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632 晋西北最强抗日支队的硬实力(上)

孔捷亲自所写的,记载了地道战战术思想的书籍抵达冀中之后。

冀中各部迅速行动起来,一场如火如荼的地道战,以燎原之势在冀中一带展开。

28团更没有闲着。

在村庄利用地道战打法,取得消灭近百号日伪军的首秀之后。

一方面,继续在整个根据地的防御建设中融入地道战元素。

另一方面,孔捷送去的20具探雷器,28团可没有闲置,在吕团长的安排下,迅速应用在周边日伪军用来封锁28团,以及村落与村落之间的一些雷区排除上。

“挖了多少地雷出来?”

一晃过了一周多时间,吕团长找到负责排雷的陶顺民和孙传忠二人问道。

陶顺民乐道:“孔团长送的探雷器还真是好使,另外,小鬼子埋设的地雷也远不如咱们平常用作地雷战的那些地雷那么复杂,排除起来也方便得多。”

“鬼子的地雷可比咱们的威力大多了,里边的炸药分量也很足,还有一些引信装置,这对于咱们来说可都是能重收利用的宝贝。”

“战士们每天抱着挖宝贝的心思,一直没有闲着,到今天已经挖出三百多颗地雷了。”

“眼下鬼子控制力度比较薄弱的村庄,还有咱们根椐地周边的一些雷区,都已经尽数排除。”

“眼下也就只剩下鬼子控制力度较强的一些县城、村镇,还有据点周边的雷区,这些我们估计得趁夜才能行动。”

“另外,排完雷之后,我们按照团长你的交代,还做了表面上的处理,鬼子还以为他们的地雷好好的待在土底下呢!”

“好!”吕团长忍不住称赞,紧接着嘱咐道:

“就这么干,咱们手上有探雷器的消息,绝对不能让小鬼子知道了。已经排除的村子与村子之间,还有根据地周边的雷区,咱们还得故布疑阵,让小鬼子以为雷区还在。”

“这样咱们趁着夜间从原有的雷区转移,一定能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诶!”陶顺民和孙传忠笑着应道。

“至于这些挖出来的地雷……”

“团长,鬼子的地雷结构精密,咱们在排除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不出现状况,提前破坏掉了他的发火装置,所以这些地雷成功排除之后,想重新使用的话,可能性不大。”陶顺民解释道。

吕团长道:“那就把鬼子的地雷拆了,把里边的火药成分用来制造咱们自己的地雷,我记得老孔送来的书籍里边,还有一本专门用来介绍地雷战的书籍,上面记载了许多土地雷的制法。”

“铁雷、石雷、绊雷、水雷、连环雷、夹子雷、子母雷、滚雷等不同形式的应用地雷,就连我看了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要是都能使在小鬼子的身上,保准他们睡觉都做噩梦的。”

“话说老孔这家伙现在对付小鬼子,这坏水儿是越来越多了。”

“是!”陶顺民应道。

其实这地雷战,冀中根据地方面各部队早就用上了。

冀中属于平原地形,原本就没有太行根据地那样广阔的山区,用来和鬼子打游击战、运动战、伏击战。

地雷战倒是适用这样的地形。

往往鬼子伪军对冀中军区发动扫荡的时候,战士们常常以地雷战来对付小鬼子。

相对来说,鬼子在与八路军作战的过程中,使用地雷的情况并不多见。

倒是冀中一带使用的稍微多一些,也多是用作防守,埋设在一些城市村镇,还有炮楼据点周边用作防御。

毕竟地雷这玩意儿不像手雷、炮弹,能朝着目标砸过去。

鬼子在与八路军作战的时候,常常是进攻的一方,地雷也就派不上太大用场了。

至于把地雷广布在像太行山区那样的地方,面对如同汪洋一般分散在整个山区打游击的八路军,根本起不到什么效用,反倒浪费资源。

本就是弹丸之地,资源短缺的小鬼子,自然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在日军与八路军双方交战的过程中,要说八路军在装备上的唯一优势,大概就是地雷了。

鬼子对于八路军造出的层出不穷的各式地雷,一向也是深痛恶绝。

借助孔捷送来的这些探雷器,鬼子用来防御八路军部队突袭,割断村子与村子之间联系,阻止部队转移的雷区,将不再是威胁,甚至成为了免费送给28团的军工材料。

吕团长又着眼另一件事情:

“通往第一支队的秘密运输通道已经打通了吧?”

