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824 只许占便宜,不许吃亏!(求月票)

最终装备和物资,四团是没有要到的。

同样的,**企图收编中条山八路军抗日游击部队的打算也化为泡影。

真要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将八路军部队收编的话。

年前的百团大战也不至于一次性涌现出一百多个团,吓的某委员长腿都快软了。

中条山的战局就此趋于稳定。

在此次掀起的大扫荡中,伤筋动骨的日军暂时没有能力继续针对中条山发起大扫荡。

再加上段鹏率领突击队在中条山敌占区的一些县城、乡镇执行斩首行动。

铲除了相当数量的日军治安军军官。

这对于中条山日军占领区的治安稳定,是相当大的冲击。

四团团长王怀宝又率领各部队重新选择了驻扎地,并继续开辟扩展抗日革命根据地。

“全团化整为零,但彼此之间相互策应,连成一片,各连选择的驻扎地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一方面是打造根据地本身的防御系统,提前构筑对应的防御工事,以应对日军随时有可能发起的突袭和大扫荡。”

“并保证连管辖的根据地内百姓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则是要提前构筑隐蔽的安全撤离通道,一旦敌情紧急的情况下,要保证主力部队可以随时安全撤离。”

在规划独立四团未来在中条山的防御部署的会议上,王怀宝如此说道。

四营长韩烽笑道:“团长,这次大扫荡结束之后,小鬼子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啥道理嘞?

占领区的县城和乡镇是暂时属于他们小鬼子的,但是只要出了县城乡镇之外,这广大的农村、山区,全都是咱们八路军的。”

他的话语说的自信:“日军动用大兵力的大扫荡,咱们手头装备精良,火力充沛,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杀他个七进七出。

鬼子的扫荡大网,在咱们的部队面前,那就是像一张破洞百出的烂网。

鬼子要是动用飞机轰炸,咱们有广袤的山区作为遮掩,纯粹是来浪费炮弹。

鬼子胆敢动用坦克部队来突袭的话,正好再让小鬼子尝尝咱们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厉害。

另外,鬼子的一些据点炮楼,咱们手头可不缺乏攻坚火炮,那随时都是砧板上的肥肉,咱想吃就吃。”

说到最后韩烽最终下了定义道:

“说这么多,就一句话,眼下在中条山战局上,咱们独立四团已经不虚他小鬼子了。”

“这小鬼子要是老老实实地在占领区的县城乡镇里待着还好说,只要这些缩头乌龟敢露头,咱就能让他鬼子尝尝流血的滋味!”

多么傲然的话语呀!

你以为韩烽是在吹牛吗?

这不止是在战略上藐视对手,这同样是战术上的自信。

眼下中条山战局悄然间的演变,其实也正如韩烽所说。

面对独立四团这样一支装备精良的美械团。

甚至拥有令日军谈之色变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

再加上拥有广袤的山区作为战略纵深,土生土长的八路军部队拥有的民众基础,更是远大于日军。

完全可以说是天是地利人和,占了个全。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日军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面对广袤无垠的大山,也终究是望洋兴叹,无可奈何而已。

中条山独立四团与日军双方,因此陷入暂时谁也奈何不了彼此的相持局面。

日军继续稳固占领区的县城和乡镇的治安。

也不敢贸然进入山区,扫荡八路军游击部队。

就连独立四团外围的游击区域,日军在遭受过两次伏击之后,也学乖了,再不敢贸然进入。

整个华北各方,关注中条山战局的势力,无不为之愕然。

就连日军也不得不承认,活跃在中条山的八路军游击队战力之强悍,已经让中条山日军束手无策。

兵力太少,根本打不过。

兵力太多,劳师动众,结果人家能轻松突破包围圈。

可你要把原本驻扎在中条山区域的野战主力撤离的话。

谁也不敢保证活跃在中条山的八路军游击部队,会不会直接攻取日战区的一些县城乡镇。

日军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双方虽然没有继续交锋,但日军大量的兵力却因为独立四团被牵制在了中条山一带。

