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500 民心何向?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500 民心何向?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0:22:31 来源:笔趣阁

垣县。

茶馆旁的小巷里,小武和郑田按照和沈文月的约定在此等待。

等的无聊,两人随意地聊着。

郑田道:“小武,你小子倒是嘴甜,对人家沈记者一口一个姐地叫着,你也不嫌害臊。”

小武鼻子一恒,得意道:“这你就不懂了,我管沈记者叫姐,赶明儿沈记者给咱团长做了婆娘,嘿嘿,那团长不就是咱哥了吗?”

郑田:“……”

“你小子还真是个人才!”

“那是!”

两人前后等了不到一个小时,沈文月果然出现。

原来,沈文月早就料到,自己此次返回见到父亲之后,多半会被父亲扣在家里,所以提前交代了小武和郑田在茶馆外的巷子里等自己,自己肯定会逃出来。

“小武,郑班长!”沈文月走来,笑靥如花,打着招呼。

小武疑惑道:“姐,难道你猜错了?你父亲没有把你关起来?”

沈文月摇了摇头,笑道:“关了,门外还专门锁了锁。”

“那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很简单,轻车熟路了呗,从我家逃出来的法子,我随时都能想到四五个,我爹想关住我,除非他能忍心把他乖女儿的两条腿都打断。”沈文月得意道。

小武和郑田一时无言以对。

沈文月道:“小武,郑班长,我知道孔团长交代过你们,把我护送回来之后,你们两个接下来会去找韩连长吧?”

小武点了点头。

沈文月的眸子里露出一抹兴奋,“眼下,中条山区域日军和**方面还在交战,此时的战事肯定更加严峻,处于敌后的游击作战也肯定更加精彩,我想麻烦你们两個带我一起去。。”

“这,姐,我们这次主要是护送你回来的,去敌后游击作战的话,那太危险了。”小武劝谏道。

沈文月道:“我可以做随军记者,游击战一直处在敌后,默默无闻,其实我一直觉得,八路军战士们处在敌后游击作战,坚持抗日的事迹,应该报道出去,让百姓们知道。”

“另外,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家可是很有钱的,或许我可以从中作为联系,如果咱们游击队伍缺乏资金支持的话,我想我爹肯定不会拒绝的。”

“另外,我还可以作为游击队与民众接触的宣传干事,这方面的工作,我在牛口村根据地的时候可是也帮着干过。”

好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小武和郑田只得点了点头。

当然,在出发之前,沈文月又表示需要去济县一趟,返回报社看看情况。

若是后续拍摄到的资料,可以通过报社发行的话,对于唤醒沦陷内的民众的抗日情绪,呼吁民众们支持抗日,是极有作用的。

三人便又通过盘查,进入了济县。

返回报社之后,沈文月顺利地见到了同事于明,也就是在独立团对付暗中投靠日本人的**二五一团时,采访过孔捷的那位男记者。

记得最初沈文月认识孔捷,还是于明给沈文月看的孔捷的照片。

由于不知道报社具体的情形,谨慎起见,郑田让小武前去报社找到于明,将于明叫到报社外,私下里与沈文月见了面。

见到沈文月的于明,脸上带着欣喜和惊讶,“文月,你可终于回来了,大家还一直担心着你呢,你也真够大胆的,说要去敌后采访八路军队伍,第二日就不见了。”

沈文月笑道:“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对了,报社最近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吧?”

于明脸色稍微变了变,说道:“正要和你说这事儿呢,**前线阵地丢失之后,日军很快攻打过来,占领了县城,城里的官兵们都跑了。

日军占领县城之后,除了控制了城门和军事要地之外,还特意去各家报社,录了名册,咱们报社也没有例外,所有人的名字都登记在册。

那带队的汉奸说了,说我们如果胆敢随意刊发对日军不利的言论,所有人都要治罪,现在报社里正人心惶惶呢,大骂鬼子的也有不少。”

“不过主编那边提前和我们交代过,大家都默契地忽视了你的存在,沈伯父那边我们也传了消息,你的名字是没有登录在册的。”

“文月,你快走吧,不要再来报社了!”