陶顺民道:“团长放心,已经打通,咱们甚至已经和支队的同志联系上了。”

“整条路线足够隐蔽,另外,孔团长还在沿途布设了不少的警戒,并表示即将先送一批生活产品过来,咱们可以向敌占区暗中销售。”

吕团长大喜道:“太好了,老孔这家伙办事,效率就是高。”

另一边。

就在冀中的部队利用地道战和地雷战与鬼子不断交锋的时候。

独立一团。

或者说晋西北抗日独立第一支队。

根椐地周边,自从愿意与三木一郎和钱得开同流合污的鬼子少左川岛抵达之后。

双方是一片风平浪静。

三木一郎偶尔带着队伍装模作样地进入第一支队外围的游击区域进行清乡运动,但实际上他连村子都不敢进。

孔捷的脾气他是知道的。

合作归合作。

他三木一郎真敢主动出击的话,立马就能招来孔捷的毁灭性打击。

双方的私下合作,继续愉快友好地进行着。

自从川岛抵达并与三木一郎同流合污之后,三木一郎这个团体手中的权力就更大了,暗中卖给第一支队的粮食的数量也逐渐递增。

三木一郎才不管孔捷为什么要囤积那么多粮食,反正孔老板给的价格令他极其满意,这钱不赚白不赚。

在县城里靠着他日军军官的旗号收购粮食,再高价卖给孔捷,来回得个差价,他三木一郎照样赚了个钵满盆满。

而钱孔老板是不差的,一旦灾情蔓延过来,再加上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八路军最欠缺的是物资和粮食。

把没有实际价值的钱转变为囤积的粮食,这才是最明智的。

支队驻地。

孔捷先是带着参谋长徐国安,赶到了由营长孙德胜和教导员朱大连指挥的,半机械化重装营所在驻地。

“团长!”

“参谋长!”

闻讯赶来的孙德胜和陈大连,向孔捷和徐国安敬了军礼。

孔捷道:“支队成立之后,老孙还有老陈,你们这半机械化重装部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这次我是专门带咱们参谋长过来参观参观,总得了解了解咱们支队内部的情况不是!”

“欢迎两位领导前来指导工作!”教导员陈大连笑着说道。

晋西北抗日独立第一支队成立之后。

在孔捷的部署下,直属支队指挥部的半机械化重装营也正式组建,就连总部那里也是给了番号的。

半机械化重装营营长,自然由独立团原骑兵连连长孙德胜担任,教导员则是由原骑兵连指导员陈大连担任。

参观的过程中,孔捷向许国安介绍道:

“这不断持续的战争,就像是一条永不停歇的马鞭,不断地鞭策着咱们的作战部队的进步。”

“眼下这支半机械化重装部队的前身,是我们独立团的骑兵连和摩托化部队,这两支部队经过重组融合,磨练出新的作战战术之后,也就成立了眼下的半机械化重装部队。”

徐国安点了点头,深以为然道:

“面对强悍的小鬼子,咱们八路军部队在机械化方面是远远比不上的,就连骑兵部队也很少有。”

“但单一的骑兵和摩托化部队,都不足以应对逐渐复杂的战场局势。”

“老孔,你这个想法就很妙,将骑兵部队与摩托化部队相结合,既保留骑兵的快速机动性,同样可以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如此一来,这摩托化部队与骑兵连部队的结合,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而是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

哈哈哈哈——

“老徐,你这话我爱听呀!”

孔捷大笑中,让孙德胜和陈大连带着徐国安,参观半机械化重装营现有的发展状况。

陈大连率先进行了大概的介绍,道:

“参谋长,就像您说的,我们骑兵连和摩托化部队,重组结合之后,保留了各自的特长。”

“眼下我们半机械化重装营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轻装骑兵、摩托作战部队、重装作战部队,以及多种协同作战部队。”

“精装骑兵好说,我们着重保留了原骑兵连的快速机动性、对于复杂地形的适应性。整支部队,战士们主要配备一些火力较强的轻型枪械和小口径火炮,以承担机动性较高的快速穿插、迂回,以及通讯、偷袭、警戒等多样作战任务。”

“然后是摩托作战部队,主要以摩托与各类枪械、火炮的结合作战。”

“具体方式,由改造三轮摩托车在副驾上承载轻重机枪以及各类口径火炮,以达到机枪与火炮兼具强悍的火力与高速的机动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