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只是夫子 > 第393章 弹劾方清国

我只是夫子 第393章 弹劾方清国

作者:吴启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2:48 来源:笔趣阁

姚鹏被人暴揍了一顿,但是当他得知揍自己那些人的身份之后,根本不敢还手。

他也知道面前这些人揍自己,是因为自己在两个射程以前美食楼吃饭时候说出了一些对于孟海和薛糖芯大不敬的话所致。

鼻青脸肿的姚鹏从地上爬了起来。

此时的卧龙凤雏等人已经相继离去。

刚刚几十号人暴揍一个姚鹏的动静已经不小了,这里可是达官贵族如云的南城,如此暴躁一个人自然是引起了附近府邸的注意。

于是就有不少附近府邸的看门人出来查看情况,他们瞧见似乎有一群纨绔公子哥在暴揍,一个人也不敢上前瞎掺和,毕竟十几个纨绔公子,而且看他们的衣着似乎身份都不简单。

于是姚鹏被人暴揍一顿,根本没有人前来救援。

附近倒是有些官差官兵。

是像这样的事情,他们可不敢上前掺和,顶多在百人打完之后,这些官兵官差上前将闹事之人给驱散。

姚鹏满身是伤的,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带的那五六个家丁是为此事,一个个也是相互搀扶地站起身来,一个个跑到了姚鹏的面前嘘寒问暖,虽然这种嘘寒问暖没有什么用。

姚鹏满脸委屈地回到了自己家。

他刚刚踏入白河侯府的大门,门口看门的门童就瞧见了自家公子,满身是伤的狼狈模样,于是侯府之中的家丁侍卫蜂拥跑了出来,询问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姚鹏回想起了刚刚把他揍了一顿的那些人的身份背景,他闭口不敢说,一直到内院的书房,见到了正在处理的文的父亲,他这才号啕大哭。

姚若生看见了满身是伤的儿子,他一时之间也有些不知所措,随后勃然大怒道。

“这是怎么回事?谁把你打成如此重伤?为父一定为你报仇!”

姚若生在说话的时候赶紧叫来了府中的几位大夫,寻常***显贵家中总会养几个大夫,毕竟他们惜命,走路磕了碰了,与其老远去请大夫,不如就将几个大夫养在家中,以备不时之需。

反正养几个大夫的钱,他们还是有的。

于是就有三五个大夫小跑过来。

他们查验了姚鹏身上的伤势,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随后提醒了,要想快速地为姚鹏包扎。

姚鹏这个时候也说起了事情的经过,他在家门口不远处被十几个人给揍了。

姚若生听到这话,一皱眉问道:“这段时间你得罪了什么人,知道是谁主使的吗?”

姚鹏支支吾吾但还是说道:“是孟海的几个学生……”

不管是卧龙凤雏还是学习委员,再或者说卓洛,沈达,周团,吕流宏,刘白沙等人,在打人的时候都是以孟海学生自居,他们称呼孟海的时候也是称呼为孟夫子。

姚若生眉头一皱,眼中浮现出一抹戾气:“他居然敢派人打你?虽然我不敢轻易得罪言宣侯,但是他也不能这样对待我儿子,此仇非报不可!”

姚鹏看着满脸杀意的父亲,他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畏惧之色,他轻声说道:“父亲,这件事要不然还是算了……”

姚若生瞧见了自己儿子的模样,眉头更是皱了起来。.Ь

作为父亲的自然知道自己儿子到底是个什么脾气秉性。

就自家儿子那吃点亏恨不得找几百人找回来的性子,怎么可能就甘愿被人暴揍一顿?

其中必然有缘由。

姚若生的眉头皱得更深。

他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能报仇?”

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脑海之中已经思索出了几种报复孟海的方法。

姚鹏听到这番话,说话的声音更加支支吾吾了。

姚若生见到自己儿子这般模样,知道这其中还有隐情,他眉头更是一皱说道:“到底怎么回事,如实讲来,如果你再如此支支吾吾地小心我揍你。”

姚若生毕竟是武将出身,在他的书房里面都放着几根铁棒和几把未开刃的刀剑,如果姚鹏真的在继续含糊下去,姚若生说不定真的会抽出不远处的铁棍,照着姚鹏的身上来上几下子,毕竟这已经是武将世家教育自家子弟的传统了。

姚鹏还是说出了实情。

“做我的那些人里……有越国公的两个孙子,兵部尚书的孙子,南贤公的儿子,翰林院大学士的孙子……”

他将自己所想到刚刚做自己那些人的家势都说了出来。

姚若生听到了那一个个连他都要退避三舍的名字,满脑子的黑线。

“你没事干,惹他们干什么?这中间必定有事,你到底是怎么惹上孟海和这些人的!”

