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汉中

李唐传奇 第一百一十九章 汉中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李月与父亲面对面坐好后,李郁首先说道:“月儿,我已经决定把王位让给朗儿了。”

“父亲,这我已经知道了。”

“你见过你大哥了?”

“前天大哥把我约到安然酒楼见的面。”

“那就好,如果你贸然去东宫,会授人于柄的,既然你已经和你大哥见过,朝中的局势我就不赘述了,我只想告诉你,你们是亲兄弟,你必须全力助他,他现在形势不妙,李亨在连生数子后,已经在考虑废掉你大哥,立亲子为帝了,只有你才能使他不敢妄动,为此,你必须保持强势姿态。”

李月想了想问道:“父亲何以知道今上想废大哥?”

“哼!我和他交往数十年,他的心性我如何不知。这个人,心机极深,对人总是显得宽宏和善,但他真正的想法,却深藏心里,很难让人看出。这次我提出过继王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试探他,仅仅因一个无稽之说,他便欣然同意,看来他内心其实是非常忌惮我们,否则,已经立你大哥为储,他何惧而来?还有他表面上不在乎三党坐大,但却在背后重用宦官,这种心机,能瞒过我吗?”

“父亲请放心,我非常明白,大哥现在其实已经没有退路,本朝以来,还没有哪个被废的太子得以善终的,他这次削我兵权,我自然会寻机警告于他,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不出一年,他就会不得不再用我。”

“你能这样想,为父就放心了,为了我们这个家,也为了你们的母亲,你就多担当一点吧!将来我会让你大哥补偿予你的。对了,还有就是你的家事,按理我不好多问,但你今年已经二十五岁,早点有孩子,也让我们放心,小敏是个识大体的妻子,你就多娶几房吧!这也是你母亲的想法。”

“父亲,我知道了,这件事小敏会安排的,你和母亲就不用操心了。”

“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了,三天后你就要出发,早点休息吧!你走后,我和你母亲会把小敏照顾好的,你就放心去吧!”

乾元元年八月,李月率领本部五万大军,加上先期已抵汉中的三万军,共八万军,以段秀实为副将,向汉中进发,李亨率百官亲送李月于灞上。十日后,李月大军抵达汉中,先期到来的颜杲卿和汉中刺史郭英一起出城前来迎接。

郭英为开元二十年进士,曾官至礼部侍郎,因李林甫案牵连被杨国忠贬为商州长史,李亨登基后封其为汉中刺史,现为崔党一系。

李月到来的当天,便集众将召开了首次军事会议,郭英和汉中长史王隼也列席了会议,李月先让郭英介绍成都的情况,但郭英只泛泛而言,所说的和李月在长安听到的无二,李月见长史王隼面上似乎有些不满,心中不由一动,便笑笑说道:“有属下在,哪劳刺史大人亲自出马,我看不如让王大人说说看。”

郭英见李月发话,心中虽不快,但也只得无奈坐下,同时冲王隼使了个眼色,王隼只作没看见,成都之事他早向郭英详细报告过,他见郭英在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上,依然抱党阀之见,不肯尽言,心中极为不满,见李月请他,便站了起来,冲李月施了一礼,朗声说道:“据从成都得来的确切消息,李琮早就想篡逆,但一直为李瑁所阻,两个月前,先皇病势好转,李琮随即逼宫,李瑁为此与其翻脸,为抢回先皇,两人曾在成都有过一次小的战斗,因李瑁手下大将花敬定临阵倒戈,李瑁败至巴州,遂向李琮求和,李琮便封他为巴州太守,因无人再阻拦,李琮便矫先皇诏书,登基自称西帝。”

李月听了点点头又问道:“现川中兵力如何?”

“李琮入川后,大肆征兵,根据各处的统计,属下推断其应有兵十万以上,但不会超过十五万,且军中极其**,军心不稳。”

李月心中暗暗称赞,他一个月前从日组得的数据是兵力十二万,其中李瑁带走三万,李琮实际只有九万,这已经是川中所能招兵的极致。想到这他又问道:“川中百姓赋税几何?王长史可知?”

