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使六

李唐传奇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使六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呜--!”长长的号角声终于响起,粟特骑兵突然爆发出一声呐喊,夹着千军万马的气势,向唐军猛冲过来。

李月转过身来,对五百儿郎大声说道:“我们要用血来捍卫我们大唐军人的尊严!弟兄们,为了我大唐的荣誉-战斗!!”

“为我们大唐的荣誉--战斗!!”五百壮士齐声高喊,一腔赤血在他们的胸膛中熊熊燃烧起来。

上弦、安箭、调准望山、射出,一气呵成,这五百人所配备的弓弩是为骑兵专门配置,用精铁和上等榛木制成,用硬木作成箭杆,配以流线形铁制箭头,箭头下有出血槽,弩弓大小十分适合骑兵专用,射程可达五百步远,只听“嗖、嗖”的箭射出,虽然量不大,但十分精准,三轮九排箭过后,二千粟特骑兵竟减员达三成,李月见敌人已接近到三百步,连对方的眉眼都依稀可辨,便下令道:“各军成雁行分开,避其锋芒!”说完和王元楷各带一军,呈弧形状向后奔去,退后约一千步左右,又汇成一军,粟特骑兵没有能杀到唐军,仿佛一拳打空似的,攻势不由一滞,但毕竟也是精兵,立刻重整队伍,再向前方的唐军杀去,粟特人的弓箭也很厉害,但却没有适合骑兵所用的弩箭,普通的弓箭射程仅二百步左右,效果不理想,所以基本上不配备,但却没料到,唐军的骑兵竟和步兵一样,也有如此威力强大的弩箭,冲在最前面的粟特骑兵几乎都被弩箭射死,尽管粟特骑兵捍勇,但在武器先进且同样精锐的唐军骑兵面前,粟特骑兵竟无法使出他的优势,很快,刚刚集结的唐军又向敌军射出了大量的箭矢,再次使粟特骑兵减员达两成,此时粟特骑兵已经减员过半,乌骨莫达干见势不妙,立刻停止追击,退军重新整顿。正在观战吐拨裴罗立刻站了起来,失声叫道:“他怎么能在这时后退!”旁边的登利可汗连忙追问,吐拨裴罗摇头说道:“乌骨莫达干毕竟没有打过仗,虽是勇士,但他却是不合格的统帅,这一仗粟特人输了。”登利可汗向场内望去,果然就在这时,李月见粟特骑兵的气势已大大减弱,趁着敌军队伍不整后退之机,大喝一声:“大家跟我杀!”蓄势已久的唐军如决堤的洪水一般,狂飙而出,向粟特骑兵猛扑过去。又象一把锋利的大斧,顿时将粟特骑兵劈成两半,王元楷一抖手中大枪,使出精妙的枪法与乌骨莫达干战成一团,他此时的枪法早已非吴下阿蒙,仿佛如漫天的梨花飞舞,又宛若道道闪电雷霆,杀得乌骨莫达干连连后退,而李月亲率五百铁骑,简直就是一把锋利的斧头,在敌军之中纵横劈杀,直杀得粟特骑兵血流成河,李月杀得兴起,取下头盔,任长发披散,催开赤血魔,舞动天魔戟,仿佛如杀神再世,所过之处尸横遍野,乌骨莫达干看在眼里,连连叫苦不迭,他本人已被王元楷杀得节节后退,根本无法脱身指挥众军抵抗。

看台上的葛伦见了,急忙跑到登利可汗面前哀求道:“此战我们认输,求大汗停止战斗吧!”

登利可汗斜眼看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又回头看看高兴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大唐太子李适,便点点头下令道:“鸣金,收兵!”

随着收兵的锣声响起,早已支持不住的粟特骑兵立刻溃败下来,李月摘下黑龙弓,拈出一支铁箭,向乌骨莫达干手中的大刀射去,早已力竭的乌骨莫达干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大刀,竟被铁箭射中刀杆,大刀被震飞上天,王元楷随即一伸猿臂,将乌骨莫达干擒了过来,摔在马下,冷冷地对他说道:“你根本不是回纥第一勇士,明明输给了留夏斯人,却抢了他的荣誉,只算是一个卑鄙的小人,杀了你,只会玷污了我的枪,滚!”乌骨莫达干满面羞愧的站起来,向场外跑去。

