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614 山地连的使命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614 山地连的使命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0:22:31 来源:笔趣阁

中条山。

随着中条山战役**耻辱落败,北方抗日战局出现较大逆转,中**队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

特别是在中条山败退的**退到黄河以南之后。

日军原本用来封锁中条山**根据地的三个师团,开始逐步抽调兵力,用来对付太行、太岳等地的八路军部队。

这对于本就被日军进行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封锁的根据地八路军部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中条山沦陷区的某处偏僻村落里。

韩烽带着山地连暂时驻扎在此。

不久前韩烽派出小股偷袭部队,一举炸毁了鬼子在中条山各县城设下的三处军火库。

当时,**为了揽功,挽回中条山惨败的耻辱,对外表示,炸毁鬼子的军火库是**游击队干的。

因此,退出中条山的**迫于舆论的压力。

曾派出两个团,准备趁着鬼子的军火库被炸,中条山日伪军的弹药稀缺,进攻中条山。

结果阴险的小鬼子将各县城守军的弹药集中在了一处,伏击了前来进攻中条山的**团。

**部队因此败退,再不敢轻易出兵中条山。

韩烽则是趁着日军与**交战之际,趁着垣县兵力空虚,带队一举打下垣县,并把鬼子在垣县的军事粮仓、物资库洗劫一空。

至于这顶大帽子。

用韩烽的话说:“当然还是要扣在**的头上,这么大的军事胜利,我想我们送给**的话,**一定会欣然接受的。”

于是,在垣县的一些抗日民众的暗中活动宣扬下。

趁着日军在垣县兵力空虚,打下垣县的,又成了**游击队。

消息传到黄河以南的国统区,一切果然如同韩烽几人所料,**欣然接受了是**游击队打下垣县的消息。

并再次通过报社大加宣扬。

以鼓舞军民抗日之士气。

为了表示**抗日的决心,挽回中条山惨败的耻辱,**方面后续又派出了几支部队向中条山方向靠拢。

至少也做出随时可能打回中条山的样子,以挽回民心。

**的这一举措,不管有多么的表里不一,实际的效果倒是也有。

最起码日军方面也不敢掉以轻心,派了相应的部队在**驻扎的黄河对岸驻防。

这自然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伪军对韩烽一行游击队的压力。

韩烽、张民、杜忠成,这从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过来的三支山地连。

借助从垣县洗劫鬼子物资库、钱庄、当铺之类,弄到手的缴获。

加上这段时间打劫**与日军暗中走私线的所得。

还有根据地广大村庄的百姓,对八路军游击队抗日的支持。

韩烽当初从独立团带走的山地里,只有一百二十位战士,如今已经发展到五百余人。

新一团的张民原本从新一团带来的山地连有一百三十位战士,如今发展到三百多人。

新二团的山地连连长杜忠成的连,也从一百三十人发展到三百多人。

三支山地连加在一块儿,已经有将近一千二百号兵力。

“这已经是咱们各团成立之初的兵力总和了!”

会议上,张民笑着说道。

孔捷则表示:“老张,老杜,目前咱们八路军部队在中条山一带打游击的,基本上就只有咱们三个连,敌强我弱,再加上对敌的环境相当的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山地连的发展可不是人数越多越好,主要在于精,只有部队足够精锐,才能依托着山区,牵着小鬼子的鼻子走。”

“所以,咱们部队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滥竽充数。眼下发展出来的五六百号战士,有的是地方的百姓,还有些是加入了咱们的**。”

“这就很容易造成咱们队伍的人心不齐,所以接下来一方面要继续对日作战,另一方面,必须要把咱们全体将士的心整合到一起,凝成一股绳。”

韩烽说罢,一同参与会议的三个山地连的指导员纷纷开口表示道:

“老韩,放心吧,针对新加入同志思想上的教育,我们早有一整套成熟的思路,这其中的改变只是时间的问题。”

“有咱们的老班底在,队伍出不了什么岔子。”

孔捷笑道:“几位指导员都这么说了,那一准儿没问题。”

张民附和道:“就是,有咱们指导员在,老韩、老杜咱们三个大老粗可就省事儿了,只一门心思的想着怎么打鬼子就成了。”

哈哈哈哈——

接着说到最近在中条山对敌局势的变化。

杜忠成表示:“同志们,这些日子根据咱们各方向侦查汇总起来的情报。

主要有两点。

第一,还是那个老问题,鬼子正在从中条山一带撤兵,并且是向太原的方向撤兵。

第二,近期日军又抵达了多支运输队到中条山区,我怀疑鬼子又重新建立了秘密军火库,日军手头的弹药再次充沛起来。

这意味着,咱们再想趁着鬼子的兵力空虚,弹药稀缺,打下垣县那样的战斗,基本上是没可能了。”

