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四章 剿匪三

李唐传奇 第四章 剿匪三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李月闻徐明谦来投,亲自出营门来迎接,他见徐明谦妻儿也在,急忙命人先去安置,待明日再送到越州。

“草民徐明谦叩见大将军,我本是一草寇,何德何能,让大将军如此垂青!”徐明谦见李月亲自出来迎接,又细心安置自己的家人,心中感动,跪下垂泪说道。

“徐先生请起,我本来还想派人到你军中去说你,不料你倒自己先来了,岂不是天意!来,帐中说话。”说完李月便将徐明谦让进大帐,两人分宾主落坐。

徐明谦首先说道:“大将军,我在袁晁军中颇有威信,我愿去说服部卒来降!”

李月淡淡一笑说道:“我敬先生并非为平匪,在我看来,袁晁之军宛若土鸡瓦犬一般,一战便可击溃,先生先后用计击败袁参、张维瑾军,又看破我计,反用草船来赚我,大才也!我求贤若渴,此等良才岂能错过?”

徐明谦这才明白李月看重自己的原因,竟不是为了利用自己平匪,心中略略放心下来,笑了笑说道:“我劝袁晁在大将军未回之际先取温州,以扩大战略纵深,再放弃台州取泉州,在夷州(台湾)建立基地,发展贸易以待天时,待中原再乱之时大举西进,广邀民心,这样大业可成。可惜袁晁这厮目光短浅,不听我言,一味迷信妖人之说,只想早日得富贵,实在让人心冷,破亡之日已指日可待。”

“李月点点头说道:“先生金玉良言,奈何袁晁不听,否则必成我朝之大患,可喜先生为我用,李月想请教先生,胸中可有良策教我?”

“多谢大将军高看,明谦当知无不言,我十八岁中举,因家境贫寒,弃文就渔,有幸曾行万里,颇知海外风俗,我大唐平常之物在高丽、大和之地可卖高价,而高丽、大和之物在中原也颇有赚头,只可惜我等海船太小,做不了这等大事,若大将军能兴海外贸易,倒是财政的一大来源,这是其一。另外我朝在海外有孤岛夷州,岛上只有土人,尚未建立官府,我曾去过多次,其岛土地肥沃,面积广大,更为可贵的是一年可三熟,当可招募民众去屯田,成为大将军的一大后备粮仓,同时可在岛上布署一支水军,即可保贸易安全,又可震慑南洋,大将军当胸怀万里,岂可偏安江南一域,纵然不可西进,也应投身到万里海洋之中,为我大唐开疆裂土,岂不快哉!”

一席话说得李月如拨云见日,不由起身谢道:“先生大才,我李月有幸!

第二天,李月分兵两路,命吴昊、南霁云各率一路,两军长驱直入,贼军一触即溃,四散逃命,姚胜被南霁云射瞎坐骑后生擒,后在徐明谦的劝说下归降了李月,手下匪兵尽降,只半日功夫,连克数县,最后将台州包围,袁晁知道大势已去,欲乘船出海为寇,却被李月事先安排的水军生擒,被押回台州,自此台州匪患平息。这时浙东观察使韩滉也来到台州,一起商议台州的善后治理事宜。

“大将军,我的意见是应安抚为上,袁晁是被逼造反,在台州也颇得民心,如果杀他,恐怕民众不服,由此生怨,影响了大将军的威信。”

“太冲之言自有道理,只是此事是我在江南处理的第一桩棘手之事,若有妇人之仁,将来必后患不断,我早已想过,这次只杀袁晁一人,其余皆放回乡为民,还有那神婆妖言惑众,也必须杀之。”

韩滉知道李月已下定决心,便不再多劝。就在这时,有军士来报:“门外来了数千民众,要见大将军。”

李月一怔,和韩滉对望一眼,便大步朝大门外走去,韩滉等人赶紧跟了出来。

出得门来,只见门外人山人海,皆是台州的百姓,他们见有官员出来,纷纷大声鼓噪起来,这时,十几名老叟上前对李月跪拜说道:“我等是被众人推选出来的,想求见李大将军。”

“我便是,尔等有何事,在此聚众闹事!”

