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齐王监国

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六十七章 齐王监国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6:05:13 来源:笔趣阁

“前方众人避开!驾!”

腊月二十六日清晨……

这本该是平静的一日,可当京城城门大开之时,在百姓络绎不绝涌向城门之时,风雪中却响起了铁蹄声,以及显目红袍和叫喊声。

城墙外、城镇街道两侧的百姓四散而开,而风雪中的身影也露出了本来面貌。

上百锦衣卫缇骑策马而来,而他们拱卫其中的,赫然是面色铁青,心中焦急的朱由检。

大队锦衣卫缇骑驱开百姓,留出道路,掠过了城墙甬道,冲入紫禁城。

以往注重百姓的朱由检,并没有制止,而是用力的抖动马缰。

“哥哥是怎么落水的?!”

眼见皇宫越来越近,朱由检寒着声音对旁边的陆文昭质问,而陆文昭面色也不好看,有些窘迫道:

“宫内只传出了万岁钓鱼时坠入了冰窟,传殿下快些入宫觐见,并未说其他。”

“魏忠贤是干什么吃的?!”朱由检的表情有些狰狞,让陆文昭不敢直视。

朱由检骂了之后也明白这事情和陆文昭无关,只能压着怒气继续策马。

最终、百余缇骑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停下,而驻守此地的则是皇城三卫的仪鸾卫。

仪鸾卫的百户见到了朱由检后,立即和所有人立正,打直了嵴背表示尊敬,而朱由检在其他人还在下马时,不管不顾的策马闯入了皇宫之中。

宫中策马,这可是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情,之前朱由检策马,那是陪自家皇兄,而眼下他没有得到任何准许。

这事情发生之后,必然会被礼部和礼科的官员弹劾,但他管不了这么多了。

“落水……”

这个词对于朱由检来说尤为恐怖,他不敢置信。

他明明已经教了自家哥哥游泳,甚至亲自带了几圈,但为什么还会落水?并且提前了这么多年?

“难道天命不可违吗?”

朱由检此刻心中冰冷,管不得礼法,直接到后左门处便让班值的仪鸾卫士卒开门,随后策马越过门栏,直接跑入了建极殿的广场,策马来到了乾清宫门。

他翻身下马,而宫门的净军太监也没想到平日里稳重的齐王殿下,居然会不管不顾的直接在宫中策马,因此不由额头冒出冷汗。

他们也不敢拦朱由检,只能作揖行礼、高呼齐王千岁。

倒是朱由检,翻身下马直接一路小跑,向着乾清宫跑去。

不过跑近之后,他就看到了乾清宫门窗紧闭,而刘若愚、王体乾二人则是带着一众太监,站在门外。

见到朱由检前来,王体乾和刘若愚立马迎了上来,老老实实作揖。

不过作揖之后,王体乾却开口道:

“殿下、万岁有旨,所有人都不见,并且已经下旨给内阁,命殿下您暂代监国了。”

“……”王体乾的一席话说出,朱由检却眉头锁的死死的。

他不相信自家皇兄会不见自己,并且在一瞬间就知道了事情有猫腻。

想到这里,他看向了门窗紧闭的乾清宫,转头看向了王体乾道:

“皇兄既然病重如此,那么皇嫂呢?”

“额……这……皇后娘娘也略感风寒,在坤宁宫休息……”王体乾的话顿了一丝,瞬间朱由检就明了了一切。

“走开!”

他推开王体乾和刘若愚,大步向着乾清宫走去。

“殿下、您不能进去啊,万岁吩咐过了……”王体乾着急的跟上来,却不敢拉扯朱由检。

“有什么事情我担着!”朱由检回了一句,便推开了门前的两个太监,一脚直接踹了上去。

“砰!”

殿门果然没有锁死,被朱由检一脚就踹开了,并且露出了其中空荡荡的主殿。

“完了……”

王体乾知道,这下就是漫天神佛也救不了自己了。

同时、朱由检一步跨入乾清宫,当即向着养心殿走去。

他大步走了过去,随后便听到了咳嗽声。

“咳咳……”

突如其来的咳嗽声让他一阵怀疑,脚步不由顿了下来。

“弟弟、我今日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代我监国几日,再叙旧也不迟。”

熟悉的声音出现,并且带着一些沙哑,这让朱由检心中一凉,可很快他又察觉到了不对劲。

以自家哥哥的性格,别说落水生病,就是重病垂死恐怕也不会让自己离开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体内再度升起了力气,胯步走进了养心殿,直奔黄帐罗床。

“弟弟,你这是要干嘛?”

声音再度响起,却多了一丝惶恐。

当这丝惶恐的味道被朱由检听出,他当即掀开了黄帐……

“殿下,奴婢该死……”

“滚下来!”

