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842 我有特效药,胜磺胺十倍!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842 我有特效药,胜磺胺十倍!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0:22:31 来源:笔趣阁

至十一月上旬。

国际形势逐渐呈现波谲云诡的趋势。

其实,从一九三七年开始,日本国内的经济就开始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且日益严重,而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延缓。

社会矛盾同样是日益尖锐。

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军通过对中国的侵略和物资的掠夺,暂时延缓了国内的经济困境。

但随着中日作战时间的不断延长。

大量的军队对于物资的巨额消耗,致使日本逐渐入不敷出。

并不满足于对中作战所能取得的利益,或者说继续对中作战,已经不能维持日军发动这场战争所需要的物资和军需。

从四一年开始,日军逐渐将目标放在了东南亚诸国身上,并逐渐开始向东南亚侵略和扩张。

这一行动损害了美方在东南亚的既得利益。

于是,在四一年夏天,美方开始禁止对日本石油的出口。

而这下子可要了日本的老命了。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日本国内的能源结构是这样的:

油差不多80%,甚至更多的石油,要从美方进口,另外10%左右的石油是来自于其他各国,而只有7%左右的石油,日本国内可以自给自足。

再加上三七年以来,日本国内的经济迅速的下滑,经济形势极度的严峻,日本国民甚至要面对饿肚子的危机。

此时,正好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国内局势混乱。

小鬼子一琢磨,这浑水摸鱼,趁火打劫的机会可不就来了吗?

侵略中国,发动这场侵略战争,是鬼子解决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困难,转移国内经济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

另外国内大量需求的石油,有80%需要从美方进口,被美方彻底卡住了脖子的小鬼子也想通过侵略中国,改变这一窘境。

可结果是啥呢?

这一切并无卵用。

即便是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也依旧没能解决石油的难题,石油的需求依旧是高度依赖美方,不仅如此,就连军工生产必不可缺的铁,和各类矿物、军需物资,同样是高度赖美方。

所以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如果没有美方为日本提供的石油、铁和各类军需物资。

日本想侵略中国的这场战争,他压根就没有那个实力打起来。

而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几乎是倾尽国内的资源,和中**队打的是不亦乐乎。

可好不容易从中国侵略掠夺的资源和物资,扭头又因为需要大量从美方进口石油铁和各类军需物资,和流水一般,哗哗啦啦的就流到了人家美方的国库。

这叫啥?

这叫替别人打工。

小日本侵略中国,到头来最大的受益者竟然是美方!

……在一支队指挥部召开的国际形势分析大会上,作为主导者的支队长孔捷缓缓开口,向干部们如此分析了国际形势的悄然演变。

最终的结论一出口。

干部们无不是义愤填膺。

“他娘的,老团长,您要是这么说,咱算是瞧出来了,这小鬼子侵略咱们中国,罪魁祸首倒是在美方头上!”

“咱们的国土沦陷了大半,百姓们的日子过的是水深火热,他们倒好,就在一旁坐山观虎斗,静静地等着往口里装钱呢!”

孔捷道:“不然你以为美国老在国内富庶的生活,是怎么来的?”

参谋长徐国安也忍不住骂道:“老孔说的一点不错,这美方会挣钱的很。

一面坐山观虎斗,看着日本和咱们中国开战,一边以石油和各类军需物资从日本捞钱。

另一方又和咱们这边**合作,大量的出售他们几乎淘汰的各式武器,大发战争财。

真是两头赚钱,一点也不耽搁。”

“有时候想想,这些趁火打劫的简直更加的可恶!”

这一番国际形势分析的会议下来,干部们无不是改变了对美方原有的看法。

纵然大家承认,在中日战争爆发以来,美方的确也对中国提供了不少的帮助,甚至有一些美方士兵都参与到帮助中国抗日的事业之中。

这些底层的士兵们帮助中国的心思或许是纯粹的。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对于美方而言,一切利益至上的事实。

“落后就要挨打,指望别人的同情,施以援手,是最不靠谱的!”

国际分析的内容结束之后,大家的话题接着转移到近期一支队根据地上下的发展上。

参谋长徐国安表示:“老孔,这小半个月来,按照咱们指挥部的计划,各团在驻地周边,都积极地向外扩展游击区,并将一些不稳定的游击区逐渐转变为稳定的游戏区,甚至是咱们的稳固根据地。”

“通过不断外伸的游击区,有效的隔绝了日军对咱们根据地内部防御工事的侦查。”

“在咱们全员保密的情况下,到目前为止,咱们内线根据地包括中线的一些稳固游击区,各大村庄都已经完成了暗中的地道和坑道工事筹备。”

“目前已经完全可以保证,鬼子一旦掀起对咱们根据地的大扫荡,利用这广阔分散的村庄以及坑道地道战术,咱们随时可以在运动战中,不断地在村内村外转移我方的作战部队,打小鬼子一个猝不及防。”

“另外,各团各营各连都已经展开了模拟日军大扫荡期间的反扫荡作战训练。”

“总之一句话,大家都在时刻准备着呢!”