这一战,唐军以五百骑兵对两千粟特骑兵,最后直杀得敌人仅剩不到三百骑逃回,唐军仅死伤十几人,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战绩,给数十万观战回纥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的数十年间,回纥人再也没有侵犯过大唐,相反,却和大唐一起抗击吐蕃,很大一个原因便是今天亲眼目睹的大唐骑兵的骁勇善战。大唐骑兵用自己的实力重新征服了登利可汗,在仆固怀恩的大力劝说下,登利可汗考虑再三终于决定重新接受大唐的册封,成为大唐的属国。三天后,大唐和回纥正式签定了和平协议,达成了五项补充条约:

一、大唐向回纥赠送十二万匹绢,作为回纥出兵马银的补偿,分三年交割。

二、回纥接受大唐的册封,承认大唐为其宗主国。

三、大唐和回纥在九原、云州两地设立互市。

四、大唐允许摩尼教在大唐境内传教、建立寺院,但不得违反大唐的律法。

五、大唐取消对回纥的精铁贸易限制,允许每年一定配额的精铁卖到回纥,作为回报,回纥不谋求大唐的火yao,并帮助大唐防止火yao流到大食等国。

随后登利可汗派延支伽罗和顿莫贺达干作为回纥使臣回访大唐,一路上顿莫贺达干和大唐众人相处十分融洽,他向苗晋卿悉心求教汉书、史记等史学著作,正是这个顿莫贺达干,十年后出任回纥宰相,建中元年时,登利可汗在粟特人的煽动下,企图趁李适新即位之初,占领大唐的北疆,顿莫贺达干顺应部众不愿与唐朝作战的情绪,起兵袭杀了登里可汗和他的两个儿子,同时捕杀了煽动与唐朝为敌的粟特人和部分摩尼教士共三千余人。

经过近二个月的出使,大唐使团终于回到了长安,李豫在承天门举行盛大的仪式欢迎回纥使臣,并正式册封登利可汗为登利颉咄登密施含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其可敦册封为婆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并加封回纥左杀为雄朔王,右杀封为宁朔王,胡禄都督封金河王,拔览将军封为静漠王。

此时,李豫已改元为广德,对史朝义手下投降的张忠志、李怀仙、田承嗣等人都委以重用,封为各地方节度使,还赐张忠志名为李宝臣。同时封宦官鱼朝恩为冯翊郡开国公,程元振为镇军大将军、保定郡开国公,以牵制日益权重的李辅国。另外以乱已平为由,加封郭子仪为太保,在家修养,又派宦官程元振为监军,前往李光弼军中,监视李光弼的言行,程元振多次密报李光弼有不敬上的言行,李豫便下旨斥责李光弼,从此程元振愈加骄横,战功累累的李光弼竟被一个无男根的太监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一病不起。

广德元年九月,就在大唐使团在与回纥讨价还价之际,吐蕃派相国尚结息为主帅,马重英、尚息东赞、尚赞婆等为副帅,联合党项军共十五万军分兵三路向凤州、凤翔府、泾州扑来,此时的吐蕃已占据陇右之地,故以陇右为后勤基地,不再有严冬之兵忌了。

由于李月在回纥未归,郭子仪被削去兵权在家修养,李豫便命次子邹王李宇为主帅,鱼朝恩为副帅,调兵二十万前去迎敌,李月的旧部等也悉数被调往前线。九月末,尚结息以声东击西之计攻克泾州,泾州守将高晖兵败投降,遂作吐蕃向导,迂回南行再破凤州,凤州将军张杰败退至凤翔府,三路吐蕃军立刻回钳凤翔府。李宇年幼,闻唐军多处失利,不禁惊慌失措起来,完全依仗鱼朝恩,鱼朝恩便命大军驻防在凤翔府周围,以便互相呼应,不料吐蕃却集中优势兵力,将凤翔府周围的驻军逐一蚕食,最后完全包围了凤翔城,二十万大军,仅剩十万军苦守城池,鱼朝恩急向朝廷求援,李豫便调李光弼军西进援助,怎奈李光弼此时已病入膏肓,在接旨后的第二天便病逝,年仅五十七岁。李豫无奈,只好再启用老将郭子仪,命他率五万军火速赶往凤翔救援,就在这时,凤翔北门守将王献忠投降,凤翔外城失守,鱼朝恩和李宇在李月旧部的拼死保护下,从东门突围而出,在突围过程中,大将武天德、干亭相继阵亡,最后残军约八万人逃至咸阳和郭子仪军汇合,尚结息闻老将郭子仪坐镇咸阳,便按兵凤翔不动,等待时机。出使回纥的大唐使团就在这个背景下返回了长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