看着跪在床上,无比惶恐的太监,朱由检脸色阴沉的几乎可以滴水了。

他一声喝出,太监连滚带爬的滚了下来,而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喊道:“王体乾!”

“奴婢在!奴婢在!”

王体乾一路小跑进来,直接跪在了地上,等待被骂。

却不想、朱由检转过了身子,对着王体乾道:“哥哥去哪了?”

“万岁去天津观摩船坞下船去了,因为上次出宫被百官弹劾,因此这次万岁才请殿下来宫中监国,堵上那群文臣的嘴……”王体乾惶恐回应,而朱由检牙关都咬紧了。

“好一个“请”啊……”

朱由检没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

“真是终日打雁,被雁啄了眼睛!”

他几乎是硬生生挤出的这句话,而王体乾则是心虚的低着头,老老实实的跪着。

朱由检瞥了一眼他,虽然有些气,但是一想到自个哥哥没落水,心里的脾气也去了大半,只剩下了恶作剧后的郁闷。

“起来吧,说说看哥哥身边跟了谁。”

朱由检走向龙桉,抓起一把椅子就放到了龙椅的旁边,随后一屁股坐在了上面。

尽管按照监国的权力一说,但并不可以坐龙椅。

虽然这龙椅、朱由检即便坐了,估计朱由校也就是笑笑,但他还是挺守规矩的。

至于王体乾,见朱由检不生气,也连忙起身对他回应道:

“万岁带了李若涟、崔应元,以及魏掌印前去,还有一千龙虎卫士卒。”

“行吧……”听到这话,朱由检靠在椅子上,摆了摆手道:

“把奏疏都带上来吧。”

“是……”王体乾见状,便退了出去,而朱由检则是靠在椅子上,正在怀疑人生。

过了一刻钟、脚步声响起,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却“蹭”的一下坐直了。

只见来人赫然是他那不怎么脸熟的嫂子,而嫂子张嫣背后,还有端着菜肴的宫女。

“殿下,怎么您来了……”朱由检站了起来,而张嫣也微微屈身行了一礼,对他行礼之后开口道:

“万岁出宫前特意交代了我,让我照顾好齐王弟。”

“另外万岁交代过,内帑拨银六万两,作为齐王弟前几日满十二岁的添利。”

说罢、张嫣转身端起了木盘,上前数步,将木盘放在了龙桉上,轻声开口道:

“这是我特意熬煮的燕窝,齐王弟可以品尝下。”

“劳烦殿下了。”朱由检有些汗颜,而张嫣则是在放下木盘后,便回了一礼,继续道:

“齐王弟慢用,内廷还有些事情,我就先退下了。”

“殿下慢走。”朱由检回了一礼,不过张嫣刚转身一般,迟疑了一下,又转身对朱由检道:

“虽然齐王弟年纪尚幼,但万岁不在的话,监国还是去东宫比较好……”

文字是冰冷的,但话语却有温度,加上表情就可以缓解大部分矛盾。

眼下的张嫣,黛眉微微皱起,却不是嫌弃厌恶,而是担心担忧。

显然、她也知道外廷弹劾自家小叔子弹劾的有些频繁,如果眼下自家万岁不在,那么免不了会传出一些流言蜚语。

说白了、朱由检也不小了,前几天才过了十二岁生日,已经算半大小子了。

因此、在张嫣这么一说的时候,朱由检就警觉了起来,连忙作揖道:

“殿下所言甚是,这次主要还是不知皇兄离去,孤会注意的。”

“齐王弟趁热赶紧喝了吧,我就不再叨扰了。”张嫣见劝谏起了效果,也微微躬身回了一礼,随后带人退下了。

至于朱由检,他则是看了一眼乾清宫,便背负双手在背后,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门口的刘若愚见状,连忙作揖道:“殿下这是要去哪?”

“这里不自在、回我的勖勤宫去。”朱由检吧唧了一下嘴,说罢就要往勖勤宫走。

刘若愚见状,一边派人去通知王体乾,把奏疏送往勖勤宫,一边叫人驱来车辇。

朱由检走出乾清宫门,随即就上了车辇,倒是可怜了陆文昭,才跑过来乾清宫,就又得带人跑回勖勤宫去。

只是当车辇刚刚从后左门走出,绕道来到东宫前面的金水桥时,远处的文华殿已经有不少官员眺望向了这边。

“岂有此理!哪有这样的道理?!”

咆孝声在文华殿内响起,已经被贬为翰林院编撰的高攀龙大声道:

“哪怕万岁受了风寒,但监国这种事情,总需要和内阁商量一下吧?”

“现在连内阁都越过了,直接下旨,那内阁还有什么作用?”