随着话语落下,浮现在干部们脸上的神情莫不自信。

这是经济和军事上的双重发展,带给一支队的底蕴,从而带给战士们的底气。

如今,在以孔捷为主的将领的率领下。

八路军晋西北抗日独立第一支队,随着军事和经济甚至文化的全面发展。

整个一支队根据地,如果将广大的游击区也全部算在其内的话,整个根据地的面积,连通广大的山区,郊区,农村,足有近千平方公里。

阳泉、寿阳、平安、谭县等日军占领区各大县城周边的郊区,山区,几乎遍布一支队的身影。

整个一支队下辖的村庄,在一周前的统计中,已经有2215个,这样算起来,哪怕一个村子只有100位村民,整个一支队根据地范围内至少也有20多万民众。

而实际上,真实数据要远比这个估算的数据大得多。

仅仅是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一支队前后接收、安置的大量逃难过来的灾民,恐怕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

家大业大的一支队。

如果说拥有数百万的人口,下辖几十座县城,拥有广袤的良田和土地的冀中军区,是整个八路军的兵站和后勤供应仓的话。

那么一支队就是整个太行根据地的兵战和后勤供应厂。

当然。

凡事总是有双面性的,正是因为一支队根据地上下军事和经济各方面的打造。

一旦鬼子掀起对一支队根据地的大扫荡,想要保全一支队根据地内部各项发展的孔捷,面临的压力也将是空前的。

所以孔团长才这么劳心劳力的从各个方筹备着。

阳泉。

奉仙居内。

孔捷还有美国商人约翰已经算得上是这里的常客了。

日本人决计想不到,闹得整个三晋风风雨雨的始作俑者,孔大支队长,此刻就在这奉先居的包间内。

陪同孔捷过来的是警卫营营长魏大勇,临时兼任孔捷的警卫员,以负责孔捷此行的安全。

如今,作为整个一支队的支队长,孔捷身上的担子很重,个人的安危更是干系重大。

所以孔捷这边一举一动,但凡有半点冒险的行为,参谋长徐国安和政委李文杰那边,可提醒吊胆着呢!

一切都提前筹备好了。

明面上有武艺高强,枪法精湛,经验丰富的一支队第一高手和尚作为保镖。

暗地里,在孔捷制定了前往阳泉奉仙居与约翰见面的行程计划之后。

李文杰这边就迅速安排调动了整个阳泉敌工部方面的同志,注意保护孔捷的安全。

毫不夸张地讲,奉仙居一旦出现问题。

一支队藏在阳泉县城内,明线暗线的力量集中起来,甚至都能从内部攻破阳泉县城的城门,把支队长孔捷安然无恙的护送回来。

包间内,与约翰再次碰面之后。

孔捷也没有废话,直接将手上的一沓子资料,夹杂着粘在上面的照片递给了约翰。

这是一支队装甲兵一连连长王守成以及突击队队长段鹏,从中条山作战,增援王怀宝率领的第四团队伍返回的时候,带回的关于第四团战士们使用美械装备作战的一线资料和照片记录。

“仅仅一个团的八路军部队,一两千人的队伍,配属的也只是一定数量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勃朗宁机枪,M2型六零迫击炮……

最终,在中条山反扫荡作战中,战果如何,我想一直关注着中条山战局的约翰,你应该也有所耳闻吧?”

孔捷率先开口,打破了包间内的沉默。

正在浏览资料和照片的约翰闻言,暂时放下手中的资料,抬起头望着孔捷,点了点头道:

“是的,徐,我听说过那场战斗最终的情况,结果实在是令人惊叹。

听说在中条山的八路军部队顺利地完成了那场反扫荡,超过一个师团的日军甚至都无功而返。

最值得称赞的是,我听说,中条山的八路军部队,甚至在日军掀起的大扫荡中,全歼了一支日军关东军大队!

天呐,这简直不可思议!

徐,你能确定活跃在中条山的八路军部队,只有你所说的这么一个团吗?”

“当然!”孔捷笑道,

约翰一脸感慨地摇着脑袋,随即说道:“有这样强悍的军队,徐,你们中国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争的。”

“这是肯定的,我对此无比确信!”孔捷道。

两人接着步入正题,孔捷给约翰展示了既定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作战时的情况和资料以及照片。

锤子砸罐头似的反坦克作战情形,让约翰为之惊叹不已。

另外,孔捷又拿出了配备了美式75毫米榴弹炮的日式坦克和装甲车,与日军交锋的资料和记录。

约翰感慨道:“日军如此落后的装甲车辆,都可以在配属榴弹炮之后发挥出这样的威力。

我美方的机械车辆如果都配属上这样的榴弹炮的话,在战争中提供的跟进火炮的增援,的确是令人期待的。”

包括所使用的华牌冲锋枪,在近距离的火力交锋之中取得的完全碾压性的战果。

待约翰浏览完毕,孔捷问了一句如何,约翰笃定的回答道:“徐,你简直是个天才,有了这些实际投入作战的一手资料和记录。

这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跟进榴弹炮,还有华牌冲锋枪。

我想军方看过之后,我们的订单一定会火爆到爆炸的!”