另外,日军原本打下中条山,贯通南北战场的通道之后,准备继续南下,进逼西安和洛阳的计划,也因此搁置。

没法子。

中条山八路军游击部队没有铲除。

日军根本无法保证中条山背靠的黄河这条运输通道。

而且日军推测,一旦大日本帝国继续南下,进军洛阳,这活跃在中条山的八路军游击部队,肯定会趁机突袭黄河运输线。

导致日军主力的后勤供应受阻。

从这个方面来讲,活跃在中条山与日军坚持作战的八路军独立四团,可以说是为**的正面战场,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掩护作用。

**,晋绥军,包括日军,则是在同时猜测一件事情:

活跃在中条山的八路军部队到底有多少兵力。

二战区长官部一些晋绥军高官们认为:

“在中条山一带活跃的八路军游击部队,至少有一个师的兵力,甚至会更多,否则他们不可能在日月掀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中存活下来。”

“还把数万的日军牵制在了中条山一带。”

中央军猜测的,独立四团的兵力倒是稍微少一些——“至少五个团!

据中条山的消息,八路军游击部队甚至遍布中条山各处,这才拖住了大量的日军野战主力。

少于五个团的兵力,八路怎么可能做到这一步?”

但实际上……

“Ohmygod,仅仅一个团的兵力,拖住了数万日伪军,徐,你们中国武装里面,这些八路军游击部队的战斗力,当真是令人震撼!”

再次与约翰见面,当谈论到中条山抗日战局时,美国老约翰一脸惊叹地说道。

就在各方猜测这中条山的八路军游击部队有五个团,甚至有一个师的时候。

约翰这个美国老却很清楚,在中条山一带所有的,仅仅是八路军晋西北抗日第一支队,独立四团这一个团的部队而已。

这则消息是孔捷带给约翰的。

另外约翰也从美国记者艾尔德里那里得到过消息。

同为美国老,约翰相信艾尔德绝不可能欺骗自己。

此次与孔捷定下对赌协议之后

关于独立四团在中条山利用美式装备与日军交战的一些情形,也是由美国记者艾尔德负责拍摄,最终将作战的效果资料,交给约翰评判。

所以,约翰相信,中条山一带,八路军独立四团利用美式装备对抗数万日伪军的战斗,所呈现出来的资料,绝对真实有效。

约翰翻动着手中的各式资料,包括一些照片。

孔捷在一旁就着资料介绍着:

“这是在日军的双层包围圈形成之后,八路军独立第四团利用手中的华牌冲锋枪,迅速突破重围,甚至打的小鬼子毫无还手之力的一手资料。”

说着,孔捷将另外一沓子资料递过来:“这是经过艾尔德的采访之后,八路军战士们在使用这华牌冲锋枪的时候,最真实的体验。”

约翰接过资料,随便翻开一页,接着读了起来,他的中文不错,基本上阅读没有太大障碍:

“……这款冲锋枪的射速比以往我们用过的所有冲锋枪都快,重量也很轻不说,精准度还很高,我们这些老兵借着常年持枪的枪感,一通扫射下去,几十米外的日军就倒了一片。”

“最让人心动的是它的容弹量,特别的大,甚至达到三十发。”

“你完全可以想象,当拥有三十发容弹量的自动火力,遇到鬼子只有五发容弹量的栓动式步枪时,双方的战斗水平根本就不在一条线上。”

约翰对此深以为然道:“相比于军方以前装备的汤姆森冲锋枪,这华牌冲锋枪的确是拥有相当多的优点,各方面性能都要强得多。”

“所以对于华牌冲锋枪,军方的订单我是一点也不担心的,甚至我们能生产多少,军方就能预订多少!”