姚若生本能地察觉到这件事不对劲。

就算自己儿子招惹了言宣侯,堂堂一个侯爷也不应该召集来这么多达官显贵家的子弟,暴揍一顿他的儿子吧。

支支吾吾的姚鹏不得不说出了实情,他将他在美食楼里说过的话,以及那些大放厥词之言尽数说了出来。

姚若生听到了自家儿子这番言论,眉头越皱越深。

直到姚鹏说完,姚若生豁然起身,他用手指着自家儿子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姚若生脑海当中也在快速地思索着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他立刻意识到,应该是自己家儿子那些狐朋狗友之中,有几个人嘴巴没管住,出去到处乱说,然后被孟海的那些学生给听到了,所以孟海的那些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为自家父子出气。

至于孟海是否知道美食楼自家儿子那番粗俗的言论,而默认他的那些学生对自家儿子出手,姚若生这就不得而知了。

姚若生拳头握紧,狠狠地瞪着姚鹏:“逆子,你这个逆子,赶紧随我来……”

此时的姚若生已经没有了暴揍姚鹏的念头。

他赶紧让府中的家丁准备好了马车,他看了看天色,现在四五点钟,倒是不晚。

他又让管家准备好了一些礼品,带着自家儿子就朝着言宣侯府跑去。

虽然姚鹏满身是伤,但是姚若生还是非常干脆地带自己儿子前去言宣侯府。

到了言宣侯府的大门口。

姚若生下了马车,敲响侯府的大门,并且自报了自己的姓名。

门口看门的门童有些诧异这件事,他不敢自己做主,于是找来了管家老李。

管家老李表示,自家侯爷今天并不在府中。

在下朝之后,自家言宣侯也就回到府中匆匆忙忙地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带着两个夫人出门了,至于自家侯爷到底去了何处,管家老李也不知道。

他毕竟不是自家虎爷的跟屁虫,也无权过问自家侯爷行为做事,所以他的确不知道孟海去了哪里,至于什么时候回来,那就更加不得而知了。

白河侯再三打听,确定孟海不在侯府之中,他的脸上出现了一抹失望之色。

客气的管家老李还想请姚若生到侯府当中坐一坐,等一等,他现在就派人出去找自家侯爷,但是被姚若生给拒绝了。

走了个空的姚若生满脸失望地回到了白河侯府,但是他却派下人一直守在言宣侯府的门口,孟海回到侯府之后,家丁也会快速地将此事汇报给姚若生。

姚若生带着自家儿子在马车上又坐了一会儿,于是只得回到了白河侯府,毕竟姚鹏身上的伤势还在往外渗着血。

孟海确实不在府中。

此时的他,正在西城的马场。

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马场,他是和小越国公侯顺一同来的马场。

侯顺与唐刀客又是极为重要好的兄弟,这两人与胡千军和胡万马两人的关系也不错。

于是孟海在约上侯顺之后,也顺带着朝着唐刀客,胡千军,胡万发出了邀请。琇書蛧

这几人都是攻打齐国有功之人。

战事结束之后,这几个人现在也是空闲了下来,必定在国家海淀和今天下太平的情况之下,武将就逐渐地淡出了些鸟……

于是这些闲得发慌的人自然很容易地就答应了孟海的邀请,反正他们平时也没有什么事做。

一大帮闲得发慌的人就来到了西城的马场。

在西城有一处巨大的马场,马场里面养着许多从各个国家引进而来的珍稀马种。

这里的每一匹马都是价值千金。

在马场的背后还有一只商行,与其他商行不同的是,这支商行做得最多的是秦国与其他国家的买卖,秦国的东西卖给其他国家,同样也将其他国家的东西买入秦国,然后再卖给秦国的子民。

所以马场当中有许多马都是来自秦国以外的国家,每一匹马,那都是价值连城。

孟海是带着杨玥儿和小仙,两人一同来的。

杨玥儿嚷嚷着要骑马,孟海自然而然地,要遵循夫人的意志。

至于小仙,他本身就会五跃马弯弓都不在话下。

其他人倒是也将自己的夫人带来,这样女子之间也有话题可聊。

像唐刀客的夫人也是武将世家出身,唐刀客的夫人长相甜美,但是人家扛起一人之高的大斧就能耍个半个时辰,也可以称之为女中豪杰。

胡千军,胡万马和侯顺家的夫人、妻妾倒是不太会武,但是骑马都是能骑的。

于是孟海和几个男人在一旁欣赏着马匹,几个女子之间坐在一旁,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孟海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到马场。