“啊!大将军,我等不是想闹事,只想求大将军宽恕了袁晁,他实在是被逼才造反,造反后善待百姓,若杀了他,实在令我等乡人心寒,望大将军三思!”

“依我大唐之律,造反者当诛九族,我已宽恕随同造反之人,尔等为何还不知足?若所有人都无罪,那要大唐律法何用?”

“大将军,实在是袁晁被逼才反,求大将军开恩!说完,十几名老者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泪涕沾满了衣襟。”

这时,韩滉在李月身后说道:“大将军,既然百姓们都如此哀求,就饶了袁晁一命吧!”

“是啊!大将军就饶他一命吧!”身后的王隼、谭元凯都于心不忍,也跟着求请起来。

“住口!尔等只念他善待百姓,却为何不想想那被抄的三百二十家大户,就算他们平时不仁,但他们的妻女何罪?被辱之时怎么不见你们求情,连三岁的孩子也不放过,那时怎么不见你们求情!我杀袁晁,就当只为那些无辜被辱、被杀的妇女和孩子申冤!”

“放了袁晁!放了袁晁!数千人顿时一起大声鼓噪起来。

李月冷冷的一笑,一挥手,很快大街上‘咔!咔!’地脚步声大作,一队队黑旗军从四处赶来,将数千民众紧紧围住,人人左手执盾,右手拿刀,一时间寒光闪闪,气势骇人,刚才还大声叫喊的人顿时都安静了下来。

“明日正午,在原刺史衙门开刀问斩!”李月说完,便不理众人,返身回屋去了。

一个时辰后,在韩滉等人的安抚下,众百姓才逐渐散去。

第二天,千名士兵开始布置法场,原大神婆搭建的祭坛便被用做临时杀头之台,正午时,从各乡各县赶来的民众已近万人,袁晁被押到高台上,昂着头不肯低下,虽然嘴已经被堵住,但愤怒的眼神却死死的盯着李月,片刻不肯放过。午时三刻,李月站起身来,沉声下令道:“时辰到,斩!”

刽子手高高地举起鬼头大刀,在众人的一片惊呼声中,猛然一刀砍下,刹时斩杀了袁晁。

“将妖婆带上来!”

十几个士兵将大神婆拎了过来,压跪在袁晁的尸首旁边,这时下面的人纷纷议论起来,都说大神婆法力无边,官兵是绝对杀不了她的。果然,当刽子手举起鬼头刀时,这个大神婆紧盯着刽子手,刽子手竟真的砍不下去,突然腿一软,从高台下摔了下来,旁观的百姓纷纷惊呼起来,有无数人跪下拼命地给大神婆磕头,士兵们也不禁被这个异相所骇,开始有点慌乱起来。

李月大怒,飞身跃上高台,‘呛!”的一声拔出心魔剑,指着她骂道:“妖人!雕虫小技,也敢在我面前显摆。”那神婆见蛊惑不了李月,这才惊慌起来,拼命地缩身欲逃,却被李月一脚踩住,抬手一剑剁下了她的人头,踢下台去。李月随即起身对台下百姓高声说道:“从今以后,胆敢在用妖术在我江南一带造谣惑众者,杀无赦!”

在接下的几天里,李月又公开杀了仙居、黄岩两县的原县令,又将原台州刺史袁参和婺州刺史张维瑾免职,再免台州税赋三年,如此一硬一软两种手段齐下,台州的民怨始解。

随后,李月又请来数十名德高望重的乡人协商,最后众人一致推举原台州司马江上清为新台州刺史,江上清约五十余岁,福州人,干练通达、素有清誉,正符合那日谭元凯所说的条件,李月便欣然应允,又着令刺史以下的官吏和几县的县令人选由韩滉和江上清协商后,报李月批准。

广德二年三月,李月平息了台州袁晁之乱,率军回到金陵,等着他的,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