他接着又读起第二份资料:

“利用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对付日军的坦克部队作战中,我们反坦克作战小组,将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全部引诱到了伏击圈内。”

“保证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在火箭筒的射程之内,甚至只有五六十米远的距离。”

“战斗开启之后,天呐……那不像是在进行反坦克作战,倒像是在用锤子砸罐头,当火箭弹狠狠地砸在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上,随即爆发出的巨大威力,就连我们使用方都吓了一跳。”

“即便是鬼子的中型坦克,哪怕是最坚硬的前部装甲,被火箭弹砸中,也顷刻间就会变成一堆破铜烂铁。”

“有了这单兵反坦克火箭筒,我想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可以正式退出舞台了。”

在这份资料的内部,还夹着七八张照片,全是日军的坦克被火箭弹命中之后的惨状。

这让约翰的脸上涌现出莫大的兴奋。

“徐,这反坦克火箭筒用来对付坦克,果然可行。”

“当然!”孔捷一本正经道。

心里则是吐槽着,至于你们美方在今后遇到的那些,完全不是眼下的日式坦克可比的重型坦克。

这些反坦克火箭筒还能起到多少的效用,那就不是我管得着的了。

最后一份资料则是记录了75毫米榴弹炮,在改装成为随同坦克、装甲车和军用汽车作战的跟进火炮之后,在战场上发挥出的巨大威力。

这支八路军的装甲兵部队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日军坚固的防守工事。

并协助中条山的独立四团突出日军重围。

在随后的作战中,这支装甲兵部队借助75毫米榴弹炮的强悍威力。

一路攻破日军据点十几处,轻松炸毁炮楼二十多座。

具有高速机动性的坦克和装甲车,赋予了这原本笨重的75毫米榴弹炮更加强悍的战斗力。

以至于在日军针对中条山的大扫荡彻底结束之后。

四团借助装甲兵部队装备的榴弹炮,竟是一度打的周边游击区的大量日军直接舍弃原本的据点、炮楼,撤离到大后方的县城和乡镇。

最终整个中条山战局。

独立四团竟是凭借着手头精良的美式装备,以一己之力强行撼动。

约翰也终于不再犹豫,他将孔捷送来的这一份份资料小心翼翼的装好,接着起身握着孔捷的手说道:

“徐,你放心,我一定会说服母公司,加大对华牌冲锋枪、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生产力度。

另外,大量收购国内各军火公司简直当做破铜烂铁一般囤积的75毫米榴弹炮。”

“徐,我有预感,我们要发大财了!”

孔捷道:“约翰,我还是那句话,市场对于先知先觉者的回报最为丰厚。

你有你想要的,我也有我想要的。

我们合作共赢!”

“当然!”约翰郑重道:“徐,我们的合约上写的分明,另外,其实作为朋友,但凡你和你的祖国有需要,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帮助你。”

“一应生产的冲锋枪、火箭筒,还有榴弹炮,只要你需要,我们会以最低廉的生产成本价卖给你。”

“痛快!”孔捷点了点头,心底则是暗自补充了一句:

他娘的,这美国老,就这点儿好处就想把咱给湖弄了?

仅仅是装备有个屁用,治标不治本,老子需要的是整条的军火生产线!

当然,这需要孔捷后续再动一些脑筋,使一些手段。

至于将这华牌冲锋枪,还有反坦克火箭筒等新式装备的研制技术拿出来和于翰合作。

孔捷也是思虑再三。

此事孔捷更详细的向旅长做过汇报,就连老总也知道此事。

最后老总和旅长也一致赞同孔捷的建议。

现在八路军部队没有足够的人才供应和设备条件,即便是将这些新式武器的研制技术捏在手中,也发挥不了作用。

用老总的话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大多时候需要深谋远虑不假,但眼下日寇不除,还谈何未来?”

最终,老总亲自下达命令,赋予孔捷特权,将与约翰合作的事宜全权交给孔捷做主。

旅长则是在事后补充了一句:

“就一句话,只许占便宜,不许吃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