他来到马场的目的是给薛卫健挑几匹好马,算是讨好这位国公爷。

孟海一直都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在对于薛糖芯这件事上他一直都是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想要进一步,但是有顾虑。

要退一步,但是又有些不甘心,毕竟一个十分相熟的佳人将其拱手相让,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于是在他优柔寡断之中,杨玥儿和小仙两人天天给孟海吹枕边风,孟海于是就下定了决心。

他下定决心之后倒是没有了优柔寡断的性子。

所以他立刻采取了行动,根据姚若生之前所说的买几匹马,搞几件上好的兵器送给薛卫健。

孟海在打定主意之后,就找到了侯顺的人。

马场最近从东边刚刚引进了几批高头大马,这些马驹都是千里挑一的良马。

孟海骑马没问题,但是让他评判这些马匹到底什么好什么坏,他也就只是个初学者的知识储备量。

所以如何挑一匹好马,这件事还得交给侯顺等人。

侯顺在今天新到的几匹马中精挑细选了一匹黑马。

孟海问了问价钱,这一匹黑马居然要一百两银子。

整整一百两银子!

孟海最终还是选择了这匹大黑马,他肉疼地将一百两银子递给了马场的掌柜,掌柜笑呵呵地收下银子之后,不远处就有关拆开时登记信息。

毕竟马场当中这些马大多数都是从国外引进而来的,而且还有一些马属于稀有良种。

所以要购买这种马驹,还得要得到朝廷那边的盖章大印。

由于这家马场能够吸引来不少达官显贵前来购买马,尤其吸引京城那些武将世家的子弟前来购马,于是马场就专门请来了附近不远处衙门的官差坐镇马场,这样登记盖章的速度也能快上许多。

在登记完各种手续之后,在唐刀客的推荐之下,孟海又来到了附近一家民间的铁匠铺子。

孟海又花了100多两银子,让掌柜给他打两柄刀,一柄枪。

铁匠铺的掌柜见到面前,这是个大主顾,于是笑着表示明天就能够打造好。

孟海再三要求掌柜一定要把质量做到完美,价钱不是问题。

得到了掌柜再三保证之后,孟海这才离去。

此时的孟海是在京城的东城。

他与唐刀客等人又在东城里面好好地吃了一顿,毕竟大家刚刚骑了马,早就已经饿了。

一直到晚上将近九点钟,众人这才回到侯府。

孟海牵着那匹大黑马,将它带入侯府之中的时候,忽然察觉到侯府门口似乎多了两三个人,这几个人在见到他之后,就匆匆忙忙地跑开了。

孟海愣了一下,心中本能地升起的警惕,他并不知道面前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是否是来踩点再对他进行谋杀的不知道来自哪里的势力。

心中存有戒备的孟海是让管家老李做好了府中的防备,于是孟海就从管家老李的口中得知了姚若生前来拜访的消息。

姚若生并没有说他来拜访孟海的目的。

孟海在听到管家老李的话后,也隐隐地猜测出了恐怕门口那些眼线是姚若生安排的。

他的脑海之中,瞬间多出了不少问号。

姚若生来找他做什么?

难不成是因为薛糖芯的事情?

现在都已经十点多钟了,寻常人家都已经收拾要睡觉了。

孟海也不想这么晚前去打扰姚若生,毕竟明天早朝上班的时候能见得到。

于是孟海让管家老李细心照顾那匹大黑马之后,他就牵着自己的两个夫人进了卧房……

翌日。

孟海满脸不情愿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他看着天边蒙蒙亮的天色,打了个哈欠。

还得要上班呀。

孟海满脸不情愿地从床上站了起来。

早就已经醒来的薛糖芯和小仙,两人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地为孟海穿好了衣裳。

薛糖芯打着哈欠,几乎是闭着眼睛喝了一碗粥,吃了两个包子之后,闭着眼睛坐上了侯府门口的专用马车。

马车驶入到皇宫之中。

孟海哈欠连天地走入到了金銮殿。

然后他就看见了,似乎是正在寻找他的姚若生。

姚若生在见到孟海之后,就急匆匆地朝着孟海跑了过来,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侯爷可知道,昨日发生的事情?”

姚若生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把孟海给问蒙了。

昨日发生的事情?

昨日发生了什么事?

昨天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自己应该没有失忆吧?