沈文月道:“那你们呢?大家要怎么办?”

于明道:“主编说了,眼下鬼子看得紧,发一些抗日救国言论的报纸,我们是不敢的,但如果让我们故意发一些宣扬鬼子的报纸,我们也是不肯的,实在不行,报社就关闭了算了,大家再各谋生路。”

沈文月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

接着,两人谈论起沈文月果真去了八路军根据地的话题。

于明对此佩服不已,“文月,你这咱们报社公认的女疯子,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敌后八路军根据地,你说去就去了,还刚去就遭遇了日军大规模的扫荡。

事情我们这边多少也听说了些,还一直为你担心呢!”

沈文月感慨道:“是啊,我也没有想到,刚好就赶上了。”

“孔团长见到了吧?怎么样,是不是和我说的一样,是个了不得的将领?”

说这话的时候,于明的目光里透露着几分狂热。

沈文月笑着点了点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回算是真的见识到了。”

“接下来呢?你准备做什么?你别告诉我是回沈宅老老实实的待着,那可不是女疯子的性格。”于明玩笑道。

沈文月也没有隐瞒什么,“我去找游击队,不管是**的也好,还是八路军的也罢,只要是现在还在中条山区域与日军作战的游击队!”

“天呢,你不要命了?”

“我不是去打仗,只是随军记者,我得告诉百姓们,就算是在敌后,也还有像游击队这样英勇作战的部队,一直在坚持着。”

于明无奈道:“好吧,既然你打定了主意,我也不说什么了,反正你的性格也不是别人能说得动的。

说起来,我倒是越发的佩服你了,我也真想像你一样不顾一切的去做记者该做的采访,只是我还得照料老母亲。”

沈文月道:“于明,其实你如果真的想做的话,即使是在沦陷区,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的。”

“哦,这话怎么说?”

“你可以暗中刊发一些报纸,作为暗中呼吁有志之士,秘密参与抗日活动的宣言。在八路军那边,敌后的许多县城里,就有这样的一些同志,暗中协助八路军同志们的宣传工作。”

“这……”于明想到了其中的刺激与风险,忍不住咽了口唾沫,说道:“你一个女子都能豁出去,我可不能丢了男子汉的脸,文月,你说得对,我会认真考虑的,另外,你这边游击队若是有什么需要报社帮忙的话,我也一定鼎力相助。”

“好!”沈文月道。

从报社离开之后,在城中采购了几日的吃食,沈文月三人从济县离开。

三人普通百姓装扮,彻底出了县城,离了日军的管控,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对于接下来该前往何地,沈文月却有些茫然了。

郑田道:“韩连长他们的游击队若是存在,多半会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乡村附近,我们如果想找到他们的话,不如顺着一些村庄去寻找,总能打听到一些游击队的下落,日军对于县城外的大小村庄的管控也比较松懈。”

三人打定主意,便踏上行程。

正如郑田所说,对于县城外交偏远的村庄,日军的管控是比较松懈的,再加上眼下中条山战役还没有彻底结束,小鬼子的注意力都在**阵地方面,对于外围的村庄和百姓倒是不怎么理会的。

沈文月三人一路前行,遇到一些村庄就稍作停留,顺便打听一下有没有游击队的消息,一路上也见识了在战火下的村庄里生活的民众们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

村子里年轻力壮的,要么早就被**强行征兵征走了,要么是村子里也没有其他亲人的,便逃难去了。

留在村子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连劳动力都没有多少,村庄的困苦可想而知,再加上土匪,各军阀时不时的经过,再进村抢劫一番。

这县城外的村庄无人管辖,反倒是成了各方不仁义的队伍肆意妄为之地。

大概是觉得,我不抢也总有人抢。

“游击队?有是有,前些日子还出现过,一个个比土匪山贼还可恶,进了村,二话不说就抢东西。”

在经过小古村的时候,沈文月向一位村民打听中,这位村民咬牙切齿地说道。

“游击队不是打鬼子的吗?他们怎么会抢百姓的东西?”一旁的小武忍不住问道,总觉得这位老乡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老乡骂道:“什么打鬼子,就是一群**,饿狼,连土匪都不如,土匪还知道给我们留点儿粮食种子呢!这些王八蛋是看到什么抢什么,前面的阵地守不住,被鬼子撵到大山里头,没事了就进村抢几回,也没见他们打鬼子。”

郑田道:“是**从前线阵地上溃败下来的残兵吗?”