偏殿内,高攀龙咆孝着,而殿中的内阁、六部、六科等四十多名文臣紧皱着眉头,显然对皇帝的此举不满。

他们还不知道朱由校是跑路去天津看热闹去了,如果知道了,或许会立马去天津把朱由校叫回来。

不过眼下,他们更惆怅的,是朱由检监国的事情。

亲王、有兵、有钱,现在还给了监国权。

这么一来、大明朝的政治和财政,军事都被朱由检抓到手了,这样的权力,大明过去十五位皇帝里,算上朱由校也不过只有七个人罢了。

可以说、现在的朱由检,距离皇帝的身份,就差一个头衔了。

因此、各党派的官员都面色凝重,哪怕是和朱由检关系不错的杨涟,也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们都在想,皇帝让朱由检做监国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皇帝落水太严重了,要……

“不可能的!”所有人驱逐了那个不吉利的念头,只当做皇帝真的生病了,想好好休息两天。

“文孺……”

忽的、有人发声,众人闻声望去,却见叶向高表情有些……

“慈祥?”

一时间、众人都觉得有些荒唐,怎么齐王做上了监国的位置,这叶向高还这么稳坐钓鱼台?难不成这老家伙也成了齐王党?

“下官在……”杨涟反应过来后作揖回应,而叶向高则是对众人说道:

“既然万岁龙体有恙,选定齐王殿下监国,那么还是需要让齐王殿下拿出监国的姿态出来。”

说到这里、叶向高对杨涟继续交代道:

“文孺、就请你走一趟,请齐王来文华殿监国吧。”

“嗯?”听到这话,众臣纷纷眼前一亮。

让齐王来文华殿监国,那就很有意思了。

似乎是因为烦了文臣,因此朱由校在上次群臣因为私盐弹劾了朱由检后,他便恢复了三日一朝的传统。

并且很多时候,他会辍朝一日,结果又往后延三天,多的时候甚至十天不上朝。

尽管比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四人来说,这已经算是“勤奋”的了。

但架不住朱由校和前面四个皇帝都不一样啊!

前面这四人,哪怕是玩手段最厉害的嘉靖,皇权也顶多在顺天府一带行走,出了顺天府还是得看百官。

唯一的一点,就是嘉靖掌握了锦衣卫,知道众人之间的猫腻和把柄。

除了嘉靖外、隆庆和万历泰昌实际上也就是和文官们一起治天下,而无法治文官罢了。

然而现在、朱由校这两兄弟,别说治文官了,就登基到现在,不过十六个月不到的时间,被杀的官员胥吏就已经有数千人了。

没看到九边都被这两兄弟干倒了一半,五党联盟都被干的快不如东林了,孙如游也叶向高都回老家蹲着等死了。

辽镇的局势也是一样,关外的局势更好,目前西南的局势也还在可控范围内。

从表象看,天启朝的气象简直快比得上万历新风那段时间了。

不过不同的是,上次是张居正让大明焕发生机,而这次是皇帝和亲王。

所以、朱由校和前面的皇帝不同,他的中旨,在淮河以北、黄河以东,以及西南地区,可以说没有人敢不接受。

浙党老巢还有戚元弼上万兵马,谁也不敢得罪他。

因此、朱由校很鸡贼的在每日朝会前,就把奏疏全部处理下发,然后宣布辍朝一日。

这就导致了、一些可以商量的事情,直接被朱由校定死了,文官想要再见他,得等到三天以后。

但是大明这么大一个王朝,三天的时间又会诞生新的各种事情,到时候文臣根本没有时间扯皮之前的事情,只能老老实实的认栽。

所以、对付朱由校可以说太难了,而如果叶向高能把朱由检请来文华殿主持大局,那么就给了众人一个机会。

一旦朱由检处理了奏疏下发,那么发现其中有操纵空间的百官就会驳回,然后和朱由检据理力争。

一时间、众人不由看叶向高顺眼了许多,但只有刘一燝、朱国祚等人在心底“呸”了一声。

叶向高此举,明面上似乎在给百官找机会,但问题是朱由检也不傻啊。

他能在勖勤宫处理政务,凭什么要来文华殿?