孟海满脸迷茫地望着姚若生。

姚若生见到孟海这副表情,立刻明白了昨天自己儿子被打的那件事,孟海是一点也不知情的。

就在姚若珊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远处的钟声敲响。

毕竟孟海今天是卡着点来的,所以他刚到没多久就要上班打卡了。

与周围一大帮官员做了朝拜的礼节之后,赵宣端坐在上方的椅子上。

孟海估摸着接下来应该就要开始日常的议事了。

他用手捂住嘴,打了个哈欠,就想要找个地方眯一会。

就在他刚刚闭上眼睛的时候,在他前面不远处,忽然窜出来了一道身影。xь

这是一个三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中年人身上穿着朝服,腰背挺得笔直,一看就是一个读书人。

“在下文华院学士张启信有事禀奏。”

赵宣并没有意识到危机,他随口说道:“准奏!”

就见张启信的双眸一鸣,他用手指向不远处的翰林院大学士,也是前几年的状元方清国说道。

“微臣弹劾和翰林院学士方清国!”

这一句话脱口而出,孟海的眼睛也随之睁开。

张启信不顾旁人,继续说道。

“微臣弹劾方清国共有八桩罪状。第一桩最重要的是想要破坏祖宗律法,方清国这段时间一直都游走于行步之间,对于我大秦的《秦律》颇有怨词,甚至还在一旁指指点点,似乎有篡改《秦律》之嫌。至于他在其中是否有收受贿赂或者想要修改我大秦律法做些什么,这就不得而知了。”

《秦律》,又称《大秦律例》,是秦国的基本律法,其中包含着百姓之间发生纠纷,朝堂官员之间发生了纠纷,又或者有国与国外人发生纠纷的等各种情况。

其中包含着刑法方面的,也包含民法方面的,这一本法律就将各种法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法律条例。

在这个思想比较固执的年代,这种做法可不能轻易的修改,即使修改也要得到皇帝行政等各个环节的认可才行。

私自修改就相当于谋逆。

张启信继续说道。

“第二桩罪,微臣在方清国的家中,无意间瞧见武宗朝的妖书“严律新效”,这本书在当年的武宗朝便已经是被严禁阅读的书籍,但是却在方清国的家中发现了这本书。”

“第三桩罪状是方清国与太子殿下接触颇深,而且还会向太子殿下讲述大道,读了妖书的人向太子殿下讲道,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何居心……”

孟海听着面前,文化院学士张启信讲的这些,他心中警铃大作。

面前这个人拿出八桩罪状弹劾方清国,恐怕是针对孟海,赵之礼和罗仁志,毕竟他们四个人是皇帝在重病之前叫到床前有一种托孤大臣的意味。

想要掌控带孩子最要铲除的就是他们四个人。

所以暗中有人先对方清国动手了。

孟海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地溜到了身后,刑部郎中马高义的身旁。

“马侍郎,他刚刚说的妖书是怎么回事?”

马高义见到孟海如此失礼的举动,也是吓了一跳,他看了看周围的几个人,还是凑到孟海啊。彭雅迪声音说道。

“在五中朝有一个叫周淡的人,此人最高位居刑部左侍郎。当年,他极力主张律法改革,此人相当的激进,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所采取的行动太过于激进,得罪了朝堂上的不少人。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严律新效”,当时他还位居刑部左侍郎的时候,这本书得到了众人一致的推崇。但是等他由于激进的变化,想要改革律法,最终被人拉下大狱,斩首示众之后,这本书就成为妖书。”

孟海听到马高义的话,连连点头。

他在问话以及听马高义说话的时候,另一只耳朵也在听着不远处的启信的弹劾。

他针对张启信弹劾的每一条,又询问了马高义。

毕竟他这个半吊子对于张启信所弹劾的条条框框的内容,可是一概不知的。

所以他就得要找个明白人询问。

幸好张启信所弹劾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围绕着法律方面。

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就将询问的目光望向了刑部郎中马高义。

张启信足足弹劾了方清国八条罪状。

孟海也询问出了这八条罪状,中间的一些典故。

等到张启信所弹劾的这八条罪状说完,从文华院那边又走出来了几个人,他们纷纷支持复议张启信的弹劾。

接着,文官阵营和武将阵营当中又走出来了不少人,他们纷纷支持张启信的那番言论。

在场诸多大臣瞬间就出来了一小半。

孟海也立刻意识到,恐怕这件事是早有预谋的,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预谋,他就不得而知了。

而预谋这件事的人,应该不是张启信,他应该只是一柄被幕后之人当作武器使的刀。

那幕后之人是谁?

孟海在想这些的时候,抬头望向了满脸茫然加无助的赵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