老乡道:“就是这群白狗子。”

郑田三人沉默了,从村子里离开的时候都有些无奈,溃兵如匪,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这生活在战乱之中的百姓们,饱受磨难,又有谁来怜悯呢?

小武在路上痛骂:“这**的哪算是游击队?和我们八路军游击队差远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性质的部队。”

沈文月却有些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曾在国统区待过多年的她,也曾听闻过**英勇抗日的不少事迹。

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宣传,至少在国统区民众眼中,那些**士兵们一个个也都是浴血奋战的好男儿。

这次来敌后,沈文月原本期待的是,**留在敌后的游击队,能够像八路军那样英勇杀敌,抗击日寇。

事实却令她有些失望。

从老乡们咬牙切齿的话语中,沈文月能够感受到百姓对于**残留在敌后的游击部队的愤怒。

而在八路军根据地周边,不止是独立团根据地周边,包括周边一些其他团的根据地下辖的一些村庄。

出于全面的考察,沈文月都曾去探访过。

在那些村庄,八路军部队在村庄的口碑简直好到令人惊叹。

“他们绝不会拿我们群众的一针一线,有时需要一些东西也会打借条。”

“人家八路军是有纪律的嘞,人民的子弟兵!”

这些也绝不是说说而已,沈文月曾多次见证,八路军部队在根椐地各村庄展开工作的时候,当地村庄的村民们都是如何积极响应、主动配合的。

军民一体的情形,在八路军根据地几乎随处可见。

双方高下立判。

但终究是没有亲眼见识到,直到继续向偏远的一些村庄行进,寻找游击队的途中。

不久之后,沈文月亲眼见识了一次**残兵,进入村庄之后的大肆抢夺,闹得整个村子鸡犬不宁的情形。

当时的情景,小武和郑田也无可奈何,再加上一路接受盘查,两人身上早就没有了武器。

最后还是靠着一些老乡的帮忙,藏在屋子里,这才躲过一劫。

至此,真相和事实就摆在眼前,沈文月终于相信了**游击队在敌后肆意欺压、胁迫、抢夺百姓的事实。

接着,找行了两周多时间,带的粮食也早就吃完了,三人靠着从周边遇到的一些村庄的老乡的接济,这才坚持了下来。

期间也陆陆续续地听闻一些消息。

日军进攻势头凶猛,**一直在不断败退,很多阵地都已经丢失。

听说黄河北岸的渡口也被日军控制了,鬼子正把控住两头方向,在大山里头来回扫荡,清剿剩下的**残兵。

直到了太岳山区的范围,在一处偏僻的叫落山村的村子里,当小武表示:“我们找的是游击队、八路军游击队,八路军你们听说过吗?不是**的部队。”

那位老乡点了点头,说道:“知道,几天前我还见到过那支部队,就在村子不远处。

我们原以为是白狗子,还吓了一跳。

他们当时在那里打了一场战斗,消灭了一些日伪军,从村子经过的时候,还把缴获的一些粮食送给大家。

他们说,他们是八路军,来这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鬼子的。

你们要找的就是他们吧?”

小武大喜过望,连忙问道:“正是他们,老乡,请问你知道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

老乡摇了摇头,“具体在哪儿不清楚,估计就在这附近。”

“谢谢,您可帮了我们大忙了!”

探知韩烽一行的消息之后,小武三人便暂时住在落山村,然后白天里四处探寻游击队的下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