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577 趁机打下县城 沈老爷的忍辱负重

“来不及说了,老张、老杜,你们信我就对了,立刻集合队伍,准备向垣县火速突进,路上我再和你们详细解释。”韩烽火急火燎地说道。

三支山地连抵达中条山以来,多次成功跳出日军包围圈,并在中条山根据地扎下脚跟。

无数次的战斗证明,韩烽的判断一向准确,军事嗅觉向来是三人之中最为出色的。

出于对韩烽的绝对信任,张民和杜忠成不再多说,当即集合队伍,向垣县出发。

队伍在途中急行军的时候,韩烽这才解释道:

“情况是这样的,日军在济县、垣县、孟县的三处重要军火库被咱们的作战分队炸毁,短时间之内,小鬼子不可能还有充沛的弹药才是。”

“这段时间,进出中条山的一些道路,我都有安排人手侦查,如果日军这两日又运输了弹药进来,我们不可能得不到消息。”

张民问道:“那眼前日军伏击**团的战斗是怎么回事?鬼子表现出来的火力不像是弹药稀缺的样子。”

韩烽断然道:“很简单,鬼子是拿捏住了**的心理,故意打给**看的。”

“故意的?”

韩烽道:“不错,通过这几日的侦查,我可以确定,日军绝对没有运输新的弹药进入中条山。”

“同时,侦察班注意到,这几日,有几支日军运输小队从垣县和孟县,就近赶往济县。”

“具体运输的是什么东西,由于离得太远,侦察班也无法确定,货物都是用粗布盖着的,鬼子似乎有意掩人耳目。”

“原本我也搞不清楚状况,到底是什么东西,需要从垣县和孟县向济县运输呢?我原以为是一些物资之类。”

“直到方才日军伏击**团的时候展现出来的强悍火力,我这才反应过来。”

“只有一个解释,鬼子是暗中把垣县和孟县的日军守军剩下的并不多的弹药,集中到了济县日军的身上。”

“也就是说,方才伏击的日军展现出来的强悍火力,或许是集中了中条山各处县城日军手头最后的弹药,所以才能暂时表现出来的假象。”

韩烽解释罢,张民和杜忠成恍然大悟。

“明白了,全明白了,我说小鬼子怎么还有这么充沛的火力,感情是把所有的弹药都给集中过来了,说的也是,就算军火库被炸,小鬼子的手头应该还是有些弹药的,集中起来打一场伏击战不成问题。”

杜忠成则是有些无语道:“非常简单的计谋,**团只要能多顶一阵子,很快就会发现问题,可惜啊……”

张民嘲讽道:“还是算了吧,就算**能知道真实的情况,有没有这个胆子试探还是个问题。

瞧着吧,这次**败退回去之后,只会越发的怕死,再往后,怕是说什么也不敢主动进攻了。”

接着说到眼前进攻垣县的行动。

张民说道:“所以,老韩你的意思是,鬼子把垣县和孟县的弹药都集中给了济县的日军,所以才能打出眼前这场弹药貌似充沛的伏击战。

此时此刻,在垣县甚至包括孟县的鬼子部队手上的弹药,其实是很缺乏的,咱们趁机去攻打县城,或许真能打下来。”

韩烽笑道:“就是这个意思,只是咱们人少,孟县又相对较远,不然完全可以兵分两路,一举打下两座县城。”

“不过垣县的经济状况要远超过孟县,能把垣县打下来,弄到手的物资估计也足够咱们支撑很久了。”

说到这里,韩烽又交代道:“另外,垣县沉记者的父亲沉老先生一直暗中支持咱们山地连抗日,这次打下垣县之后,咱们还得和沉老好好地演上一出戏。”

接着,韩烽就开始在路上向张民和杜忠成交代具体演戏的计划。

……一路急进的三支山地连的速度极快。

要说战士们能达到如此迅速的急行军,还得感谢韩烽,感谢独立团,感谢孔捷。

为啥呢?

在山地行军,要想速度快,一个靠体能,另一个当然得靠鞋子。

韩烽的山地连就不用说了,有最殷实的娘家。

孔捷为山地连的每一位战士都准备了两双可以登山如履平地的改造战地军靴。

抓地能力那叫一个强悍,又舒适透气,愣是能把一只只脚丫子养出“娇生惯养”来。

至于新一团和新二团的山地连,虽然已经很不错了,战士们每人都带了两双布靴。

可这哪能比得上山地军靴?

韩烽这边把情况向孔捷汇报之后,大气的孔团长一挥手,干脆又多送来了一批战地军靴,给新一团和新二团的战士们装备上。

路上,新一团与新二团的战士们感慨着这战地军靴的舒适。

不知不觉间,用了一个多小时,顺利抵达垣县附近。

韩烽道:“老规矩,先混一批进去,另外联系上城内敌工部的同志,战斗开始之后,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垣县。”

“打下县城之后,一刻也不能停留,主要是鬼子的粮仓和物资库,全部搬空之后立刻撤离。

鬼子的伏击部队,还有另外两座县城的援军,不到三个小时就能抵达,咱们必须在这之前撤离,还得留出一个小时的机动时间摆脱追兵。”

“没问题!”

“没问题!”