因此、他们二人根本不抱希望,而杨涟听到叶向高的话,也只能作揖应下,随后退出了文华殿,向着东宫走去。

等他来到东宫门前的时候,一队锦衣卫就拦住了他。

“我奉叶阁老之命,来求见监国。”

“杨都给事中请稍等,我去请示一下殿下。”锦衣卫总旗闻言作揖回礼,随后在杨涟点头后,转身去通报去了。

这通报的过程也不慢,一盏茶后、锦衣卫总旗就走出了东宫的宫门,作揖道:

“殿下说、杨都给事中可以进去,不过请想一想初衷。”

“初衷……”这两个字,让杨涟表情变得有些古怪,人也愣了愣。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东宫的,只是在回味这两个字。

“杨都给事中这边请……”

当太监的声音响起,杨涟才回过神来,作揖回了一礼,跟着对方走入了勖勤宫之中。

这一进入勖勤宫,杨涟便看到了坐在书房位置上,端着一碗燕窝的朱由检。

距离杨涟上次和朱由检见面,已经过去好几个月,步入十二岁的朱由检,比之前看上去成熟了一丝,皮肤也坳黑了许多。

“给杨都给事中看座吧。”

朱由检头也不抬的说着,而陆文昭也连忙让人抬来椅子,杨涟见状作揖表示感谢,随后坐下道:

“殿下监国、叶阁老让我来请殿下前往文华殿处理政务。”

“不用了,这里就挺不错的,有处理不了的奏疏就发过来就行。”朱由检回绝了叶向高的提议。

他知道,叶向高也就是走一个过场,而这个道理,不止是他知道,杨涟也知道。

因此、杨涟没有催促朱由检,而是对朱由检道:

“殿下以为,我们不能成功吗?”

他的话,显然是在问东林党这个体制,和他们这群人所想的变法。

他之所以问朱由检,便是看到了朱由检改变大明的一步步。

去年的十月,当朱由检告诉他,只有朱由检他自己才能改变大明的时候,杨涟只是轻嗤。

但一年过去,朱由检接连做了多少件大事,而东林党呢?

好不容易汪应蛟想出一个降低农民负担,为明朝增加赋税的新政,结果还没推行,就胎死腹中。

加上东林党内部的不团结,种种事情,让杨涟心力交瘁。

他想知道、他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新政,为什么推行不了,为什么那一个个口口声声说要让大明中兴的官员,却在权力和白银的面前纷纷低头。

他心中有太多疑惑,他想知道,为什么朱由检能判断对那么多时局变化,利用时局来扩大皇权,而东林却屡屡受挫。

“我早就说过了……”

朱由检吐出一口气,目光平澹的看向杨涟,四目相对的缓缓道:

“东林之中,藏污纳垢,比起五党不遑多让,依靠这群人,你们能干成什么事?”

“我并不否认尔等的新政,对于大明来说是造福百姓的一件壮举,但新政为什么推行不下去?”

“每每推行新政,尔等内部先自乱阵脚,舍不得那一笔笔的“润笔”银。”

“这样的一群人,能变法成功,才真的笑掉大牙!”

朱由检刀刀直捅杨涟心窝,让他身形再度句偻了不少。

之所以朱由检会这样不留情面,是他真的不想再让杨涟呆在东林党中,空耗时间,蹉跎岁月了。

东林党数百人中,能办实事的人不多,但虽然不多,但能力却很不错。

这也是为什么东林党内部分割严重,却还能压着齐楚浙宣昆五党的原因。

在朱由检看来、把那群鱼龙混杂的家伙踢出局,只留下其中的几十个能臣,说不定东林党还能施行一段时间的变法。

如果是朱由检自己,他早就把那群拖后腿的人给弄死了。

然而、刘一燝和**星,杨涟等人根本就舍不得这群拖后腿的人,就因为一个所谓的观念相同,着实可笑。

东林党最大的弊端,就是党同伐异,并且在伐异之后,推举一些无才的人上位。

有德无才,这在乡里邻间是好事,但在国家大事上就是错事。

无功便是过!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不管人品如何?是否善待功臣?他们都逃不脱一个特性,那就是当断则断。

嬴政可以为了统一天下,而冷落老秦人,刘彻可以冷落外戚,也要收回权力,打残匈奴。

李世民可以为了活下来,杀兄逼父,朱元章可以对开国功臣挥舞屠刀。

这些种种、这些挡在他们路上的绊脚石,该扳倒的时候,就一定要扳倒。

妇人之仁的下场,只会身首异处!

便是眼下,朱由检麾下出现了一个要阻碍他推行新政的部将,他也会忍痛将对方囚禁、流放、处死……

他要做的,是不让神州堕落。

神州堕落的下场是什么样,他比谁都清楚。

洋夷跳梁、倭寇轻慢,使华夏之文化颓靡,叫天下之精神麻木。

那种“地狱”,他是不愿意再让华百姓再体验一遍了。

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就眼下的大明来说,他完全可以用封建王朝的手段在之后的大旱里镇压饥民。

但如果他真的走出了那一步,他和为了维护统治而屠杀平民的建虏、盘剥百姓的封建王朝官吏又有何异?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他要在保全自己和皇兄之余,让天下人过上好日子。

他和杨涟等人不一样,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付出除了自己和皇兄生命外的一切。

哪怕代价是天下大乱,但只要平叛得利,约束部众,百姓的一时之痛,会成为万世之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