了李延的肩窝,李延来不及叫一声便摔下马来。

这时唐军的两千铁骑已将敌人团团围住,人喊马嘶,数千把冷冰冰的长槊直指五百私军,由于东家受重伤,这支靠钱和利益来维系的私人武装顿时土崩瓦解,虽然平时皆为地方霸主,但在闻名天下的铁骑军强大气势面前,这帮人早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扔掉兵器伏地求饶。

“把他们全部带走!”

南霁云一声令下,两千骑兵如一阵风似掠过,地上再无一人或一件兵器,待村中人跑出来看时,战场早已恢复了平静,只剩下被践踏得一地的乱草和十艘静静停泊在河边的大船。

三天后,苏州城内举行公审大会,以李延募私军欲造反为由,将李延和五百私军全部当众斩首,所斩人头分挂到各地城门示众,并发布命令:所有大户凡有二十人以上武装者,皆同此例,这一事件震惊了江南东道,各地豪强人人自危,不少大户开始遣散私军,十天后,长洲县济王李环的田庄带头开始交田,紧接着梁丰县驸马都尉姜庆初的田庄和华亭县兵部侍郎李涵的田庄也开始交田,各地豪强惧于李月军威也纷纷前往官府办理交田的前道手续。

五月十日,随着最后交田的期限来临,在金陵府的统一安排下,大批收田官吏奔赴各地,一户一户的抄田造册,每到一地,先是军队包围田庄,拆除田庄建筑,驱赶所有人员,有顽抗者当场格杀,在田庄内搜出百件以上兵器者,田庄主事一概抓捕,紧接着收田官吏查收地契,找不到地契的则新造地契,编入清册内。在收田的同时,也解放所有奴隶,由官府当场发给入籍证明。

五月十二日,收海盐县延王李玢的粮田千顷,当场处死十人。

五月十五日,收无锡县义王李玼的粮田一千五百顷,搜出刀、剑千把。

五月十六日,收湖州、常州鱼朝恩的粮田共一千顷。

五月二十日,收衢州信王李瑝的三处田产共一千五百顷,当场处死二十人。

五月二十日,收太仓县三十大户粮田共八百顷,搜出刀五百把,处死三人。

五月二十一日,收丹阳县皇姨弟薛华粮田千顷,搜出刀千把,处死十五人

五月二十五日,收金坛县前宰相张镐田五百顷。

五月二十五日,收武进、嘉兴、盐官、临安、新城等二百余大户良田共计九千余顷。

五月二十八日,收青阳县尚书左丞杨绾田四百顷。

…………

大历三年五月,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收田风暴席卷了整个江南大地,经过多年的准备、调查和发动民众以及这次调动军队协助,整个收田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异常顺利,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江南东道共收田四十万顷,补授农民田五万顷。到八月底时被金陵府直接控制的官田已达六十万顷、各种果园、茶园、桑麻田三十万顷。

随着大量被驱逐的田庄管事、太监返回京城,整个皇城内象炸了窝一般,群情激昂,纷纷上朝向李豫告状,但李豫早有准备,一一列举各人违法霸田、蓄奴、募兵的事实,令上告人哑口无言,李豫又定宗室李瑝、李岵及皇亲薛华擅杀之罪,赐其自尽,各宗室权贵只得含恨而止。

江南的土改如春风沐雨,传遍了神州大地,尽管各地官府阻挠,但渴望土地、渴望粮食的百姓们依然成群结队向江南涌去,仅大历四年一年间,从各地迁往江南、淮南的百姓就达一百一十万户,使江南东道、淮南道的人口一举突破了二百五十万户,所迁来的百姓皆租种官田,每年交一成半的佃租,且免掉了田赋,只要种满八年,皆可入籍授田,此时李月方才深刻理解到崔焕坚持要由官府控制大部分粮田的重要性,否则,他将无法应对大量涌入的移民潮。

大历四年三月,夷州由降卒所开垦的五万顷稻田大熟,扣除其锄、斧、钢镰、种子及人畜食用、绢布支出等成本,共得余粮三百万斛,李月当即赦免四万降卒,以人均五十亩地授之,并准其家人搬来成户,在所得余粮中,一百万斛均拨给个人,一时间欢声如雷,人人感激称颂不已。

大历四年四月,徐明谦运送二百万斛米至浏河港,金陵府用其中的一百万斛以工代赈安排移民广修路桥。又将另外一百万斛全部运往长安,作为朝廷不干涉其将在淮南道进行土改的交换条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