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十章 学医

李唐传奇 第十章 学医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06 来源:笔趣阁

夜晚的方寸山比起忘忧峰更多了一份空灵,风从树林上方掠过,发出簌簌的响声,高耸的树冠上有不知名的夜鸟惊起,突然又归于寂静,远处偶然传来“咕—咕”叫声,仿佛是山鬼的梦吟,在提醒着人们,这里的夜是属于精灵的世界。

这时,靠树林边一座茅屋的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少年,他正是李月。初到新的环境,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李月在夜里难以入睡,他走出树冠的阴影,满天的繁星顿时出现在头顶,银河如一条玉带般穿过夜空中,分外的清晰,李月在月光中漫步,走到悬崖边时,他发现前面也站着一人,背着手,仰视着星空,

“怎么不去睡觉,睡不着吗?”正是长虚的声音。

“是!”李月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你也喜欢星星吧!你是怎么看星空的?”长需转过身,饶有兴趣的问道。

李月想想回答说:“每次我仰望星空,我的感觉就是无尽,生命的无穷无尽,几千万年前就是这样,几千万年后还是这样,而普通人的生命却短短百年,不过就是沧海一粟。”说到这里,李月迟疑了一下,他问道:“道长曾说过,我师尊百年前羽化飞升,那世间果真有仙人吗?”

长虚缓缓说道:“师尊的羽化飞升我没有亲眼看见,但师尊告诉过我,师祖广成子坐化于一木龛中,坐化后身轻如羽毛,神若顿悟,片刻后,身体化做一阵轻雾飘去,木龛内异香扑鼻,仅剩一件道袍和一颗舍利。后来那舍利在五行同心那夜,飞入夜空,消失在茫茫星辰之中,这却是我亲眼所见,或许在这无尽浩宇之中,真有另一个世界存在吧!其实在很多地方也有神迹可寻,等你长大一些,就带你去行万里路吧!”

说到这里长虚话题一转,问李月道:“你下午见过李瑶了吧!她对你说了什么?”

良久,李月才回过神回答道。“她想教我学医”

长虚笑了笑:“我们三个人中,长乐擅武,李瑶擅医,老道读书略有些心得,从明天开始,咱们先开始读书吧!”

原来长虚和长乐见李月仅仅一年就悟通太玄经,虽然惊讶,但却有一点担心,正如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看同一本书,体悟却大不相同一样,所以他俩商量后决定,在头两年内不教授李月学习太清道,而是更多的培固李月的基础。长虚主要教授李月一些初步的文学知识,如书法、诗歌、音乐还有就是兵法。

而长乐主要教授李月一些武学技能如剑法、暗器、轻功以至于疆场搏击之术枪法、戟法、箭法,这却是长虚特地叮嘱长乐要用心教授的。

但李瑶却不管这么多,师尊说过李月是她悟道的关键,她认为没有同样的境界,李月是不可能点悟她的,所以李月来后,李瑶就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授李月中去了,从她的出身毒门开始,给李月讲述如何识毒、炼毒以及品毒,在李月初步掌握了毒理后,李瑶又从破而立,悉心教授起李月医术来。

就这样寒来暑往,一晃两年过去了。

这日,李月依约来到李瑶房中,李瑶房中布置得异常简洁,也就是一床一几一凳,另外在墙上挂着一张《明堂人形图》标明了人体各经络穴位。

“虽然只学了两年的医术,但你现在的医术可以和一般的国手比肩了”李瑶笑着说道。自从李月来后她的心境开朗了许多,本来只存利用李月之心,但两年下来,她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孩子,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孙子一样,也正是这样,三仙道中,李月和李瑶的感情最为深厚。两年来,李月不仅长高了很多,性格也开始平和起来,脸上更多地出现了笑容,话也逐渐多了起来。这却是长乐的功劳,自从那日他见李月把碧心丹给了风平和叶铃,就知道李月其实是个外冷内热的性情中人,他不喜欢李月整天冷冷的样子,

所以在教李月武技时,就有意识的慢慢改变李月的态度,李月毕竟是孩子,当他完全信任了三人后,他的本性也逐渐的显示出来,这也是长虚所希望的,修道之人,当率性而为。

李瑶看了看李月,缓缓说道:“这两年来我教你的是医术,而从今天起,我要教你医道,你我均为修道之人,修道讲究天道自然,何为天道,即天为地道、地为人道,天、地、人其实本无区别,一切皆自然而行。

这医道同理,人体也必须以天地运行的规律做为参照的根本。如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变化,日月前推,则寒暑交替,循环不息。天地之气,调和则降为雨、怒则鼓荡为风、飘落则为露、凝结则成霜、而弥漫散布则成彩虹,此为天地之规。

同样,人有四肢五脏,睡眠觉醒,呼吸吐纳,精气循环往来,流通为气血,表现为气色,发出为声音,此为人体之规。

阳则用其精气,阴则用其形质,天与人皆同质。一旦阴阳失调,阳气蒸腾发则为热症,阴气凝滞则生寒症,精气固结则生赘瘤,气虚下陷则为痈疽,气逆妄行则心虚气喘;症状表现于面貌,变化表现于形体。

而天地也如此。如五行盈缩变化,星辰偏离轨道,日月发生蚀变,彗星现于天空,这便是天地的危险征兆。寒暑不按季节来,此为天地寒热之症病;土地异隆,此为天地之赘瘤;山崩地陷,此为天地之痈疽;狂风暴雨,此为天地之喘乏;天旱不雨,川泽涸竭,此为天地之焦枯。

故人疴则良医现,天怒则圣人出”

说到这里,李瑶看李月若有所悟,她淡淡说道:“师尊广谷上人虽博大精深,这医道却是向师尊挚友孙思邈所学,这孙思邈以医入道,也终得正果,他坐化后一个多月容颜不改,举尸入棺却无重量,后来他弟子开棺却只剩衣物。羽化飞升仅用一百多年,可见万般皆道。”

“李瑶所言不错,虽万般皆可入道,但仍需厚积薄发,量积而质变,那孙思邈医泽千万人而不入朝堂,虽身不具武,但却以仁心换道心,终成正果。”

李月回头,正是长虚站在自己身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