随着叙说,约翰甚者激动的连拿着资料的手都颤抖了起来,“徐,你知道吗?我现在最担心的反倒是咱们生产的这些军火数量不够的难题!

有了这些实战的数据,我们一定不会缺少订单的。

我恨不得现在就飞回去,投入到这些军火装备的生产之中。”

说着,约翰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那么,徐,你所说的这反坦克火箭筒的最新改进设计图纸……”

“约翰,何必着急,我还没有说我的条件呢!”孔捷澹笑道。

“你的条件?”约翰愣了愣。

孔捷道:“当然,我几乎拿出全部身价,与你进行对赌协议,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这几样装备上。

约翰,你该不会认为我会大方到这种程度吧?”

约翰的嘴角咧出笑容,“当然,徐我的朋友,你应该有自己的条件。”

孔捷道:“我的条件很简单,之前约翰你答应帮我打造起来的几条生产线,我要看到。

另外,我要求,我和约翰你所合作的这些军火生产,包括后续的各项生产合作,率先的投入实验,尝试生产,都必须要在我指定的区域进行。”

说着,孔捷还似笑非笑地开了句玩笑话:“否则,你约翰要是啥时候直接卷铺盖走人了,我找谁说理去?”

所以,孔捷的要求非常明确,生产研制这些最新的军火装备,你首先要在我的地盘上进行实验,投入生产,直到可以稳固的生产为止。

如此一来,就算你以后反悔,卷铺盖走人,有留下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八路军自己同样可以继续进行生产。

“这……”

约翰明显迟疑起来,如此一来岂不是被孔捷卡住了脖子?

“徐,你知道的,你们中国的生产条件、设备条件都差了许多!”

孔捷态度强硬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再说了,不是还有你们美方吗?你约翰以及你背后的母公司,甚至其他各方势力,难道还不足以在这里打造几处这样的生产线?”

约翰沉默了半晌,像是开了句玩笑,也像是在威胁。

“徐,这些资料你不给我,我们美方依旧会自己投入实战的训练检验之中。

火箭筒、华牌冲锋枪的设计图纸我也都有,并且已经顺利的生产……我们是朋友,我不想让你失望,但是你的条件实在是有些……”

“约翰,你应该对于磺胺类的抗菌药并不陌生吧?”孔捷懒得听约翰废话,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语。

约翰端在手中的茶杯滞留在半空,他点了点头,颇有些惊奇的说道:“30年代末,英格兰的一位细菌专家偶然之间发现了一种青霉,之后,他便发现这种青霉可以有效的抑制许多细菌的增长。

他随即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这青霉素的论文。

可惜的是,当时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

直到后来,德国人在三五年的时候,成功研究了一款药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磺胺类抗菌药——百浪多息。

一直到目前为止,这百浪多息都是最好的磺胺类抗菌药之一。”

孔捷笑道:“如此说来,约翰你对于磺胺类抗菌药倒是也颇有了解。

而这小小的抗菌药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我想约翰你比谁都清楚。

在紧要的战争时期,这些紧缺的抗菌药简直价比黄金,它不但能够带来无尽的财富,他甚至能够换来大量的军火,包括枪支弹药,甚至是飞机和坦克。”

约翰深以为然道:“的确如此,特别是这种磺胺类的抗菌药很难生产,再加上现在各国战争不断,每天都有大量受伤的士兵急缺这种药物。

市场是格外的供不应求。”

说到这里,约翰稍微有些迟疑地问了一句:“徐,为什么说到磺胺了,难道你对这种抗菌类的药物的研制也有手段吗?”

给约翰带来了太多神奇的孔捷,难免让约翰生出几分期待。

孔捷澹然的笑了,紧接着说出的话语,几乎让约翰呆若木鸡。:

“是的,不仅如此,我还掌握了一种特别的青霉素的研制方式,这种研制出来的最新抗菌药,甚至是磺胺类抗菌药药效的十倍。

对于战场上常见的细菌感染的治疗有奇效。”

“Ohmygod,徐,你确定你不是在说笑?”

孔捷道:“不仅如此,如果条件足够的情况下,我甚至有方式让这种比磺胺的药效还要高出十倍的抗菌药,达到量产的程度。”

此话一出,约翰连同一旁的副手乔福斯的眼珠子都快掉到了地上。

一旁的和尚则是默默的在心底偷笑:嘿嘿,咱团长可真牛,把这两个美国老给唬的是一愣一愣的!

看着孔捷自信的神情,听着孔捷笃信的话语。

约翰和乔夫斯在激动之后定下神来,甚至想把眼前的军火生意,什么火箭筒、榴弹炮、冲锋枪,通通的都给先丢到脑后去。

相比于这种可以量产的高效抗菌药。

这什么军火生意压根儿就是小打小闹,恐怕连提鞋都不配了。

“所以,我说的条件……”

“徐,当然没问题,你说的条件其实都很简单,我其实非常乐意帮助我的朋友!”

约翰硬生生的在脸上挤出一抹尴尬而不失礼节的笑容。

一旁,和尚忍不住在心底吐槽了一句:

啊呸!见钱眼开的美国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