张民无奈道:“是啊,这样一来,咱们在中条山的对日局势看来暂时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

“后续最困难的还是怎么养活部队的问题。”

“好在上次打下垣县,沉老爷趁机获取了老鬼子原田的信任,有沉老爷暗中援助,咱们部队倒是不至于饿肚子。”

杜忠成道:“咱们部队怕是暂时没有办法继续扩军了。”

韩烽笑道:“不急,眼下先求稳,不能直接扩展主力作战部队,就先做好群众工作,在咱们游击区各处村庄密密地建起民兵部队,并加以训练。

到时候咱们真需要补充扩大部队的时候,有咱们民兵同志在,也就是眨眼的工夫。”

韩烽这么一说,压力似乎顿减。

张民笑道:“你老韩是不急的,你们山地一连可比我们二连和三连多出了二百多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营了。”

“另外我们可听说了,老韩你从独立团离开的时候,孔团长可是答应过你的。”

“一个连的队伍要是带出一个营来,回独立团之后让你当连长,要是能带出一个团来,回去让你当营长。”

“怎么,老韩,你该不会是真想把你一连扩成一个团,回去当营长吧?”

“瞧你们那点格局。”韩烽一本正经地开口道:“我寻思着,咱们在中条山的民众基础做起来之后,能不能把咱队伍扩成一个旅呢!”

众干部听罢,再也忍不住了,一起哄笑起来。

“好家伙,老韩,你怎么不说扩成一个师呢?你小子该不会是惦记上孔团长的团长位置了吧?”

韩烽却是回复道:“咋的,不行?”

张民乐道:“你小子回去当团长了,那孔团长呢?”

韩烽道:“那还用说,以我家团长的战功和能耐,当个旅长绰绰有余吧?”

张民稍怔,随即大笑道:“对对对,就是给孔团长弄个司令员当当,我看你小子也觉得是应该的。”

“那是!”韩烽笑道。

大家说笑了片刻,转回正题,韩烽说道:

“同志们,中条山战役之前,为了封锁**中条山根据地,小鬼子在中条山附近放了整整三个师团。”

“眼下中条山战役结束,**撤出中条山。”

“日军这是眼见着中条山没有什么大的威胁了,这些日子,原本常驻中条山的三个师团,也开始向太原方向增援。”

“鬼子把这些部队撤回去,抱着什么目的?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张民道:“老韩,你的意思是鬼子撤回主力,是准备积蓄力量对付咱们太行根据地?”

“只有这一种解释。”韩烽说道,接着又分析了自己的看法:

“中条山战役结束,日军占领了中条山阵地,眼见着是打通了南下的通道,但南下的方向还有黄河作为天然屏障。”

“表面上看,日军既然拿下中条山,本应该乘胜追击,继续南下作战,扩大占领区。”

“日军部队横渡黄河似乎也并不困难,但是鬼子的重型战车、大炮想要渡河就没那么容易了,中条山一带的黄河流域与相对于海域来说,河水太浅,鬼子并没有大型军舰和登陆舰停留在这一带。”

“再加上跨越黄河的运输路线很容易被我军或者**切断,日军想要南下作战,又无法保证这条黄河运输线稳固的情况下,绝不会轻易南下,转战西安。”

“所以,日军目前流露出的作战意图非常明确,鬼子忌惮咱们在太行地区的主力部队,准备在南下之前先将兵力撤回去,集中对付咱们太行根据地。”

“我要是小鬼子,我也会这么干,率先打掉对鬼子威胁最大的太行根据地,确保后方的稳固之后,再挥兵南下,转战西安。”

张民、杜忠成,还有几位指导员听得连连点头。

张民忧虑道:“这么说,眼下还驻守在中条山区域的日军部队,继续向太原方向回援的话,咱们太行根据地的压力可就会越来越大了!”

韩烽重重的点了点头:“的确是这么回事,不久之前,我也收到我家团长传来的消息。”

“我们团长的意思是,目前最好是扩充战线点,绝不能让鬼子主力汇聚一处。所以有什么装备上的需求和兵力上的支援,团长会随时增援过来。”

“交给我们的任务就只有一个,尽咱们三支山地连的全部所能,想办法在中条山一带拖住更多的日军部队。”

“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太行根据地主力部队的作战压力,另一方面,尽可能的为咱们太行根据地的发展争取时间。”

“同志们,这就是我们山地连的使命所在!”

一众干部自然没有二话,当即纷纷表态。

“打就完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