张民和杜忠成回道。

迅速地部署完毕之后,韩烽这边派了几位提前伪装成百姓的战士,通过城门口日伪军的搜查,混进县城。

接着,在双方约定好的时间点,韩烽、张民、杜忠成这边将队伍分成三路,迅速向垣县城门的方向逼近。

战斗爆发的很突然。

结束的也很迅速。

城门处的日伪军遭受城门内外的两面夹击。

山地连的各式装备那可是精锐到远超一般的八路军部队,不说三门美式M2型六十毫米迫击炮,部队原有的五零小炮就够鬼子、伪军喝一壶的。

另外,一切正如韩烽所料,留守在垣县的日伪军手头的弹药已经相当稀缺。

在双方的火力交锋中,因为弹药储备不足的原因,鬼子的重机枪甚至都没有打响。

大多是步枪火力的反击。

城门是率先被攻破的,紧接着三支山地连继续进攻伪军警备队和鬼子宪兵队,还有军营。

伪军眼见大势已去,许多选择投降。

负隅顽抗的日军在六零迫击炮的火力覆盖下死伤惨重。

一部分鬼子狼狈中往县城的腹地逃窜。

打扫战场的时候,山地连的战士们摸着小鬼子空空如也的子弹盒,直骂穷鬼。

一场缴获下来,就那鬼子机枪手身上缴获的弹药最多,却也只有一百多发。

寻常的鬼子,连平日里的六十发子弹都没有,大多兜里只能摸出零零散散的十来颗子弹,还有的甚至不到十颗。

这绝对是在弹药库被炸毁之后,把仅剩的弹药都送到济县去了。

侥幸从宪兵队逃出去的鬼子宪兵队队长原田少左,带着身边剩余的十来个鬼子是一路逃窜。

身后山地连的战士们紧追不舍,枪里的子弹也基本上打空。

听着几乎近在迟尺的枪声,原田心里一叹,只觉得难逃一死。

接着拐过一条巷子,一切就像是剧本儿提前安排好了似的。

忽然窜出来的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朝着原田一行挥手,“太君,请往这边,我带你们躲起来。”

原田没有犹豫,他认识那管家,那是垣县有名的大富商沉有三的管家。

垣县被帝国部队占领之后,沉有三和帝国的一些商人,还有军队走的很近,他甚至还援助过帝国部队,深得信任,原田没有任何怀疑。

管家带着原田一行躲进了沉家大宅的地窖。

不久之后,韩烽亲自带着部队赶到,并敲响了沉家的大门。

“老乡,有一伙鬼子大概十来个人,从这儿经过,你们见过没有?”

“没有的长官!”

那声音接着道:“这是沉家,沉有三老爷子的家吧?”

“是的!”管家的声音。

那声音顿时大怒,“我听说沉有三勾结日本人,甚至帮日本人办事,这该死的汉奸,鬼子经过这里,多半是被你们窝藏起来了,对不对?”

躲在地窖里的原田听得懂中国话,顿时吓了个激灵。

他接着就听到那声音喝道:“不把鬼子交出来,就抢空你们沉家,同志们动手!”

“长官,长官,你们不能这样,这是我们沉家的粮食!”

“长官,你们这是土匪,土匪行径啊!我们真的没有窝藏日本人。”

……

管家的一道道疾呼,传到地窖里原田一行鬼子的耳中。

听着管家的哀嚎,那群八路似乎正在抢夺沉家的粮仓。

原田心里一时感慨万分:

真是大大的良民啊,宁可丧失家财,也保全了我等!

而实际上,粮仓里的粮食本就是沉老爷为山地连暗中筹备的,眼下正好名正言顺的送出去。

“粮食我们就带走了,我劝你们好自为之,不要为虎作伥,再给鬼子做走狗!”

骂骂咧咧的声音逐渐走远,院子里也安静了下来。

又过了许久,地窖的入口被打开。

管家把原田一行鬼子从地窖里放了出来。

“太君~”

千言万语一声唤。

原田拍了拍管家的肩膀,望着不远处的沉老爷,拱了拱手,感激道:“沉老爷,多谢救命之恩,沉家对大日本帝国的恩情,我们不会忘记的。”

……

伏击**的日军听说县城被偷袭,匆忙回援之后,八路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留给他们的只有空空如也的粮仓和物资库。

原田又重新回到了宪兵队,他这个宪兵队队长可是整个垣县的最高负责长官。

返回指挥部重新部署了垣县的防御之后。

又过了两日,原田带着那日逃难的军官,衣冠楚楚之下,郑重地赶往沉家,亲自向沉有三道谢。

沉有三就这样顺利地成为了鬼子宪兵队的座上客,同时成为了不少巴结鬼子的汉奸们羡慕的对象。

当然也有骂的,那是经过沉家的百姓,直呼看走了眼,冲着沉家暗暗的吐口水。

以表示愤怒和不屑。

这一切原田也是知道的,他反倒是很开心,觉得越发地推进了沉有三与皇军之间的关系。

沉友三对于自己汉奸的身份似乎也甘之如饴,甚至在鬼子的粮仓被抢之后,表示愿意支援一批粮食给县城里的皇军作为军粮。

由此,日军对于沉有三是越发的信任加重用。

沉宅。

百姓眼中如日中天的沉家,满身荣华富贵的沉老爷,此事却是定在园子里,默默地望着远方。

唯一懂得沉老爷新生的管家在一旁无奈开口:“老爷……”

沉老爷反倒笑着宽慰管家道:“无妨,一时的忍辱负重而已,时间终究会证明一切。”

“眼下既然已经得了日本人的信任,暗中打通与游击队的物资运输通道的工作就更方便了,你这边着手加快进程。”

“是!”管家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