王隼闻言,有些为难,这一点他虽然很清楚,但并没有向上司郭英汇报过,如果现在说出,岂不是得罪了郭英,但他又想到此时为极重要的军事会议,如果不说,可能就会贻误军情,想到这,他心一横说道:“川中百姓的赋税已经到了极限,目前我大唐的租粮为五石,调为绢、布各五丈,麻五斤,庸一月,虽比开元年间高了一倍,但百姓尚可承受,而李琮却已征到粮八石;绢、布各十丈、麻十五斤;庸竟为三个月,巴州稍好一点,仍为大唐税率。百姓由此弃地逃亡巴州者不计其数,李琮为此竟出‘连坐令’,一户逃亡者,四邻为其分税,又在各路口设点盘查,抓获逃亡者,男丁充军,家人皆为官奴,但逃亡者依旧不绝,大将军此去,川中百姓尤如婴孩盼父母,属下以为,一战便可平定川中。”

李月听了心中连连叫好,他见郭英面色不善,便说道:“郭大人,我原来的行军司马张炎已调到襄阳,可否将王长史借我一用。”

“王长史为朝廷命官,恐有不便,需由吏部调遣。”

“皇上那边我自去解释,我只问你,允还是不允?”说到这里,李月的口气开始严厉起来。

“如果王大人本人愿意,我无意见。”

李月闻言便向王隼望去,王隼躬身答道:“属下愿意!”王隼心中千肯万肯,这是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曾是韦党的门生,却不被韦党重视,在汉中屡被郭英排挤,心中着实郁闷,见闻名天下的李月欲要他,不禁喜出望外。

李月见此事已定,便对颜杲卿说道:“杲卿可讲讲你这里的情况。”

颜杲卿站起来向李月行个军礼道:“奉大将军之令,我率三万军先期驻防汉中,敌大将花定敬便驻留阳平关不发,我三次派小股部队攻打阳平关刺探其军情,由于地势险峻,没有能和他们短兵相接,但他们所用的弓箭并不强,没有我们的连珠箭,也没有床弩,更没有投石机,只是依仗兵多。”

说道这,李月打断了他的话,“不对!他们应该有投石机,我从云南回来时,曾留在江州几十具大型投石机,再说这种投石机自古就有,制作工艺简单,他们如何没有,只是你兵少,他们不用罢了!就算用投石机,又奈我何,我军已配备了皮斗,正好来试一试。”

“或许是他们没用,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情报就是竟发现他们也用了火yao,但似乎不得其法。”

此言一出,李月和众将都大感兴趣,火yao是他们起家的法宝,现在各军都已零星开始运用,只是硝石产地有限,产量也不大,且所产火yao大多数都集中到了长安,被用作庆典,所以火yao还没有被大规模地使用,他们在和安禄山和安庆绪的作战中,用得都不是很多,尤其野战,更不方便,上次的新店大战,由于连日阴雨,双方都没有使用火yao。

“杲卿详细说说,怎么不得其法?”

颜杲卿见众人都伸长了脖颈,不由一笑继续说道:“之所以不得其法,是指他们似乎没有能解决引线控制这个问题,所以不能象我们那样能做成火yao包或火yao桶投掷伤人,他们或是先将火yao预埋,然后用火箭引爆;或是直接投下火yao散包,再用火箭来引爆,效果差了很多,开始我军没有防备,被他们用火箭引燃地上所埋的火yao,就是这样,也只伤了二百多人。”

这时王元楷举手问道:“我们是否可以用云州之战时的方法,用火yao桶直接炸开城门。”

颜杲卿摇摇头说道:“敌军已经防到这一招,城门全部用巨石堵死,就象当时我们在杀虎口一样。”

这时李月站起来说道:“今天暂时休会,杲卿你留一下,我有话要对你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